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入2018年的科大讯飞,不太顺利。
从股价上来看,科大讯飞遭遇了过山车似的旅程。自2017年11月22日,科大讯飞股价创出74.76元的新高后,接下来两个多月里,股价已经跌到2018年2月6日收盘的46.49元,跌幅接近40%,波动幅度远远超出大盘平均水平。一个显著的对比是,科大讯飞的股价在2017年涨了1倍多。
从舆论上来看,唱衰科大訊飞的声音此起彼伏。其中以长江商学院终身教授薛云奎为代表,他认为,“科大讯飞在管理层面,是一家扩张很快但效率低下的公司;在财务层面,是一家擅长募资但不擅长赚钱的公司;在业绩层面,是一家大手笔花钱但股东回报率却低下的公司。在其光鲜的增长背后,其实隐含了巨大的风险。”一石激起千层浪,关于科大讯飞的争论喧嚣于市场。
拥有3亿多用户的科大讯飞,是中国目前最大的智能语音公司,在全球范围内也以6.7%的市场份额占据智能语音公司前五的位置。为何行业的领头者会受到外界如此质疑?
智能语音被看衰
科大讯飞股价的大幅下跌,与主营业务被看衰密切相关。
语音是科大讯飞最先产品化的技术,走过近十年的平稳增长,在2017年遭遇转折。从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来看,科大讯飞2017年前三季度转增为降,从2016年前三季度的约2.78亿元降为1.69亿元,降幅达39. 45%。
有数据预测,2018年国内人工智能市场规模或增长至406亿元,其中智能语音80亿元左右,若按科大讯飞占国内一半市场份额的水平来看,其主营业务能带来的营收增长也支撑不起800亿元的市场估值。
雪上加霜的是,原本一些科大讯飞的大型客户仿佛有流失的迹象。BAT等企业以前都是科大讯飞的用户,如今不仅自身开发了语音技术,打造平台与产品以摆脱依赖,还能输出技术抢占各大细分市场。
以百度为例,2017年12月,百度分别宣布与小米和高通达成战略合作后,市场就有传言称科大讯飞的另一大客户华为,也“倒戈”百度一方。果不其然,12月21日,百度宣布与华为达成全面战略合作,华为手机开始采用百度的语音系统。而华为是科大讯飞最早拿下的大客户之一。
百度的崛起只是这个市场竞争的一个切面。自从BAT等巨头加大投入入局后,细分领域纷纷涌现如思必驰、云知声等新兴力量前后夹击,近来市场新起近1 000家初创企业。科大讯飞的垄断地位受到极大挑战。
科大讯飞的地位不稳,是因单一技术的想象力遭遇了瓶颈。语音工具只是入口,其本身盈利有限,背后的内容生态才是大头,但这却是科大讯飞的短板。目前来看,科大讯飞就平台内容而言,很难与BAT现有的生态网络比肩。
2017年10月24日,科大讯飞举办首个开发者大会,宣称要拿出10.24亿元基金扶持开发者。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曾公开表示:“光做to B不行,一定要做to C把想象空间打开,未来to C业务收入要占半壁江山。”科大讯飞围绕技术做内容的想法呼之欲出。
多元化未见成效
“留给科大讯飞的窗口期只有三到五年。”刘庆峰言语中透露着紧迫感。科大讯飞要抬头看世界,迎接市场变化。
科大讯飞提出“平台+赛道”的人工智能战略布局,并在2016年底,将旗下业务拆分成教育、智慧城市和消费者三个事业部,公司三分之一的员工布局在教育业务板块,意欲在市场广阔的教育行业体现自身智能语音领导地位。
在消费者市场,科大讯飞陆续发布了多款智能语音产品,加大各赛道布局:to C市场推出叮咚音箱、小飞鱼、晓译翻译机等众多语音应用型产品;to B和to G市场,深度介入教育、医疗、司法、汽车、客服等领域。为了配合这种策略,科大讯飞营销费用的投入逐年剧增: 2016年总体营销费用超过6亿元,增幅高达60%。
从2017年营收数据来看,科大讯飞的教育类产品收入占比最高,超过30%;信息工程和音频监控在内的系统集成类产品占比次之,不到30%;而互联网产品及增值运营产品位居第三,约占12%~14%。而在众多产品中,“互联网产品及增值运营”是科大讯飞盈利能力最强的业务之一。
科大讯飞的多元化已经有所成效?细读财报会发现,除教育业务以外,科大讯飞的大部分“赛道”布局还处于市场培育阶段。如智能硬件产品2017年上半年度营业额只有0.27亿元,占总营收比重为1.28%,相比前一年,营收比重还下降了0.29%;医疗和司法两块业务尚未在财报中体现,处于布局初期,盈利还需时日。
“顶天立地”是矗立在科大讯飞合肥总部大楼前的雕塑。目前科大讯飞的主营业务被看衰、市场发展遭遇瓶颈、多元化布局未见成效,企业需要在逆境中自证,再次验证“技术顶天,产业立地”的企业战略。
科大讯飞想要往前走,需要斩断的荆棘有很多。
从股价上来看,科大讯飞遭遇了过山车似的旅程。自2017年11月22日,科大讯飞股价创出74.76元的新高后,接下来两个多月里,股价已经跌到2018年2月6日收盘的46.49元,跌幅接近40%,波动幅度远远超出大盘平均水平。一个显著的对比是,科大讯飞的股价在2017年涨了1倍多。
从舆论上来看,唱衰科大訊飞的声音此起彼伏。其中以长江商学院终身教授薛云奎为代表,他认为,“科大讯飞在管理层面,是一家扩张很快但效率低下的公司;在财务层面,是一家擅长募资但不擅长赚钱的公司;在业绩层面,是一家大手笔花钱但股东回报率却低下的公司。在其光鲜的增长背后,其实隐含了巨大的风险。”一石激起千层浪,关于科大讯飞的争论喧嚣于市场。
拥有3亿多用户的科大讯飞,是中国目前最大的智能语音公司,在全球范围内也以6.7%的市场份额占据智能语音公司前五的位置。为何行业的领头者会受到外界如此质疑?
