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增强他们的环境保护意识,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化学与环境密切相关,化学中环境保护素材十分丰富,在化学教学中开展环保教育,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那么,怎样在化学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呢?
一、在传授化学知识的过程中渗透环保教育
把化学知识教学与环境保护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既能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又能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例如,学习“空气”时,让学生了解本来空气的成分是比较固定的,适合人类和动植物的生存,但近几百年来,工业污染改变了空气的组成,从而改变了我们的生态环境。在介绍煤时,让学生了解煤的组成,煤燃烧时会释放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其中一氧化碳是剧毒物质,二氧化碳会引起温室效应,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会使雨水变酸。在讲授水与氢时,让学生在认识水对于人类生活、工农业生产的重要性和水资源的有限性的基础上。知道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会造成水体污染、水质恶化,以至给人类造成灾难。学习水的净化等知识时,向学生介绍硬水对人体健康、人们生活和工业生产的不利影响,使学生了解硬水软化的方法和基本原理,学会处理硬水。在二氧化碳的教学中,让学生了解二氧化碳循环对生态系统的作用,二氧化碳与温室效应的关系,一氧化碳对空气的污染,煤气中毒、吸烟危害健康与一氧化碳毒性的关系及一氧化碳中毒的预防。在介绍氮、磷、钾等化肥时,既介绍化肥对提高农作物产量的积极作用,又介绍其对农产品、土壤、水体造成的污染,等等。
二、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
化学实验教学是实施环境教育的重要途径。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可通过言传身教,引导和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
1.以环保意识备好实验课
备有关实验课时,要设计好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的内容,以及有关实验的教学内容和方法,特别是在有毒气体的实验中,毒气泄漏的预防、处理、吸收及停止实验的方法设计,实验中废弃物的处理、回收与再利用的方法设计等。
2.以身作则,规范实验操作
教师的行为是一种无声的语言,因此教师以身作则,规范实验操作对进行环保教育有重要的意义。在实验教学中,教师要言行一致,做到实验操作正确规范,尤其是涉及环境教育的实验。
3.改进实验,体验环保
在不影响实验结果的前提下改进实验,尽量减少实验中的有毒或有害物质对人的危害及对环境的污染,既是实验安全的要求,又有利于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例如,可燃物燃烧条件的探究实验,可将现有仪器改装成能防毒气逸出的实验装置。又如,氨分子扩散的探究实验,可以将氨水改为醋酸,将酚酞改为紫色石蕊试液。
4.开展微型实验,减少环境污染
开展微型实验是当前国际上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趋势。这种实验用尽可能少的试剂来获得比较明显的反应结果和准确的化学信息,实验中反应物和产物的量都很少,产生的有害物质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可降到最低程度。如在金属的化学性质探究实验中,改在试管中进行的实验为在点滴板上进行。
三、在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中开展环保教育
结合化学教学的课外活动既能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又能相机开展环境教育。
1.组织学生参观化工厂
结合课堂知识,带学生去参观附近的化工厂,引导学生用所学的知识去分析车间的生产流程,并提醒学生注意工厂对废水、废渣、废气的处理。
2.举办环保科技知识专题讲座
结合目前国内外形势和环境科学的热点问题,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定期给学生举办环境保护知识专题讲座,如“世界著名的八大公害事件”“吸烟与健康”“温室效应”“酸雨的形成与危害”等,在开阔学生视野的同时使学生受到良好的环境教育。
3.指导学生课外阅读
利用课余时间,指导学生阅读与环境知识有关的报纸、杂志和科普读物,搜集整理有关环境污染与保护的资料,并要求学生做读书笔记。另外,还可利用学校的黑板报宣传栏、广播室、手抄报等多种媒体,大力宣传环境知识,营造环境教育的良好氛围,使学生都参与到环保活动中来。
4.组织环保知识竞赛
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环保知识的积极性,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定期组织环保科技知识小论文竞赛。使学生通过竞赛增长学识。
