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工匠精神不仅意味着坚守,更意味着顶级的质量。
要“提气”的T7再一次体现了中国客车业的工匠精神。
首先,T7是一款酝酿十年、投资四亿元立志打造成让中国人乘坐中国品牌的高端商务客车,它不仅是一个产品,更是客车人的一个心愿。其次,T7是宇通人经过无数次验证、修改之后的高端产品。
在T7项目经理杨朝霞看来,“所谓高端产品就是让客户感受到是一个用心的产品。”
诚然,工匠精神是指在某项工作上几十年如一日精益求精,打造顶级质量的精神。诚然,工匠精神,在德国被称为“劳动精神”,在美国被称为“职业精神”,在日本被称为“匠人精神”,在韩国被称为“达人精神”。诚然,中国自古就有工匠精神,古代中国曾是世界上最大的原创之国、匠品出口国、匠人之国。
如今,随着中国速度与中国数量的崛起,急功近利的人们丢失了工匠精神。可圈可点的是,中国客车业不仅扛起了自主的大旗,还传承了工匠精神。而对于肩负行业重任的宇通来说,为什么要提气?又怎么提气呢?
为什么要提气?
T7是宇通掌门人汤玉祥的一个民族情结:造出中国人自己的、可靠性高、内外兼修的高端商务客车。
高端商务车市场属于客车行业内一个非常小的细分市场,这个市场的年均销售总量约为一万辆。这无论与整个客车行业年均15万辆的总数相比,还是与宇通6万辆的产量相比,都不能算是诱人的细分市场。当然,从投入产出的角度来看,一万辆的市场总数与宇通4多亿元的资金投入相比,这个市场就更不能称之为诱人的市场。因为一笔需要好几年才能收回成本的投入,怎么也不能与高利润相对等。
“宇通做T7这个项目就是要我们的领导人坐上国产车,自主品牌的车。”杨朝霞的回答温和而有力。
这,才是宇通打造T7重要的出发点。
十年来,汤玉祥一直有一个心愿:打破中国高端商务客车市场上日系车一统天下的局面,提振中国品牌的民族士气。
在自主发展的道路上,中国客车远远领先于乘用车,代表中国品牌位居全球前列。然而,高端中巴市场与中国客车业的整体实力并不匹配,这个市场很长时间被合资品牌垄断着,甚至因为垄断,出现了车型内饰多年不变,一车通吃的局面。
据介绍,我国高端中巴市场的第一轮大战发生在20世纪90年代。当时,丰田向中国市场推出第三代柯斯达。鉴于柯斯达的飘红销量与市场认可度,我国国内客车企业纷纷效仿,期望能够在这一细分市场占有一席之地。据不完全统计,当时全国出现过大大小小上百家制造商仿柯斯达中巴的景象。残酷的市场检验后,大批的自主品牌退下阵来,这一退就是十多年。
虽然十八大以后,出现了外宾接待和国家政治任务使用国产自主品牌汽车的利好导向。但是,替代与赶超之路并不平坦,因为达到和超过合资品牌高端商务客车的安全性、动力性和舒适性的自主品牌产品并不多,甚至北汽、首汽用了两年的时间找车,直到T7的出现。
十年后,宇通取名T7,取其谐音“提气”,打破日系车在中国高端中巴市场的垄断地位,为中国车提了气。从2015年开始,一时间中国品牌的高端商务客车遍地开花,日系品牌一统天下的局面一去不复返。
怎么提气?
师夷长技以制夷。家国情怀,振兴民族产业,除了热情,还需实力说话。只有研制出超越竞争产品性能的高端中巴车,才能真正的提气?
