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现在的音乐教学中,人们都很注重教学的拓展。音乐拓展是新课程标准提倡并强调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不断学习,开阔视野,善于发现音乐与相关文化之间的内在联系,这样的拓展是落实课程的具体体现。科学适度地拓展教学会更有效地为达成教学目标服务。
【关键词】音乐,教学,拓展课,认识,空间
近年来,学校在初一年级增设了多学科的拓展课。拓展课的开设是学校实施教育的重要举措,学生通过拓展课的学习,极大增强了他们对音乐的兴趣爱好,拓宽了他们的艺术视野空间。在感受、体验与表现音乐的过程中,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1.转变思想认识,明确拓展作用
过去组织舞蹈队、合唱队一般吸收在这一方面有一定基础和特长的学生参加。现在音乐兴趣小组学生的组成,无论学生有无基础,只要他们喜欢愿意都可以参加进来。开始我还有些想法,认为没基础的学生怎么教?认为不会有什么好的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思考:我们过去习惯选拔尖子,培养尖子。习惯看结果,而不注重过程。难道基础不好,就不能参加兴趣小组吗?通过学习新的课程标准,使我认识到:音乐教育首先不是教授技能技巧,不是造就一个提琴演奏家,一位歌唱高手,而是要借着具体的艺术欣赏活动,比如,一首乐曲、一支歌曲,使学生来亲近艺术,从而喜欢艺术和热爱艺术。音乐教育目的是培养音乐听众,合格公民。而不是培养音乐的专门人才。初中阶段我们教师就是要为学生创造宽松的氛围,良好的音乐学习环境,提供给学生最好的音响资料,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学习接触和亲近音乐,从而培养起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
2.拓宽学生音乐视野空间
我校农民户的学生比例较高,不具备家庭音乐学习的条件和环境。绝大多数学生对音乐的认识理解主要是流行音乐。音乐活动主要限于流行歌曲,对音乐的认识有限于较窄的空间。针对学生的情况选择中外优秀歌曲为教材,教给他们唱其中有《多瑙河之波》、《青春舞曲》、《让世界充满爱》、《说唱脸谱》等等,在学习的过程,培养良好的歌唱习惯,准确的咬字发音,注重歌唱中的情感体验,判断自己他们歌唱中的优点与不足。
京剧是我国的国剧,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京剧中蕴含着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对于广大青少年是极好的音乐教材。当前,京剧的听众年龄偏大。对初中学生中普及京剧艺术的任务十分紧迫,它是义不容辞的落在我们老师的肩上。我选择了比较活泼、轻松、诙谐有趣的精典选段为学生欣赏。如有玩笑戏《顶灯》、花旦戏《拾玉镯》、传统武戏《三岔口》,在学习中,介绍一些京剧的基本常识,懂得什么是京剧的行为与表演。学习唱京剧选段,把同学们的学习热情推向一个高潮。通过欣赏、学唱京剧,提高了学生对传统艺术的认识和了解,也使他们对我国这一古老的京剧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除此之外,还组织了哑语手势和舞蹈学习的活动。
3.实现教学方式的多样化
传统的授课是老师在前面讲,学生在下面听,课堂气氛死板、单调,缺少师生间的交流和互动。在这种被动听课下,学生的音乐潜能是得不到很好挖掘的。在拓展课上我采取了多种不同的授课方式。在学习《让世界充满爱》之后,我请来聋哑学校的教师,教学生哑语手势。用哑语手势来演绎《让世界充满爱》的内容。学生们热情极高,我想他们不仅学会了一种语言,更多地是在他们的内心多了一分对残疾人的同情和关爱。在后面的排练中,让做得好的同学当小老师,讲解要领,示范手势动作。课堂气氛非常活跃,也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在校十六届艺术节演出中他们走上舞台,向全体师生做了汇报。他们那优美深情的歌声,准确的哑语手势,获得同学们的好评。在学习《青春舞曲》和《说唱脸谱》之后,我让学生们上台来表演,有独唱、小组唱,有歌声,有伴奏。通过学生的表演实践,学生自我表现意识增强,自信心提高,克服了胆怯心理。作为教师无论学生唱得好与不好,我都会给予更多的赞许和鼓励。
在学习秧歌和藏族舞时,多数学生都没有跳过舞,特别难为情,做出的动作有些不协调,于是我采取了老师教同学、同学教同学的方法,跳得好、学得快的同学帮助差一点同学,使他们能够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谈到参加兴趣小组的最大收获,初一四班周露同学写道:“过去她胆子比较小,不敢在众人面前唱歌。通过兴趣小组的学习(舞蹈的学习)她的胆子比以前大了,能够在众人面前去表现自我。”初一五班张倩同学写道:“学习舞蹈不仅加强了身体协调性,更增加了同学之间的友谊。”卢静同学写道:“通过学习使我对艺术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也使我更加热爱音乐,深爱舞蹈,深爱艺术。”这就是同学们的心里话,她们的真实感受。
