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刊讯)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和服务性行业,转变交通运输发展方式是转变国民经济总体发展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交通运输部围绕“走节能环保之路,建设绿色交通”这一主题,把节能减排作为转变发展方式、加快调整结构的重要抓手,从政策研究、运输组织、科技攻关、监测体系等各个方面积极推动行业节能减排工作,推进绿色交通运输体系建设。
近期的工作重点是:
第一,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导向,组织制定好交通运输“十二五”节能减排规划。“十二五”节能减排规划要充分体现转变发展方式,发展现代交通运输业的总要求,着力改变主要依靠规模扩张和资源消耗促进发展的传统模式,更加注重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道路,实现规模、速度、质量、效益的统一,将低碳发展的理念落实到交通运输生产、消费的各个环节。
第二,以加快调整交通结构为主线,通过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结构性节能减排。一是继续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科学规划,统筹协调,加强基础设施之间的衔接,充分发挥效率。加强国家高速公路“断头路”、干线公路提级改造、内河航道升级等薄弱环节建设,优化网络功能结构与布局,加速形成基础设施网络,为社会公众提供安全、通畅的交通条件。二是加快发展内河航运,发挥水运节能减排的优势,努力推进综合运输体系发展。实施长江干线船型标准化,开展西江干线船型标准化工作,出台促进老旧运输船舶和单壳油轮报废更新的经济鼓励政策,落实老旧运输船舶和单壳油轮提前淘汰补贴资金。研究实施营运船舶节能减排措施,加速绿色航运建设。三是优化运输组织,推动运力结构调整,促进现代物流业发展。发展先进的运输组织方式,积极推进厢式运输、甩挂运输、滚装运输,促进江海直达运输,加快发展多式联运。四是提倡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出行方式,大力发展公共交通。积极推进实施公交优先战略,提高城市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鼓励使用新能源、节能环保公交车辆,研究新能源汽车推广过程中运行使用和维护问题,积极引导公众选择公共交通、自行车等绿色出行方式。五是加快邮政业发展,特别是加快推进寄递类业务与工业制造企业和流通领域的结合。支持制造业减少物品周转流程,降低能耗。
第三,以组织实施重点工程为抓手,推进节能减排专项行动和示范推广。发挥政府部门的推动和指导作用,充分调动企业作为节能减排主体的积极性,通过有效的技术、管理措施,着力在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运营和运输装备使用中做到集约节约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大力推进节能减排。组织开展“‘车、船、路、港’千家交通运输企业低碳交通专项行动”,完善政府与企业的联动机制,及时总结提炼和推广先进经验,充分调动企业的积极性,使专项行动取得良好效果。在渤海湾、长三角等地组织开展甩挂运输试点工作,鼓励发展技术先进、经济安全、节能环保的运输装备和运输方式。总结和推广“两型”港口建设的经验和技术,进一步推进绿色港口建设。总结京津冀和长三角区域不停车收费系统应用示范工程经验,扩大不停车收费规模,并争取国家和地方政府有关部门支持,将联网不停车收费纳入节能减排的国家政策。同时,在民航系统,加强空域规划研究,优化空域结构、开辟使用临时航路。
第四,以提高科技创新与进步为核心,加强节能减排科技研发及成果推广应用。把提高科技创新与进步水平作为推进节能减排、转变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大力推进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交通运输科技项目的研发与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调动社会优势资源,推进产学研相结合,加强在交通运输节能减排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等方面开展科技攻关,加快沥青路面再生利用等材料循环利用、公路隧道照明、港口“油改电”、地面电源替代船舶和飞机发动机辅助发电以及车船节能减排等技术成果的推广应用。充分发挥以现代信息技术改造交通运输传统产业的重要作用,大力推动物联网在交通运输领域中的应用,加快公众交通出行信息系统和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等的建设与推广,为出行者或用户、运输企业和行业管理部门提供良好的信息服务,引导公众出行,提高运输效率,强化公共服务,实现节能减排。
第五,以建立健全制度体系为保障,推进节能减排统计监测考核体系和法规标准体系建设。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要将节能减排重点工作任务列入年度工作目标责任体系,加强监督检查,实行严格的问责制。部将在开展节能减排监督考核体系试点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范围,并逐步在全国交通运输行业推广。加大实施道路运输车辆燃料消耗量限值标准和准入制度的力度,在国家已有的汽车“以旧换新”补贴政策中积极争取加大对重型载货车、大型营运客车及各型公交客车补贴力度,推动高耗油营运车辆退出运输市场。完善交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与审查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加大对评估项目节能措施落实情况的检查力度。加快节能减排认证评估机构建设,推进节能减排的审定与评价工作。大力宣传我国交通运输节能减排的政策、措施、成果和贡献,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逐步使节约能源、循环利用资源、保护环境成为全行业的自觉行动。
