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全国范围如火如荼地开展着。改革以校本课程开发为亮点,触及到课程结构的调整。将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并列,作为课程三大板块之一,意味着基础教育课程管理已从中央集权向多元化改革的发展,这是“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在新课程体系中的具体体现。这次新课程改革着眼于学生的终身持续发展,注重教育的基础性和均衡性,更提倡教育的个性化和多元化。这种变化,为学校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中对校本课程研究与开发提供了必然性和可能性。对校本课程的研究与开发,可以促进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共同发展。校本课程指的是学校根据自己的教育理念,在对学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系统评估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通过自行研讨、设计或与其他力量合作等方式编制出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把校本课程开发简单地看作是学校自编教材是对校本课程开发的误解。事实上,课程不仅是一种结果,而且是一种过程,更是一种意识。本文试以新课程理念下高中语文校本课程开发实践为例,谈谈对校本课程开发内容和特点的思考。
一、要以学生为基点,体现校本课程的基础性、拓展性和实践性。
校本课程开发是以学生获得学习的利益为终极目的的。学校以学生为主体,校本课程本身亦是为学生的学习而存在的。因此,以尊重学生个性,发掘学生潜能,适应学生能力、经验以及现实生活的需要,促进学生的个性全面和谐地发展来设计符合学生利益的课程,是校本课程开发的核心原则。因此,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首先要以学生为基点,既要在内容上注重校本课程的基础性和拓展性,也要在操作上注重校本课程的实践性。
在体现校本课程的基础性方面,校本教材开发必须要以国家的教育目标为依托,遵循教育发展的基本规律。本着“立足学生,夯实基础,促进发展”的理念与目的,开发以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课程内容的校本课程,既可以为学生“习得性学习”提供蓝本,又能够兼顾到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升学需要。如,我们调动学生积极参与,使之成为基础性课程开发的主体,创建“火眼金睛”“千锤百炼”“文学浪花”等知识系列库,盘点和梳理已学知识,并将之系统化、立体化、网络化。
在体现校本课程的拓展性方面,校本课程作为国家课程开发的重要补充,校本课程开发要立足于对国家课程的拓展与完善,立足于教育的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辩证统一关系。在人教版必修(5)第二单元有李密的《陈情表》,在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五、六单元分别有韩愈的《祭十二郎文》和归有光的《项脊轩志》。三篇文章都细处着笔,或陈述祖孙相依之情,或抒写白发人送青丝人之痛,或描绘老屋时世变迁物在人亡之苦,可谓净土相伴,悲歌长吟。我们将教学资源重新组合,拓展同类题材作品,将苏轼悼念亡妻的词《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和史铁生的散文《秋天的怀念》《合欢树》《我与地坛》等一并引进课堂,先开发“吟唱生命永恒的爱歌”亲情美文品读课,唤起学生情感共鸣,接着通过比较各文写法同异,学习多角度抒情手法。最后,围绕人教版必修(1)“表达交流”设计专题中的“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让学生进行个性抒写。
另外,《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应该让学生在广泛的语文实践中学语文、用语文,逐步掌握运用语言文字的规律。”人教版必修(1)第一单元是现代诗歌,这些诗歌基本都适合朗诵。事实上,朗诵是学习语文的重要方式,有利于深入体会作品的思想感情,能有效地培养语感,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同时,朗诵也是一种再创作活动。通过朗诵,可以创造性地表现出原作的思想感情和语言文字的音韵美。于是,我们可以适时开设“拥抱文学的骄子——诗歌朗诵会”,让学生在朗诵中把握语速、节奏,在朗诵中体验重音、语调,在朗诵中获得陶冶、启迪。在学完人教版必修(4)第一单元戏剧后,就可以搭建“戏剧小舞台”,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文学实践课中学语文、用语文、感受语文,让有一定兴趣和特长的学生在文学实践课中有更多展示和发展空间。
