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21世纪的中学生有着鲜明的时代特点和个性特点。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环境变得越来越复杂,未成年人性成熟提前,他们对于性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导致早恋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为此,教师要坚持对学生进行以“健康的性心理”为中心的性心理教育,让他们克服盲目性,坚持文明交往。而对学生早恋,应采用谈心的方法,让其从沉迷中自拔,腾出时间专心学习,积极参与班集体活动。因此,对中学生进行性心理健康教育,排解他们处于青春期的心理困惑是教师的一项重要工作。
关键词:中学生;性心理特点;早恋教育
21世纪的中学生有着鲜明的时代特点和个性特点,如有爱心,易接受新事物,爱新科学,接收信息量大,但骄、娇二气重,早熟。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营养状况的改善,未成年人性成熟越来越提前,早恋现象较普遍。作为教育工作者,特别是班主任,如何从容地带领中学生涉过“早恋”的小河?这是当前德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普遍性的课题。
一、中学生性心理特点分析
要正确处理好学生“早恋”的心理问题,必须先了解处于青春期中学生的“性心理”特征。
(一)好奇与渴望
进入青春期的中学生,一个显著的特点是生理上早熟,心理上晚熟。他们对“性”的相关知识有许多似懂非懂的疑惑,并对这些疑惑的东西有强烈的好奇心,越是不知道、不了解就越想知道,对有关“性”的信息特别敏感。为了能揭开“性”的神秘面纱,中学生往往会主动、积极地从影视作品、书籍、信件等渠道去寻找答案。本来这种情况是正常的,但中学生的自制力不强,辨别是非能力差,如果没有得到正确的引导,则很容易受一些不健康、非科学的性知识的影响,久而久之,难免被不良的思想误导,影响身心健康。
(二)模仿与接触
青少年喜欢模仿,总想扮演“大人”的角色。在性早熟的催促下,为了能引起异性,特别是心目中理想异性的注意和好感,他们注重打扮,喜欢展示自我以取悦对方。模仿媒体(电视、电影等)介绍男女恋爱的场景,模仿成人谈恋爱的举动,平时喜欢写纸条或打询问作业的电话,想方设法与异性接触。有的通过活动,如一同劳动,参加同一课外活动等,主动与异性倾谈,制造自我表现的机会,通过这些方式来引起异性的注意及好感。
有些中学生由于过多地思考如何制造机会去接触异性,或在异性面前表现自我,上课会分心、走神,学习成绩下降;又因为他们的自我意识太强,太注重异性对自己的评价,这些需求得不到满足时,他们就容易陷入“单相思”“苦恋”的境地,易想入非非,产生苦闷情绪,既影响正常学习,又有损身心健康。
(三)浪漫与狂热
陷入“早恋”的中学生,他们这一时期的性心理特点表现为开始脱离群体的活动,两人反复约会,增加单独见面的次数、时间,渴望了解、理解对方,利用课间时间或双休日多见面、多谈心,身心进入了正式的恋爱阶段。
笔者任教的班级,有个别学生利用午休11:40—12:40这段时间到校外吃盒饭,与对方单独接触,创造交谈的机会;有时则利用21:30晚自修下课时间去逛球场;双休日则借口到书店买书或声称补课,想尽办法创设两人单独相处的机会。
中学生处于青春期,生理欲望强烈,而自控力较弱,过早卷入感情漩涡,会不可避免地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中学生的身心还处于生长发育的阶段,他们的情绪很不稳定,没有经济基础,就算建立起恋爱关系也是很不牢固的。
二、中学生青春期的教育方法
针对中学生在青春期所表现的特点,教师要坚持对学生进行以“健康的性心理”为中心的性心理教育,引导他们克服盲目性,堅持文明交往。让学生科学地了解自己在青春发育期的生理及心理变化,学会正确对待自己和异性。
(一)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文明交往
早恋,是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的一段心理与感情历程,在中学阶段出现是一种正常的现象。作为教育工作者,不要“惊慌地把男女同学之间的交谈看成是:‘早恋的误区’”。班级出现早恋现象,不必惊慌失措,要理智地看待,并教育学生早恋是不成熟的爱情意识和幼稚的异性观所引发的结果,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爱情。
另外,要让学生明白:男女同学之间的交往,是为了交流思想,互相帮助,互相促进,共同进步。与异性同学交往,要自然、率真、友好,且举止要大方。避免过于频繁地与异性单独接触,把握适度的原则,不要影响了正常的学习。与异性交往时间过多,次数过于频繁,则会导致成绩下降。因此,在与异性交往时要注意分寸,以利于彼此的学习与生活。
(二)采用疏导方法处理学生早恋问题
教师处理学生早恋问题时,不应该采用简单“封杀”的做法,绝不能用成人的偏见去伤害学生,而应用理智的语言,用亲切、温和的语调与学生谈心,进行感情交流,正确疏导学生的早恋心理。要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不要在班集体公开点名、责骂学生,而应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力争打开学生的心扉,使其接受理智的阳光和雨露。
