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的重量,一个国家的分量,一个社会的体量。大学生作为青年人群代表,所以高校承担着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工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化自信的关系密不可分、相辅相成,强化高校思政教育、提升教师教学能力、满足学生发展需求可提高大学生文化自信水平,通过思考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化自信的潜在关联,可明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培育文化自信的培养路径。
关键词:文化自信 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生
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青年作为文化自信的主要传播者、继承者和发扬者,增强他们的文化自信具有突出价值和引导意义。而大学生作为青年人群的代表,所以高校承担着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工作。如今,文化自信成为衡量一名大学生是否具备高度思想政治水平的重要标志,这对强化国家未来民族凝聚力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自信培育实施的过程中,也遇到了影响构建“三大自信”的问题,所以在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探寻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培养模式也成为了新课题。
一、大学生文化自信缺失的主要原由
(一)多元文化并存对中国社会主义文化的冲击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与世界各国文化广泛交融,而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凭借着其多方面优势,有目的、有计划地对我国社会主义文化施加压力。新时代时期,大量国外文化涌入国内,与中国文化产生冲突,这些入侵文化良莠不齐,大学生又处于可塑性极强的时期,面对“多样”文化的干扰,很容易滋生不良甚至是错误的思想观念和意识形态,难以做出理性判断。此外,一些西方主流文化,使大学生潜移默化地忽视了中国优秀文化,多元文化背景下,外来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冲击也是影响学生坚定文化自信的因素之一。有学者指出,伴随着日益多样化的社会经济发展方式以及组织形态和类型,多种多样的社会分工方式,政治、经济和社会的组织架构也随着这种变化而有了新的重组,这就使得利益的主体多元化、取向多元化和差别显性化日益成为当前社会生活的一项突出特点,而这些特点映射到文化建设的领域就导致了异质型多元文化的并存。在信息全球化的时代,多元文化的存在虽然使人们的思想更加丰富多样,追求更加灵活自由,但大学生普遍存在社会阅历少、认知能力差的问题,在这个思想可塑性极强的年龄段,很容易在其意识形态领域建立起不正确的三观,错误解读“三大自信”,这不仅影响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础下的文化自信,也约束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真正发挥,都无疑会阻碍大学生文化自信的树立。
(二)高校对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培育度不够
近年来,虽然高校加强了马克思主义思想、社会主义先进思想政治理论的教育普及,也取得了很好的成果,但青年大学生群体仍对我国文化的自信上存在一些误区。首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就弱化了文化自信,内容上更加注重的是政治素养的教育,部分高等院校在进行相关教学过程中,对高等院校文化自信教育的重要作用缺乏正确的认识。并且高校在进行思想政治文化自信教育的过程中,教育形式也保持着传统的授课方式,在这种情况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对“三大自信”的贯穿也没有那么全面,因此,学生也没有一种“沉浸式”的体验。再者对于一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师,他们在进行教学时,往往会把对学生思想上面的培育形式化、利益化、目的化,将所应深度理解的自信观念停留在现象层面没有真正做到以理育人,以德树人,一些学生遇到这种情形往往也会产生抵触心理,就导致了对于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培育效果并不是很理想。除上述以外,也存在部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国家文化的不自信的现象,这也对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培养产生了影响。
二、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化自信的潜在关联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化自信具有同向性
首先,思想政治教育和文化自信有着相同的理论基础。文化自信是一种精神层面上的存在,思想政治教育是精神上的引导,这样来看,文化自信和思想政治教育是具有同向性的。如今,中国的文化建设要结合“三大文化”和外界多元文化成果,同时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基本的价值取向,作為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指导。在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培养过程中,价值观的形成是由思想政治教育直接引导的,文化自信则潜濡默化地对价值观进行着支撑,他们都起着价值引导作用。在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化自信发挥作用的同时,他们都能较大限度地发挥出人们的主观能动性,我们称之为“激励凝聚作用”。思想政治教育激励大学生自愿参与社会主义先进事业的建设,鼓励当代大学生提高政治觉悟;文化自信激励大学生主动参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建设,他们共同发挥着“激励凝聚作用”,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树立起着重要的服务作用。
(二)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化自信相辅相成
文化自信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支柱,思想政治教育是文化自信的升华要素。文化自信强化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输出底气,以对理论知识的认同为根本,展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与先进性。思想政治教育是文化自信建立传播的核心渠道,引导人们建立正确的意识形态,是文化自信的升华要素。在促进国家取得的巨大历史成就中,文化自信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供了强大的发展动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为民族繁荣和发展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伟大事业,其意识形态立场至关重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与文化自信的升华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首当其冲的就是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发展受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激发。利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平台,能使大学生对“三大自信”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三、提高大学生文化自信的策略
(一)强化高校思政教育,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内容
首先,高校应增加培养学生文化自信的内容在思想政治教育大纲中的占比。思政课程作为大学生思想输入的关键课程,指引大学生了解“三大自信”的发展历程,熟知特有含义,明白进程趋势。改善思政教育总体布局,把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纳入学校学生培养计划纲要,并具有一定的继承性和连续性,利用我国丰富的文化资源和优势,以多模式的文化形式开展沉浸式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大学生对“三大自信”追求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出文化生命力。 (二)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加强对学生意识形态的引导作用
