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针对政治课教学改革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在“互联网+”背景下,高职政治课课题化教学模式的跟进研究。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利用网络资源,克服政治课教学改形式花样迭出,实质并无改变的难题。
[关 键 词] “互联网+”;课题化教学;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19-0094-01
“互联网+教育”的模式,使教育方式呈现不同创新的形态。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使思想政治课教学面临严峻的挑战。一方面,高职学生厌学现象较为普遍,另一方面,智能手机带来的网络资源,令学生“爱不释手”。怎样使沉闷的政治课活跃起来?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与互联网技术相结合,利用课题化的教学模式,让丰富的网络资源,更好地服务于高职思想政治教育。
一、引导学生参与毛泽东思想概论课程的课题研究,提高学生主动参与意识
(一)将课题设置任务交给学生,激活学生的思维
传统政治课主要依靠教师的讲授,这种单调的方式,使高专师范生感到枯燥乏味,课堂气氛相当沉闷。通过引导学生参与课题设置,教会学生发现课题、提出问题、分解课题、探寻答案、完成课题,对活跃课堂气氛,激活学生思维起到很好的积极作用。以毛泽东思想概论课程为例,根据教材的十二章内容,教师划定十个课题的范围,由学生自主拟定课题名称。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充分发挥了自身的主动性。贴近生活的十个课题名称的敲定,鼓舞了学生积极参与的热情。
(二)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课题研究,设置难度不同的目标问题,增强学生的研究积极性
高职学生理论水平有限、缺乏学习热情、自信心不足、对学习有畏难情绪,而难度不同的问题设定,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参与的学生在掌声、笑声中体验成功后的自豪、满足、振奋等情感,便会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在课题一“普通人眼中的毛泽东”的研究过程中,子课题从毛泽东的个人生平,到毛泽东与毛泽东思想的关系,难度逐渐提高,让学生通过亲手搜集网络资源、参加教学平台的教学反馈,更直接感受理论研究的逐渐深入,所以学生会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思维也相当的活跃。从而解决了课堂气氛沉闷的问题。
(三)促进学生主动质疑,提高学生运用能力
政治课教学中有许多抽象的理论知识,是高职学生最为反感的死记硬背部分。课题化教学鼓励学生在研究知识点的同时,互相质疑。辩论结果计入考评成绩。因此,学生对搜集的网络知识,必须理解和掌握,不仅要让学生关注知识,还要带着怀疑的态度,敢于质疑其他学生提出的观点。而利用網络资源建设能有效地进行模拟实训,让学生通过搜集、整理、辩论、总结等方式参与教学活动,促进学生主动探究知识,例如,课题三“三大改造带来的巨变”中,各小组相互听取对方的研究报告后,提出不同的观点,有效加深了学生对抽象的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学生的运用能力。
可见,网络资源的有效利用,克服了政治课教学中的厌学现象,但该教学模式要求教师有较强的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在教学中运用必须注意加强对学生的管理、课题内容的精准把握等问题。
二、课题化教学模式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运用应注意的问题
(一)课题研究范围由教师选定,突出教学重点
课题化教学模式是在对教材内容全面系统把握的基础上,教师结合现实社会和学生实际需要,选择若干问题进行课题研究。将教材中的知识点用课题贯穿起来,重在每个课题内知识结构的系统性和严谨性。实施课题化教学模式,每个课题的设置,都需要与社会现实、学生生活相联系,尤其是与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紧密相连。教师必须谨慎选择教学内容。
(二)注意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建立多元评价标准
教师要更新教学理念,改变政治课“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在“互联网+”的背景下,网络资源良莠不齐,学生的辨别能力不高,教师必须加强管理。同时,实施多元的评价方式,即把基础评价、择优评价和期末考核相结合,客观评价和主观评价相结合,更加注重学生课内、课外学习和活动的参与情况,注重综合学习目标任务的完成情况。通过一系列课题拟定、分工合作、质疑探究的学习方式,以及全新的评价方式的实现教育目的。
(三)注意网络资源使用的合理性
在“互联网+”环境中成长起来的高职学生,习惯于利用网络的各种资源,往往忽略了资源本身的合理性和准确性。作为政治课教学网络资源利用,还具有巨大的挖掘潜力。今天,学生的线上和线下的学习已经十分普遍,而且资源内容的挑选要以教学内容为依据,不能脱离生活。真正适合教学的资源需要非常精心挑选、剪辑,而学生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对网络资源的利用是否能遵循以上原则,这些都需教师严格把关。因此,要求在推进课题化教学模式过程中,必须注意合理使用网络资源,不能盲目。
“互联网+”背景下高职思想政治教育课题化教学模式研究还有很多不足。重要的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实现,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鼓励学生主动学习,就能有效克服厌学的影响,因此,要不断完善高职思想政治教育课题化教学模式,从而提高政治课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刘慧.“互联网+”背景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模式改革研究[J].亚太教育,2015(27):74.
