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使他们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是新课标要求之一。作为语文老师应该有效地利用教材资源,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而现行中学语文教材绝大部分是古今中外文库中的精华,也可以说是艺术珍品,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语文教师应该通过阅读、赏析、引导学生感受作品的美,让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健康感情和高尚的情操,提高审美能力,激发学生追求美的兴趣,去创造美的人生,美的世界,净化自己的心灵。同时这种审美活动也可以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发展学生的智力,触发他们的创造力。那么,在阅读欣赏文学作品时,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审美活动,进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呢?
1.通过形象感知美
黑格尔说:“美只能在形象中现出。”没有形象就没有艺术,也谈不上艺术的美。生动鲜明的形象往往给人留下长久的记忆,这是因为形象中有美的因素。在欣赏文学作品时,应该借助形象,把美的因素示以给学生,引导学生认识美。学生进入中学阶段,他们的形象思维仍然占相当大的比例,想问题总在脑海中幻以形象,而这形象又是相当美的,不容别人怀疑它、破坏它。老师若抓住这一特点,在欣赏作品中示以美的因素,能激起他们心中的波澜,甚至能和作者的心灵产生共鸣。
毛泽东的《沁园春.雪》这首词,以洗炼的笔墨描绘出北国的雪景.老师赏析这首词时,应该引导学生找出美的形象。比如:“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中的“封”“飘”就形象地把雪的静态动态描绘出来。“山舞银蛇,原驰腊象,欲与天公试比高。”简直把静景写活了,给读者浮现的是一幅“流动式”的图画。老师如果激发学生驰骋想象,把自己带入广阔的“银色世界”,那么,学生带着豪情领略雪景的冲动就会油然而生。
文学作品中描绘的社会生活,主要体现在人物形象上。鲁迅写的小说《孔乙己》,老师可以指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进行分析。比如:“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又穿衬衫的唯一的人”,“站着喝”“穿长衫”就体现了孔乙己死爱面子的性格特点。通过人物形象的分析,孔乙己好吃懒做,死爱面子,自命清高,迂腐不堪而又不乏善良的形象无不在学生心中留下深刻的记忆。这正如有人说的:“凡读过书鲁迅小说的人,几乎没有人不知道《孔乙己》的人,无不在心中留下了孔乙己这个遭到社会凉薄的苦人儿的形象。”虽然这篇文章的写作背景离现在的中学生有一定的时间间隔,但是学生对孔乙己的同情和批判之情油然而生。这种心情不会伤害学生的愉悦心理,反而会对作品产生兴趣,认识到这就是作品美的奥妙。
2.通过朗读体会美
朗读就是把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情感融于声音中,通过声音的媒介使课文内容立体化、形象化。在阅读欣赏文学作品时,以教师范读或听录音的形式,可以拨动学生的情弦,叩击学生的心扉,产生强烈的共鸣。在认识理解作品的过程中,始终都伴随着情感,进行朗读训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如今多媒体的使用为语文教学提供了音画结合的新境界。声音、图像、文字并用,把抽象的文字所塑造的形象、所揭示的内涵,转换成图文并茂的可欣赏的画面展示出来,使语言与画面、视觉与听觉、感知与理解融为一体,创设出一个崭新的境界。这样,能激起学生的极大的欣赏兴趣,提高对作品的感受能力。如《安塞腰鼓》,我给学生提供了安塞腰鼓的朗读视频,那声音,那场面,那舞姿,一下子把学生的眼球给吸引了,他们的啧啧称赞声中,我知道他们的心也蓦然变成牛皮鼓面了,也是在隆隆作响。 此时,“好一个安塞腰鼓”的“好”已无需再言语了。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反复朗诵,学生的情弦就会被触动,就会进一步感受到安塞腰鼓的美,这就是美的感受,美的熏陶。
3.通过语言品味美
叶圣陶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们读一篇东西,无论诗词曲,总要像吃东西一样,细细咀嚼,一句也不要轻易放过,一个词儿也不随便对付……把它的滋味辨出来。”学生对语言长期积累,会自觉不自觉地进行综合运用语言,感受语言,也由此产生语感。学生也只有有了“真滋味”的语感,才能领会语言美。在欣赏文学作品时,教师必须依凭作品中的词、句、段,以简洁、形象的语言,启发点拨,引导学生感悟语言的内涵,使学生在脑海中形成具体的形象。如:朱自清的《春》中有这样几句话:“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的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作者用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把春雨的细密、轻盈的特点形象地描绘出来。同时,作者对春雨的喜悦之情也跃然于纸上。教师在引导学生品味语言时,可以采用提问的方法。比如:“牛毛、花针、细丝”的共同特点是什么?“可别恼”可以看出作者怎样的心情呢?作品中的语言美,学生必须反复吟咏,仔细咀嚼,才能对美的语言的有所感受,对美的情感有所领悟。
4.通过想象创造美
学生认识美、感受美的最终目的是创造美。而美的创造又离不开想象。想象是在人脑中把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进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文学作品中,有许多美的形象是作者借助想象创造出来的。比如:《西游记》中的孙悟空、猪八戒等人物形象就是通过作者的想象创造出来的。作为审美者应该展开想象的翅膀和作者一起遨游于奇妙的艺术境界。那么,如何引导学生去想象、去创造呢?
