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本文基于管理学SWOT分析模型,从经济学、文化学的视角,通过文本解读法、深入采访法等获取资料,探讨移植性民俗文化旅游产业在我国的发展状况,对其本身的优劣势以及大环境下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做了较为系统的论述,并基于此提出相关建议,以期为产业长足发展提供理论参照。
【关键词】 SWOT分析 民俗文化 旅游产业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旅游在休闲方式中所占比例越来越高。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文化”已成为我国旅游业的新增长点,而民俗文化旅游由于其与生俱来的雅俗共赏的特点,业已成为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结合的新模式。由于民俗文化资源的地域性等特征,原生民俗文化旅游已经不能满足各地区游客越来越多样化的旅游需求。自上世界末深圳锦绣中华、中华民俗文化村等大获成功,掀起一阵人造文化景观游热潮以来,各地区纷纷效仿,发展移植性民俗文化旅游,建造民俗村、主题公园等,以求克服本土旅游资源的不足,促进产业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移植性民俗文化旅游,作为一种在实践上新兴发展、在理论上尚不成熟的产业,其发展状况与影响因素是近年来理论界研究的新领域。本文从管理学的视角,基于SWOT分析模型,从移植性民俗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优势、劣势、面临机遇与挑战等角度较为全面地分析其发展状况。
一、移植性民俗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優势(strengths)
一是移植性民俗文化旅游的新奇性。移植性民俗文化旅游,它是一种全新的旅游方式,是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创造活动成果,相对于原生民俗文化旅游,更能激发游客的猎奇心理。游客不会知道开发者在其主题园里移植了什么,整合了什么,又创造了什么,景区内的一切对游客而言都是未知而充满新奇感的。此外,该类旅游的创造性也更为中青年一代接受,是一种时尚的体现,对追求个性时尚的现代人来说,有着较强的吸引力。二是移植整合的优势。移植性民俗文化旅游最大特点在于其对原生民俗的加工整合,这不仅保持了民俗文化的大众性、亲和性,也使游客在最短的时间、最小的空间范围内享受最大的民俗文化盛宴。这种“集约化”的开发,同样节约了旅游成本,并且能满足游客多种需求,包括不同角度的审美需求、不同层次的文化需求以及不同感受的娱乐需求等。以深圳的中国民俗文化村为例,景区以1∶1的比例将22个民族的25个村寨呈现在世界各地游客面前,并通过民族风情表演、民间手工艺展示、定期举办大型民间节庆活动等多种方式,多角度、多侧面地展示出我国各民族原汁原味、丰富多彩的民风民情和民俗文化,使游客有身临其境之感,在最短的时间内收获了最大的民俗文化旅游体验。三是经济、社会效益。发展移植性民俗文化旅游产业的重大优势之一在于其对于社会的重大意义以及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首先,带动经济发展。移植性民俗文化旅游产业具有其他旅游业的一般特性。伴随着旅游产业的发展,景区的开发直接提供了诸多就业机会,是经济发展的巨大动力。其次,提升了旅游景区所在地的知名度。成功发展的移植性民俗文化旅游景区无疑将成为所在地的名片,有利于提升当地知名度,提高当地居民的自豪感与自信心。最后,移植性民俗文化旅游的开发也是对民俗文化的弘扬。移植性民俗文化旅游归根到底是借助文化的魅力来发展旅游业。在移植性民俗文化旅游景区,对民俗文化进行了移植、整合、创造并进行集中展示,游客在旅游过程中,对民俗文化加以细细品味,甚至亲身体验民俗活动,学习民俗文化知识,感受民俗文化熏陶。旅游的过程,即是领略民俗文化魅力的过程,发展移植性民俗文化旅游产业,也是对民俗文化很好的弘扬。
二、移植性民俗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劣势(weaknesses)
移植性民俗文化旅游开发,顾名思义,是民俗文化的人为再现,甚至是某种意义上的“复制品”。在其开发过程中,许多开发者并没有很好地处理复制、移植与创造、创新的关系,多为对原生民俗的单纯复制,既失去了原生民俗的本真性,又不能引起游客的文化共鸣。
就其属性而言,移植性民俗文化旅游产品生命周期短促。关于移植性民俗文化旅游产品的生命周期问题探讨,山东师范大学邵玲在其硕士论文《移植性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研究》中借鉴了加拿大旅游学家R.W.Butler的理论,形成了特色的分析图(图1)。
