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体育是素质教育中的重要课程,创新是时代进步的灵魂,启发创新思维,培养创新能力需要全社会的努力。体育教师要从学生兴趣着手,在实践中进行培养,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充分利用体育教学的优势,解放学生的双手,鼓励他们玩出新的玩法,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积极思考、主动学习,提升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关键词:小学体育;创新思维;兴趣;动手实践
体育,是指以发展学生身体健康,增强其体质,传授学生体育技能,培养学生道德和意志品质的一种教育活动。体育在于教师对学生人体的培育与塑造。体育教育既是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培养全方面人才的有力保证。
《小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要“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让学生在不断体验进步或成功的过程中,增强自尊心和自信心,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形成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必须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什么是创新思维呢,创新思维是用新颖独创的方法,解决问题的一种思维过程。那作为一名小学体育教师,该如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呢,下面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激趣——调动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
在小学阶段,由于文化课程的压力,很多学生将重心放在语文、数学等学科上面,对于体育教育的认识性不够,认为自己身体没毛病,会跑步、跳高、跳远就行了,这种思想是要不得的。体育考核早就纳入学生素质综合考核范围,用考核来抑制学生的不良思想,保证学生的体育活动时间,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国家下了大力气投入体育教育事业,教师有责任有义务引导学生重视体育、爱好体育。
好奇心与求知欲是创新思维的基础,只有对体育感兴趣,有探索的欲望,才能促进学生的思维。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学生喜欢上体育课,就必须提升孩子对体育的兴趣。教师可以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选择孩子们喜欢的体育项目。比如跑跳竞技类游戏,比如花样跳绳、花样踢毽子游戏,提高小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让他们积极探索新的跳绳方法、踢毽子的方法,鼓励学生积极思维,创出多种方式的跑跳比赛方案。比如将障碍跑与跨栏、跳远、平衡游戏等结合起来,创设有趣的体育情境,激发学生思维。比如鼓励学生花样投篮,鼓励学生原地双脚向上连续跳跃,或者设置障碍物,让学生进行并腿跳过皮筋,激发学生的思维兴趣。再在跳绳活动中,1分钟跳短绳、花式跳短绳、双人跳绳(一人带另一人)、助跑起跳越过横绳等。花样繁多的運动方式,能极大丰富学生的经验,对开发学生思维具有巨大的推进作用。
当然,教师还要创设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对体育保持好奇心,能主动地跟上教师的训练节奏,对体育活动中的项目,有想探索学习的欲望。
二、互动——促进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互动有师生间的互动,也有生生间的互动。在师生间的互动中,教师要使用形象化的语言,讲解体育的技能和技巧,回答学生的问题,帮助孩子们答疑解惑,拓展学生思维。
比如在练习篮球简单组合动作中,孩子对原地双手低手投篮和双手头上投篮、原地单双手上投篮、运球上篮等有疑问。教师可以先示范,让学生清楚了解各种投篮方式的具体区别,再引发学生思考,低手投篮、双手头上投篮和运球上篮,球的行走路线有什么不同,力的把握又该如何。在自由练习环节,孩子们之间的生生互动,相互学习,互相探讨的氛围,更加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有时候,同伴的一句话、教师的一个暗示都可能点亮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就这样在师生、生生互动中,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得到不断发展。
在体育课堂上,教师还可以采用巧设拓展性提问,训练学生创造性思维,可以点评式提问,点出学生的不足之处,并让学生自己思考,自己的体育活动项目优势在哪里,劣势在哪里,该应从哪些方面提升自己,从而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
三、材料——自制材料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小学,自制材料是指用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材料,制作成体育器材。自制体育器材材料随处可得,自制体育器材有利于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比如在自制沙包时,该怎样缝制,沙包里的“沙子”不会掉出来;比如自制投掷用的球,怎样才能使球的重量增加又不影响球的大小;自制“哑铃”,是用易拉罐好还是废旧奶瓶比较合适。学生们在选择材料上要思考,要比较。同样在制作体育器材时,更需要开动脑筋,开发创新思维,才能制作出自己满意的体育自制器材。孩子们在使用自制教具时,他们也会更珍惜自己的作品,养成自取自放,摆放有序的好习惯,这对于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当然,要在体育活动中开发学生创新思维,教师还需要认真设计教案,让课堂充满灵动,采用灵活多样的训练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到体育课堂中来。
总之,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孩子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增强师生间、生生间的互动,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同时教师还要加强孩子动手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自制体育器材,提高他们思维的想象力与创新能力,使得创新思维与动手实践结合起来,全面提高学生素养。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东县大豫镇兵房小学)