目前,在思政课堂上教学主要采用的是傳统授课模式,在此种形势下,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力军,而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能较大程度地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首要先强化自我的文化自信和树立正确的意识形态,否则很难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使其信服,容易不攻自破。在这种基础上,教师在开展具体教学活动时,让文化自信得到更高程度的体现。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的传授及文化自信的培养的过程不仅是一种认知过程,更是一种实践过程。大学生只有亲自参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过程,才能把“知”“行”结合,得到思想和行为上的有机统一。因此,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只有从思想上提高认识,正确树立“三大自信”,才能将文化自信浸润到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去。此外,教师也应该加强实时热点学习,以便于将生活实际融入到固有的知识理论教育中去,做到顺应潮流,但不与核心观点背道而驰的教育,这也对思想政治教育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满足学生发展需求,提升大学生的文化认知认同
为满足学生的全面发展,通常情况下,大学生个体间的价值观和文化观存在很大程度的差异,需要对其进行个性化、区块化地教育,所谓区块化,就是根据学生所在专业、年龄等因素所造成的集体性差异,来展开设置与其相对应的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大纲。文化自信体现在方方面面,但学生个体化差异就可能导致不同方面的文化不自信,因此,科学地培育,能确保大学生能够得到更为均衡思想政治建设的发展。但是,大学生文化自信不能一蹴即至地树立,这需要各方面合作的整体性建设,当学校和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实现有机协调,才能敦促每一个大学生都能够提升文化自信,成为一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行者。
结语
总而言之,通过强化高校思政教育,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内容,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加强对学生意识形态的引导作用,满足学生发展需求,提升大学生的文化认知认同,以科学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为抓手,提高大学生的民族认同感、社会责任感和国家自豪感,深挖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化自信的潜在关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价值导向,将大学生的文化自信水平拔高到新的水平,为我国共产主义事业培育出更多高素质人才。
武汉商学院校级科研项目《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属性视角下大学生文化自信的诠释与构建》(2019KY009)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N].[1]人民日报,2017-10-28(001).
[2]人民日报评论部..习近平用典[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5:273.
[3]符琳,李炀.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路径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42(04):94-97.
[4]张尹.文化自信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关系构建[J].改革与开放,2018(01):133-134.
[5]袁孝芝,黄成拓.文化自信视角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3(24):15-16.
[6]杨落娃.文化自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底气[J].红旗文稿,2019(21):30-31.
[7]浦艳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培育文化自信路径探析[J].中外企业文化,2020(07):166-167.
关键词:文化自信 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生
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青年作为文化自信的主要传播者、继承者和发扬者,增强他们的文化自信具有突出价值和引导意义。而大学生作为青年人群的代表,所以高校承担着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工作。如今,文化自信成为衡量一名大学生是否具备高度思想政治水平的重要标志,这对强化国家未来民族凝聚力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自信培育实施的过程中,也遇到了影响构建“三大自信”的问题,所以在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探寻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培养模式也成为了新课题。
一、大学生文化自信缺失的主要原由
(一)多元文化并存对中国社会主义文化的冲击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与世界各国文化广泛交融,而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凭借着其多方面优势,有目的、有计划地对我国社会主义文化施加压力。新时代时期,大量国外文化涌入国内,与中国文化产生冲突,这些入侵文化良莠不齐,大学生又处于可塑性极强的时期,面对“多样”文化的干扰,很容易滋生不良甚至是错误的思想观念和意识形态,难以做出理性判断。此外,一些西方主流文化,使大学生潜移默化地忽视了中国优秀文化,多元文化背景下,外来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冲击也是影响学生坚定文化自信的因素之一。有学者指出,伴随着日益多样化的社会经济发展方式以及组织形态和类型,多种多样的社会分工方式,政治、经济和社会的组织架构也随着这种变化而有了新的重组,这就使得利益的主体多元化、取向多元化和差别显性化日益成为当前社会生活的一项突出特点,而这些特点映射到文化建设的领域就导致了异质型多元文化的并存。在信息全球化的时代,多元文化的存在虽然使人们的思想更加丰富多样,追求更加灵活自由,但大学生普遍存在社会阅历少、认知能力差的问题,在这个思想可塑性极强的年龄段,很容易在其意识形态领域建立起不正确的三观,错误解读“三大自信”,这不仅影响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础下的文化自信,也约束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真正发挥,都无疑会阻碍大学生文化自信的树立。
(二)高校对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培育度不够
近年来,虽然高校加强了马克思主义思想、社会主义先进思想政治理论的教育普及,也取得了很好的成果,但青年大学生群体仍对我国文化的自信上存在一些误区。首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就弱化了文化自信,内容上更加注重的是政治素养的教育,部分高等院校在进行相关教学过程中,对高等院校文化自信教育的重要作用缺乏正确的认识。并且高校在进行思想政治文化自信教育的过程中,教育形式也保持着传统的授课方式,在这种情况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对“三大自信”的贯穿也没有那么全面,因此,学生也没有一种“沉浸式”的体验。再者对于一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师,他们在进行教学时,往往会把对学生思想上面的培育形式化、利益化、目的化,将所应深度理解的自信观念停留在现象层面没有真正做到以理育人,以德树人,一些学生遇到这种情形往往也会产生抵触心理,就导致了对于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培育效果并不是很理想。除上述以外,也存在部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国家文化的不自信的现象,这也对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培养产生了影响。