二、要以学科为基点,展现人文性、审美性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将高中语文课程定位为“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学生通过“选读经典名著和其他优秀读物,与文本展开对话。通过阅读和思考,领悟其丰富内涵,探讨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以利于逐步形成自己的思想、行为准则,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理想,增强为民族振兴而努力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课标》中还指出“应增进课程内容与学生成长的联系”,让学生“学习认识自我、规划人生”。语文教学要渗透教育,但教育决不是空洞教条的说教,“教育无痕”是一种境界。因此,开发校本课程时,要以学科为基点,针对学生高中时期的需求,坚持在民主性气氛下,利用丰富的教学资源,在开放性课堂中,采用灵活性教学方式,以语文独具魅力的人文性和审美性,为学生一生的发展打好精神的底色。
高一新生一入学,我们就给学生发放“阅读兴趣调查表”和“推荐书目及推荐理由表”,在调查学生需求的基础上,我们开设为期三年的连续性的每周一次的“青春读书课”,坚持引导学生广泛地阅读,指导学生做好读书笔记,鼓励学生深入思考,个性练笔,定期组织学生开展读书沙龙交流体会。我们通过“青春读书课”,致力于学生人文层面的修炼涵养。通过品读,让学生在读书中愉悦心情,在读书中开拓视野,在读书中激活潜能,在读书中碰撞心灵,在读书中构建自己的精神家园,将民族精神的根扎在心灵的深处。
对于刚升入高中的学生来说,“憧憬未来,奋发向上”是他们生活的主题词汇、核心思想,如何将这种生活情绪恒温地进行到底,要靠教师智慧地引领。此时,我们开发了“《论语》中的智慧故事与人生规划”校本课程,我们或选取《论语》中经典语句,或选择与《论语》相关的故事,巧妙地和学生现实生活及情感态度对接,从国魂、立志、做人、治学、交友、人生规划等角度切入,通过师生互动形式提升学生认知水平,明辨思想,确立奋斗目标,谱写人生规划。
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发利用民族文化丰厚资源”。我们开发了《中国古代文化名人探访》、《唐宋诗词赏析》等校本课程,我们或是设立教师讲坛,或是共享同伴个性成果。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中,我们不仅关注对学生问题意识、创新意识、科学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而且关注对学生思想的锤炼、心灵的净化和审美情趣的熏陶。
三、要以社会为基点,实现校本课程的生活性、特色性和创新性。
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英国哲学家怀德海所说:“教育的任务不是把死知识或无活力的知识灌输到儿童的脑子中去,而是使知识保持活力和防止知识的僵化。”校本课程开发,要以社会为基点,将学生置于一个大的生活场,实现校本课程的生活性。我校实行学生寄宿制,我们组织学生每天收看新闻联播节目,让学生了解时事,接触社会,关注生活。然后让学生根据个人所长和兴趣爱好选择一个角度,设置小专栏个性点评,实现“课中学——生活用”理念。学生们设置了《美题妙语》、《海阔天空》、《透视热点》、《冷眼观潮》、《个性心声》、《心灵底片》等专栏,他们或从新闻学习语句和修辞,或从新闻训练迅速、准确捕捉信息能力,或从新闻评判社会现实,或从人物感受人间情感……这样的校本课程,资源永远是现实和鲜活的,内容永远是广泛和动态的,情感永远是真实和丰富的,主体永远是实践和主动的。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必须增强课程资源意识,重视课程资源的利用和开发”“学校及其所在地区具有的某种特殊条件,都是课程的重要资源,可以成为一些特色课的生长点”。我校原隶属于国有特大型企业——燕山石化公司,我们的学生家长多数为企业职工,我们就充分利用这一社会资源,实现校本课程的特色性。我们举办了“走进我身边的劳模”系列讲座,把燕化公司多位劳模请进学校,请进课堂。他们结合自己成材经历,从不同角度,联系学生生活体验,生动个性地为学生介绍了燕化,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参与热情。接着我们开展“父母与燕化共成长”活动,鼓励全体学生回家利用和开发父母资源,了解燕化企业。最后组织学生,围绕“回眸燕化”主题,自己选取写作角度,采用走访身边熟悉的人或追踪劳模成长足迹等方式,利用图书、文件、音像等途径获得素材,通过人物成长看企业成长,透过企业成长研讨企业文化。当凝聚学生思索、才华的成果成为散发墨香的《走进劳模,回眸燕化》时,学生是快乐的,因为他们在写作中学会了与人沟通,在写作中可以真实表现自我,在写作中能够创新展示感悟,在写作中明白体验生活享受诗意。
随着文理科相互渗透的日益深入,边缘学科的产生和发展,强调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整合,现代教育更注重复合型人才和创新人才的培养。《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注重跨领域学习,拓展语文学习的范围”。因此,要以社会为基点,注重多学科资源的有效整合,实现校本课程开发的创新性。语文教师讲解理科知识容量较多的科普类文章,是有一定难度的,因其理科知识储备相对不足,更缺乏较为深厚的理科专业知识。如果仅从语文的字句关系进行讲解,势必使抽象的知识更枯燥,使本该活跃的课堂变冷清。如何处理这类文章,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热情,使之学得生动,理解深刻,激发今后对科学的探索欲望?我们设计《空间与时间旅行》这篇科普文章时,创新地将数学、物理、化学、地理等有关学科的老师请进语文课堂,学生在自读文章弄清字词句章关系基础上,向各位理科老师请教相关学科知识,进一步理解文章内容,各学科老师发挥其特长拓展文章内容,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下高中语文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只要立足学生、学科和社会三个基点,以学校为基地,以学科教学为平台,充分利用和开发各类教学资源,发挥教师个性特长,必将形成学校特色,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最终实现学生的持续性发展。
