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穆青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新闻生涯中,从一个年轻记者成长为新华社领导,用他自己的话说:做了“新闻官”,本质还是记者。他是实干家,而不是把新闻当做研究对象的学院教授或书斋内学者,其新闻主张、观点、理论均来源于自身和同行的实践,因而鲜活生动,毫不深奥晦涩,并具有特定时期的针对性。本文从“‘勿忘人民’——新闻报道的主角”“调查研究——新闻工作的生命线”“散文笔法——记者应该拥有激情”“精品意识——好稿子是改出来的”“新闻创新——不应设置清规戒律”五个方面,阐述了穆青新闻理论的特质和要点。重温其代表作品与新闻实践,希望新闻工作者可以从中得到启示。
关键词:勿忘人民;调查研究;散文笔法;精品意识;新闻创新
穆青对新闻工作的思考集中体现于40万字的《新闻散论》一书中,如《新闻的主角是群众》《尝试用散文笔法写新闻》《造就名记者的必由之路:调查研究》《学会写视觉新闻》《新闻报道必须是理性认识的产物》《树立全国观点和世界观点》等文章,都是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来谈,笔调轻松,娓娓道来,言之有物,观点独到。融媒体时代,重温穆青的代表作品和新闻理论,仍然可以从中得到深刻的启示。
一、“勿忘人民”——新闻报道的主角
在穆青看来,人民群众是新闻的主角,也是新闻的源泉。凡是有人向穆青求字,他总爱题写“勿忘人民”。这四个字既是穆青一生新闻实践的总结,也是他自勉自励的戒尺。穆青在写作过程中时刻铭记“勿忘人民”,他善于捕捉典型人物,反映群众的心声和呼声,以群众的认可为衡量标准。“勿忘人民”思想源于穆青心、中对老百姓最真的情感,明确了新闻的主角,也就明确了新闻工作者的使命,回答了新闻的价值标准。
穆青不止一次说:“有的人把作品获奖当作最高荣誉,其实,人民的信赖才是对记者的最高奖赏”。1996年10月,在北京举行的“穆青新闻作品研讨会”上,他说:“几十年的记者生涯,我在群众中间,在采访对象中间,在那些先进人物身上,学到的东西太多了,是他们给了我很多营养,是他们教育了我,鼓励了我”。“勿忘人民”正是因为他“心系人民”,他觉得那些感人的人物和事迹不写出来就是记者的失职。他新闻作品中的主角,大多数是普通群众和基层干部。
随着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新闻媒介和内容在不断变化,而新闻工作的精髓不变,那就是“勿忘人民”,推动社会进步。穆青的四字座右铭,也具有普遍眭和不变的价值。
二、调查研究——新闻工作的生命线
要写出好的新闻报道,考验记者的笔头功夫,更考验记者是否真正深入生活,掌握了最有价值的采访素材。穆青认为,调查研究是记者的一项基本功,是新闻工作的生命线,是整个新闻队伍建设的生命线。在穆青看来,记者是社会活动家,是职业的调查研究者。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最好的办法是下基层“蹲点”。他身体力行,一生中脚不停地“跑”,手不停地写。
搞调查研究,最重要的是实事求是,对客观事物必须按照它的实际面貌来反映,不能带着框框下来,还没调查研究就先有了结论。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穆青、黄正根等在云南深入调查采访,合作撰写《滇行三千里》散记,为田野的新曙光报晓。市场经济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随后出现了官员腐败现象和奢靡之风,穆青以长篇通讯《人民呼唤焦裕禄》发出了如题所示的强音。穆青的很多报道,都体现了他调查采访中的敏锐发现和行文胆识。