如图1所示,许多移植性民俗文化旅游主题园年游客人数在开业头几年达到某一峰值后就很难再次超越,并逐渐走上下坡路。我国有相当数量移植性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其园区内参与性娱乐项目少,游客看过一次后大多不愿重复游览,因此重游率较低,景区的旺盛期较短。所以延长生命周期是移植性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必须要逾越的难关。
三、移植性民俗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现行机遇(opportunities)
一是经济的发展繁荣。无论何种旅游产品都并非生活必需品,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是影响旅游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世界旅游组织研究表明,当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时,大众型观光旅游需求就将急剧膨胀;人均GDP达到2000美元时,休闲旅游将获得快速发展;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时,旅游需求出现爆发性需求,旅游形态出现以度假游为主时期;人均GDP达到5000美元时,步入成熟的度假旅游经济,休闲需求和消费能力日益增强并出现多元化趋势。二是人们观念的转变,对文化旅游的追求。随着现代人知识水平和文化素养的提升,节假日互相吃请的风气已经转变,更多的人愿意出外旅游。在旅游目的地的选择上,除对自然风景区的持续关注外,人文历史景区、民俗风光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青睐。三是国家政策方针等的支持。这首先体现在国家“十二五”发展规划中,强调要“推动旅游业特色化发展和旅游产品多样化发展,全面推动生态旅游,深度开发文化旅游,大力发展红色旅游”。深度开发文化旅游,其重点无疑是以优秀的民族文化为核心。发展移植性民俗文化旅游是对优秀民族文化的挖掘与弘扬,是国家政策支持的方向。其次在具体的政策法规中国家也对文化旅游产业给予了支持。以2009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为例提出推动旅游产品多样化发展、丰富旅游文化内涵。推动旅游产品多样化发展具体方面有:实施乡村旅游富民工程,开展各具特色的农业观光和体验性旅游活动;依托国家级文化、自然遗产地,打造有代表性的精品景区;积极发展休闲度假旅游,引导城市周边休闲度假带建设,有序推进国家旅游度假区发展;规范发展高尔夫球场、大型主题公园等;继续发展红色旅游。丰富旅游文化内涵强调:把提升文化内涵贯穿到吃住行游购娱各环节和旅游业发展全过程;旅游开发建设要加强自然文化遗产保护,深挖文化内涵,普及科学知识;旅游商品要提高文化创意水平,旅游餐饮要突出文化特色,旅游经营服务要体现人文特质;要发挥文化资源优势,推出具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演艺、节庆等文化旅游产品;充分利用博物馆、纪念馆、体育场馆等设施,开展多种形式的文体旅游活动。由此,必须集中力量塑造中国国家旅游整体形象,提升文化软实力。
四、移植性民俗文化旅游产业发展面临挑战(threats)
一方面,全国各地盲目开发、规划不合理,导致许多移植性民俗文化旅游开发质量不高。有很大一部分呈现移植性民俗文化的主题园,只是把表现民俗文化的某些有特色的东西东挪西搬,再简单地排列拼凑,无所谓创造,也毫无文化魅力。这种缺乏文化内涵积淀的充分挖掘,必定流于表面和肤浅,呈现给游客的不过是一些毫无内涵意义的文化符号。加之在20世纪90年代全国范围的以移植文化为特色的人造景观开发热潮下,形成了以广州、深圳为代表的珠江三角洲地区,以上海、无锡、苏州为代表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和以京津以及大连、烟台、济南为代表的环渤海地区三大区域的移植性民俗文化旅游产业布局集中、重复建设、杂乱无章现象,削弱了彼此的景区独特吸引力,景观的客源市场随之缩小,退化为地区级或是更低级景观,对于旅游资源的整体性开发和旅游市场的经营管理,都极为有害。
另一方面,移植性民俗文化旅游作为旅游产业中的一个分支,必然受到其他类型旅游方式的冲击与挑战,例如不可复制的独一无二的自然景观,在现代都市人眼中有着独特的吸引力,游客愿意寻求返璞归真之旅,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得到身心的彻底放松。在财力、物力、精力有限的情况下,不同的旅游方式之间必然地存在竞争,其他旅游方式就成为乐移植性民俗文化旅游产品的替代品。因此,发展移植性民俗文化旅游产业,也应该将本地区所有类型的旅游资源纳入整个系统加以考虑。
五、总结建议