金英华,北京市房山区北师大燕化附中教师。
一、要以学生为基点,体现校本课程的基础性、拓展性和实践性。
校本课程开发是以学生获得学习的利益为终极目的的。学校以学生为主体,校本课程本身亦是为学生的学习而存在的。因此,以尊重学生个性,发掘学生潜能,适应学生能力、经验以及现实生活的需要,促进学生的个性全面和谐地发展来设计符合学生利益的课程,是校本课程开发的核心原则。因此,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首先要以学生为基点,既要在内容上注重校本课程的基础性和拓展性,也要在操作上注重校本课程的实践性。
在体现校本课程的基础性方面,校本教材开发必须要以国家的教育目标为依托,遵循教育发展的基本规律。本着“立足学生,夯实基础,促进发展”的理念与目的,开发以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课程内容的校本课程,既可以为学生“习得性学习”提供蓝本,又能够兼顾到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升学需要。如,我们调动学生积极参与,使之成为基础性课程开发的主体,创建“火眼金睛”“千锤百炼”“文学浪花”等知识系列库,盘点和梳理已学知识,并将之系统化、立体化、网络化。
在体现校本课程的拓展性方面,校本课程作为国家课程开发的重要补充,校本课程开发要立足于对国家课程的拓展与完善,立足于教育的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辩证统一关系。在人教版必修(5)第二单元有李密的《陈情表》,在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五、六单元分别有韩愈的《祭十二郎文》和归有光的《项脊轩志》。三篇文章都细处着笔,或陈述祖孙相依之情,或抒写白发人送青丝人之痛,或描绘老屋时世变迁物在人亡之苦,可谓净土相伴,悲歌长吟。我们将教学资源重新组合,拓展同类题材作品,将苏轼悼念亡妻的词《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和史铁生的散文《秋天的怀念》《合欢树》《我与地坛》等一并引进课堂,先开发“吟唱生命永恒的爱歌”亲情美文品读课,唤起学生情感共鸣,接着通过比较各文写法同异,学习多角度抒情手法。最后,围绕人教版必修(1)“表达交流”设计专题中的“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让学生进行个性抒写。
另外,《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应该让学生在广泛的语文实践中学语文、用语文,逐步掌握运用语言文字的规律。”人教版必修(1)第一单元是现代诗歌,这些诗歌基本都适合朗诵。事实上,朗诵是学习语文的重要方式,有利于深入体会作品的思想感情,能有效地培养语感,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同时,朗诵也是一种再创作活动。通过朗诵,可以创造性地表现出原作的思想感情和语言文字的音韵美。于是,我们可以适时开设“拥抱文学的骄子——诗歌朗诵会”,让学生在朗诵中把握语速、节奏,在朗诵中体验重音、语调,在朗诵中获得陶冶、启迪。在学完人教版必修(4)第一单元戏剧后,就可以搭建“戏剧小舞台”,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文学实践课中学语文、用语文、感受语文,让有一定兴趣和特长的学生在文学实践课中有更多展示和发展空间。
二、要以学科为基点,展现人文性、审美性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将高中语文课程定位为“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学生通过“选读经典名著和其他优秀读物,与文本展开对话。通过阅读和思考,领悟其丰富内涵,探讨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以利于逐步形成自己的思想、行为准则,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理想,增强为民族振兴而努力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课标》中还指出“应增进课程内容与学生成长的联系”,让学生“学习认识自我、规划人生”。语文教学要渗透教育,但教育决不是空洞教条的说教,“教育无痕”是一种境界。因此,开发校本课程时,要以学科为基点,针对学生高中时期的需求,坚持在民主性气氛下,利用丰富的教学资源,在开放性课堂中,采用灵活性教学方式,以语文独具魅力的人文性和审美性,为学生一生的发展打好精神的底色。