记者到基层采访调查要能吃苦,还要摆正心态,讲究技巧。他曾批评一些记者“与老百姓一见面就亮出记者证,拿出笔记本,效果往往不好”“去的仅仅是基层‘衙门’,调查的对象主要是各级干部,研究的主要是他们提供的材料”。
穆青批评的这些现象,在今天的新闻界仍然普遍存在。调查研究不能搞形式主义,不能浮于表面。只有真正深入基层、深入生活、深入群众,才能反映百姓的意见、愿望、呼声。
三、散文笔法——记者应该拥有激情
青年时期的穆青有一个“作家梦”,鲁艺文学系毕业时服从组织安排,走上了新闻道路。因此他有着很深的文学情结,尝试融合文学和新闻,其新闻作品中浸透着文人气质,具有自己的独特风格,采访深入,细节生动,笔端常带感情,具有强烈的感染力。穆青认为,中国有很好的散文传统,我们应该继承这种传统,充分吸取散文写作中自由、活泼、生动、优美、精炼的表现手法。他主张“散文笔法写新闻”,新闻作品写得美一些,为的是更容易为读者接受和喜爱。
刘勇在《新中国新闻文体70年:“范式”的共生与交融》一文中提出:1949年以来的新闻文体发展史,呈现出“宣传范式”“文学范式”与“专业范式”三种文体范式相互勾连、交织与融通,彼此借鉴、吸纳与改造的过程。当“宣传范式”成为主导范式时,新闻写作的模式化、八股化倾向就会日益严重。为提升宣传效果,增強新闻的可读性,“散文式新闻”作为一种“调适性文体”便有了发展的空间。在“文学范式”的新闻报道中,穆青的探索具有代表性。
穆青出于对采访对象强烈的感情,力求把看到的真实情况生动地表现出来。他主张记者应该拥有激情,时刻保持一颗敏感的心。在采写《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的过程中,他就情不自禁,被感动得多次流泪。穆青认为,要使读者动感情,首先记者自己要动感情,如果记者不感动、不激动,或者感情不深、不真、不强烈,那就不可能感染读者。
不少人将“散文笔法写新闻”等同于“写散文”,这是对穆青文体探索的误读。穆青倡导“散文笔法”,目的是改变八股式的新闻写法和沉重、死板的形式。在“专业范式”的新闻报道中,记者往往要克制激情,直陈事实。其实,在多元化的新闻环境中,媒体自身定位不同,读者需求也是多样的,“文学范式”新闻作品会一直存在并赢得读者。
四、精品意识—书稿子是改出来的
穆青勤于实践,每年都抽出时间外出调查,在改革的大潮中东奔西走,不停地发现重要新闻线索。而每有重要线索发现,他都抓住不放,与记者们一起夜以继日地采访、写作、修改,拿出一篇又一篇精品报道。 穆青不放过每—个重要报道线索,凡经他手的重要题材,不写出来绝不放手,而一旦决定要写,决心下工夫写成精品,不成精品绝不轻易罢手。他和冯健、周原合写的长篇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曾反复推敲修改,先后七易其稿。他和陆拂为、廖由滨合写的长篇通讯《为了周总理的嘱托》发表前也经过了多次修改和不断完善。
穆青有句名言“好稿子是改出来的”,在新闻界流传颇广,也有不同认识。他对此有过回应:“若要表述得全面一些,应该是两句话:首先,好稿子是跑出来的,同时也是改出来的。所谓‘跑’,就是强调迈开双脚下去,不断深入实际,勤于采访,勤于思考,敏锐地抓住生活中所发生的有价值的新闻;但抓住了好新闻,并不等于自然就会出好稿子,好题材还要下力气写好,特别要强调写出来后不要着急发出去,只要有可能,就要反复修改,弄成精品,从这个意义上说,也可以说好稿子是改出来的。”
穆青的文章原稿,总是笔画整齐、一丝不苟。有时一篇稿子要打出多份清样,分给多个编辑,让每个人都改一遍,他再从每个人的改稿中“汲取精华”。有人说,穆青写作比绣花还细,他的修改过程是精雕细琢。他抓的重点稿件,不“磨”成精品不罢休。