智能语音被看衰
科大讯飞股价的大幅下跌,与主营业务被看衰密切相关。
语音是科大讯飞最先产品化的技术,走过近十年的平稳增长,在2017年遭遇转折。从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来看,科大讯飞2017年前三季度转增为降,从2016年前三季度的约2.78亿元降为1.69亿元,降幅达39. 45%。
有数据预测,2018年国内人工智能市场规模或增长至406亿元,其中智能语音80亿元左右,若按科大讯飞占国内一半市场份额的水平来看,其主营业务能带来的营收增长也支撑不起800亿元的市场估值。
雪上加霜的是,原本一些科大讯飞的大型客户仿佛有流失的迹象。BAT等企业以前都是科大讯飞的用户,如今不仅自身开发了语音技术,打造平台与产品以摆脱依赖,还能输出技术抢占各大细分市场。
以百度为例,2017年12月,百度分别宣布与小米和高通达成战略合作后,市场就有传言称科大讯飞的另一大客户华为,也“倒戈”百度一方。果不其然,12月21日,百度宣布与华为达成全面战略合作,华为手机开始采用百度的语音系统。而华为是科大讯飞最早拿下的大客户之一。
百度的崛起只是这个市场竞争的一个切面。自从BAT等巨头加大投入入局后,细分领域纷纷涌现如思必驰、云知声等新兴力量前后夹击,近来市场新起近1 000家初创企业。科大讯飞的垄断地位受到极大挑战。
科大讯飞的地位不稳,是因单一技术的想象力遭遇了瓶颈。语音工具只是入口,其本身盈利有限,背后的内容生态才是大头,但这却是科大讯飞的短板。目前来看,科大讯飞就平台内容而言,很难与BAT现有的生态网络比肩。
2017年10月24日,科大讯飞举办首个开发者大会,宣称要拿出10.24亿元基金扶持开发者。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曾公开表示:“光做to B不行,一定要做to C把想象空间打开,未来to C业务收入要占半壁江山。”科大讯飞围绕技术做内容的想法呼之欲出。
多元化未见成效
“留给科大讯飞的窗口期只有三到五年。”刘庆峰言语中透露着紧迫感。科大讯飞要抬头看世界,迎接市场变化。
科大讯飞提出“平台+赛道”的人工智能战略布局,并在2016年底,将旗下业务拆分成教育、智慧城市和消费者三个事业部,公司三分之一的员工布局在教育业务板块,意欲在市场广阔的教育行业体现自身智能语音领导地位。
在消费者市场,科大讯飞陆续发布了多款智能语音产品,加大各赛道布局:to C市场推出叮咚音箱、小飞鱼、晓译翻译机等众多语音应用型产品;to B和to G市场,深度介入教育、医疗、司法、汽车、客服等领域。为了配合这种策略,科大讯飞营销费用的投入逐年剧增: 2016年总体营销费用超过6亿元,增幅高达60%。
从2017年营收数据来看,科大讯飞的教育类产品收入占比最高,超过30%;信息工程和音频监控在内的系统集成类产品占比次之,不到30%;而互联网产品及增值运营产品位居第三,约占12%~14%。而在众多产品中,“互联网产品及增值运营”是科大讯飞盈利能力最强的业务之一。
科大讯飞的多元化已经有所成效?细读财报会发现,除教育业务以外,科大讯飞的大部分“赛道”布局还处于市场培育阶段。如智能硬件产品2017年上半年度营业额只有0.27亿元,占总营收比重为1.28%,相比前一年,营收比重还下降了0.29%;医疗和司法两块业务尚未在财报中体现,处于布局初期,盈利还需时日。
“顶天立地”是矗立在科大讯飞合肥总部大楼前的雕塑。目前科大讯飞的主营业务被看衰、市场发展遭遇瓶颈、多元化布局未见成效,企业需要在逆境中自证,再次验证“技术顶天,产业立地”的企业战略。
科大讯飞想要往前走,需要斩断的荆棘有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