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改革以来,面向生活展开写作教学,日益成为当下作文教学坚守的方向。如何关注生活,是教学的切入口,也是影响作文教学成效的重要因素。心系家园的系列活动是展开作文教学的尝试,针对学生厌倦了日常作文教学的情况,为他们设计关注生活的新方式与表达生活的新途径,打开学生写作思维的突破口,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使其更大限度获得写作的愉悦感。
一、设计背景
我校是区内八所高中里最偏僻的,学生大部分家住农村,与城区学生相比,他们的成长环境与生活阅历,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们写作的障碍更多。每次习作,假、大、空现象普遍,词句单薄,语意贫乏,文笔枯涩。如果不对此状况加以改善,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空间极为有限,作文教学也难有较大作为。
学生主要生活是鄞州内的乡镇,其中以大嵩地区和东钱湖旅游度假区为主。这一带风光旖旎,文化积淀厚重,学生几乎都是在文化的怀抱里出生、成长,这些文化都会在他们的人生道路上留下烙印,是生活所赐予的宝贵资源。
为此,我们设计出“心系故土”的写作教学尝试,从作文的内容、呈现形式上都有所改变。希望学生真切地体会自己生活里的动人风景、乡土文化,从而展开对自我、家乡、历史的思考。学生成长的故土景观,可以成为作文选材与立意的依托,如果在作文教学中引导学生用好它,不仅可以走出无米下炊的作文窘境,解决“写什么”的难题,还能进一步帮助他们形成富有地域色彩与文化特色的真性情作文。
二、设计创意
1.在写作心理上,“心系故土”拉近了作文与生活的距离,较自然嫁接了思想与自我,作文便不再是很多学生惯常认识下的“纯文字组合”的烦恼事。
2. 在写作要求上,突破了日常作文的定题材、定主题、定思路等多重约束,采用自选素材、自定主次、自定结构的灵活形式,使作文要求打破了单一的局面。
3. 在写作活动设计上,告别了课堂作文的历史沿袭,更突出了自主性与人性化。
(1)写作的场地,由课堂走向了家乡;
(2)写作的对象由固定的学校生活转向丰富的家乡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
(3)写作过程不再是静态的思维活动,而是转变成与绘画、参观、采访、摄影、调查、查阅文献等多样活动的综合,融共同交流与自主探究为一体。
4. 在作文呈现样式上,不仅有单纯的文本形式,而且增加了导游词撰写、导游解说竞赛、图文并茂的旅游宣传单设计、音像一体旅游推荐的视频制作等形式。
三、设计目标
本项活动,突出新课程下开发课程资源和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加强社会实践活动等要求,以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特点,活动基于以下目标而设计:
1. 情感价值观的培养:亲身感受家乡之美,体会文化之丰厚。通过观察、调查、采访等活动,赞美自然风光,感受生存者的情操品质,品读博大的故土文化,感叹社会进步、时代前进,展示自己的生活情趣和人生追求,从而培养学生心向真、善、美的良好品德,塑造学生对故土亲人感恩的情怀。
2.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能通过导游解说竞赛和家乡旅游推荐视频制作等活动,培养学生言辞表达能力;通过导游词撰写、旅游宣传单设计、征文比赛等活动,增强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3. 探究、创新能力的培养:在视频制作、导游词撰写、宣传单设计活动上,学生通过个性化的形式,以自主探究为途径,实现语言创新、形式创新。
4. 合作能力的培养:诸如参观、采访、视频制作、宣传单设计等活动,都是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要求小组群策群力,分工明确,责任到位,各尽所能。
四、实施步骤
1.准备阶段