[2]汪娟,陈光臻.“互联网+”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1):76-80.
[关 键 词] “互联网+”;课题化教学;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19-0094-01
“互联网+教育”的模式,使教育方式呈现不同创新的形态。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使思想政治课教学面临严峻的挑战。一方面,高职学生厌学现象较为普遍,另一方面,智能手机带来的网络资源,令学生“爱不释手”。怎样使沉闷的政治课活跃起来?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与互联网技术相结合,利用课题化的教学模式,让丰富的网络资源,更好地服务于高职思想政治教育。
一、引导学生参与毛泽东思想概论课程的课题研究,提高学生主动参与意识
(一)将课题设置任务交给学生,激活学生的思维
传统政治课主要依靠教师的讲授,这种单调的方式,使高专师范生感到枯燥乏味,课堂气氛相当沉闷。通过引导学生参与课题设置,教会学生发现课题、提出问题、分解课题、探寻答案、完成课题,对活跃课堂气氛,激活学生思维起到很好的积极作用。以毛泽东思想概论课程为例,根据教材的十二章内容,教师划定十个课题的范围,由学生自主拟定课题名称。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充分发挥了自身的主动性。贴近生活的十个课题名称的敲定,鼓舞了学生积极参与的热情。
(二)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课题研究,设置难度不同的目标问题,增强学生的研究积极性
高职学生理论水平有限、缺乏学习热情、自信心不足、对学习有畏难情绪,而难度不同的问题设定,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参与的学生在掌声、笑声中体验成功后的自豪、满足、振奋等情感,便会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在课题一“普通人眼中的毛泽东”的研究过程中,子课题从毛泽东的个人生平,到毛泽东与毛泽东思想的关系,难度逐渐提高,让学生通过亲手搜集网络资源、参加教学平台的教学反馈,更直接感受理论研究的逐渐深入,所以学生会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思维也相当的活跃。从而解决了课堂气氛沉闷的问题。
(三)促进学生主动质疑,提高学生运用能力
政治课教学中有许多抽象的理论知识,是高职学生最为反感的死记硬背部分。课题化教学鼓励学生在研究知识点的同时,互相质疑。辩论结果计入考评成绩。因此,学生对搜集的网络知识,必须理解和掌握,不仅要让学生关注知识,还要带着怀疑的态度,敢于质疑其他学生提出的观点。而利用網络资源建设能有效地进行模拟实训,让学生通过搜集、整理、辩论、总结等方式参与教学活动,促进学生主动探究知识,例如,课题三“三大改造带来的巨变”中,各小组相互听取对方的研究报告后,提出不同的观点,有效加深了学生对抽象的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学生的运用能力。
可见,网络资源的有效利用,克服了政治课教学中的厌学现象,但该教学模式要求教师有较强的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在教学中运用必须注意加强对学生的管理、课题内容的精准把握等问题。
二、课题化教学模式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运用应注意的问题
(一)课题研究范围由教师选定,突出教学重点
课题化教学模式是在对教材内容全面系统把握的基础上,教师结合现实社会和学生实际需要,选择若干问题进行课题研究。将教材中的知识点用课题贯穿起来,重在每个课题内知识结构的系统性和严谨性。实施课题化教学模式,每个课题的设置,都需要与社会现实、学生生活相联系,尤其是与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紧密相连。教师必须谨慎选择教学内容。
(二)注意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建立多元评价标准
教师要更新教学理念,改变政治课“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在“互联网+”的背景下,网络资源良莠不齐,学生的辨别能力不高,教师必须加强管理。同时,实施多元的评价方式,即把基础评价、择优评价和期末考核相结合,客观评价和主观评价相结合,更加注重学生课内、课外学习和活动的参与情况,注重综合学习目标任务的完成情况。通过一系列课题拟定、分工合作、质疑探究的学习方式,以及全新的评价方式的实现教育目的。
(三)注意网络资源使用的合理性
在“互联网+”环境中成长起来的高职学生,习惯于利用网络的各种资源,往往忽略了资源本身的合理性和准确性。作为政治课教学网络资源利用,还具有巨大的挖掘潜力。今天,学生的线上和线下的学习已经十分普遍,而且资源内容的挑选要以教学内容为依据,不能脱离生活。真正适合教学的资源需要非常精心挑选、剪辑,而学生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对网络资源的利用是否能遵循以上原则,这些都需教师严格把关。因此,要求在推进课题化教学模式过程中,必须注意合理使用网络资源,不能盲目。
“互联网+”背景下高职思想政治教育课题化教学模式研究还有很多不足。重要的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实现,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鼓励学生主动学习,就能有效克服厌学的影响,因此,要不断完善高职思想政治教育课题化教学模式,从而提高政治课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刘慧.“互联网+”背景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模式改革研究[J].亚太教育,2015(27):74.
[2]汪娟,陈光臻.“互联网+”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1):76-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