对于那些感情陷得过深者,也不要采用“棒打鸳鸯”的做法。而应该耐心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密切关注学生的动态发展,等待教育转化的好时机。如学生有点滴进步,就对其进行肯定和表扬,让其从沉迷中自拔,腾出时间与精力,专心学习,健康、快乐地度过青春期。
(三)充分利用好课余时间,转移学生的注意力
早恋是需要耗费很多时间的,让学生没有多余的时间去思考早恋的问题,或许就能避免早恋现象的出现。
每天24小时,每个中学生除去学习、生活与睡眠的时间,剩下的课余时间就只有几个小时(双休日另算),这几个小时内还要做作业、预习、复习,勤奋的学生可能还会觉得时间不够用,这样他们哪有闲情逸致去谈情说爱。
让课余时间充实起来,让学生积极参加课外活动,以转移学生的注意力,这是预防学生早恋的一种方法。如每个星期组织各种兴趣活动,让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及课外知识充实学生的课余生活。鼓励学生课余时间多阅读健康的书籍,从书籍中汲取知识、养分,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不阅读不健康的书刊,不观看不健康的录像作品,保证自己有健康的精神生活。
还可以让学生多参加课余活动,通过体育锻炼,促进新陈代谢,增强体质,保持精力旺盛,以一种精神饱满的状态投入学习中,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四)运用激励理论,激励学生上进
激励理论的核心在于通过表扬与肯定,激励学生奋发向上。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他们的自尊心和对自我价值的追求比成年人更为强烈,如果能把握最佳时机,尽可能地满足他们的这些心理需求,就能激发他们的进取心。对于有早恋行为的中学生,教师要更加关心他们并真诚地与之谈心,为他们讲解早恋的危害,进行理性教育。一旦发现有早恋行为的学生取得点滴的进步时,要及时表扬,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用爱去感化他们,使他们更明确自身的学习任务,重新点燃学习的激情。
还可以通过树立榜样来激励学生奋进。如选择班级中各方面表现优秀的先进典型,让优秀学生的先进事迹激励那些陷入早恋的学生端正学习态度,使他们通过对比明白在中学阶段应发奋学习,有所作为。
在中学阶段,早恋是存在的,但并不一定出现在每一个学生身上。面对学生早恋的问题,教育工作者,特别是班主任,应用耐心与智慧去开导学生,认真细致地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让他们正确看待异性之间的交往,明确自己的学习任务,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
参考文献:
[1]彭兴顺,蔡润圃.问题学生教育指导[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2.
[2]陈宇.班主任工作十讲[M].广州: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
关键词:中学生;性心理特点;早恋教育
21世纪的中学生有着鲜明的时代特点和个性特点,如有爱心,易接受新事物,爱新科学,接收信息量大,但骄、娇二气重,早熟。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营养状况的改善,未成年人性成熟越来越提前,早恋现象较普遍。作为教育工作者,特别是班主任,如何从容地带领中学生涉过“早恋”的小河?这是当前德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普遍性的课题。
一、中学生性心理特点分析
要正确处理好学生“早恋”的心理问题,必须先了解处于青春期中学生的“性心理”特征。
(一)好奇与渴望
进入青春期的中学生,一个显著的特点是生理上早熟,心理上晚熟。他们对“性”的相关知识有许多似懂非懂的疑惑,并对这些疑惑的东西有强烈的好奇心,越是不知道、不了解就越想知道,对有关“性”的信息特别敏感。为了能揭开“性”的神秘面纱,中学生往往会主动、积极地从影视作品、书籍、信件等渠道去寻找答案。本来这种情况是正常的,但中学生的自制力不强,辨别是非能力差,如果没有得到正确的引导,则很容易受一些不健康、非科学的性知识的影响,久而久之,难免被不良的思想误导,影响身心健康。
(二)模仿与接触
青少年喜欢模仿,总想扮演“大人”的角色。在性早熟的催促下,为了能引起异性,特别是心目中理想异性的注意和好感,他们注重打扮,喜欢展示自我以取悦对方。模仿媒体(电视、电影等)介绍男女恋爱的场景,模仿成人谈恋爱的举动,平时喜欢写纸条或打询问作业的电话,想方设法与异性接触。有的通过活动,如一同劳动,参加同一课外活动等,主动与异性倾谈,制造自我表现的机会,通过这些方式来引起异性的注意及好感。
有些中学生由于过多地思考如何制造机会去接触异性,或在异性面前表现自我,上课会分心、走神,学习成绩下降;又因为他们的自我意识太强,太注重异性对自己的评价,这些需求得不到满足时,他们就容易陷入“单相思”“苦恋”的境地,易想入非非,产生苦闷情绪,既影响正常学习,又有损身心健康。
(三)浪漫与狂热
陷入“早恋”的中学生,他们这一时期的性心理特点表现为开始脱离群体的活动,两人反复约会,增加单独见面的次数、时间,渴望了解、理解对方,利用课间时间或双休日多见面、多谈心,身心进入了正式的恋爱阶段。