(1)知识准备:邀请深谙地方文化的专家学者开设讲座,介绍地方的地理形成、自然风光、历史文化、名人轶事,让学生了解整体的文化概念和具体表现,细致体会所处地域的独特景观和深远影响;下发资料,以详实的内容介绍当地的自然历史、风俗民情,启发学生展开对家乡的过去、现在,自然、社会的深入了解。
(2)能力准备:在日常的作文教学、语言运用题训练中,有机注入相关的写作训练,对导游词、宣传单、旅游视频等时下常见的语言形式展开系统介绍,充分展示,适度讲解,必要训练。
(3)行动准备: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地点,确定具体参与的对象及活动形式;在校园教学一楼大厅大面积公告“赏家乡景致·展学子才情”校园文化活动周的具体活动和上交作品类型的各种范本,再由语文组组织承办,分年级启动校园文化活动周。
2.实施阶段
(1)第一阶段:自由亲近的散点式创作活动。
本着自由亲近的原则,活动的起始阶段采用开放式、撒网式,立足于学生家乡所在,动员他们展开民俗调查、文化采访、景点参观等活动,选择调查报告、采访录、游记、日记、活动感想等形式,不限定文体、字数,上交书面材料交流。学生可以个人为活动单位,也可以组合完成。活动中的疑惑与困难,可以随时与自己的语文教师联系,寻求帮助,可以在活动中调整活动方式和作品形式。
(2)第二阶段:多元合作的集体式创作活动。
以年级为单位,分别在高一、高二展开校园文化周活动。高一与高二展开旅游资源推荐视频制作竞赛,加之高一导游词征文竞赛,高二旅游宣传单设计竞赛。本次活动学生之间都可以自由组合,构成自己乐于接受的创作团体,其中旅游资源推荐视频制作竞赛难度较大,学生可以自由组合,可以跨班级、跨年级,也可以与家长、与教师合作完成。学生初次上交作品时,如果有意愿,语文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反映作进一步的指导,引导学生多次修改,直到满意为止。
五、实施效果
1.活动大大激发了学生自主探究的热情,让许多学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创作愉悦。活动开展中,许多学生都投入了前所未有的写作热情,一大批学生对写家乡的作品十分重视,不厌其烦地请教自己的语文教师,甚而有学生向外校的教师请求帮助;主动自觉地多次修改作品,而上交的宣传单设计作品,更是有学生个人创作、与同学共创、家庭共创、师生共创的形式,作品精彩呈现,雅俗共赏,不少学生自创的作品不亚于旅游区的宣传单。
一、设计背景
我校是区内八所高中里最偏僻的,学生大部分家住农村,与城区学生相比,他们的成长环境与生活阅历,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们写作的障碍更多。每次习作,假、大、空现象普遍,词句单薄,语意贫乏,文笔枯涩。如果不对此状况加以改善,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空间极为有限,作文教学也难有较大作为。
学生主要生活是鄞州内的乡镇,其中以大嵩地区和东钱湖旅游度假区为主。这一带风光旖旎,文化积淀厚重,学生几乎都是在文化的怀抱里出生、成长,这些文化都会在他们的人生道路上留下烙印,是生活所赐予的宝贵资源。
为此,我们设计出“心系故土”的写作教学尝试,从作文的内容、呈现形式上都有所改变。希望学生真切地体会自己生活里的动人风景、乡土文化,从而展开对自我、家乡、历史的思考。学生成长的故土景观,可以成为作文选材与立意的依托,如果在作文教学中引导学生用好它,不仅可以走出无米下炊的作文窘境,解决“写什么”的难题,还能进一步帮助他们形成富有地域色彩与文化特色的真性情作文。
二、设计创意
1.在写作心理上,“心系故土”拉近了作文与生活的距离,较自然嫁接了思想与自我,作文便不再是很多学生惯常认识下的“纯文字组合”的烦恼事。
2. 在写作要求上,突破了日常作文的定题材、定主题、定思路等多重约束,采用自选素材、自定主次、自定结构的灵活形式,使作文要求打破了单一的局面。
3. 在写作活动设计上,告别了课堂作文的历史沿袭,更突出了自主性与人性化。
(1)写作的场地,由课堂走向了家乡;
(2)写作的对象由固定的学校生活转向丰富的家乡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
(3)写作过程不再是静态的思维活动,而是转变成与绘画、参观、采访、摄影、调查、查阅文献等多样活动的综合,融共同交流与自主探究为一体。
