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剪纸艺术是一种“接地气”的民间艺术形式,其表现形式容易被大众接受和理解,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其题材极为广泛,涵盖了文化、历史、文学、民俗等多个方面。本文试从鉴赏和创作经验出发,将剪纸作品按题材进行划分,并阐述它们风格的异同。
关键词:剪纸艺术;历史;文化;革命;民俗
我生长在皖北一个普通家庭,父母对书画艺术非常热爱,我因此深受家庭环境的熏陶,自幼便对各种传统艺术形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然而不幸的事情发生了,我3岁时,因感冒被庸医误诊导致了双耳失聪。有人说当上帝为你关上一扇门,便会同时为你打开一扇窗。鉴于当时的条件我失去了同正常孩子一样的受教育机会,但同时我也有了更多的时间徜徉在我所喜爱的艺术的海洋。到了能起拿剪刀的年龄,我表现出了对剪纸超乎寻常的热爱,从此我开始了在剪纸艺术领域的探索和实践。
根据多年的鉴赏和创作经历,我把剪纸作品按题材分为三大类:
(一)民俗与生活
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和辽阔的地域,造就了生活在不同地区的人们在审美和习俗上既有融合又存在着差异。这一类型题材的剪纸作品具有这样的特点:认知度高,普及度广,注重装饰性和喻意,表现手法比较夸张。
说到人民群众认知度最高的剪纸,“福”字当之无愧。“福”字和“寿”字所包含的寓意代表了中国人对生活的最高追求,我自己也创作了不少以“福”字为题材的作品。有牡丹与“福”字结合祝愿生活富贵绵长、福气连连的;有鱼与“福”字结合祝愿生活富足、年年有余的;有竹子与“福”字结合祝愿家人平安幸福的;有水果或五谷与“福”字结合祝愿五谷丰登、生活幸福的等等,这类剪纸,不仅是为了装点环境、烘托气氛,更饱含着人们对生活的美好祝愿,体现着人们的风俗和观念,因此蕴含着大量的文化信息。
每年春节前,我都会为新的一年创作一副生肖题材的剪纸作品,在这一系列的作品中,我采用福娃和新年生肖作为主要元素,来表现新年带给人们的喜悦和希望。比如猪年的生肖主题剪纸,上方是一对憨态可掬的小花猪头对头倒立着,表达新的一年给人们带来更多的财富和幸福,小猪下方张开双臂的福娃,表达人们迎接新年、迎接美好事物积极拥抱生活的态度,作品空白及过度部分点缀牡丹花等象征富贵吉祥的花卉。这样一来整幅作品结构上紧凑而不局促,内容上简洁而不空洞。
这一类作品的灵感匀来自于生活,但又绝不仅仅是对生活的简单摹仿,而是用夸张的手法对生活中的情感和感受进行提炼和升华,它包含着人们对生活的满腔热情和积极的审美观念。
(二)历史与文化
历史孕育了文化,文化述说着历史。中华民族创造了这个世界上最为独特和灿烂的文明,正是这独一无二的文明,在向世界述说着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的辉煌历史,也为艺术创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这一类题材剪纸作品的特点是:装饰性与意义并存,叙事的同时要讲究历史的美感,表现手法适度夸张。
《三国演义》中的关公形象,我见过骑在马上的关公形象,也见过一身戎装却在秉烛夜读的关公形象,也有身配宝剑手持大刀的关公形象,但无论哪种形象都体现出了关公这个人物的威武和正气,这是创作者须抓住的核心。再比如《红楼梦》中比较典型的人物贾宝玉和林黛玉。我创作过一幅宝玉和黛玉在桃树下相会的剪纸作品,作品描绘的场景是在一棵盛开桃花的桃树下,黛玉坐在石头上读书,宝玉则悄悄站在黛玉身后偷看。在这个作品中林黛玉表现出中国封建社会女子所特有的温婉和羞怯神态,宝玉则表现的是一个不落凡尘而又怜香惜玉的痴情公子形象,做到这些必须对人物的性格有较准确的把握,而这必须建立在对中国传统文化理解的基础上。
艺术决不能停留在对历史的临摹,还要去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作品。我曾创作一套《剪纸时装》,其中的每一幅作品既是剪纸又是服装,在创作中要考虑到剪纸的花样与服装款式是否搭配。其中有的作品走民俗风格以“福”字、福娃等为主要元素,其服装款式则接近于西北传统服装风格;有的作品灵感来源于青花瓷,以花卉、鸟、蝴蝶等为图案,服装的风格则尽显雍容华贵的气质。
(三)革命与奋斗
中国近代的历史,也是充满了反抗侵略和反抗压迫的历史,将这段不平凡的历史用艺术的语言讲述给后世的子孙是当代艺术家的历史责任。事实上这一类题材的作品非常多,而这一类作品的共同特点是:意义远大于装饰性,内容更沉重,更能激发人的情绪,表现手法以写实为主。