今天处在一个快节奏的时代,新闻生产流程空前提速,新闻作品发表更加快捷,在新媒体平台还有“修改”“撤回”等功能。但互联网是“有记忆的”,新闻工作者应当树立“精品意识”。
五、新闻创新—不应设置清规戒律
以身示范,甘为人梯,勤于思考,勇于探索,敢于创新,是穆青新闻实践的特点。长期的领导工作,无形中提高了穆青的宏观意识和分析问题、把握大局的能力,让他在许多问题上能够高屋建瓴,用战略的眼光去审视一切,用发展的眼光去对待新闻事业。
在20世纪80年代的改革大潮中,新闻改革风生水起。穆青重实践,敢担当,忠于职守,但并不墨守成规,而是表现出较强的探索、开创精神。他在担任新华社社长10年间,提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性通讯社,施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晾望》周刊及其他一系列报刊的创办,标志着新华社事业的新开拓。
《晾望》初办时为月刊,从筹备到正式出版,从月刊到周刊的转变,都是在穆青主持和领导下完成的,在办刊的过程中体现出他的敏锐思考。他提出不要把“集一周于一日”当成办周刊的教条,而是深入研究周刊的特点和报道形式,加强深度报道的组织,创设一些名牌专栏,如“中南海纪事”“本刊专访”“热点观察”“中国人心态录”等。他提出《嘹望》要使用多种文体,多种报道形式,灵活多变,百花齐放,读者才会喜闻乐见。
穆青借鉴国外媒体的实践经验,提倡“视觉新闻”“实录性新闻”。他认为,新聞报道不应规格化,不应当为新闻报道设置清规戒律。退休后他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现在新闻事业发展很快,各种媒体很多,有不少新闻形式的创新。我只想强调一点,任何形式的创新本质上都是为内容服务,而绝不是玩花样。”他对于新闻创新的思考,一刻不曾停歇。
在新中国新闻事业史上,穆青是一个绕不过去的人物。他和同事们记录并传播了那些风云年代的主流精神,他将自己的才智、热情和生命奉献于他所生活的时代,同时不可避免地带有时代的局限性。他的某些新闻作品也许很少再有读者,但其新闻实践和理论却能与时俱进,是一笔宝贵财富和重要资源,留给后人启迪和影响,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勿忘人民;调查研究;散文笔法;精品意识;新闻创新
穆青对新闻工作的思考集中体现于40万字的《新闻散论》一书中,如《新闻的主角是群众》《尝试用散文笔法写新闻》《造就名记者的必由之路:调查研究》《学会写视觉新闻》《新闻报道必须是理性认识的产物》《树立全国观点和世界观点》等文章,都是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来谈,笔调轻松,娓娓道来,言之有物,观点独到。融媒体时代,重温穆青的代表作品和新闻理论,仍然可以从中得到深刻的启示。
一、“勿忘人民”——新闻报道的主角
在穆青看来,人民群众是新闻的主角,也是新闻的源泉。凡是有人向穆青求字,他总爱题写“勿忘人民”。这四个字既是穆青一生新闻实践的总结,也是他自勉自励的戒尺。穆青在写作过程中时刻铭记“勿忘人民”,他善于捕捉典型人物,反映群众的心声和呼声,以群众的认可为衡量标准。“勿忘人民”思想源于穆青心、中对老百姓最真的情感,明确了新闻的主角,也就明确了新闻工作者的使命,回答了新闻的价值标准。
穆青不止一次说:“有的人把作品获奖当作最高荣誉,其实,人民的信赖才是对记者的最高奖赏”。1996年10月,在北京举行的“穆青新闻作品研讨会”上,他说:“几十年的记者生涯,我在群众中间,在采访对象中间,在那些先进人物身上,学到的东西太多了,是他们给了我很多营养,是他们教育了我,鼓励了我”。“勿忘人民”正是因为他“心系人民”,他觉得那些感人的人物和事迹不写出来就是记者的失职。他新闻作品中的主角,大多数是普通群众和基层干部。