4. 在作文呈现样式上,不仅有单纯的文本形式,而且增加了导游词撰写、导游解说竞赛、图文并茂的旅游宣传单设计、音像一体旅游推荐的视频制作等形式。
三、设计目标
本项活动,突出新课程下开发课程资源和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加强社会实践活动等要求,以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特点,活动基于以下目标而设计:
1. 情感价值观的培养:亲身感受家乡之美,体会文化之丰厚。通过观察、调查、采访等活动,赞美自然风光,感受生存者的情操品质,品读博大的故土文化,感叹社会进步、时代前进,展示自己的生活情趣和人生追求,从而培养学生心向真、善、美的良好品德,塑造学生对故土亲人感恩的情怀。
2.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能通过导游解说竞赛和家乡旅游推荐视频制作等活动,培养学生言辞表达能力;通过导游词撰写、旅游宣传单设计、征文比赛等活动,增强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3. 探究、创新能力的培养:在视频制作、导游词撰写、宣传单设计活动上,学生通过个性化的形式,以自主探究为途径,实现语言创新、形式创新。
4. 合作能力的培养:诸如参观、采访、视频制作、宣传单设计等活动,都是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要求小组群策群力,分工明确,责任到位,各尽所能。
四、实施步骤
1.准备阶段
(1)知识准备:邀请深谙地方文化的专家学者开设讲座,介绍地方的地理形成、自然风光、历史文化、名人轶事,让学生了解整体的文化概念和具体表现,细致体会所处地域的独特景观和深远影响;下发资料,以详实的内容介绍当地的自然历史、风俗民情,启发学生展开对家乡的过去、现在,自然、社会的深入了解。
(2)能力准备:在日常的作文教学、语言运用题训练中,有机注入相关的写作训练,对导游词、宣传单、旅游视频等时下常见的语言形式展开系统介绍,充分展示,适度讲解,必要训练。
(3)行动准备: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地点,确定具体参与的对象及活动形式;在校园教学一楼大厅大面积公告“赏家乡景致·展学子才情”校园文化活动周的具体活动和上交作品类型的各种范本,再由语文组组织承办,分年级启动校园文化活动周。
2.实施阶段
(1)第一阶段:自由亲近的散点式创作活动。
本着自由亲近的原则,活动的起始阶段采用开放式、撒网式,立足于学生家乡所在,动员他们展开民俗调查、文化采访、景点参观等活动,选择调查报告、采访录、游记、日记、活动感想等形式,不限定文体、字数,上交书面材料交流。学生可以个人为活动单位,也可以组合完成。活动中的疑惑与困难,可以随时与自己的语文教师联系,寻求帮助,可以在活动中调整活动方式和作品形式。
(2)第二阶段:多元合作的集体式创作活动。
以年级为单位,分别在高一、高二展开校园文化周活动。高一与高二展开旅游资源推荐视频制作竞赛,加之高一导游词征文竞赛,高二旅游宣传单设计竞赛。本次活动学生之间都可以自由组合,构成自己乐于接受的创作团体,其中旅游资源推荐视频制作竞赛难度较大,学生可以自由组合,可以跨班级、跨年级,也可以与家长、与教师合作完成。学生初次上交作品时,如果有意愿,语文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反映作进一步的指导,引导学生多次修改,直到满意为止。
五、实施效果
1.活动大大激发了学生自主探究的热情,让许多学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创作愉悦。活动开展中,许多学生都投入了前所未有的写作热情,一大批学生对写家乡的作品十分重视,不厌其烦地请教自己的语文教师,甚而有学生向外校的教师请求帮助;主动自觉地多次修改作品,而上交的宣传单设计作品,更是有学生个人创作、与同学共创、家庭共创、师生共创的形式,作品精彩呈现,雅俗共赏,不少学生自创的作品不亚于旅游区的宣传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