我曾为庆祝香港回归创作了《百年沧桑》系列剪纸作品,这个系列由《垂帘听政》、《虎门销烟》、《鸦片战争》、《继往开来》四幅作品组成,描绘了从鸦片战争清政府战败屈辱的割让香港,到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怀抱,一百多年中几个重要的历史事件。《虎门销烟》中突出林则徐的高大形象,满脸的沧桑尽显忧国忧民的神情,作品中禁烟的军民则用简笔的手法从人物姿态中表现出义愤填膺和正气凛然的气势。《鸦片战争》描述的是关天培在虎门炮台率领军民抵抗英军的战斗场景,同样用简笔手法从姿态中表现出同仇敌忾、勇往直前的战争决心。《继往开来》讲述的是举国欢庆香港回归的场景,作品中对邓小平的面部表情进行了细致的刻画,他老人家面容慈祥极目远眺,欢庆的人群则沿着他的目光所向奔跑,喻意着邓小平同志高瞻远瞩、决策英明,指引人民群众奔向幸福生活。这幅作品也是向这位实行了改革开放,并为香港回归作出巨大贡献的一代伟人邓小平同志的致敬。
革命斗争题材的剪纸作品更是不胜枚举,我曾创作一套名为《八年抗战》的剪纸作品,广受好评并被中央军委收藏。这套作品由《挥戈东进抗日寇》、《首战淮阳传捷报》、《军民团结鱼水情》、《八年抗战迎胜利》四幅作品组成,按时间顺序,描述了从抗战开始到最终取得胜利所发生的重要事件。整套作品中没有突出个人英雄,而更多描绘的是军爱民、民拥军的热烈场景,体现了抗日战争是一场全民抗战,同时也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来自于人民、服务于人民,军民鱼水情深、团结一心必定战无不胜。
四、结束语
剪纸作为一种来自民间的艺术具备独特的魅力,它融合了绘画的特點又具有雕刻的味道。剪纸艺术的“草根”出身,决定了它具有更加广泛的群众基础,它所表达的内容往往浅显易懂容易被大众接受和理解,因此它必定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文化载体。随着我国国际影响力的不断增强,中华文明必将再次闪耀世界舞台,剪纸这种来自东方的古老艺术必将沿着21世纪新丝绸之路——“一带一路”的光明大道走向全世界。
参考文献
[1]王克武.中国剪纸论述[A].陈竟.中国民间剪纸艺术研究[C].北京: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1992.38-51
关键词:剪纸艺术;历史;文化;革命;民俗
我生长在皖北一个普通家庭,父母对书画艺术非常热爱,我因此深受家庭环境的熏陶,自幼便对各种传统艺术形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然而不幸的事情发生了,我3岁时,因感冒被庸医误诊导致了双耳失聪。有人说当上帝为你关上一扇门,便会同时为你打开一扇窗。鉴于当时的条件我失去了同正常孩子一样的受教育机会,但同时我也有了更多的时间徜徉在我所喜爱的艺术的海洋。到了能起拿剪刀的年龄,我表现出了对剪纸超乎寻常的热爱,从此我开始了在剪纸艺术领域的探索和实践。
根据多年的鉴赏和创作经历,我把剪纸作品按题材分为三大类:
(一)民俗与生活
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和辽阔的地域,造就了生活在不同地区的人们在审美和习俗上既有融合又存在着差异。这一类型题材的剪纸作品具有这样的特点:认知度高,普及度广,注重装饰性和喻意,表现手法比较夸张。
说到人民群众认知度最高的剪纸,“福”字当之无愧。“福”字和“寿”字所包含的寓意代表了中国人对生活的最高追求,我自己也创作了不少以“福”字为题材的作品。有牡丹与“福”字结合祝愿生活富贵绵长、福气连连的;有鱼与“福”字结合祝愿生活富足、年年有余的;有竹子与“福”字结合祝愿家人平安幸福的;有水果或五谷与“福”字结合祝愿五谷丰登、生活幸福的等等,这类剪纸,不仅是为了装点环境、烘托气氛,更饱含着人们对生活的美好祝愿,体现着人们的风俗和观念,因此蕴含着大量的文化信息。
每年春节前,我都会为新的一年创作一副生肖题材的剪纸作品,在这一系列的作品中,我采用福娃和新年生肖作为主要元素,来表现新年带给人们的喜悦和希望。比如猪年的生肖主题剪纸,上方是一对憨态可掬的小花猪头对头倒立着,表达新的一年给人们带来更多的财富和幸福,小猪下方张开双臂的福娃,表达人们迎接新年、迎接美好事物积极拥抱生活的态度,作品空白及过度部分点缀牡丹花等象征富贵吉祥的花卉。这样一来整幅作品结构上紧凑而不局促,内容上简洁而不空洞。