高一新生一入学,我们就给学生发放“阅读兴趣调查表”和“推荐书目及推荐理由表”,在调查学生需求的基础上,我们开设为期三年的连续性的每周一次的“青春读书课”,坚持引导学生广泛地阅读,指导学生做好读书笔记,鼓励学生深入思考,个性练笔,定期组织学生开展读书沙龙交流体会。我们通过“青春读书课”,致力于学生人文层面的修炼涵养。通过品读,让学生在读书中愉悦心情,在读书中开拓视野,在读书中激活潜能,在读书中碰撞心灵,在读书中构建自己的精神家园,将民族精神的根扎在心灵的深处。
对于刚升入高中的学生来说,“憧憬未来,奋发向上”是他们生活的主题词汇、核心思想,如何将这种生活情绪恒温地进行到底,要靠教师智慧地引领。此时,我们开发了“《论语》中的智慧故事与人生规划”校本课程,我们或选取《论语》中经典语句,或选择与《论语》相关的故事,巧妙地和学生现实生活及情感态度对接,从国魂、立志、做人、治学、交友、人生规划等角度切入,通过师生互动形式提升学生认知水平,明辨思想,确立奋斗目标,谱写人生规划。
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发利用民族文化丰厚资源”。我们开发了《中国古代文化名人探访》、《唐宋诗词赏析》等校本课程,我们或是设立教师讲坛,或是共享同伴个性成果。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中,我们不仅关注对学生问题意识、创新意识、科学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而且关注对学生思想的锤炼、心灵的净化和审美情趣的熏陶。
三、要以社会为基点,实现校本课程的生活性、特色性和创新性。
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英国哲学家怀德海所说:“教育的任务不是把死知识或无活力的知识灌输到儿童的脑子中去,而是使知识保持活力和防止知识的僵化。”校本课程开发,要以社会为基点,将学生置于一个大的生活场,实现校本课程的生活性。我校实行学生寄宿制,我们组织学生每天收看新闻联播节目,让学生了解时事,接触社会,关注生活。然后让学生根据个人所长和兴趣爱好选择一个角度,设置小专栏个性点评,实现“课中学——生活用”理念。学生们设置了《美题妙语》、《海阔天空》、《透视热点》、《冷眼观潮》、《个性心声》、《心灵底片》等专栏,他们或从新闻学习语句和修辞,或从新闻训练迅速、准确捕捉信息能力,或从新闻评判社会现实,或从人物感受人间情感……这样的校本课程,资源永远是现实和鲜活的,内容永远是广泛和动态的,情感永远是真实和丰富的,主体永远是实践和主动的。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必须增强课程资源意识,重视课程资源的利用和开发”“学校及其所在地区具有的某种特殊条件,都是课程的重要资源,可以成为一些特色课的生长点”。我校原隶属于国有特大型企业——燕山石化公司,我们的学生家长多数为企业职工,我们就充分利用这一社会资源,实现校本课程的特色性。我们举办了“走进我身边的劳模”系列讲座,把燕化公司多位劳模请进学校,请进课堂。他们结合自己成材经历,从不同角度,联系学生生活体验,生动个性地为学生介绍了燕化,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参与热情。接着我们开展“父母与燕化共成长”活动,鼓励全体学生回家利用和开发父母资源,了解燕化企业。最后组织学生,围绕“回眸燕化”主题,自己选取写作角度,采用走访身边熟悉的人或追踪劳模成长足迹等方式,利用图书、文件、音像等途径获得素材,通过人物成长看企业成长,透过企业成长研讨企业文化。当凝聚学生思索、才华的成果成为散发墨香的《走进劳模,回眸燕化》时,学生是快乐的,因为他们在写作中学会了与人沟通,在写作中可以真实表现自我,在写作中能够创新展示感悟,在写作中明白体验生活享受诗意。
随着文理科相互渗透的日益深入,边缘学科的产生和发展,强调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整合,现代教育更注重复合型人才和创新人才的培养。《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注重跨领域学习,拓展语文学习的范围”。因此,要以社会为基点,注重多学科资源的有效整合,实现校本课程开发的创新性。语文教师讲解理科知识容量较多的科普类文章,是有一定难度的,因其理科知识储备相对不足,更缺乏较为深厚的理科专业知识。如果仅从语文的字句关系进行讲解,势必使抽象的知识更枯燥,使本该活跃的课堂变冷清。如何处理这类文章,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热情,使之学得生动,理解深刻,激发今后对科学的探索欲望?我们设计《空间与时间旅行》这篇科普文章时,创新地将数学、物理、化学、地理等有关学科的老师请进语文课堂,学生在自读文章弄清字词句章关系基础上,向各位理科老师请教相关学科知识,进一步理解文章内容,各学科老师发挥其特长拓展文章内容,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下高中语文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只要立足学生、学科和社会三个基点,以学校为基地,以学科教学为平台,充分利用和开发各类教学资源,发挥教师个性特长,必将形成学校特色,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最终实现学生的持续性发展。
金英华,北京市房山区北师大燕化附中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