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立梅:中国首位随“蛟龙号”下潜大洋的女科学家

来源 :北京纪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9494233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唐立梅是地质学科的博士,寒窗十几载,始终不断攀登学术的高峰。她是海洋局的科研骨干,带着探索的目光,追逐学科前辈们的脚步。而立之年,她成为中国大洋科考史上第一位下潜到2774米大洋深处的女科学家。
  女博士不是异类
  唐立梅有一双会说话的大眼睛,乌黑的长发,笑起来甜甜的,典型的“萌妹子”形象,绝对不符合人们印象中刻板的女博士。但唐立梅又具有典型的“外柔内刚”性格,“独立”是她提到最多的词语。
  “我觉得现在女博士越来越多了,科研领域里,大家并没有把性别看得多重要。想要出成绩,就得付出,这个在科研里是最公平的。”
  小时候,唐立梅的梦想就是当一名科学家。那时很懵懂,然而,或许这就是命运的安排,现在她越来越接近儿时的梦想。“我觉得我离真正的科学家还有很大的距离,还要不停地努力,一步步接近这个目标。在科研领域,我还是一个蹒跚起步的婴儿,以后的路还很长。现在我只能说是一个女性的科研工作者,不是真正的科学家。”
  地质学科相当枯燥,尤其对于女生。上学的时候,班里女生很少,甚至隔壁的采矿班都是“和尚班”,一个女生都没有。然而,广阔而神奇的大自然强烈地吸引着唐立梅。“其实任何一个领域到了科研阶段,都是有些枯燥的。但是你如果真的深入进去,你会发现它越来越有意思。比如当你读懂了一篇文献,你会真的很开心。然后会接触到大量以前教科书上都没有的、非常新奇的知识,这一切还是很令人兴奋的。”唐立梅说。
  之前,唐立梅一直在做陆地上地质学科方面的研究,直到在浙大读博的时候,海洋局的两位科学家来校做报告。他们展示了海底奇妙的景象以及他们的一些科研成果,比如热液氯化物,比如海底的“黑烟囱”冒出的浓烟,比如那些盲虾一类的生物……唐立梅不禁感叹:哇!太奇妙了。在那么幽深的海底,原来还有那么多的生物!
  唐立梅说:“之前,很多人都会对女博士有些偏见,但很多读博士的女孩子并不是所谓的女汉子和女强人,她们和其他女生没有什么区别。我觉得那种对男人、女人、女博士的分类具有偏见,学习让我们与众不同。古诗说‘腹有诗书气自华’,书是心灵的承载,学习可以让女人更美,美得宽广厚达,美得与众不同。”
  跟随“蛟龙号”下潜的前一天就不喝水了
  唐立梅参加的那次“蛟龙号”下潜,是首次实验性应用阶段的有科学家参与的科考。此次科考前往西太平洋,而她的研究领域就是西太平洋,于是便很幸运地参加了。
  下潜之前,唐立梅作了充足的准备:为了保持良好的身体素质经常锻炼身体;在下潜的前一天晚上就没有喝水;下潜当天的早餐也只吃了煮鸡蛋和饼干;准备了巧克力、坚果和杏仁……因为“蛟龙”号的载人舱直径只有2.1米,里面有很多设备,空间非常狭小,且没有卫生间。
  潜到大洋深处毕竟是有一定风险的,唐立梅的家人有些担心。然而,唐立梅认为是完全安全的,她充分相信蛟龙号的性能。“之前,我经历了5天培训,主要是蛟龙号的安全知识、作业性能、如何使用它的照相机和它的摄像机等。蛟龙号里面是常压的,没有任何危险,只是到了海底温度有点低,还好提前准备了毛毯之类御寒物。”
  唐立梅一直都很兴奋、很期待,没有恐惧感和担心,唯一担心的就是怕浪费了宝贵的时间。因此,她基本上时刻跪在观察窗面前进行观察、记录、拍照和搜寻要取的样品,然后和潜航员密切配合,最终他们的努力获得了回报。
  “在舱内的时间感觉过得非常快,每一刻都有新奇的发现和感受,那8个小时转瞬即逝。”唐立梅说。
  那是唐立梅第一次真正深入到海底,她特别期待看到那些发光生物。之前读陈鹰老师的《深海科考日志》,里面说它们像静谧的夜空中一盏一盏的星星。到350米的时候,唐立梅的眼睛突然一亮,第一个发光生物出现了,真的像星星,不过是流星,很快从眼前消失。
  “它们本来是不动的,只是我们一直在下潜,因此一颗一颗的,像流星般划过,也有的像萤火虫一样在窗前萦绕而过。有时候,看见一大串发光生物在眼前飘过去,如雪树银花般晶莹。也有的本来就在一起,但也许是受了我们的打扰,一下子散开,就像夜空中绽放的烟火,美极了。海底真的好神奇,我们在船上看夜空是漫天的星斗和清晰的银河,没想到水下也是漆黑的夜空和漫海的星星。我觉得非常震撼,海底真是太神奇了,还有那么多五颜六色的生物,完全超出了我们的想象。以前从来没有想过,在那么深的海底,在那么大的压力下,还有那么多的生物存在。”唐丽梅说。
  那次深潜采集来的样品和获得的科学知识都非常丰富,之前都是通过摄像、拍照观察海底现象,有一些视觉偏差,有时还会造成有误差的科学判断。科学家身临其境地去海底观察,意义重大,更利于作研究。另外,唐立梅觉得此番经历异常美妙,深海科幻之旅令人难忘,极为珍贵!
