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高校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的物质基础,固定资产的地位举足轻重,其管理模式、方法也需要不断推陈出新。因此,提高固定资产管理质量是高等院校的一项基础而必要的工作。从一定程度上来看,高校开展资产清查工作可提高资产管理的整体水平。
高校固定资产的数量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逐步扩大而与日俱增。作为高校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的物质基础,固定资产的地位举足轻重,其管理模式、方法也需要不断推陈出新。因此,提高固定资产管理质量是高等院校的一项基础而必要的工作。高校的资产管理中极为重要的环节就是固定资产清查工作,从一定程度上来看,高校开展资产清查工作可提高资产管理的整体水平。
一、开展固定资产清查的意义
(一)固定资产的清查使学校的“家底”更加清晰化。对固定资产的使用现状进行深入盘点和清查,使资产的使用人、使用地、是否待报废等基本使用情况进进行跟踪登记,使固定资产的信息进一步完善,实现全校资产的科学化和规范化。
(二)加强资产管理的数据库精准度。经过资产清查掌握资产最新的动向,及时在数据库里进行相应的变更处理,保持信息系统能提供准确的资产信息支撑。
(三)完善相关制度。通过资产清查工作发现在日常资产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结合资产使用的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整改方法和实施计划,为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的不断完善提供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加强资产管理队伍建设。在环环相结合的资产清查任务下,要求各相关资产管理员不断提升自己的工作标准,加强相互沟通,增强了资产管理员的业务能力和水平。
二、固定资产清查的模式
以太原理工大学现代科技学院的固定资产清查工作作为研究对象。清查工作分为如下几个阶段:
(一)前期准备阶段。成立“太原理工大学现代科技学院2018年固定资产清查领导小组”和“资产清查办公室”,资产清查办公室设在资产规划部,并制定符合本次清查目标的相关工作方案。清查小组办公室组织相关领导和工作人员开展动员会,全面安排部署相关清查工作。
(二)部门自查。结合各部门使用固定资产的实际情况,按照分类填写《固定资产清查登记表》,采用以账查物和人账匹配的方法进行盘点。查明资产目前的使用情况。对于待报废以及盘亏、盘盈等资产做好分类统计工作。自查工作结束后召开本阶段工作小结推进会。
(三)核查阶段。资产管理办公室组织相关人员对上报的自查基本情况进行核查,其中包括资产的实际使用地点,相关规格型号都进行一一查验。对于盘亏以及待报废进行精确核实,其中核查队伍不得少于三名工作人员。
(四)总结汇报阶段。对本次固定资产清查的基本情况,清产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汇报,并安排部署下一步需要整改的部分以及提出教职工个人资产管理优化的相关措施。
三、固定资产清查取得的实际效果
(一)全面摸清资产家底。理顺了固定资产的人员归属、数量、类型结构、部门分布、使用状态以及使用效益等情况,理顺了学院资产状况,确保国有资产的真实、有效、完整。同时反映出了固定资产管理方面的不足之处,解决了部分的固定资产历史遗留问题,为学校资产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合理化发展奠定了相应的基础。
(二)强化教职工资产管理的责任意识。明确了教职工个人使用资产的管理职责。清查实行“谁使用、谁负责、谁管理”的原则。清查领导小组统一清查工作人员,各材料要求实际使用人签字确认,强化了资产管理第一责任人与具体使用人的职责。增加了全体教职工对资产清查的参与度,提高了资产管理的责任意识。
(三)及时发现资产管理方面存在的漏洞。通过资产清查,反映出了高校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发现了制度上存在的缺陷,及时制定相应的解决办法,规范相关的工作流程。
