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中化学教学,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研究如何通过化学基础知识教学,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和能力,培养关心自然、关心社会的情感,使之形成科学的态度,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新课标指出:初中化学教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阶段,要贯彻全面发展的方针,着眼于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以基础知识教育学生,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和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而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就在课堂,我们应通过教案的准备和设计,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素质教育的理念,真正贯彻“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全面落实学生的化学能力培养。
一、有效阅读,培养自学习惯
阅读并非完全是语文教学的事。可以说,阅读是人们汲取知识的主要手段和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之一,是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一项重要活动。在素质教育的新形势下,加强学科阅读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应根据教材内容,采取课前预习,课内阅读,集中讲解和讨论,课后巩固等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阅读。一般说来,在课堂教学中,不妨先安排一段时间,让学生去阅读即将学习的文本教材,使学生初步了解有关知识,鼓励学生根据自己掌握的知识,大胆提问和讨论,为课堂教学营造良好的氛围,打好坚实的基础。这样会使学生积极思考,学得主动,记得牢固,理解得深刻。为了使学生学会有效阅读,我们要指导学生在明确阅读目的的前提下,采取一般阅读和“咬文嚼字”两种读法,并要求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即在阅读时做到:画线——划出重点和难点;旁注——注明疑点。阅读能力是自学能力的基础,化学课堂教学过程中不应忽视阅读,相反,应强化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二、激发兴趣,引导学生乐学
兴趣是求知的巨大动力,是发明创造的源泉。学生刚接触化学,开始会颇有兴趣,尤其对化学实验更感到有意思。但学到化学用语、元素符号和基本概念时,常会感到抽象难懂、枯燥乏味,往往会使原有的兴趣消失。兴趣的培养在于诱导。我们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应因势利导,引导学生及时排除不利于发展认知兴趣的因素,有针对性地帮助他们扫除学习中的障碍,唤起他们对学习的兴趣,使他们积极主动自觉地投入学习。我们要及时对学生进行化学史教育,讲化学的发展和形成,结合教材介绍化学与现代化建设和生活的密切关系,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到:化学用语是国际通用的语言,是国际上用来表示物质的组成、结构和变化规律的一种特殊形式的交流工具,从而增强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而后,我们可以从讲绪言开始,将需要记住的元素符号、原子团等制成小卡片,把化合价编成顺口溜,把重点内容写成歌谣,分批分期地布置给学生,并经常提问检查,进行巩固。由于方便了记忆,学生自然乐学。
三、精讲巧练,提高教学效率
提高教学效率是现代教学的基本要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教学过程是在教师指导下的认识过程。就初中化学教学来说,其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实验能力、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而这些能力的提高,关键在于教师的启发和引导。因此,我们要面向全体学生,做到精讲巧练:精,就是突破重点,带过一般,设疑破难,创设思维情境。练,就是练到点子上,要精心设计一些针对性较强的问题,引导学生在分析研究这些问题的过程中,掌握所学知识。能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的或口头表达练习的,就尽可能让他们动手动口实践,以达到真正掌握知识,举一反三的目的。初中化学知识主要分为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元素及其化合物和化学计算四大部分。就拿元素及其化合物来说,知识内容庞杂,涉及三十多种元素,七十多种化合物和众多的化学方程式。如若把这些知识孤立地讲,往往会事倍功半。但只要抓住它们的内在联系,区别异同,进行归纳对比,形成网络,抓住其实质就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学中,我们要通过观察学生的表情、举动,以及接受的情况,针对学生感到有困难的地方,结合教材的关键点、知识联系的转折点,以及易混淆的地方,结合思考题,给学生以点拨、启发和疏通。只有在合理地安排知识体系的基础上,通过精讲多练,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还有利于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大面积提高化学教学效率。