作为高端商务客车哪些性能是核心竞争力?第一是车辆的安全性,既可靠性。第二是舒适性,既驾驶舒适性与乘坐舒适性。
宇通通过市场调研发现,日系车长期占领市场的原因是:客户认可产品的可靠性。T7在设计之初就确立了可靠性与舒适性两大指标。因为高端商务客车首先要保证出行中、任务中不能出任何差错,让客户用着放心。而且,宇通也要在内饰、外观和舒适度的提升上,发挥自己的优势。“只有制造出很好、被人家认可、满足细分市场需求的宇通高端中巴产品才能达到提气的高度。”杨朝霞在成立T7项目之初就制定了更高的质量标准。
为了保证T7可靠性上的优势,宇通做了大量的实验。2013年,他们在制造第一批实验车的时候,先把每一个零部件进行验证,只有零部件达到整车使用寿命验证之后,才安装到整车上。之后,他们进行了大量的高原、高温、高寒地区的整车实际运行试验。
杨朝霞说:“T7这款产品是我们做的第三代产品,过去在客车基础上生产的几款产品不太成熟。2013年,通过调研之后宇通下决心投资将近4亿元,带动所有的零部件厂商一起来打磨这款产品。”
为了保证T7性能的高可靠性,杨朝霞项目团队进行了多种创新。“T7项目在设计的过程中引入了同步工程和尺寸工程,它与过去从设计到工艺到生产到质量的流程不同。在T7前端开始打造车辆性能的时候,工艺、生产、质量人员全部介入,多维度考虑。比如梁上的一个方孔,工艺人员去点焊这个孔的时候,设计人员要考虑这个孔怎么开,既不影响强度,又能满足工艺要求。然后强度分析人员介入,分析如何满足强度需求。”
为了达到杨朝霞所希望的“T7让客户感受到是一个很用心的产品”。T7不仅在整车工艺上继承了乘用车的所有优点,他们还进行了加强性的革新来体现产品品质。而且,在整个内饰上也能体现出他们的用心,窗立柱、仪表台、大顶等这些成型件均为一次成型。
除了车辆的可靠性之外,对于T7的乘坐舒适性宇通同样追求高端。杨朝霞说:“高端车应该坐着更舒服。在整个底盘的调校上都体现了宇通的内功,比如T7怠速时达到40多分贝,非常安静。”
其实,耗费大量心血和资金鼎力打造的T7,也是宇通做客车转型的一部分,既宇通高端产品制造力的实现。
无论是产品品质的追求,还是宇通人长期不急功近利的坚持,这不就是工匠精神的最好体现吗?90年代的中国客车还是国外产品的地盘,如今已是中国客车的天下。这期间,中国复杂的地理环境,造就了自主客车产品的高适应性。而这些适应性的改进又为中国客车企业积累了大量的技术经验,从而造就了整个客车行业的自主能力,也造就了中国客车精神——克服各种需求制造客车的精神。
“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在客车行业植入的最深。这应该是一种工匠精神的体现吧!”二十多年的客车“女兵”杨朝霞感触颇多。
要“提气”的T7再一次体现了中国客车业的工匠精神。
首先,T7是一款酝酿十年、投资四亿元立志打造成让中国人乘坐中国品牌的高端商务客车,它不仅是一个产品,更是客车人的一个心愿。其次,T7是宇通人经过无数次验证、修改之后的高端产品。
在T7项目经理杨朝霞看来,“所谓高端产品就是让客户感受到是一个用心的产品。”
诚然,工匠精神是指在某项工作上几十年如一日精益求精,打造顶级质量的精神。诚然,工匠精神,在德国被称为“劳动精神”,在美国被称为“职业精神”,在日本被称为“匠人精神”,在韩国被称为“达人精神”。诚然,中国自古就有工匠精神,古代中国曾是世界上最大的原创之国、匠品出口国、匠人之国。
如今,随着中国速度与中国数量的崛起,急功近利的人们丢失了工匠精神。可圈可点的是,中国客车业不仅扛起了自主的大旗,还传承了工匠精神。而对于肩负行业重任的宇通来说,为什么要提气?又怎么提气呢?
为什么要提气?