随着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新闻媒介和内容在不断变化,而新闻工作的精髓不变,那就是“勿忘人民”,推动社会进步。穆青的四字座右铭,也具有普遍眭和不变的价值。
二、调查研究——新闻工作的生命线
要写出好的新闻报道,考验记者的笔头功夫,更考验记者是否真正深入生活,掌握了最有价值的采访素材。穆青认为,调查研究是记者的一项基本功,是新闻工作的生命线,是整个新闻队伍建设的生命线。在穆青看来,记者是社会活动家,是职业的调查研究者。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最好的办法是下基层“蹲点”。他身体力行,一生中脚不停地“跑”,手不停地写。
搞调查研究,最重要的是实事求是,对客观事物必须按照它的实际面貌来反映,不能带着框框下来,还没调查研究就先有了结论。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穆青、黄正根等在云南深入调查采访,合作撰写《滇行三千里》散记,为田野的新曙光报晓。市场经济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随后出现了官员腐败现象和奢靡之风,穆青以长篇通讯《人民呼唤焦裕禄》发出了如题所示的强音。穆青的很多报道,都体现了他调查采访中的敏锐发现和行文胆识。
记者到基层采访调查要能吃苦,还要摆正心态,讲究技巧。他曾批评一些记者“与老百姓一见面就亮出记者证,拿出笔记本,效果往往不好”“去的仅仅是基层‘衙门’,调查的对象主要是各级干部,研究的主要是他们提供的材料”。
穆青批评的这些现象,在今天的新闻界仍然普遍存在。调查研究不能搞形式主义,不能浮于表面。只有真正深入基层、深入生活、深入群众,才能反映百姓的意见、愿望、呼声。
三、散文笔法——记者应该拥有激情
青年时期的穆青有一个“作家梦”,鲁艺文学系毕业时服从组织安排,走上了新闻道路。因此他有着很深的文学情结,尝试融合文学和新闻,其新闻作品中浸透着文人气质,具有自己的独特风格,采访深入,细节生动,笔端常带感情,具有强烈的感染力。穆青认为,中国有很好的散文传统,我们应该继承这种传统,充分吸取散文写作中自由、活泼、生动、优美、精炼的表现手法。他主张“散文笔法写新闻”,新闻作品写得美一些,为的是更容易为读者接受和喜爱。
刘勇在《新中国新闻文体70年:“范式”的共生与交融》一文中提出:1949年以来的新闻文体发展史,呈现出“宣传范式”“文学范式”与“专业范式”三种文体范式相互勾连、交织与融通,彼此借鉴、吸纳与改造的过程。当“宣传范式”成为主导范式时,新闻写作的模式化、八股化倾向就会日益严重。为提升宣传效果,增強新闻的可读性,“散文式新闻”作为一种“调适性文体”便有了发展的空间。在“文学范式”的新闻报道中,穆青的探索具有代表性。
穆青出于对采访对象强烈的感情,力求把看到的真实情况生动地表现出来。他主张记者应该拥有激情,时刻保持一颗敏感的心。在采写《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的过程中,他就情不自禁,被感动得多次流泪。穆青认为,要使读者动感情,首先记者自己要动感情,如果记者不感动、不激动,或者感情不深、不真、不强烈,那就不可能感染读者。
不少人将“散文笔法写新闻”等同于“写散文”,这是对穆青文体探索的误读。穆青倡导“散文笔法”,目的是改变八股式的新闻写法和沉重、死板的形式。在“专业范式”的新闻报道中,记者往往要克制激情,直陈事实。其实,在多元化的新闻环境中,媒体自身定位不同,读者需求也是多样的,“文学范式”新闻作品会一直存在并赢得读者。
四、精品意识—书稿子是改出来的