四、组织实验,培养动手能力
杨振宁教授说:“中国的孩子们在动手的兴趣和能力方面明显不如欧洲和美国的孩子们,主要是没有动手的机会。”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所有自然科学中,化学涉及实验面之大内容之广是其他学科所不能比拟的。化学实验可以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动手操作等实践能力。因此,化学实验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条重要途径。正如戴安邦教授所说的:“搞化学实验,不管怎样增加,都不会过分。”我们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精心设计安排实验,尽可能多地让学生动手操作实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实验方面,经常采用的几种方法有:①设置趣味实验,培养注意能力。如做“烧不焦的手帕”、“玻璃棒点灯”等实验。②投影演示实验,培养观察能力。借助投影演示实验,既能放大实验现象,增强实验的可见度,又易于学生认真、细腻、有序地观察。③组织分组实验,培养动手能力。学生通过亲自试验,熟练掌握操作技能、技巧,而后巩固验证,可以加深和拓展他们所学得的理论知识。④利用选做实验,培养思维能力。我们根据教学的进度,有目的地选做实验,应用实验课题,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⑤布置实验作业,培养理解能力。它包括书面练习、学做实验、观察操作等多种形式。学生通过完成实验作业,能进一步加深理解和消化知识,是又一次灵活运用知识的再实践。⑥做家庭小实验,培养创造能力。学生在做家庭小实验时,需要独立思考,去想象、去钻研问题,在不同程度上创造性地运用知识,这样有助于学生智力与创造才能的发展。
五、因材施教,激发良好动机
因材施教,激发良好的动机。就是要求我们,帮助学生在每一个阶段内看清自己的努力目标,对不同学生有不同的要求,让他们经过努力能达到这个目标。学生尝到成功的快乐,就会加倍努力去战胜困难。所以,我们发现学生学有成效,就要多用激励性话语表扬他们,但不要一味赞赏学生的智能,而应更多地赞赏学生的劳动付出,赞赏他们的良好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从成功中找到自信和勇气。再就是注意评价内容多元化,评价标准层次化,评价方法激励化。初中生已具备了一定的知识水平,有要求独立自主的倾向,希望别人尊重自己,也希望自己是个有价值的人,非常希望别人尊重自己的人格,赏识自己的才干。因此,我们要对每一位学生抱以殷切的期望,寻找和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发展学生的潜能。当学生有了学习动机,有了自信,也就相信了自己的存在价值,相信自己能获得成功,哪怕遇到困难,也能直面困难,迎难而上。
培养学生的化学能力是化学学科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在教学中,我们要努力探讨,不断总结,争取获得科学有效的教学实践经验,从而推动化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
一、有效阅读,培养自学习惯
阅读并非完全是语文教学的事。可以说,阅读是人们汲取知识的主要手段和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之一,是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一项重要活动。在素质教育的新形势下,加强学科阅读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应根据教材内容,采取课前预习,课内阅读,集中讲解和讨论,课后巩固等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阅读。一般说来,在课堂教学中,不妨先安排一段时间,让学生去阅读即将学习的文本教材,使学生初步了解有关知识,鼓励学生根据自己掌握的知识,大胆提问和讨论,为课堂教学营造良好的氛围,打好坚实的基础。这样会使学生积极思考,学得主动,记得牢固,理解得深刻。为了使学生学会有效阅读,我们要指导学生在明确阅读目的的前提下,采取一般阅读和“咬文嚼字”两种读法,并要求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即在阅读时做到:画线——划出重点和难点;旁注——注明疑点。阅读能力是自学能力的基础,化学课堂教学过程中不应忽视阅读,相反,应强化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二、激发兴趣,引导学生乐学
兴趣是求知的巨大动力,是发明创造的源泉。学生刚接触化学,开始会颇有兴趣,尤其对化学实验更感到有意思。但学到化学用语、元素符号和基本概念时,常会感到抽象难懂、枯燥乏味,往往会使原有的兴趣消失。兴趣的培养在于诱导。我们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应因势利导,引导学生及时排除不利于发展认知兴趣的因素,有针对性地帮助他们扫除学习中的障碍,唤起他们对学习的兴趣,使他们积极主动自觉地投入学习。我们要及时对学生进行化学史教育,讲化学的发展和形成,结合教材介绍化学与现代化建设和生活的密切关系,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到:化学用语是国际通用的语言,是国际上用来表示物质的组成、结构和变化规律的一种特殊形式的交流工具,从而增强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而后,我们可以从讲绪言开始,将需要记住的元素符号、原子团等制成小卡片,把化合价编成顺口溜,把重点内容写成歌谣,分批分期地布置给学生,并经常提问检查,进行巩固。由于方便了记忆,学生自然乐学。