这一类作品的灵感匀来自于生活,但又绝不仅仅是对生活的简单摹仿,而是用夸张的手法对生活中的情感和感受进行提炼和升华,它包含着人们对生活的满腔热情和积极的审美观念。
(二)历史与文化
历史孕育了文化,文化述说着历史。中华民族创造了这个世界上最为独特和灿烂的文明,正是这独一无二的文明,在向世界述说着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的辉煌历史,也为艺术创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这一类题材剪纸作品的特点是:装饰性与意义并存,叙事的同时要讲究历史的美感,表现手法适度夸张。
《三国演义》中的关公形象,我见过骑在马上的关公形象,也见过一身戎装却在秉烛夜读的关公形象,也有身配宝剑手持大刀的关公形象,但无论哪种形象都体现出了关公这个人物的威武和正气,这是创作者须抓住的核心。再比如《红楼梦》中比较典型的人物贾宝玉和林黛玉。我创作过一幅宝玉和黛玉在桃树下相会的剪纸作品,作品描绘的场景是在一棵盛开桃花的桃树下,黛玉坐在石头上读书,宝玉则悄悄站在黛玉身后偷看。在这个作品中林黛玉表现出中国封建社会女子所特有的温婉和羞怯神态,宝玉则表现的是一个不落凡尘而又怜香惜玉的痴情公子形象,做到这些必须对人物的性格有较准确的把握,而这必须建立在对中国传统文化理解的基础上。
艺术决不能停留在对历史的临摹,还要去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作品。我曾创作一套《剪纸时装》,其中的每一幅作品既是剪纸又是服装,在创作中要考虑到剪纸的花样与服装款式是否搭配。其中有的作品走民俗风格以“福”字、福娃等为主要元素,其服装款式则接近于西北传统服装风格;有的作品灵感来源于青花瓷,以花卉、鸟、蝴蝶等为图案,服装的风格则尽显雍容华贵的气质。
(三)革命与奋斗
中国近代的历史,也是充满了反抗侵略和反抗压迫的历史,将这段不平凡的历史用艺术的语言讲述给后世的子孙是当代艺术家的历史责任。事实上这一类题材的作品非常多,而这一类作品的共同特点是:意义远大于装饰性,内容更沉重,更能激发人的情绪,表现手法以写实为主。
我曾为庆祝香港回归创作了《百年沧桑》系列剪纸作品,这个系列由《垂帘听政》、《虎门销烟》、《鸦片战争》、《继往开来》四幅作品组成,描绘了从鸦片战争清政府战败屈辱的割让香港,到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怀抱,一百多年中几个重要的历史事件。《虎门销烟》中突出林则徐的高大形象,满脸的沧桑尽显忧国忧民的神情,作品中禁烟的军民则用简笔的手法从人物姿态中表现出义愤填膺和正气凛然的气势。《鸦片战争》描述的是关天培在虎门炮台率领军民抵抗英军的战斗场景,同样用简笔手法从姿态中表现出同仇敌忾、勇往直前的战争决心。《继往开来》讲述的是举国欢庆香港回归的场景,作品中对邓小平的面部表情进行了细致的刻画,他老人家面容慈祥极目远眺,欢庆的人群则沿着他的目光所向奔跑,喻意着邓小平同志高瞻远瞩、决策英明,指引人民群众奔向幸福生活。这幅作品也是向这位实行了改革开放,并为香港回归作出巨大贡献的一代伟人邓小平同志的致敬。
革命斗争题材的剪纸作品更是不胜枚举,我曾创作一套名为《八年抗战》的剪纸作品,广受好评并被中央军委收藏。这套作品由《挥戈东进抗日寇》、《首战淮阳传捷报》、《军民团结鱼水情》、《八年抗战迎胜利》四幅作品组成,按时间顺序,描述了从抗战开始到最终取得胜利所发生的重要事件。整套作品中没有突出个人英雄,而更多描绘的是军爱民、民拥军的热烈场景,体现了抗日战争是一场全民抗战,同时也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来自于人民、服务于人民,军民鱼水情深、团结一心必定战无不胜。
四、结束语
剪纸作为一种来自民间的艺术具备独特的魅力,它融合了绘画的特點又具有雕刻的味道。剪纸艺术的“草根”出身,决定了它具有更加广泛的群众基础,它所表达的内容往往浅显易懂容易被大众接受和理解,因此它必定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文化载体。随着我国国际影响力的不断增强,中华文明必将再次闪耀世界舞台,剪纸这种来自东方的古老艺术必将沿着21世纪新丝绸之路——“一带一路”的光明大道走向全世界。
参考文献
[1]王克武.中国剪纸论述[A].陈竟.中国民间剪纸艺术研究[C].北京: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1992.3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