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MD矫治器与传统磨牙远移技术的对比研究

来源 :中国美容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rl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夏春鹏,杭望雁,李菲菲,侯铁军,李岩
  [摘要]目的:本课题通过对GMD矫治器与传统磨牙远移技术的对比研究探讨该矫治器应用的可行性、优越性及其适应证。方法:对48例因上颌磨牙前移所导致的安氏Ⅱ类错(牙合)患者,分别使用GMD矫治器、钟摆矫治器与口外弓进行推上颌磨牙向远中移动的非拔牙矫治,通过矫治前及磨牙远移到位后的X线头影测量及模型测量分析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本研究中,以上几种方法最终都实现了推磨牙远移的目的,但是GMD矫治器的磨牙移动更接近于整体移动,支抗控制也强于钟摆矫治器。结论:GMD矫治器能够有效、快速地远移磨牙,是一种新的有效远移磨牙的矫治器。
  [关键词]上颌磨牙远移;GMD矫治器;钟摆矫治器;口外力
  [中图分类号]R78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06)12-1407-03
  
  在临床治疗由于上颌磨牙的近中移动所造成的各类牙颌畸形时,推磨牙向远中是较为常用的非拔牙矫治手段。GMD矫治器是近年来提出的一种疗效可靠的上颌磨牙远移矫治器,但是目前还缺乏与传统磨牙远移技术的对比研究。本研究通过对GMD矫治器与传统上颌磨牙远移技术进行对比研究,分析GMD矫治器的作用机理与优缺点,为上颌磨牙远移技术的选择及GMD矫治器的临床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随机选择因上颌磨牙前移所导致的安氏Ⅱ类错(牙合)患者48例。其中女性25例,男性23例,年龄11~15岁,平均年龄12.8岁,下颌牙列基本正常。将病例随机分成三组,其中GMD矫治器组、钟摆矫治器组与口外弓组各16例,分别采用GMD矫治器、钟摆矫治器与口外弓来远移上颌磨牙。
  1.2 治疗方法
  1.2.1 GMD矫治器组:在双侧第一前磨牙和第一磨牙上装配带环,第一前磨牙腭侧焊接钢丝并埋入腭部的Nance腭托,在第一前磨牙的颊侧点焊托槽,第一磨牙的腭侧焊接圆管,颊侧用不锈钢方丝作为轨道,腭侧用0.8mm钢丝作为轨道,双侧分别将Ni-Ti推簧挤入轨道中。患者每月复诊一次,每次用固定拉钩压缩弹簧进行加力。
  1.2.2 钟摆矫治器组:用0.8mm不锈钢丝作(牙合)支托分别通过第一前磨牙(牙合)面的近远中并埋入腭部的Nance腭托。加力弓丝采用0.7mm不锈钢丝从腭托后分伸出,就位时插入第一磨牙舌侧管,口外调整好钟摆臂,使其推磨牙远移的力量约为250g,每月复诊一次。
  1.2.3 口外弓组:患者常规装配第一磨牙带环。选取大小合适的口外弓和头帽,进行联合头帽牵引,力值约300g。每天戴用12~14h,每月复诊一次。
  1.3 研究方法:患者于矫治前及上颌第一磨牙远移到位后拍摄X线头颅侧位定位片,并取研究模型进行测量分析。测量基准平面:①PFP平面:通过翼上颌裂点且垂直于腭平面的平面。②SN平面:通过蝶鞍点与鼻根点连线的平面。③FH平面:通过眶点与耳点连线的平面。④E平面:通过鼻尖与颏前点连线的平面。⑤mpl平面:指通过上颌腭中缝且与上颌(牙合)平面垂直的平面。⑥pfl平面:通过上颌腭小凹的连线并与上颌(牙合)平面垂直的平面。⑦mpa线:通过上颌第一磨牙近颊尖、远舌尖的连线(具体测量项目见图1、2)。将以上各组的测量值进行方差分析,全部数据均采用SPSS1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磨牙远移效果:本研究所有磨牙均远移到位。3种方法最终都实现了推磨牙远移的目的。其中GMD矫治器组上颌磨牙平均远移距离5.22mm,需时约4.35个月,移动速度为1.21mm/月(如图3、4,见中插7)。钟摆矫治器推磨牙远移距离3.88mm,需时4.2个月,移动速度为0.92mm/月。口外弓推磨牙远移距离3.06mm,需时6.2个月,移动速度为0.49mm/月。
  2.2 治疗前后牙齿与颅颌面硬软组织的变化(见表1):GMD矫治器组的上颌前牙的唇向移动小于钟摆矫治器组,而口外弓组上前牙稍向腭侧移动;GMD矫治器组的上颌第一前磨牙近中移动1.21mm,牙冠向近中倾斜0.51°,而钟摆矫治器组上颌第一前磨牙近中移动1.16mm,牙冠向近中倾斜3.30°,口外弓组第一前磨牙无明显移动。GMD矫治器组第一磨牙未发生明显的旋转与远中倾斜,磨牙伸长0.61 mm;钟摆矫治器组磨牙发生远中舌向旋转2.8°,磨牙压低0.42mm,向远中倾斜12.6°,口外弓组第一磨牙也无明显的旋转与倾斜,压低0.56mm。颅颌面硬软组织的变化各组均不明显。
  图1、图2、表1
  