四、固定资产清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一)遗留问题未得到及时解决。随着高校建设的不断壮大,办学空间不断扩大,很多高校都设立了新校区,或者采用多校区联合办学的模式。其中涉及固定资产从老校区到新校区的搬迁或者交换等动态过程,容易造成部分固定资产的损坏或者流失,而且很难在短期内被发现。对于部分已经损坏但是还没有到报废期的资产处置不合理,随意丢放。新资产的批量采购和旧资产交替混合使用,未能及时进行资产调拨,也是固定资产的账物不符的一大因素。
(二)部分固定資产原始资料缺失。有些固定资产的主要信息不齐全,比如具体存放地点没有精确到楼宇,无领用人、无规格型号等问题。由于人员调动等原因,有些老旧资产涉及多个学院和部门,材料收集困难。人员调动带来的资产变动也没有办理规范的变动手续。有些资产已经报废,但是没有做任何报废手续处理,资产管理信息化没有得到及时的更新,这些都给实账核验增加了挑战,也给清查工作增加了难度。
(三)资产管理意识有待提高。在固定自查清查过程中发现,部分教职工对资产清查工作缺乏正确的理解和认识。认为资产管理是管理部门或者资产员的工作。对资产只使用不管理,发生资产变动未能及时审批。造成资产信息更新滞后。
(四)部分资产使用效率低,资产闲置情况时有发生。部门之间资产信息不畅通,容易造成资产重复购置和闲置浪费。
五、固定资产的管理水平的提升措施
(一)加强宣传,提高教职工的资产管理意识。树立“资产管理,人人有责”的观念,要求教职员工转变观念,从“重采购,轻管理”的旧模式中走出来,积极配合资产管理部门进行相关工作。要加强资产管理政策法规等相关知识的宣传工作,将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和制度规范等知识通过会议宣传、知识讲座等丰富的形式充分有效的传递给教职工,从而提高教职工对固定资产清查的认识、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的意识。
(二)加强日常监督与指导。定期对职能部门进行走访和巡查,对走访和巡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指导意见。定期组织小规模的资产清查,比如按照类别清查、按照部门清查,并跟踪落实整改的相关情况,将资产清查作为资产管理的常态化工作。
(三)做好资产管理队伍的建设工作。管理系统更新换代,管理模式也不断进步,对于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要通过多元化的培训模式,强化固定资产管理人员树立固定资产的责任意识、成本意识、效率意识、效益意识、安全意识和资源共享意识及档案管理意识和水平,不断提升管理水平,也是高校重要的基础性工作。(作者单位:太原理工大学现代科技学院)
高校固定资产的数量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逐步扩大而与日俱增。作为高校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的物质基础,固定资产的地位举足轻重,其管理模式、方法也需要不断推陈出新。因此,提高固定资产管理质量是高等院校的一项基础而必要的工作。高校的资产管理中极为重要的环节就是固定资产清查工作,从一定程度上来看,高校开展资产清查工作可提高资产管理的整体水平。
一、开展固定资产清查的意义
(一)固定资产的清查使学校的“家底”更加清晰化。对固定资产的使用现状进行深入盘点和清查,使资产的使用人、使用地、是否待报废等基本使用情况进进行跟踪登记,使固定资产的信息进一步完善,实现全校资产的科学化和规范化。
(二)加强资产管理的数据库精准度。经过资产清查掌握资产最新的动向,及时在数据库里进行相应的变更处理,保持信息系统能提供准确的资产信息支撑。
(三)完善相关制度。通过资产清查工作发现在日常资产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结合资产使用的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整改方法和实施计划,为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的不断完善提供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加强资产管理队伍建设。在环环相结合的资产清查任务下,要求各相关资产管理员不断提升自己的工作标准,加强相互沟通,增强了资产管理员的业务能力和水平。
二、固定资产清查的模式
以太原理工大学现代科技学院的固定资产清查工作作为研究对象。清查工作分为如下几个阶段:
(一)前期准备阶段。成立“太原理工大学现代科技学院2018年固定资产清查领导小组”和“资产清查办公室”,资产清查办公室设在资产规划部,并制定符合本次清查目标的相关工作方案。清查小组办公室组织相关领导和工作人员开展动员会,全面安排部署相关清查工作。