二、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化自信的潜在关联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化自信具有同向性
首先,思想政治教育和文化自信有着相同的理论基础。文化自信是一种精神层面上的存在,思想政治教育是精神上的引导,这样来看,文化自信和思想政治教育是具有同向性的。如今,中国的文化建设要结合“三大文化”和外界多元文化成果,同时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基本的价值取向,作為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指导。在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培养过程中,价值观的形成是由思想政治教育直接引导的,文化自信则潜濡默化地对价值观进行着支撑,他们都起着价值引导作用。在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化自信发挥作用的同时,他们都能较大限度地发挥出人们的主观能动性,我们称之为“激励凝聚作用”。思想政治教育激励大学生自愿参与社会主义先进事业的建设,鼓励当代大学生提高政治觉悟;文化自信激励大学生主动参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建设,他们共同发挥着“激励凝聚作用”,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树立起着重要的服务作用。
(二)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化自信相辅相成
文化自信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支柱,思想政治教育是文化自信的升华要素。文化自信强化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输出底气,以对理论知识的认同为根本,展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与先进性。思想政治教育是文化自信建立传播的核心渠道,引导人们建立正确的意识形态,是文化自信的升华要素。在促进国家取得的巨大历史成就中,文化自信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供了强大的发展动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为民族繁荣和发展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伟大事业,其意识形态立场至关重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与文化自信的升华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首当其冲的就是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发展受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激发。利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平台,能使大学生对“三大自信”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三、提高大学生文化自信的策略
(一)强化高校思政教育,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内容
首先,高校应增加培养学生文化自信的内容在思想政治教育大纲中的占比。思政课程作为大学生思想输入的关键课程,指引大学生了解“三大自信”的发展历程,熟知特有含义,明白进程趋势。改善思政教育总体布局,把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纳入学校学生培养计划纲要,并具有一定的继承性和连续性,利用我国丰富的文化资源和优势,以多模式的文化形式开展沉浸式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大学生对“三大自信”追求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出文化生命力。 (二)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加强对学生意识形态的引导作用
目前,在思政课堂上教学主要采用的是傳统授课模式,在此种形势下,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力军,而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能较大程度地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首要先强化自我的文化自信和树立正确的意识形态,否则很难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使其信服,容易不攻自破。在这种基础上,教师在开展具体教学活动时,让文化自信得到更高程度的体现。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的传授及文化自信的培养的过程不仅是一种认知过程,更是一种实践过程。大学生只有亲自参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过程,才能把“知”“行”结合,得到思想和行为上的有机统一。因此,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只有从思想上提高认识,正确树立“三大自信”,才能将文化自信浸润到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去。此外,教师也应该加强实时热点学习,以便于将生活实际融入到固有的知识理论教育中去,做到顺应潮流,但不与核心观点背道而驰的教育,这也对思想政治教育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满足学生发展需求,提升大学生的文化认知认同
为满足学生的全面发展,通常情况下,大学生个体间的价值观和文化观存在很大程度的差异,需要对其进行个性化、区块化地教育,所谓区块化,就是根据学生所在专业、年龄等因素所造成的集体性差异,来展开设置与其相对应的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大纲。文化自信体现在方方面面,但学生个体化差异就可能导致不同方面的文化不自信,因此,科学地培育,能确保大学生能够得到更为均衡思想政治建设的发展。但是,大学生文化自信不能一蹴即至地树立,这需要各方面合作的整体性建设,当学校和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实现有机协调,才能敦促每一个大学生都能够提升文化自信,成为一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行者。
结语
总而言之,通过强化高校思政教育,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内容,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加强对学生意识形态的引导作用,满足学生发展需求,提升大学生的文化认知认同,以科学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为抓手,提高大学生的民族认同感、社会责任感和国家自豪感,深挖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化自信的潜在关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价值导向,将大学生的文化自信水平拔高到新的水平,为我国共产主义事业培育出更多高素质人才。
武汉商学院校级科研项目《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属性视角下大学生文化自信的诠释与构建》(2019KY009)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N].[1]人民日报,2017-10-28(001).
[2]人民日报评论部..习近平用典[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5:273.
[3]符琳,李炀.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路径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42(04):94-97.
[4]张尹.文化自信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关系构建[J].改革与开放,2018(01):133-134.
[5]袁孝芝,黄成拓.文化自信视角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3(24):15-16.
[6]杨落娃.文化自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底气[J].红旗文稿,2019(21):30-31.
[7]浦艳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培育文化自信路径探析[J].中外企业文化,2020(07):166-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