  3 讨论
  
  当临床中出现一种新的治疗方法时,我们一般会拿这种方法与临床现有的一些方法进行比较,以了解它的临床效果和作用特点。由于在传统的患者依赖性与患者非依赖性磨牙远移矫治器中口外弓技术与钟摆矫治器比较具有代表性,所以本研究选择了这两个矫治器与GMD矫治器进行对比研究。
  3.1 磨牙远移的效果:目前推磨牙远移的方法有很多。患者最关心的是治疗时间和临床效果。本研究中GMD矫治器推磨牙远移的速度要高于钟摆矫治器与口外弓技术。GMD矫治器采用Ni-Ti推簧颊舌侧同时加力推磨牙向远中,力量可以持续作用于上颌磨牙,因此大大缩短了治疗时间,移动比较容易。而口外弓主要是间断力,并且患者迫于工作或学习的压力戴用时间不能保证,在三者中效果最差。
  3.2 远移磨牙的三维变化:研究发现GMD矫治器治疗前后的第一磨牙未发生倾斜与旋转,上颌牙弓后段有一定程度的扩大,GMD远移磨牙的形式接近于整体移动;钟摆矫治器组磨牙发生远中舌向旋转与远中倾斜;而口外弓组第一磨牙也无明显的旋转与远中倾斜。这主要是由于GMD矫治器采用颊舌侧同时加力的方式且焊接于第一磨牙舌侧的圆管较长,较容易控制磨牙的倾斜与旋转。钟摆矫治器是在舌侧加力的,磨牙移动的方式基本取决于矫治器的游离臂。口外弓的内弓较粗,也比较容易控制磨牙。磨牙的整体移动也有利于后续的治疗,因为在后续治疗中要恢复磨牙及前磨牙的直立,会导致一定程度的支抗丧失。GMD矫治器组磨牙轻微伸长,而钟摆矫治器组与口外弓组磨牙有压低。这主要是由于钟摆矫治器的游离臂在向远中移动后游离臂所处平面低于磨牙舌侧管平面位置,磨牙受到游离臂向后向上的力量,而口外弓高位牵引的垂直分力也会使磨牙有压低。3.3支抗控制:GMD矫治器组第一前磨牙与切牙均有近中移动的趋势:第一前磨牙主要表现为牙齿整体前移,而切牙主要表现为唇倾;钟摆矫治器组上颌切牙与第一前磨牙均有近中倾斜移动;而口外弓组上前牙稍向腭侧移动,第一前磨牙无明显移动。这可能与矫治器的设计有关系:GMD矫治器第一前磨牙被紧紧焊接于Nance弓上,所以不易发生牙齿倾斜;切牙则是通过牙齿的邻接作用受到反作用力,所以才出现了轻微的唇倾。钟摆式矫治器通过(牙合)支托作用于第一前磨牙,所以第一前磨牙出现了倾斜移动。而口外弓是口外支抗,几乎没有支抗丧失。从支抗控制方面讲,口外弓与GMD矫治器要强于钟摆式矫治器。
  3.4 颌面部硬软组织的变化:颅颌面硬软组织的变化各组均不明显,说明推磨牙远移的技术主要作用于牙齿及牙槽骨,对颌面部硬软组织影响不大。下颌平面稍有变化:钟摆矫治器组与口外弓组下颌骨有逆时针方向旋转,而GMD矫治器组是下颌骨顺时针方产旋转,这主要由于钟摆矫治器与口外弓可使上颌磨牙压低,而GMD矫治器使磨牙轻度伸长。因此对于高角并且浅覆(牙合)的患者最好选择钟摆矫治器或口外弓,GMD矫治器则适合于覆(牙合)深的患者。
  3.5 结论:通过本实验可以看出,口外弓技术支抗控制较好但远移效果较差,佩戴需要患者的配合;钟摆矫治器较舒适但磨牙远移后倾斜与旋转比较明显;GMD矫治器能够有效、快速地远移磨牙,并且远移磨牙的形式接近于整体移动,不依赖患者配合,是一种新的有效远移磨牙的矫治器。
  