总之,拓展课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个别同学纪律散漫,学习不够认真等,需要我们在今后的活动中不断的完善与改进。
【关键词】音乐,教学,拓展课,认识,空间
近年来,学校在初一年级增设了多学科的拓展课。拓展课的开设是学校实施教育的重要举措,学生通过拓展课的学习,极大增强了他们对音乐的兴趣爱好,拓宽了他们的艺术视野空间。在感受、体验与表现音乐的过程中,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1.转变思想认识,明确拓展作用
过去组织舞蹈队、合唱队一般吸收在这一方面有一定基础和特长的学生参加。现在音乐兴趣小组学生的组成,无论学生有无基础,只要他们喜欢愿意都可以参加进来。开始我还有些想法,认为没基础的学生怎么教?认为不会有什么好的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思考:我们过去习惯选拔尖子,培养尖子。习惯看结果,而不注重过程。难道基础不好,就不能参加兴趣小组吗?通过学习新的课程标准,使我认识到:音乐教育首先不是教授技能技巧,不是造就一个提琴演奏家,一位歌唱高手,而是要借着具体的艺术欣赏活动,比如,一首乐曲、一支歌曲,使学生来亲近艺术,从而喜欢艺术和热爱艺术。音乐教育目的是培养音乐听众,合格公民。而不是培养音乐的专门人才。初中阶段我们教师就是要为学生创造宽松的氛围,良好的音乐学习环境,提供给学生最好的音响资料,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学习接触和亲近音乐,从而培养起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
2.拓宽学生音乐视野空间
我校农民户的学生比例较高,不具备家庭音乐学习的条件和环境。绝大多数学生对音乐的认识理解主要是流行音乐。音乐活动主要限于流行歌曲,对音乐的认识有限于较窄的空间。针对学生的情况选择中外优秀歌曲为教材,教给他们唱其中有《多瑙河之波》、《青春舞曲》、《让世界充满爱》、《说唱脸谱》等等,在学习的过程,培养良好的歌唱习惯,准确的咬字发音,注重歌唱中的情感体验,判断自己他们歌唱中的优点与不足。
京剧是我国的国剧,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京剧中蕴含着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对于广大青少年是极好的音乐教材。当前,京剧的听众年龄偏大。对初中学生中普及京剧艺术的任务十分紧迫,它是义不容辞的落在我们老师的肩上。我选择了比较活泼、轻松、诙谐有趣的精典选段为学生欣赏。如有玩笑戏《顶灯》、花旦戏《拾玉镯》、传统武戏《三岔口》,在学习中,介绍一些京剧的基本常识,懂得什么是京剧的行为与表演。学习唱京剧选段,把同学们的学习热情推向一个高潮。通过欣赏、学唱京剧,提高了学生对传统艺术的认识和了解,也使他们对我国这一古老的京剧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除此之外,还组织了哑语手势和舞蹈学习的活动。
3.实现教学方式的多样化
传统的授课是老师在前面讲,学生在下面听,课堂气氛死板、单调,缺少师生间的交流和互动。在这种被动听课下,学生的音乐潜能是得不到很好挖掘的。在拓展课上我采取了多种不同的授课方式。在学习《让世界充满爱》之后,我请来聋哑学校的教师,教学生哑语手势。用哑语手势来演绎《让世界充满爱》的内容。学生们热情极高,我想他们不仅学会了一种语言,更多地是在他们的内心多了一分对残疾人的同情和关爱。在后面的排练中,让做得好的同学当小老师,讲解要领,示范手势动作。课堂气氛非常活跃,也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在校十六届艺术节演出中他们走上舞台,向全体师生做了汇报。他们那优美深情的歌声,准确的哑语手势,获得同学们的好评。在学习《青春舞曲》和《说唱脸谱》之后,我让学生们上台来表演,有独唱、小组唱,有歌声,有伴奏。通过学生的表演实践,学生自我表现意识增强,自信心提高,克服了胆怯心理。作为教师无论学生唱得好与不好,我都会给予更多的赞许和鼓励。
在学习秧歌和藏族舞时,多数学生都没有跳过舞,特别难为情,做出的动作有些不协调,于是我采取了老师教同学、同学教同学的方法,跳得好、学得快的同学帮助差一点同学,使他们能够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谈到参加兴趣小组的最大收获,初一四班周露同学写道:“过去她胆子比较小,不敢在众人面前唱歌。通过兴趣小组的学习(舞蹈的学习)她的胆子比以前大了,能够在众人面前去表现自我。”初一五班张倩同学写道:“学习舞蹈不仅加强了身体协调性,更增加了同学之间的友谊。”卢静同学写道:“通过学习使我对艺术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也使我更加热爱音乐,深爱舞蹈,深爱艺术。”这就是同学们的心里话,她们的真实感受。
总之,拓展课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个别同学纪律散漫,学习不够认真等,需要我们在今后的活动中不断的完善与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