近期的工作重点是:
第一,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导向,组织制定好交通运输“十二五”节能减排规划。“十二五”节能减排规划要充分体现转变发展方式,发展现代交通运输业的总要求,着力改变主要依靠规模扩张和资源消耗促进发展的传统模式,更加注重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道路,实现规模、速度、质量、效益的统一,将低碳发展的理念落实到交通运输生产、消费的各个环节。
第二,以加快调整交通结构为主线,通过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结构性节能减排。一是继续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科学规划,统筹协调,加强基础设施之间的衔接,充分发挥效率。加强国家高速公路“断头路”、干线公路提级改造、内河航道升级等薄弱环节建设,优化网络功能结构与布局,加速形成基础设施网络,为社会公众提供安全、通畅的交通条件。二是加快发展内河航运,发挥水运节能减排的优势,努力推进综合运输体系发展。实施长江干线船型标准化,开展西江干线船型标准化工作,出台促进老旧运输船舶和单壳油轮报废更新的经济鼓励政策,落实老旧运输船舶和单壳油轮提前淘汰补贴资金。研究实施营运船舶节能减排措施,加速绿色航运建设。三是优化运输组织,推动运力结构调整,促进现代物流业发展。发展先进的运输组织方式,积极推进厢式运输、甩挂运输、滚装运输,促进江海直达运输,加快发展多式联运。四是提倡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出行方式,大力发展公共交通。积极推进实施公交优先战略,提高城市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鼓励使用新能源、节能环保公交车辆,研究新能源汽车推广过程中运行使用和维护问题,积极引导公众选择公共交通、自行车等绿色出行方式。五是加快邮政业发展,特别是加快推进寄递类业务与工业制造企业和流通领域的结合。支持制造业减少物品周转流程,降低能耗。
第三,以组织实施重点工程为抓手,推进节能减排专项行动和示范推广。发挥政府部门的推动和指导作用,充分调动企业作为节能减排主体的积极性,通过有效的技术、管理措施,着力在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运营和运输装备使用中做到集约节约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大力推进节能减排。组织开展“‘车、船、路、港’千家交通运输企业低碳交通专项行动”,完善政府与企业的联动机制,及时总结提炼和推广先进经验,充分调动企业的积极性,使专项行动取得良好效果。在渤海湾、长三角等地组织开展甩挂运输试点工作,鼓励发展技术先进、经济安全、节能环保的运输装备和运输方式。总结和推广“两型”港口建设的经验和技术,进一步推进绿色港口建设。总结京津冀和长三角区域不停车收费系统应用示范工程经验,扩大不停车收费规模,并争取国家和地方政府有关部门支持,将联网不停车收费纳入节能减排的国家政策。同时,在民航系统,加强空域规划研究,优化空域结构、开辟使用临时航路。
第四,以提高科技创新与进步为核心,加强节能减排科技研发及成果推广应用。把提高科技创新与进步水平作为推进节能减排、转变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大力推进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交通运输科技项目的研发与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调动社会优势资源,推进产学研相结合,加强在交通运输节能减排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等方面开展科技攻关,加快沥青路面再生利用等材料循环利用、公路隧道照明、港口“油改电”、地面电源替代船舶和飞机发动机辅助发电以及车船节能减排等技术成果的推广应用。充分发挥以现代信息技术改造交通运输传统产业的重要作用,大力推动物联网在交通运输领域中的应用,加快公众交通出行信息系统和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等的建设与推广,为出行者或用户、运输企业和行业管理部门提供良好的信息服务,引导公众出行,提高运输效率,强化公共服务,实现节能减排。
第五,以建立健全制度体系为保障,推进节能减排统计监测考核体系和法规标准体系建设。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要将节能减排重点工作任务列入年度工作目标责任体系,加强监督检查,实行严格的问责制。部将在开展节能减排监督考核体系试点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范围,并逐步在全国交通运输行业推广。加大实施道路运输车辆燃料消耗量限值标准和准入制度的力度,在国家已有的汽车“以旧换新”补贴政策中积极争取加大对重型载货车、大型营运客车及各型公交客车补贴力度,推动高耗油营运车辆退出运输市场。完善交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与审查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加大对评估项目节能措施落实情况的检查力度。加快节能减排认证评估机构建设,推进节能减排的审定与评价工作。大力宣传我国交通运输节能减排的政策、措施、成果和贡献,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逐步使节约能源、循环利用资源、保护环境成为全行业的自觉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