笔者任教的班级,有个别学生利用午休11:40—12:40这段时间到校外吃盒饭,与对方单独接触,创造交谈的机会;有时则利用21:30晚自修下课时间去逛球场;双休日则借口到书店买书或声称补课,想尽办法创设两人单独相处的机会。
中学生处于青春期,生理欲望强烈,而自控力较弱,过早卷入感情漩涡,会不可避免地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中学生的身心还处于生长发育的阶段,他们的情绪很不稳定,没有经济基础,就算建立起恋爱关系也是很不牢固的。
二、中学生青春期的教育方法
针对中学生在青春期所表现的特点,教师要坚持对学生进行以“健康的性心理”为中心的性心理教育,引导他们克服盲目性,堅持文明交往。让学生科学地了解自己在青春发育期的生理及心理变化,学会正确对待自己和异性。
(一)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文明交往
早恋,是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的一段心理与感情历程,在中学阶段出现是一种正常的现象。作为教育工作者,不要“惊慌地把男女同学之间的交谈看成是:‘早恋的误区’”。班级出现早恋现象,不必惊慌失措,要理智地看待,并教育学生早恋是不成熟的爱情意识和幼稚的异性观所引发的结果,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爱情。
另外,要让学生明白:男女同学之间的交往,是为了交流思想,互相帮助,互相促进,共同进步。与异性同学交往,要自然、率真、友好,且举止要大方。避免过于频繁地与异性单独接触,把握适度的原则,不要影响了正常的学习。与异性交往时间过多,次数过于频繁,则会导致成绩下降。因此,在与异性交往时要注意分寸,以利于彼此的学习与生活。
(二)采用疏导方法处理学生早恋问题
教师处理学生早恋问题时,不应该采用简单“封杀”的做法,绝不能用成人的偏见去伤害学生,而应用理智的语言,用亲切、温和的语调与学生谈心,进行感情交流,正确疏导学生的早恋心理。要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不要在班集体公开点名、责骂学生,而应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力争打开学生的心扉,使其接受理智的阳光和雨露。
对于那些感情陷得过深者,也不要采用“棒打鸳鸯”的做法。而应该耐心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密切关注学生的动态发展,等待教育转化的好时机。如学生有点滴进步,就对其进行肯定和表扬,让其从沉迷中自拔,腾出时间与精力,专心学习,健康、快乐地度过青春期。
(三)充分利用好课余时间,转移学生的注意力
早恋是需要耗费很多时间的,让学生没有多余的时间去思考早恋的问题,或许就能避免早恋现象的出现。
每天24小时,每个中学生除去学习、生活与睡眠的时间,剩下的课余时间就只有几个小时(双休日另算),这几个小时内还要做作业、预习、复习,勤奋的学生可能还会觉得时间不够用,这样他们哪有闲情逸致去谈情说爱。
让课余时间充实起来,让学生积极参加课外活动,以转移学生的注意力,这是预防学生早恋的一种方法。如每个星期组织各种兴趣活动,让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及课外知识充实学生的课余生活。鼓励学生课余时间多阅读健康的书籍,从书籍中汲取知识、养分,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不阅读不健康的书刊,不观看不健康的录像作品,保证自己有健康的精神生活。
还可以让学生多参加课余活动,通过体育锻炼,促进新陈代谢,增强体质,保持精力旺盛,以一种精神饱满的状态投入学习中,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四)运用激励理论,激励学生上进
激励理论的核心在于通过表扬与肯定,激励学生奋发向上。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他们的自尊心和对自我价值的追求比成年人更为强烈,如果能把握最佳时机,尽可能地满足他们的这些心理需求,就能激发他们的进取心。对于有早恋行为的中学生,教师要更加关心他们并真诚地与之谈心,为他们讲解早恋的危害,进行理性教育。一旦发现有早恋行为的学生取得点滴的进步时,要及时表扬,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用爱去感化他们,使他们更明确自身的学习任务,重新点燃学习的激情。
还可以通过树立榜样来激励学生奋进。如选择班级中各方面表现优秀的先进典型,让优秀学生的先进事迹激励那些陷入早恋的学生端正学习态度,使他们通过对比明白在中学阶段应发奋学习,有所作为。
在中学阶段,早恋是存在的,但并不一定出现在每一个学生身上。面对学生早恋的问题,教育工作者,特别是班主任,应用耐心与智慧去开导学生,认真细致地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让他们正确看待异性之间的交往,明确自己的学习任务,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
参考文献:
[1]彭兴顺,蔡润圃.问题学生教育指导[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2.
[2]陈宇.班主任工作十讲[M].广州: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