(二)部门自查。结合各部门使用固定资产的实际情况,按照分类填写《固定资产清查登记表》,采用以账查物和人账匹配的方法进行盘点。查明资产目前的使用情况。对于待报废以及盘亏、盘盈等资产做好分类统计工作。自查工作结束后召开本阶段工作小结推进会。
(三)核查阶段。资产管理办公室组织相关人员对上报的自查基本情况进行核查,其中包括资产的实际使用地点,相关规格型号都进行一一查验。对于盘亏以及待报废进行精确核实,其中核查队伍不得少于三名工作人员。
(四)总结汇报阶段。对本次固定资产清查的基本情况,清产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汇报,并安排部署下一步需要整改的部分以及提出教职工个人资产管理优化的相关措施。
三、固定资产清查取得的实际效果
(一)全面摸清资产家底。理顺了固定资产的人员归属、数量、类型结构、部门分布、使用状态以及使用效益等情况,理顺了学院资产状况,确保国有资产的真实、有效、完整。同时反映出了固定资产管理方面的不足之处,解决了部分的固定资产历史遗留问题,为学校资产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合理化发展奠定了相应的基础。
(二)强化教职工资产管理的责任意识。明确了教职工个人使用资产的管理职责。清查实行“谁使用、谁负责、谁管理”的原则。清查领导小组统一清查工作人员,各材料要求实际使用人签字确认,强化了资产管理第一责任人与具体使用人的职责。增加了全体教职工对资产清查的参与度,提高了资产管理的责任意识。
(三)及时发现资产管理方面存在的漏洞。通过资产清查,反映出了高校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发现了制度上存在的缺陷,及时制定相应的解决办法,规范相关的工作流程。
四、固定资产清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一)遗留问题未得到及时解决。随着高校建设的不断壮大,办学空间不断扩大,很多高校都设立了新校区,或者采用多校区联合办学的模式。其中涉及固定资产从老校区到新校区的搬迁或者交换等动态过程,容易造成部分固定资产的损坏或者流失,而且很难在短期内被发现。对于部分已经损坏但是还没有到报废期的资产处置不合理,随意丢放。新资产的批量采购和旧资产交替混合使用,未能及时进行资产调拨,也是固定资产的账物不符的一大因素。
(二)部分固定資产原始资料缺失。有些固定资产的主要信息不齐全,比如具体存放地点没有精确到楼宇,无领用人、无规格型号等问题。由于人员调动等原因,有些老旧资产涉及多个学院和部门,材料收集困难。人员调动带来的资产变动也没有办理规范的变动手续。有些资产已经报废,但是没有做任何报废手续处理,资产管理信息化没有得到及时的更新,这些都给实账核验增加了挑战,也给清查工作增加了难度。
(三)资产管理意识有待提高。在固定自查清查过程中发现,部分教职工对资产清查工作缺乏正确的理解和认识。认为资产管理是管理部门或者资产员的工作。对资产只使用不管理,发生资产变动未能及时审批。造成资产信息更新滞后。
(四)部分资产使用效率低,资产闲置情况时有发生。部门之间资产信息不畅通,容易造成资产重复购置和闲置浪费。
五、固定资产的管理水平的提升措施
(一)加强宣传,提高教职工的资产管理意识。树立“资产管理,人人有责”的观念,要求教职员工转变观念,从“重采购,轻管理”的旧模式中走出来,积极配合资产管理部门进行相关工作。要加强资产管理政策法规等相关知识的宣传工作,将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和制度规范等知识通过会议宣传、知识讲座等丰富的形式充分有效的传递给教职工,从而提高教职工对固定资产清查的认识、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的意识。
(二)加强日常监督与指导。定期对职能部门进行走访和巡查,对走访和巡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指导意见。定期组织小规模的资产清查,比如按照类别清查、按照部门清查,并跟踪落实整改的相关情况,将资产清查作为资产管理的常态化工作。
(三)做好资产管理队伍的建设工作。管理系统更新换代,管理模式也不断进步,对于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要通过多元化的培训模式,强化固定资产管理人员树立固定资产的责任意识、成本意识、效率意识、效益意识、安全意识和资源共享意识及档案管理意识和水平,不断提升管理水平,也是高校重要的基础性工作。(作者单位:太原理工大学现代科技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