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初中生物;小课堂;大自然;大社会
〔中图分类号〕 G633.91〔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8)10(B)—0057—02
作为中学教育第一线的教师,虽然我们不能左右生物学科在中学课程体系中的设置及教学总体要求,但我们可以通过生物学科教育的改革实践,在充分实现其价值上有所作为。让生物课堂成为“小课堂、大自然、大社会”便是生物学科实现其教育价值的基础。一本生物教材的信息量是有限的,教材不经教师的精心处理;教法、教学模式不经教师的精心设计;不把教与学的知识、内容融入自然、融入社会;不把运动的、变化的、活生生的生命及生命现象尽可能多地直接或间接地呈现给学生,让学生“触摸”,生物课就不是真正意义的生物课,其本身也将缺乏生命力。
小课堂
课堂虽小,钻研进去,便会发现,这里面有着广阔的天地以及无穷无尽的学问和研究乐趣。
1.教学内容要优化。现代课程理论认为,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决策者和创造者。因此,教师在对教材进行研究的同时,应该根据课程改革的精神和新课标的要求,以及学生的认知规律,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使教学内容更加贴近教学实际。
2.教学形式要有开放性。首先,教师要根据实际的教材内容,合理利用好各种生物课程资源。如具有真实感和立体感的实物模型、标本;清晰、明确的教学挂图或投影片;还有动态十足的多媒体课件等。这种选择若运用得合理不但能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集中他们的注意力,还能打破时空的限制,增加课堂信息容量,有利于提高生物课堂的教学效率。例如,在学习《五彩缤纷的植物世界》一节时,笔者尽可能多地搜集了当地的多种植物的枝叶,让学生逐一地认识它们,从而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在实际教学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其次,教师要在课堂上建立多种互动的教学模式,如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给学生时间、空间去质疑,真正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体验。这样一来,教学形式便在灵活、多样的变化中,显现出了更大的开放性,使小课堂变得更精彩、更富有生气。
这样的“小课堂”充分显示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发挥了他们的聪明才智,可以创新地探索知识、获得新发现,课堂教学也绽放出异彩,获得了新生。课堂虽小,却有乐趣,学生确确实实地感受到了“课堂之小”。
大自然
大自然是最精彩的课堂,我们应该让学生走入大自然、亲近大自然,在那里他们将会学到更多的生物学知识,开阔视野。
1.拓宽知识点,联系大自然。生物科学与人及自然界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现代教学理论认为,课堂教学应当有开放的教学内容,以适应现代社会高速发展的需要,而教学内容也应突破教材的限制向教材以外的方面做适当的拓宽。如在《源远流长的发酵技术》一节中,就可以增加啤酒的生产、甲烷菌的发酵、酸奶的制作、单细胞蛋白质的生产以及乳房生物反应器等内容,既拓宽了知识面,又能使学生认识到所学的生物知识和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将来也会学有所用。
2.积极动手,感受大自然。生物课程内容不仅提供了多种形式的科学探究活动,让学生获得直接经验和体验,也提供了大量的供学生深入思考和讨论、自己找出答案的素材。比如,在探究《果实和种子适应传播的结构》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采集当地的几种果实和种子,如苍耳、豌豆、蒲公英等,通过解剖、观察等方法,搜集植物的果实或种子的结构适应传播的证据和资料。如此亲自的体验、切身的感受,使学生获得了准确的感性认识。这种探索的体验不仅使学生学到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学生可以掌握获得知识的能力和达到不断获取新知识的愿望。
大社会
社会也是一个大课堂,同样蕴涵着丰富的生物课程资源。我们要结合具体教学内容的学习,积极利用这些资源,鼓励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
