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纪教会婚姻法的理论与实践

来源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zl521fnn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世纪教会婚姻法是在罗马法和日耳曼法基础上形成的,不可避免地吸纳了许多罗马法和日耳曼法有关婚姻的规定。然而,由于基督教对婚姻的理解不同,教会婚姻法必然会与民法产生差异和矛盾。在实践过程中,教会婚姻法理论必须面对现实,因此在不影响社会秩序和基督教制度的前提下,青年人有选择婚姻的自由,否则个人的婚姻自由就要让步。中世纪教会婚姻法对家庭演化产生了深远影响,破坏了家庭在婚姻对象选择中的影响力。
其他文献
20世纪20—30年代,乡村建设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孙中山和邓演达也分别提出了解决乡村问题的思想主张,他们的思想主张对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人寻求解决农村问题的对策有一
典律的生成作为文学作品历史化、经典化的基石,是文学转型最重要的内容.战后至五六十年代的中国文学处于一个文学与政治等外在因素发生着密切复杂关系的特殊年代,其典律形成
可持续国民财富核算的基本问题是代际效率与代际公平的关系问题。弱核算试图通过一定的代际交叠福利优化模型解出相应的代际公平指标,但其完全替代性假设不合理而且代际交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