首先,把握移植性民俗文化旅游產业特质。作为一种新型旅游方式,其在旅游大行业的发展必须有其区别于其他的、能够激发旅游需求、产生旅游效益的特质。该产业的相关实践人员及研究人员都应明确把握这一点。由于景观的模拟性、可复制性,使得开发者能够将不同的旅游资源整合,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呈现给游客最大的旅游享受,可以在科学的市场调研后,开发更为游客喜闻乐见的旅游内容。同时要注意克服其产品周期的短暂性。其次,进行科学合理的整体规划、选址和定位。移植性民俗文化旅游产业的特质对旅游景点的宏观规划等也提出了相应要求。此类景区的选址,在城市印象上尽量避免刻板固定印象深厚的地区,最佳的选址既要有便捷的交通、多级规模较大的客源市场,又要有较为便宜的土地资源可供开发。移植性民俗文化内涵广泛,景区的特色定位应综合考虑各种客观条件,走出别具一格的发展道路。最后,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作为一项产业,高质量的经营管理是其发展繁荣的必备条件之一。提高经营管理水平要求保证景区良好运营,从各个层面满足游客需求,做到从人员层面及物质层面的全面提高。一方面是对人的管理。产业从业人员必须加强自身队伍管理,不仅注意专业知识和素养的提高,同时关注服务意识和态度的提高。作为产业运营的公司,可以定期对员工进行培训,在绩效考核中参考顾客满意度因素,培养出一支高素质的员工队伍。另一方面,提高对景点的管理水平。充分挖掘移植性民俗文化景区的景点文化内涵;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如完善景区内旅游路线图、增加景区休息场所、加快安全设施建设;延长产业链,加快饮食、住宿、购物等相关行业的发展,形成以民俗文化为核心的复合式开发管理。
(注:本文属于安徽师范大学2011年创新性实验计划(编号cxsy11021)的部分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吴必虎:中国民族文化旅游开发研究综述[J].民族研究,2004(8).
[2] 张玉文:基于SWOT分析的客家民俗文化旅游开发[D].江西师范大学,2006(6).
[3] 田里:论民俗旅游资源及其开发[Z].中日民俗文化研讨会交流论文,1997.
[4] 张丽:人造景观地区旅游产品的选择与切换[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2003(5).
[5] 叶涛:关于民俗旅游的思考[J].东岳论丛,2003(5).
[6] 李东风:论民间文化资源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J].经济师,2009(3).
[7] 邵玲:移植性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
[8] 田坤跃:基于Fuzzy AHP的主题公园游客满意度综合评价[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10(9).
【关键词】 SWOT分析 民俗文化 旅游产业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旅游在休闲方式中所占比例越来越高。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文化”已成为我国旅游业的新增长点,而民俗文化旅游由于其与生俱来的雅俗共赏的特点,业已成为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结合的新模式。由于民俗文化资源的地域性等特征,原生民俗文化旅游已经不能满足各地区游客越来越多样化的旅游需求。自上世界末深圳锦绣中华、中华民俗文化村等大获成功,掀起一阵人造文化景观游热潮以来,各地区纷纷效仿,发展移植性民俗文化旅游,建造民俗村、主题公园等,以求克服本土旅游资源的不足,促进产业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移植性民俗文化旅游,作为一种在实践上新兴发展、在理论上尚不成熟的产业,其发展状况与影响因素是近年来理论界研究的新领域。本文从管理学的视角,基于SWOT分析模型,从移植性民俗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优势、劣势、面临机遇与挑战等角度较为全面地分析其发展状况。
一、移植性民俗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優势(strengths)
一是移植性民俗文化旅游的新奇性。移植性民俗文化旅游,它是一种全新的旅游方式,是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创造活动成果,相对于原生民俗文化旅游,更能激发游客的猎奇心理。游客不会知道开发者在其主题园里移植了什么,整合了什么,又创造了什么,景区内的一切对游客而言都是未知而充满新奇感的。此外,该类旅游的创造性也更为中青年一代接受,是一种时尚的体现,对追求个性时尚的现代人来说,有着较强的吸引力。二是移植整合的优势。移植性民俗文化旅游最大特点在于其对原生民俗的加工整合,这不仅保持了民俗文化的大众性、亲和性,也使游客在最短的时间、最小的空间范围内享受最大的民俗文化盛宴。