  [收稿日期]2006-09-29 [修回日期]2006-11-24
  编辑/何志斌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其他文献
作者:曾永红,王晓波,陆伟,孙应明,丁加根  [摘要]目的:对面横裂的传统手术方法加以改进,使口角形态更为自然、上下唇运动协调,减少口角溃烂,并使颊部丰满。方法:改变两种传统方法直接缝合口角的方式,而以三角形返折瓣形成新口角;尽量保留颊部软组织,行肌功能修整,恢复口轮匝肌环形结构;颊部皮肤以“Z”瓣交叉,避免瘢痕直线收缩和组织菲薄的凹陷性畸形。结果:以此方法进行的8例手术,术后无一例出现口角炎和溃
期刊
作者:隋继强,韩岩,吴红,郑岩,易成刚,郭树忠  [摘]目的:制备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人表皮生长因子(EGF)可降解缓释微球,考察其生物活性的保存情况,以及它们对成纤维细胞的作用。方法:采用改良的乳化冷凝法交联制备复合bFGF、EGF的明胶缓释微球,将它们加入成纤维细胞的培养液中,用细胞计数法、四甲基偶氮唑盐微量反应比色法(MTT法)测定细胞增殖情况。结果:复合bFGF、EGF的缓
期刊
作者:袁华,肖庆昌,吴小珍,贺葵阳,邹筠  [摘要]目的:探讨患儿腭裂手术修复的最佳时机。方法:对1997~2005年间在我院治疗的1~12个月的354例唇腭裂患儿进行手术修复,按年龄分四组分别对其术中、术后各项指标及发音效果进行对比、分析和评估。结果:手术全部获得成功,354例患儿术中、术后均未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其中1~3个月年龄组患儿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术后体重普遍增加;年龄组越大,术中出
期刊
作者:陶芸,赵亚南,王继华,张景波,肖鸿,刘红莉  [摘要]目的:观察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GF-1R)抗体对兔耳增生性瘢痕组织的影响。 方法:建立兔耳增生性瘢痕动物模型,21天后瘢痕局部注射不同浓度的IGF-1R抗体或生理盐水,连续7天,观察1个月。分别对瘢痕增生指数(hypertrophicindex,HI)、成纤维细胞数和胶原含量的变化进行比较。结果:一定剂量IGF-1R抗体组HI值、
期刊
[摘要]目的:了解镍铬合金烤瓷修复体的中远期修复效果。方法:对我科1995年7月-2005年3月具有完整病历记载并能正常复诊的312例(394件)镍铬合金烤瓷修复体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镍铬合金烤瓷修复体3年以上成功率为96.2%,5年以上成功率为92.9%,牙龈炎症、松动脱落、瓷崩是镍铬合金烤瓷修复体失败的3种主要表现。结论:为确保镍铬合金烤瓷修复体的中远期疗效,应从适应证的选择、固
期刊
2000年1月~2006年9月,我们采用局部注射治疗腋臭患者96例,并与传统手术切除方法相比较,取得了满意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96例均为我科门诊患者,其中男40例,女56例。病程6个月~5年,平均1.5年,年龄16-40岁,平均为26.7岁。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对照组46例。两组性别、年龄、病程及严重程度经统计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ρ
期刊
作者:黎冻,周翔,莫海雁,韦洁  [摘要]目的:观察1320nm Nd:YAG激光治疗面颈部皱纹临床效果。方法:采用1320nm Nd:YAG激光对面颈部皱纹进行治疗,每5~6次为一个疗程,治疗间隔时间3~4周,随后建议每6-12个月维持治疗1次,患者和医生共同对疗效进行评价。结果:65例患者,其中满意55例,满意率84.6%,有效率100%。结论:1320nm Nd:YAG激光治疗面颈部皱纹安全
期刊
邢 新 男,安徽人,医学博士。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整形外科主任,外科教研室副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研究生导师,第二军医大学优秀学科带头人。从事整形美容外科医教研工作20余年,在烧伤晚期畸形整复、难治性创面修复、瘢痕畸形矫正、两性畸形诊治及性器官再造、体表肿瘤手术治疗、眼袋整复及其并发症处理、面部除皱、鼻尖整形、乳头内陷矫正等整形美容手术方面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并有一些独到之处。获国家自然科
期刊
作者:刘新强,李正明,曹奕,范存晖,刘珺,陈杰  [摘要]目的:研究拔牙矫治对牙弓宽度及所带来的美学的影响。方法:选正畸临床非拔牙病例和拔除4颗第一双尖牙病例各64例,分别对其矫治前和矫治后模型下颌尖牙间和上颌尖牙问的牙弓宽度进行测量,测量点为尖牙牙根齿槽部之最突点,测量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矫治前两组病例的下颌及上颌牙弓宽度均无统计学差异(ρ>0.05)。矫治后,非拔牙组下颌宽度增加了0.6
期刊
作者:王继湖,周英芹,徐扣凤,廖素红    2003年6月-2006年1月,我们采用曲安奈德加利多卡因局部封闭联合口服异维A酸胶丸治疗囊肿性痤疮患者,并与口服异维A酸治疗作为对照,现将临床结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60例囊肿性痤疮患者均来自门诊,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其中男23例,女7例,年龄16-33岁,平均为23.5岁,病程6个月~3年;对照组3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