  我还想去南极北极
  一般情况下,唐立梅每次会参加两个航段的科学考察,也就是说,她出一次海大约3个月。在这么长的时间里,唐立梅不能照顾亲人,不能打电话,只能通过发邮件(邮件容量比较小,只能进行简单的交流)了解家里的情况。让唐立梅印象最深的一次是第一次出海的时候,家里正在装修。回来之后装修完了,全部是爱人一个人搞定的。对于丈夫的理解和支持,她非常感谢。
  在很多人眼里,女科学家的工作是非常神秘的。唐立梅说:“其实,科研就是一份工作而已,与别的工作没有什么特别大的区别,只是可能你需要投入更多。我们很多工作都是前瞻性的,并不是一下就可以看到效果,甚至也许50年后才用得到。很多时候付出了那么多,但最终的成果只有那么一点点。”
  正如刚进入这个领域,唐立梅看到的是一个圆。后来,尤其读了博士以后,随着研究的深入,她反而觉得自己知道的越来越少。随后,便专注某一个点。即便穷其一生在那个点上有一点点突破,她也觉得那个圆上冒了一个小尖尖出来。往回看,它依旧是那个圆,改变的只是那一点点。科学研究就是如此,即使微小的进步也需要科学家不懈地努力、不断地突破。
  唐立梅的心理素质一直不太好,从高考到研究生考试可以说一路坎坷。每次大考之前,她都紧张得不行,以致经常发挥失常。
  “我高考上了一个一般的学校,因为家里条件不好,先上了一年班,然后辞职考研。那时候,压力非常大,失眠好多天。我想这是我人生的低谷,可能没有比现在更差的日子了……但你一定要一直坚持,总会有变好的一天。”
  “此刻,我的压力依然比较大,因为接触到的都是科研一线的,还有就是国际领先水平的东西,要不停地学习和创新。但另一方面,这也是很令人兴奋的,可以接触到很多人,可以到很多人很难到达的地方,比如深海、南极、北极等,还会发现很多以前教科书上从来没有学到过的有趣的科学现象。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内心的宁静和满足,越努力越幸运,我相信自助者天助,通过自己的努力,创造美好的生活。”
其他文献
上海是我国重要的出版基地,有一大批默默耕耘、甘作嫁衣、在各自的岗位上做出了显著成绩的出版工作者,他们为上海出版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为了表彰这一批出版事业
多根牙齿根分叉病变是牙围常见病,牙固袋浓及多根牙的根分叉与根间隔顶之间的区域是发生本病的重要原因和区域.一般可分为牙围炎病变累及的继发型和局部解剖因素导致的狐立型
新型道路建筑材料的涌现,对高职高专道路建筑材料课程常规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等要进行改革和完善.
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五个统筹”的要求中,统筹区域发展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是针对我国当前区域差距持续扩大、区际产业结构趋同日益强化、地区经济发展与资源短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加强成本控制可以减少工程施工成本的压力,使其成本低于计划成本.当前的建筑工程项目成本控制工作还有诸多层面需要进行加强,这就要求在各个层面的成本控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泌尿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接诊的46例泌尿外科患者,给予患者人性化护理,设为观察组。回顾性分析同期在我院接诊的45例泌尿外科患者的临床
一、活动目的rn1.通过因特网,饱览祖国壮丽的山河,了解我国悠久的历史和淳厚的民风、民俗,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树立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勤奋读书的远大
李雪峰是个画家,当代的.半僧只是他的一个号,半僧者半俗,吃喝拉撒,结婚生子,囫囵人一个.此僧人不老,年逾不惑,貌似平凡,然大耳阔腮人人称许,双眼会笑逢者称奇,巧的是此僧又偏
期刊
随着社会经济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建筑工程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进步,在这之中预结算审核工作的重要性也逐渐凸显了出来.所以,在建筑工程的建设过程中,相关人员必须要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