穆青勤于实践,每年都抽出时间外出调查,在改革的大潮中东奔西走,不停地发现重要新闻线索。而每有重要线索发现,他都抓住不放,与记者们一起夜以继日地采访、写作、修改,拿出一篇又一篇精品报道。 穆青不放过每—个重要报道线索,凡经他手的重要题材,不写出来绝不放手,而一旦决定要写,决心下工夫写成精品,不成精品绝不轻易罢手。他和冯健、周原合写的长篇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曾反复推敲修改,先后七易其稿。他和陆拂为、廖由滨合写的长篇通讯《为了周总理的嘱托》发表前也经过了多次修改和不断完善。
穆青有句名言“好稿子是改出来的”,在新闻界流传颇广,也有不同认识。他对此有过回应:“若要表述得全面一些,应该是两句话:首先,好稿子是跑出来的,同时也是改出来的。所谓‘跑’,就是强调迈开双脚下去,不断深入实际,勤于采访,勤于思考,敏锐地抓住生活中所发生的有价值的新闻;但抓住了好新闻,并不等于自然就会出好稿子,好题材还要下力气写好,特别要强调写出来后不要着急发出去,只要有可能,就要反复修改,弄成精品,从这个意义上说,也可以说好稿子是改出来的。”
穆青的文章原稿,总是笔画整齐、一丝不苟。有时一篇稿子要打出多份清样,分给多个编辑,让每个人都改一遍,他再从每个人的改稿中“汲取精华”。有人说,穆青写作比绣花还细,他的修改过程是精雕细琢。他抓的重点稿件,不“磨”成精品不罢休。
今天处在一个快节奏的时代,新闻生产流程空前提速,新闻作品发表更加快捷,在新媒体平台还有“修改”“撤回”等功能。但互联网是“有记忆的”,新闻工作者应当树立“精品意识”。
五、新闻创新—不应设置清规戒律
以身示范,甘为人梯,勤于思考,勇于探索,敢于创新,是穆青新闻实践的特点。长期的领导工作,无形中提高了穆青的宏观意识和分析问题、把握大局的能力,让他在许多问题上能够高屋建瓴,用战略的眼光去审视一切,用发展的眼光去对待新闻事业。
在20世纪80年代的改革大潮中,新闻改革风生水起。穆青重实践,敢担当,忠于职守,但并不墨守成规,而是表现出较强的探索、开创精神。他在担任新华社社长10年间,提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性通讯社,施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晾望》周刊及其他一系列报刊的创办,标志着新华社事业的新开拓。
《晾望》初办时为月刊,从筹备到正式出版,从月刊到周刊的转变,都是在穆青主持和领导下完成的,在办刊的过程中体现出他的敏锐思考。他提出不要把“集一周于一日”当成办周刊的教条,而是深入研究周刊的特点和报道形式,加强深度报道的组织,创设一些名牌专栏,如“中南海纪事”“本刊专访”“热点观察”“中国人心态录”等。他提出《嘹望》要使用多种文体,多种报道形式,灵活多变,百花齐放,读者才会喜闻乐见。
穆青借鉴国外媒体的实践经验,提倡“视觉新闻”“实录性新闻”。他认为,新聞报道不应规格化,不应当为新闻报道设置清规戒律。退休后他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现在新闻事业发展很快,各种媒体很多,有不少新闻形式的创新。我只想强调一点,任何形式的创新本质上都是为内容服务,而绝不是玩花样。”他对于新闻创新的思考,一刻不曾停歇。
在新中国新闻事业史上,穆青是一个绕不过去的人物。他和同事们记录并传播了那些风云年代的主流精神,他将自己的才智、热情和生命奉献于他所生活的时代,同时不可避免地带有时代的局限性。他的某些新闻作品也许很少再有读者,但其新闻实践和理论却能与时俱进,是一笔宝贵财富和重要资源,留给后人启迪和影响,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