4.1 延伸式想象。集中、凝练、典型的作品给读者留下许多想象的空间。在欣赏时,可以对作品内容延伸,引导学生想象。如:《我的叔叔于勒》一文,引导学生想象:如果船上吃牡蛎的先生是于勒,情节将怎样发展?如果被卖牡蛎的老水手先发现菲利普一家,情节又将怎样?学生会抓住菲利普夫妇的性格特点,展开各种各样的想象。这种延伸想象不但能培养学生的欣赏兴趣,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4.2 绘画式想象。作品中优美、凝练的语言会激起学生形象思维,并产生绘画般的美感,甚至能在适当的引导下通过想象创造美。比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诗句在脑海中描绘一幅“秋原黄昏旅行”图,并通过口头描述出来。学生在绘画、描述的过程中就是美的再创造。
4.3 角色模拟想象。作品中的许多人物形象突出鲜明,应鼓励学生大胆地进行角色模拟,充分发挥其创造力。比如:《皇帝的新装》一文,皇帝、大臣的形象很鲜明,如果能引导学生抓住人物性格进行编课本剧,并给以表演,学生对人物形象的认识就会更全面,对主题的挖掘也更深刻。他们在编演的过程中也学会再创造,审美能力也将进一步提高。
总之,只要在阅读欣赏作品时深刻地注意到审美能力的培养,用美吸引学生,用美熏陶学生,将学生的“学”融汇于审美活动中,充分发挥作品中的美感作用,便会使受教育者在美的情感陶冶中成为一个具有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的时代新人。
1.通过形象感知美
黑格尔说:“美只能在形象中现出。”没有形象就没有艺术,也谈不上艺术的美。生动鲜明的形象往往给人留下长久的记忆,这是因为形象中有美的因素。在欣赏文学作品时,应该借助形象,把美的因素示以给学生,引导学生认识美。学生进入中学阶段,他们的形象思维仍然占相当大的比例,想问题总在脑海中幻以形象,而这形象又是相当美的,不容别人怀疑它、破坏它。老师若抓住这一特点,在欣赏作品中示以美的因素,能激起他们心中的波澜,甚至能和作者的心灵产生共鸣。
毛泽东的《沁园春.雪》这首词,以洗炼的笔墨描绘出北国的雪景.老师赏析这首词时,应该引导学生找出美的形象。比如:“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中的“封”“飘”就形象地把雪的静态动态描绘出来。“山舞银蛇,原驰腊象,欲与天公试比高。”简直把静景写活了,给读者浮现的是一幅“流动式”的图画。老师如果激发学生驰骋想象,把自己带入广阔的“银色世界”,那么,学生带着豪情领略雪景的冲动就会油然而生。
文学作品中描绘的社会生活,主要体现在人物形象上。鲁迅写的小说《孔乙己》,老师可以指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进行分析。比如:“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又穿衬衫的唯一的人”,“站着喝”“穿长衫”就体现了孔乙己死爱面子的性格特点。通过人物形象的分析,孔乙己好吃懒做,死爱面子,自命清高,迂腐不堪而又不乏善良的形象无不在学生心中留下深刻的记忆。这正如有人说的:“凡读过书鲁迅小说的人,几乎没有人不知道《孔乙己》的人,无不在心中留下了孔乙己这个遭到社会凉薄的苦人儿的形象。”虽然这篇文章的写作背景离现在的中学生有一定的时间间隔,但是学生对孔乙己的同情和批判之情油然而生。这种心情不会伤害学生的愉悦心理,反而会对作品产生兴趣,认识到这就是作品美的奥妙。
2.通过朗读体会美
朗读就是把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情感融于声音中,通过声音的媒介使课文内容立体化、形象化。在阅读欣赏文学作品时,以教师范读或听录音的形式,可以拨动学生的情弦,叩击学生的心扉,产生强烈的共鸣。在认识理解作品的过程中,始终都伴随着情感,进行朗读训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如今多媒体的使用为语文教学提供了音画结合的新境界。声音、图像、文字并用,把抽象的文字所塑造的形象、所揭示的内涵,转换成图文并茂的可欣赏的画面展示出来,使语言与画面、视觉与听觉、感知与理解融为一体,创设出一个崭新的境界。这样,能激起学生的极大的欣赏兴趣,提高对作品的感受能力。如《安塞腰鼓》,我给学生提供了安塞腰鼓的朗读视频,那声音,那场面,那舞姿,一下子把学生的眼球给吸引了,他们的啧啧称赞声中,我知道他们的心也蓦然变成牛皮鼓面了,也是在隆隆作响。 此时,“好一个安塞腰鼓”的“好”已无需再言语了。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反复朗诵,学生的情弦就会被触动,就会进一步感受到安塞腰鼓的美,这就是美的感受,美的熏陶。