1.透视社会热点。生物科学是当代科学的前沿,生物技术是世界范围内新技术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正以空前的魅力吸引着无数的年轻一代去探索和寻求答案。因此,在课堂上适当介绍生物科学研究的新成就,可以有效地启迪学生,充分调动起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如在《关注生物圈——环境在恶化》一节中,可以讨论一些热点问题,如“人口爆炸”、“臭氧层破坏”、“温室效应”等等。又如在学习《传染病》一节时,可以对“艾滋病”、“非典”、“禽流感”等热点问题加以讨论。
2.收集资料和一些新的报道,让学生了解更多生物技术的发展。在教学中,教师应主动捕捉有效的信息,针对学生的实际,寻找教学的切入点,进行科学合理的教学活动。在这一方面,媒体可以为我们提供许多生动的事例,若能恰当地运用这些事例,则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例如,在《威胁健康的主要疾病》一节中,学生们收集了治疗白血病的资料,通过交流了解到可以用“脐血”来治疗白血病的事实。通过收集、交流活动,学生可以了解生物科学技术发展的状况以及对人类社会的影响,认识生物科学的重要性,从而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
3.走向社会,调查研究。传统的生物教学基本上被限定在课内、校内,加之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的课外学习更是几乎空白。要知道,课堂教学虽然是主要渠道,却不是唯一渠道。图书馆、动植物园、 高等院校、医院、园林绿化部门、环保部门、工厂企业等等都是课外学习的好场所,教师应鼓励并创造条件让学生到大自然中去 ,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观察、分析、体验。如组织学生对当地的鸟类资源或垃圾分类情况进行调查;组织学生参观“禁毒展览”;或去当地的花卉培育地参观学习“仙人掌的嫁接技术”等等。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不仅能增加学生的实践能力,也能拓宽他们的视野,激发他们学习生物学的兴趣,更能培养他们的生物科学素养。
总之,从中学生物教学的具体情况而言,生物学科的教育目标应放在人与自然的开放系统中,从生物科学的自身发展、对社会发展的巨大贡献,以及社会与自然和谐发展等角度,提出体现当代社会需要的生物学科教育的知识、能力、技能、德育等目标。当中学生物课堂真正体现出“小课堂、大自然、大社会”时,诱发学生对自然的好奇心,激发他们探究的兴趣和欲望,迸发出他们无尽的学习力量也必将容易许多。
〔中图分类号〕 G633.91〔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8)10(B)—0057—02
作为中学教育第一线的教师,虽然我们不能左右生物学科在中学课程体系中的设置及教学总体要求,但我们可以通过生物学科教育的改革实践,在充分实现其价值上有所作为。让生物课堂成为“小课堂、大自然、大社会”便是生物学科实现其教育价值的基础。一本生物教材的信息量是有限的,教材不经教师的精心处理;教法、教学模式不经教师的精心设计;不把教与学的知识、内容融入自然、融入社会;不把运动的、变化的、活生生的生命及生命现象尽可能多地直接或间接地呈现给学生,让学生“触摸”,生物课就不是真正意义的生物课,其本身也将缺乏生命力。
小课堂
课堂虽小,钻研进去,便会发现,这里面有着广阔的天地以及无穷无尽的学问和研究乐趣。
1.教学内容要优化。现代课程理论认为,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决策者和创造者。因此,教师在对教材进行研究的同时,应该根据课程改革的精神和新课标的要求,以及学生的认知规律,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使教学内容更加贴近教学实际。
2.教学形式要有开放性。首先,教师要根据实际的教材内容,合理利用好各种生物课程资源。如具有真实感和立体感的实物模型、标本;清晰、明确的教学挂图或投影片;还有动态十足的多媒体课件等。这种选择若运用得合理不但能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集中他们的注意力,还能打破时空的限制,增加课堂信息容量,有利于提高生物课堂的教学效率。例如,在学习《五彩缤纷的植物世界》一节时,笔者尽可能多地搜集了当地的多种植物的枝叶,让学生逐一地认识它们,从而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在实际教学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其次,教师要在课堂上建立多种互动的教学模式,如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给学生时间、空间去质疑,真正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体验。这样一来,教学形式便在灵活、多样的变化中,显现出了更大的开放性,使小课堂变得更精彩、更富有生气。