T7是宇通掌门人汤玉祥的一个民族情结:造出中国人自己的、可靠性高、内外兼修的高端商务客车。
高端商务车市场属于客车行业内一个非常小的细分市场,这个市场的年均销售总量约为一万辆。这无论与整个客车行业年均15万辆的总数相比,还是与宇通6万辆的产量相比,都不能算是诱人的细分市场。当然,从投入产出的角度来看,一万辆的市场总数与宇通4多亿元的资金投入相比,这个市场就更不能称之为诱人的市场。因为一笔需要好几年才能收回成本的投入,怎么也不能与高利润相对等。
“宇通做T7这个项目就是要我们的领导人坐上国产车,自主品牌的车。”杨朝霞的回答温和而有力。
这,才是宇通打造T7重要的出发点。
十年来,汤玉祥一直有一个心愿:打破中国高端商务客车市场上日系车一统天下的局面,提振中国品牌的民族士气。
在自主发展的道路上,中国客车远远领先于乘用车,代表中国品牌位居全球前列。然而,高端中巴市场与中国客车业的整体实力并不匹配,这个市场很长时间被合资品牌垄断着,甚至因为垄断,出现了车型内饰多年不变,一车通吃的局面。
据介绍,我国高端中巴市场的第一轮大战发生在20世纪90年代。当时,丰田向中国市场推出第三代柯斯达。鉴于柯斯达的飘红销量与市场认可度,我国国内客车企业纷纷效仿,期望能够在这一细分市场占有一席之地。据不完全统计,当时全国出现过大大小小上百家制造商仿柯斯达中巴的景象。残酷的市场检验后,大批的自主品牌退下阵来,这一退就是十多年。
虽然十八大以后,出现了外宾接待和国家政治任务使用国产自主品牌汽车的利好导向。但是,替代与赶超之路并不平坦,因为达到和超过合资品牌高端商务客车的安全性、动力性和舒适性的自主品牌产品并不多,甚至北汽、首汽用了两年的时间找车,直到T7的出现。
十年后,宇通取名T7,取其谐音“提气”,打破日系车在中国高端中巴市场的垄断地位,为中国车提了气。从2015年开始,一时间中国品牌的高端商务客车遍地开花,日系品牌一统天下的局面一去不复返。
怎么提气?
师夷长技以制夷。家国情怀,振兴民族产业,除了热情,还需实力说话。只有研制出超越竞争产品性能的高端中巴车,才能真正的提气?
作为高端商务客车哪些性能是核心竞争力?第一是车辆的安全性,既可靠性。第二是舒适性,既驾驶舒适性与乘坐舒适性。
宇通通过市场调研发现,日系车长期占领市场的原因是:客户认可产品的可靠性。T7在设计之初就确立了可靠性与舒适性两大指标。因为高端商务客车首先要保证出行中、任务中不能出任何差错,让客户用着放心。而且,宇通也要在内饰、外观和舒适度的提升上,发挥自己的优势。“只有制造出很好、被人家认可、满足细分市场需求的宇通高端中巴产品才能达到提气的高度。”杨朝霞在成立T7项目之初就制定了更高的质量标准。
为了保证T7可靠性上的优势,宇通做了大量的实验。2013年,他们在制造第一批实验车的时候,先把每一个零部件进行验证,只有零部件达到整车使用寿命验证之后,才安装到整车上。之后,他们进行了大量的高原、高温、高寒地区的整车实际运行试验。
杨朝霞说:“T7这款产品是我们做的第三代产品,过去在客车基础上生产的几款产品不太成熟。2013年,通过调研之后宇通下决心投资将近4亿元,带动所有的零部件厂商一起来打磨这款产品。”
为了保证T7性能的高可靠性,杨朝霞项目团队进行了多种创新。“T7项目在设计的过程中引入了同步工程和尺寸工程,它与过去从设计到工艺到生产到质量的流程不同。在T7前端开始打造车辆性能的时候,工艺、生产、质量人员全部介入,多维度考虑。比如梁上的一个方孔,工艺人员去点焊这个孔的时候,设计人员要考虑这个孔怎么开,既不影响强度,又能满足工艺要求。然后强度分析人员介入,分析如何满足强度需求。”
为了达到杨朝霞所希望的“T7让客户感受到是一个很用心的产品”。T7不仅在整车工艺上继承了乘用车的所有优点,他们还进行了加强性的革新来体现产品品质。而且,在整个内饰上也能体现出他们的用心,窗立柱、仪表台、大顶等这些成型件均为一次成型。
除了车辆的可靠性之外,对于T7的乘坐舒适性宇通同样追求高端。杨朝霞说:“高端车应该坐着更舒服。在整个底盘的调校上都体现了宇通的内功,比如T7怠速时达到40多分贝,非常安静。”
其实,耗费大量心血和资金鼎力打造的T7,也是宇通做客车转型的一部分,既宇通高端产品制造力的实现。
无论是产品品质的追求,还是宇通人长期不急功近利的坚持,这不就是工匠精神的最好体现吗?90年代的中国客车还是国外产品的地盘,如今已是中国客车的天下。这期间,中国复杂的地理环境,造就了自主客车产品的高适应性。而这些适应性的改进又为中国客车企业积累了大量的技术经验,从而造就了整个客车行业的自主能力,也造就了中国客车精神——克服各种需求制造客车的精神。
“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在客车行业植入的最深。这应该是一种工匠精神的体现吧!”二十多年的客车“女兵”杨朝霞感触颇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