化学是一门应用科学,人类所面临的环境问题很多都与化学有关。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科优势,在教学内容中渗透环境保护知识,使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的同时,受到良好的环境保护教育。
(责编 王学军)
一、在传授化学知识的过程中渗透环保教育
把化学知识教学与环境保护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既能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又能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例如,学习“空气”时,让学生了解本来空气的成分是比较固定的,适合人类和动植物的生存,但近几百年来,工业污染改变了空气的组成,从而改变了我们的生态环境。在介绍煤时,让学生了解煤的组成,煤燃烧时会释放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其中一氧化碳是剧毒物质,二氧化碳会引起温室效应,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会使雨水变酸。在讲授水与氢时,让学生在认识水对于人类生活、工农业生产的重要性和水资源的有限性的基础上。知道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会造成水体污染、水质恶化,以至给人类造成灾难。学习水的净化等知识时,向学生介绍硬水对人体健康、人们生活和工业生产的不利影响,使学生了解硬水软化的方法和基本原理,学会处理硬水。在二氧化碳的教学中,让学生了解二氧化碳循环对生态系统的作用,二氧化碳与温室效应的关系,一氧化碳对空气的污染,煤气中毒、吸烟危害健康与一氧化碳毒性的关系及一氧化碳中毒的预防。在介绍氮、磷、钾等化肥时,既介绍化肥对提高农作物产量的积极作用,又介绍其对农产品、土壤、水体造成的污染,等等。
二、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
化学实验教学是实施环境教育的重要途径。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可通过言传身教,引导和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
1.以环保意识备好实验课
备有关实验课时,要设计好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的内容,以及有关实验的教学内容和方法,特别是在有毒气体的实验中,毒气泄漏的预防、处理、吸收及停止实验的方法设计,实验中废弃物的处理、回收与再利用的方法设计等。
2.以身作则,规范实验操作
教师的行为是一种无声的语言,因此教师以身作则,规范实验操作对进行环保教育有重要的意义。在实验教学中,教师要言行一致,做到实验操作正确规范,尤其是涉及环境教育的实验。
3.改进实验,体验环保
在不影响实验结果的前提下改进实验,尽量减少实验中的有毒或有害物质对人的危害及对环境的污染,既是实验安全的要求,又有利于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例如,可燃物燃烧条件的探究实验,可将现有仪器改装成能防毒气逸出的实验装置。又如,氨分子扩散的探究实验,可以将氨水改为醋酸,将酚酞改为紫色石蕊试液。
4.开展微型实验,减少环境污染
开展微型实验是当前国际上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趋势。这种实验用尽可能少的试剂来获得比较明显的反应结果和准确的化学信息,实验中反应物和产物的量都很少,产生的有害物质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可降到最低程度。如在金属的化学性质探究实验中,改在试管中进行的实验为在点滴板上进行。
三、在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中开展环保教育
结合化学教学的课外活动既能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又能相机开展环境教育。
1.组织学生参观化工厂
结合课堂知识,带学生去参观附近的化工厂,引导学生用所学的知识去分析车间的生产流程,并提醒学生注意工厂对废水、废渣、废气的处理。
2.举办环保科技知识专题讲座
结合目前国内外形势和环境科学的热点问题,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定期给学生举办环境保护知识专题讲座,如“世界著名的八大公害事件”“吸烟与健康”“温室效应”“酸雨的形成与危害”等,在开阔学生视野的同时使学生受到良好的环境教育。
3.指导学生课外阅读
利用课余时间,指导学生阅读与环境知识有关的报纸、杂志和科普读物,搜集整理有关环境污染与保护的资料,并要求学生做读书笔记。另外,还可利用学校的黑板报宣传栏、广播室、手抄报等多种媒体,大力宣传环境知识,营造环境教育的良好氛围,使学生都参与到环保活动中来。
4.组织环保知识竞赛
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环保知识的积极性,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定期组织环保科技知识小论文竞赛。使学生通过竞赛增长学识。
化学是一门应用科学,人类所面临的环境问题很多都与化学有关。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科优势,在教学内容中渗透环境保护知识,使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的同时,受到良好的环境保护教育。
(责编 王学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