这样的“小课堂”充分显示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发挥了他们的聪明才智,可以创新地探索知识、获得新发现,课堂教学也绽放出异彩,获得了新生。课堂虽小,却有乐趣,学生确确实实地感受到了“课堂之小”。
大自然
大自然是最精彩的课堂,我们应该让学生走入大自然、亲近大自然,在那里他们将会学到更多的生物学知识,开阔视野。
1.拓宽知识点,联系大自然。生物科学与人及自然界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现代教学理论认为,课堂教学应当有开放的教学内容,以适应现代社会高速发展的需要,而教学内容也应突破教材的限制向教材以外的方面做适当的拓宽。如在《源远流长的发酵技术》一节中,就可以增加啤酒的生产、甲烷菌的发酵、酸奶的制作、单细胞蛋白质的生产以及乳房生物反应器等内容,既拓宽了知识面,又能使学生认识到所学的生物知识和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将来也会学有所用。
2.积极动手,感受大自然。生物课程内容不仅提供了多种形式的科学探究活动,让学生获得直接经验和体验,也提供了大量的供学生深入思考和讨论、自己找出答案的素材。比如,在探究《果实和种子适应传播的结构》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采集当地的几种果实和种子,如苍耳、豌豆、蒲公英等,通过解剖、观察等方法,搜集植物的果实或种子的结构适应传播的证据和资料。如此亲自的体验、切身的感受,使学生获得了准确的感性认识。这种探索的体验不仅使学生学到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学生可以掌握获得知识的能力和达到不断获取新知识的愿望。
大社会
社会也是一个大课堂,同样蕴涵着丰富的生物课程资源。我们要结合具体教学内容的学习,积极利用这些资源,鼓励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
1.透视社会热点。生物科学是当代科学的前沿,生物技术是世界范围内新技术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正以空前的魅力吸引着无数的年轻一代去探索和寻求答案。因此,在课堂上适当介绍生物科学研究的新成就,可以有效地启迪学生,充分调动起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如在《关注生物圈——环境在恶化》一节中,可以讨论一些热点问题,如“人口爆炸”、“臭氧层破坏”、“温室效应”等等。又如在学习《传染病》一节时,可以对“艾滋病”、“非典”、“禽流感”等热点问题加以讨论。
2.收集资料和一些新的报道,让学生了解更多生物技术的发展。在教学中,教师应主动捕捉有效的信息,针对学生的实际,寻找教学的切入点,进行科学合理的教学活动。在这一方面,媒体可以为我们提供许多生动的事例,若能恰当地运用这些事例,则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例如,在《威胁健康的主要疾病》一节中,学生们收集了治疗白血病的资料,通过交流了解到可以用“脐血”来治疗白血病的事实。通过收集、交流活动,学生可以了解生物科学技术发展的状况以及对人类社会的影响,认识生物科学的重要性,从而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
3.走向社会,调查研究。传统的生物教学基本上被限定在课内、校内,加之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的课外学习更是几乎空白。要知道,课堂教学虽然是主要渠道,却不是唯一渠道。图书馆、动植物园、 高等院校、医院、园林绿化部门、环保部门、工厂企业等等都是课外学习的好场所,教师应鼓励并创造条件让学生到大自然中去 ,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观察、分析、体验。如组织学生对当地的鸟类资源或垃圾分类情况进行调查;组织学生参观“禁毒展览”;或去当地的花卉培育地参观学习“仙人掌的嫁接技术”等等。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不仅能增加学生的实践能力,也能拓宽他们的视野,激发他们学习生物学的兴趣,更能培养他们的生物科学素养。
总之,从中学生物教学的具体情况而言,生物学科的教育目标应放在人与自然的开放系统中,从生物科学的自身发展、对社会发展的巨大贡献,以及社会与自然和谐发展等角度,提出体现当代社会需要的生物学科教育的知识、能力、技能、德育等目标。当中学生物课堂真正体现出“小课堂、大自然、大社会”时,诱发学生对自然的好奇心,激发他们探究的兴趣和欲望,迸发出他们无尽的学习力量也必将容易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