关键词:小学体育;创新思维;兴趣;动手实践
体育,是指以发展学生身体健康,增强其体质,传授学生体育技能,培养学生道德和意志品质的一种教育活动。体育在于教师对学生人体的培育与塑造。体育教育既是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培养全方面人才的有力保证。
《小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要“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让学生在不断体验进步或成功的过程中,增强自尊心和自信心,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形成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必须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什么是创新思维呢,创新思维是用新颖独创的方法,解决问题的一种思维过程。那作为一名小学体育教师,该如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呢,下面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激趣——调动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
在小学阶段,由于文化课程的压力,很多学生将重心放在语文、数学等学科上面,对于体育教育的认识性不够,认为自己身体没毛病,会跑步、跳高、跳远就行了,这种思想是要不得的。体育考核早就纳入学生素质综合考核范围,用考核来抑制学生的不良思想,保证学生的体育活动时间,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国家下了大力气投入体育教育事业,教师有责任有义务引导学生重视体育、爱好体育。
好奇心与求知欲是创新思维的基础,只有对体育感兴趣,有探索的欲望,才能促进学生的思维。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学生喜欢上体育课,就必须提升孩子对体育的兴趣。教师可以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选择孩子们喜欢的体育项目。比如跑跳竞技类游戏,比如花样跳绳、花样踢毽子游戏,提高小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让他们积极探索新的跳绳方法、踢毽子的方法,鼓励学生积极思维,创出多种方式的跑跳比赛方案。比如将障碍跑与跨栏、跳远、平衡游戏等结合起来,创设有趣的体育情境,激发学生思维。比如鼓励学生花样投篮,鼓励学生原地双脚向上连续跳跃,或者设置障碍物,让学生进行并腿跳过皮筋,激发学生的思维兴趣。再在跳绳活动中,1分钟跳短绳、花式跳短绳、双人跳绳(一人带另一人)、助跑起跳越过横绳等。花样繁多的運动方式,能极大丰富学生的经验,对开发学生思维具有巨大的推进作用。
当然,教师还要创设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对体育保持好奇心,能主动地跟上教师的训练节奏,对体育活动中的项目,有想探索学习的欲望。
二、互动——促进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互动有师生间的互动,也有生生间的互动。在师生间的互动中,教师要使用形象化的语言,讲解体育的技能和技巧,回答学生的问题,帮助孩子们答疑解惑,拓展学生思维。
比如在练习篮球简单组合动作中,孩子对原地双手低手投篮和双手头上投篮、原地单双手上投篮、运球上篮等有疑问。教师可以先示范,让学生清楚了解各种投篮方式的具体区别,再引发学生思考,低手投篮、双手头上投篮和运球上篮,球的行走路线有什么不同,力的把握又该如何。在自由练习环节,孩子们之间的生生互动,相互学习,互相探讨的氛围,更加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有时候,同伴的一句话、教师的一个暗示都可能点亮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就这样在师生、生生互动中,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得到不断发展。
在体育课堂上,教师还可以采用巧设拓展性提问,训练学生创造性思维,可以点评式提问,点出学生的不足之处,并让学生自己思考,自己的体育活动项目优势在哪里,劣势在哪里,该应从哪些方面提升自己,从而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
三、材料——自制材料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小学,自制材料是指用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材料,制作成体育器材。自制体育器材材料随处可得,自制体育器材有利于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比如在自制沙包时,该怎样缝制,沙包里的“沙子”不会掉出来;比如自制投掷用的球,怎样才能使球的重量增加又不影响球的大小;自制“哑铃”,是用易拉罐好还是废旧奶瓶比较合适。学生们在选择材料上要思考,要比较。同样在制作体育器材时,更需要开动脑筋,开发创新思维,才能制作出自己满意的体育自制器材。孩子们在使用自制教具时,他们也会更珍惜自己的作品,养成自取自放,摆放有序的好习惯,这对于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当然,要在体育活动中开发学生创新思维,教师还需要认真设计教案,让课堂充满灵动,采用灵活多样的训练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到体育课堂中来。
总之,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孩子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增强师生间、生生间的互动,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同时教师还要加强孩子动手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自制体育器材,提高他们思维的想象力与创新能力,使得创新思维与动手实践结合起来,全面提高学生素养。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东县大豫镇兵房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