这种“集约化”的开发,同样节约了旅游成本,并且能满足游客多种需求,包括不同角度的审美需求、不同层次的文化需求以及不同感受的娱乐需求等。以深圳的中国民俗文化村为例,景区以1∶1的比例将22个民族的25个村寨呈现在世界各地游客面前,并通过民族风情表演、民间手工艺展示、定期举办大型民间节庆活动等多种方式,多角度、多侧面地展示出我国各民族原汁原味、丰富多彩的民风民情和民俗文化,使游客有身临其境之感,在最短的时间内收获了最大的民俗文化旅游体验。三是经济、社会效益。发展移植性民俗文化旅游产业的重大优势之一在于其对于社会的重大意义以及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首先,带动经济发展。移植性民俗文化旅游产业具有其他旅游业的一般特性。伴随着旅游产业的发展,景区的开发直接提供了诸多就业机会,是经济发展的巨大动力。其次,提升了旅游景区所在地的知名度。成功发展的移植性民俗文化旅游景区无疑将成为所在地的名片,有利于提升当地知名度,提高当地居民的自豪感与自信心。最后,移植性民俗文化旅游的开发也是对民俗文化的弘扬。移植性民俗文化旅游归根到底是借助文化的魅力来发展旅游业。在移植性民俗文化旅游景区,对民俗文化进行了移植、整合、创造并进行集中展示,游客在旅游过程中,对民俗文化加以细细品味,甚至亲身体验民俗活动,学习民俗文化知识,感受民俗文化熏陶。旅游的过程,即是领略民俗文化魅力的过程,发展移植性民俗文化旅游产业,也是对民俗文化很好的弘扬。
二、移植性民俗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劣势(weaknesses)
移植性民俗文化旅游开发,顾名思义,是民俗文化的人为再现,甚至是某种意义上的“复制品”。在其开发过程中,许多开发者并没有很好地处理复制、移植与创造、创新的关系,多为对原生民俗的单纯复制,既失去了原生民俗的本真性,又不能引起游客的文化共鸣。
就其属性而言,移植性民俗文化旅游产品生命周期短促。关于移植性民俗文化旅游产品的生命周期问题探讨,山东师范大学邵玲在其硕士论文《移植性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研究》中借鉴了加拿大旅游学家R.W.Butler的理论,形成了特色的分析图(图1)。
如图1所示,许多移植性民俗文化旅游主题园年游客人数在开业头几年达到某一峰值后就很难再次超越,并逐渐走上下坡路。我国有相当数量移植性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其园区内参与性娱乐项目少,游客看过一次后大多不愿重复游览,因此重游率较低,景区的旺盛期较短。所以延长生命周期是移植性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必须要逾越的难关。
三、移植性民俗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现行机遇(opportunities)
一是经济的发展繁荣。无论何种旅游产品都并非生活必需品,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是影响旅游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世界旅游组织研究表明,当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时,大众型观光旅游需求就将急剧膨胀;人均GDP达到2000美元时,休闲旅游将获得快速发展;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时,旅游需求出现爆发性需求,旅游形态出现以度假游为主时期;人均GDP达到5000美元时,步入成熟的度假旅游经济,休闲需求和消费能力日益增强并出现多元化趋势。二是人们观念的转变,对文化旅游的追求。随着现代人知识水平和文化素养的提升,节假日互相吃请的风气已经转变,更多的人愿意出外旅游。在旅游目的地的选择上,除对自然风景区的持续关注外,人文历史景区、民俗风光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青睐。三是国家政策方针等的支持。这首先体现在国家“十二五”发展规划中,强调要“推动旅游业特色化发展和旅游产品多样化发展,全面推动生态旅游,深度开发文化旅游,大力发展红色旅游”。深度开发文化旅游,其重点无疑是以优秀的民族文化为核心。发展移植性民俗文化旅游是对优秀民族文化的挖掘与弘扬,是国家政策支持的方向。其次在具体的政策法规中国家也对文化旅游产业给予了支持。以2009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为例提出推动旅游产品多样化发展、丰富旅游文化内涵。推动旅游产品多样化发展具体方面有:实施乡村旅游富民工程,开展各具特色的农业观光和体验性旅游活动;依托国家级文化、自然遗产地,打造有代表性的精品景区;积极发展休闲度假旅游,引导城市周边休闲度假带建设,有序推进国家旅游度假区发展;规范发展高尔夫球场、大型主题公园等;继续发展红色旅游。丰富旅游文化内涵强调:把提升文化内涵贯穿到吃住行游购娱各环节和旅游业发展全过程;旅游开发建设要加强自然文化遗产保护,深挖文化内涵,普及科学知识;旅游商品要提高文化创意水平,旅游餐饮要突出文化特色,旅游经营服务要体现人文特质;要发挥文化资源优势,推出具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演艺、节庆等文化旅游产品;充分利用博物馆、纪念馆、体育场馆等设施,开展多种形式的文体旅游活动。由此,必须集中力量塑造中国国家旅游整体形象,提升文化软实力。