三、精讲巧练,提高教学效率
提高教学效率是现代教学的基本要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教学过程是在教师指导下的认识过程。就初中化学教学来说,其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实验能力、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而这些能力的提高,关键在于教师的启发和引导。因此,我们要面向全体学生,做到精讲巧练:精,就是突破重点,带过一般,设疑破难,创设思维情境。练,就是练到点子上,要精心设计一些针对性较强的问题,引导学生在分析研究这些问题的过程中,掌握所学知识。能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的或口头表达练习的,就尽可能让他们动手动口实践,以达到真正掌握知识,举一反三的目的。初中化学知识主要分为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元素及其化合物和化学计算四大部分。就拿元素及其化合物来说,知识内容庞杂,涉及三十多种元素,七十多种化合物和众多的化学方程式。如若把这些知识孤立地讲,往往会事倍功半。但只要抓住它们的内在联系,区别异同,进行归纳对比,形成网络,抓住其实质就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学中,我们要通过观察学生的表情、举动,以及接受的情况,针对学生感到有困难的地方,结合教材的关键点、知识联系的转折点,以及易混淆的地方,结合思考题,给学生以点拨、启发和疏通。只有在合理地安排知识体系的基础上,通过精讲多练,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还有利于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大面积提高化学教学效率。
四、组织实验,培养动手能力
杨振宁教授说:“中国的孩子们在动手的兴趣和能力方面明显不如欧洲和美国的孩子们,主要是没有动手的机会。”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所有自然科学中,化学涉及实验面之大内容之广是其他学科所不能比拟的。化学实验可以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动手操作等实践能力。因此,化学实验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条重要途径。正如戴安邦教授所说的:“搞化学实验,不管怎样增加,都不会过分。”我们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精心设计安排实验,尽可能多地让学生动手操作实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实验方面,经常采用的几种方法有:①设置趣味实验,培养注意能力。如做“烧不焦的手帕”、“玻璃棒点灯”等实验。②投影演示实验,培养观察能力。借助投影演示实验,既能放大实验现象,增强实验的可见度,又易于学生认真、细腻、有序地观察。③组织分组实验,培养动手能力。学生通过亲自试验,熟练掌握操作技能、技巧,而后巩固验证,可以加深和拓展他们所学得的理论知识。④利用选做实验,培养思维能力。我们根据教学的进度,有目的地选做实验,应用实验课题,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⑤布置实验作业,培养理解能力。它包括书面练习、学做实验、观察操作等多种形式。学生通过完成实验作业,能进一步加深理解和消化知识,是又一次灵活运用知识的再实践。⑥做家庭小实验,培养创造能力。学生在做家庭小实验时,需要独立思考,去想象、去钻研问题,在不同程度上创造性地运用知识,这样有助于学生智力与创造才能的发展。
五、因材施教,激发良好动机
因材施教,激发良好的动机。就是要求我们,帮助学生在每一个阶段内看清自己的努力目标,对不同学生有不同的要求,让他们经过努力能达到这个目标。学生尝到成功的快乐,就会加倍努力去战胜困难。所以,我们发现学生学有成效,就要多用激励性话语表扬他们,但不要一味赞赏学生的智能,而应更多地赞赏学生的劳动付出,赞赏他们的良好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从成功中找到自信和勇气。再就是注意评价内容多元化,评价标准层次化,评价方法激励化。初中生已具备了一定的知识水平,有要求独立自主的倾向,希望别人尊重自己,也希望自己是个有价值的人,非常希望别人尊重自己的人格,赏识自己的才干。因此,我们要对每一位学生抱以殷切的期望,寻找和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发展学生的潜能。当学生有了学习动机,有了自信,也就相信了自己的存在价值,相信自己能获得成功,哪怕遇到困难,也能直面困难,迎难而上。
培养学生的化学能力是化学学科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在教学中,我们要努力探讨,不断总结,争取获得科学有效的教学实践经验,从而推动化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