3.通过语言品味美
叶圣陶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们读一篇东西,无论诗词曲,总要像吃东西一样,细细咀嚼,一句也不要轻易放过,一个词儿也不随便对付……把它的滋味辨出来。”学生对语言长期积累,会自觉不自觉地进行综合运用语言,感受语言,也由此产生语感。学生也只有有了“真滋味”的语感,才能领会语言美。在欣赏文学作品时,教师必须依凭作品中的词、句、段,以简洁、形象的语言,启发点拨,引导学生感悟语言的内涵,使学生在脑海中形成具体的形象。如:朱自清的《春》中有这样几句话:“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的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作者用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把春雨的细密、轻盈的特点形象地描绘出来。同时,作者对春雨的喜悦之情也跃然于纸上。教师在引导学生品味语言时,可以采用提问的方法。比如:“牛毛、花针、细丝”的共同特点是什么?“可别恼”可以看出作者怎样的心情呢?作品中的语言美,学生必须反复吟咏,仔细咀嚼,才能对美的语言的有所感受,对美的情感有所领悟。
4.通过想象创造美
学生认识美、感受美的最终目的是创造美。而美的创造又离不开想象。想象是在人脑中把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进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文学作品中,有许多美的形象是作者借助想象创造出来的。比如:《西游记》中的孙悟空、猪八戒等人物形象就是通过作者的想象创造出来的。作为审美者应该展开想象的翅膀和作者一起遨游于奇妙的艺术境界。那么,如何引导学生去想象、去创造呢?
4.1 延伸式想象。集中、凝练、典型的作品给读者留下许多想象的空间。在欣赏时,可以对作品内容延伸,引导学生想象。如:《我的叔叔于勒》一文,引导学生想象:如果船上吃牡蛎的先生是于勒,情节将怎样发展?如果被卖牡蛎的老水手先发现菲利普一家,情节又将怎样?学生会抓住菲利普夫妇的性格特点,展开各种各样的想象。这种延伸想象不但能培养学生的欣赏兴趣,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4.2 绘画式想象。作品中优美、凝练的语言会激起学生形象思维,并产生绘画般的美感,甚至能在适当的引导下通过想象创造美。比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诗句在脑海中描绘一幅“秋原黄昏旅行”图,并通过口头描述出来。学生在绘画、描述的过程中就是美的再创造。
4.3 角色模拟想象。作品中的许多人物形象突出鲜明,应鼓励学生大胆地进行角色模拟,充分发挥其创造力。比如:《皇帝的新装》一文,皇帝、大臣的形象很鲜明,如果能引导学生抓住人物性格进行编课本剧,并给以表演,学生对人物形象的认识就会更全面,对主题的挖掘也更深刻。他们在编演的过程中也学会再创造,审美能力也将进一步提高。
总之,只要在阅读欣赏作品时深刻地注意到审美能力的培养,用美吸引学生,用美熏陶学生,将学生的“学”融汇于审美活动中,充分发挥作品中的美感作用,便会使受教育者在美的情感陶冶中成为一个具有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的时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