四、移植性民俗文化旅游产业发展面临挑战(threats)
一方面,全国各地盲目开发、规划不合理,导致许多移植性民俗文化旅游开发质量不高。有很大一部分呈现移植性民俗文化的主题园,只是把表现民俗文化的某些有特色的东西东挪西搬,再简单地排列拼凑,无所谓创造,也毫无文化魅力。这种缺乏文化内涵积淀的充分挖掘,必定流于表面和肤浅,呈现给游客的不过是一些毫无内涵意义的文化符号。加之在20世纪90年代全国范围的以移植文化为特色的人造景观开发热潮下,形成了以广州、深圳为代表的珠江三角洲地区,以上海、无锡、苏州为代表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和以京津以及大连、烟台、济南为代表的环渤海地区三大区域的移植性民俗文化旅游产业布局集中、重复建设、杂乱无章现象,削弱了彼此的景区独特吸引力,景观的客源市场随之缩小,退化为地区级或是更低级景观,对于旅游资源的整体性开发和旅游市场的经营管理,都极为有害。
另一方面,移植性民俗文化旅游作为旅游产业中的一个分支,必然受到其他类型旅游方式的冲击与挑战,例如不可复制的独一无二的自然景观,在现代都市人眼中有着独特的吸引力,游客愿意寻求返璞归真之旅,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得到身心的彻底放松。在财力、物力、精力有限的情况下,不同的旅游方式之间必然地存在竞争,其他旅游方式就成为乐移植性民俗文化旅游产品的替代品。因此,发展移植性民俗文化旅游产业,也应该将本地区所有类型的旅游资源纳入整个系统加以考虑。
五、总结建议
首先,把握移植性民俗文化旅游產业特质。作为一种新型旅游方式,其在旅游大行业的发展必须有其区别于其他的、能够激发旅游需求、产生旅游效益的特质。该产业的相关实践人员及研究人员都应明确把握这一点。由于景观的模拟性、可复制性,使得开发者能够将不同的旅游资源整合,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呈现给游客最大的旅游享受,可以在科学的市场调研后,开发更为游客喜闻乐见的旅游内容。同时要注意克服其产品周期的短暂性。其次,进行科学合理的整体规划、选址和定位。移植性民俗文化旅游产业的特质对旅游景点的宏观规划等也提出了相应要求。此类景区的选址,在城市印象上尽量避免刻板固定印象深厚的地区,最佳的选址既要有便捷的交通、多级规模较大的客源市场,又要有较为便宜的土地资源可供开发。移植性民俗文化内涵广泛,景区的特色定位应综合考虑各种客观条件,走出别具一格的发展道路。最后,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作为一项产业,高质量的经营管理是其发展繁荣的必备条件之一。提高经营管理水平要求保证景区良好运营,从各个层面满足游客需求,做到从人员层面及物质层面的全面提高。一方面是对人的管理。产业从业人员必须加强自身队伍管理,不仅注意专业知识和素养的提高,同时关注服务意识和态度的提高。作为产业运营的公司,可以定期对员工进行培训,在绩效考核中参考顾客满意度因素,培养出一支高素质的员工队伍。另一方面,提高对景点的管理水平。充分挖掘移植性民俗文化景区的景点文化内涵;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如完善景区内旅游路线图、增加景区休息场所、加快安全设施建设;延长产业链,加快饮食、住宿、购物等相关行业的发展,形成以民俗文化为核心的复合式开发管理。
(注:本文属于安徽师范大学2011年创新性实验计划(编号cxsy11021)的部分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吴必虎:中国民族文化旅游开发研究综述[J].民族研究,2004(8).
[2] 张玉文:基于SWOT分析的客家民俗文化旅游开发[D].江西师范大学,2006(6).
[3] 田里:论民俗旅游资源及其开发[Z].中日民俗文化研讨会交流论文,1997.
[4] 张丽:人造景观地区旅游产品的选择与切换[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2003(5).
[5] 叶涛:关于民俗旅游的思考[J].东岳论丛,2003(5).
[6] 李东风:论民间文化资源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J].经济师,2009(3).
[7] 邵玲:移植性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
[8] 田坤跃:基于Fuzzy AHP的主题公园游客满意度综合评价[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