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目漱石爱情前三部曲中新知识青年的爱情命运

来源 :北方文学·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jie8801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夏目漱石和鲁迅是日本和中国近代文坛的大文豪,两人在文学手法及对后世的影响上有许多共通之处。处于时代变革时代的两位文学家,对于新知识青年给予了深切的关注,通过各自的文学作品,对广大青年们进行伦理启示。
  关键词:夏目漱石;青年伦理;知识青年;爱情命运;鲁迅
  夏目漱石与鲁迅无疑是日本与中国近代文学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不管是文风还是作品对后世的影响,两位伟人都有许多共通之处。新旧更替时代的中涌现出大批的新知识青年,他们深受进步思想的影响和熏陶,首先反映在爱情观上。当他们怀着对爱情的坚定信仰,冲破思想的束缚,与旧道德观念斗争,勇敢追求个人自由,之后的爱情命运又如何呢?夏目漱石和鲁迅敏锐地认识到,在时代交替的大潮中,新知识青年的爱情命运往往更为曲折,更富有发人深省的重要意义。因此,夏目漱石在爱情前三部曲《三四郎》、《其后》和《门》中,鲁迅在小说《伤逝》中,都不约而同地对新知识青年的爱情及命运给予了深切地关注。
  夏目漱石在他的爱情前三部曲诠释了他对新知识青年爱情观的理解。同样是进步知识青年,从乡下考入首都东京大学中的三四郎在情感上如同是一张白纸,家境优越大学毕业进入社会的代助在经历了感情纠结后,面对再一次的选择时匆匆地做了决定,却又对未来迷茫无措。这种对“后来”的期望,无疑是一个成年后的三四郎,“终究是个没有胆量的人”。而在三四郎那里作为青春问题的“不知道怎样面对社会生活”,也终于延宕为代助这里“要不要面对现实”的人生问题。当走到这一步时,作为三部曲最后一部的《门》其实已不可避免了。当宗助一直以来的命运呈现得无比真切,坚持时,不过像乘着那辆电车一直前行的决心一样,又有什么用呢。
  《伤逝》是鲁迅唯一以爱情为题材的小说,记录了新知识青年涓生与子君的爱情悲剧。爱情伊始,涓生与子君有着共同的心灵所向,两人都认为十分了解彼此,子君的一句“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使涓生下定决心要与子君在一起。但是,爱情的悲剧却在两人的幼稚中走向必然的灭亡—涓生理想的虚无主义,子君虚无的理想主义。涓生是只依照自己的一厢情愿来构建自己的生活,子君的勇敢和无畏却只因为爱,一旦在一起便别无所求,整日忙于那些柴米油盐的琐事。于是涓生开始厌弃子君的日渐浅薄,甚至于自我抱怨,到后来一步步演变成两看生厌,最后两人相隔天涯。笔者认为涓生与子君以为相爱就是爱情的最高境界,以同居的方式激烈地抗击当时整个社会,没有清醒地认识到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相爱容易相守难”,未理智地分析过这份爱情得以存在延续的经济基础,使得两人的爱情命运走向悲剧。
  《伤逝》中的涓生与《其后》中的代助,在面对现实这一问题上虽各有一些差别,但不难看出,他们的本质都是逃避。耽迷于梦境却无视或不愿正视现实的子君,苦苦求索解困之法却最终误入歧途的涓生,在生活的战斗中最终失败而遍体鳞伤,那无所附丽的爱终究完全变作虚空,于是,他说:“我要向着新的生活跨进一步去。我要将真实深深地藏在心的创伤后,默默前行,用遗忘和说谎做我的向导……”涓生最后只能靠写下那些对子君的悔恨才能获得自己内心的解脱,这无疑是饮鸩止渴。与之相比,代助遇事逃避的特质就更明显了。俗话说,有因必有果,当他自告奋勇为平冈做媒时就埋下后来对三千代念念不忘并终于激起旧情,当他终日无所事事完全依附家人的供养就埋下两人以后的举步维艰。他面对责任只是固执地逃避,然而直到“后来”终于展示出其残酷现实的面目,毫无退路的他也仍旧抱持任性的态度。精神上的富足究竟使他在意志上孱弱,即使他有着社会生活所不需要的丰富与敏感,也正是这一点使他“一点气魄都没有”“平时说起话来比别人振振有辞,到紧要关头,竟然哑口无言了”。
  从反抗到失败,再到失败后的无奈甚至妥协,强大的现实就是如此一点一点地打磨着新知识青年的勇气与棱角。处于时代先锋的新知识青年冲破旧社会的枷锁,勇敢地追求恋爱自由和个性解放,却因无聊烦琐的家庭生活和失业所导致的经济困顿而不得不以悲剧告终。不论是夏目漱石还是鲁迅,把同时代人描述的自由恋爱的颂歌作为时代的悲歌来表现,体现了他们对于知识青年爱情命运的深切关怀和思考,为广大青年们提供了伦理启示。
其他文献
摘要:净琉璃作为日本民族文化的璀璨明珠之一,与歌舞伎、能、狂言并称为日本四大传统舞台艺术,在日本戏剧史上熠熠生辉。净琉璃可谓造型艺术与戏曲艺术的集大成,在演出脚本、舞台音乐、制作工艺和造型雕刻等方面都保有极为独特的艺术特色。如今,净琉璃仅仅在文乐的表演剧团里勉强延续着日趋羸弱的生命力。然而江户年间,尤其是元禄年间到十八世纪中期,净琉璃与歌舞伎并驾齐驱代表着当时民间艺术的最高成就。本文以净琉璃剧作代
期刊
摘要:翻花是小时玩的游戏,用一根长线结环,用双手编出各种样式,等下一个人来解,又变化出新的模样。其中奥秘在于看清各线之交错,一解成形或线困绕手。海德格尔在《林中路》中对艺术的论述让某人茅塞顿开,或还是一团浆糊,正如海氏所说:“本文的思考关涉到艺术之迷,这个迷就是艺术本身。这里绝没有想要解开这个迷。我们的任务在于认识这个迷。”本文就跟随海氏的思想,一起来试图窥见艺术透出的几丝光亮。  关键词:海德格
期刊
摘要:英国学者苏珊·塞勒斯的传记式小说《文尼莎与弗吉尼亚》截取了英国小说家弗吉尼亚·伍尔夫和她的姐姐文尼莎·贝尔的生活片段,重述并虚构出新的文本,展现两人的生活情感和艺术创作。小说以虚构的信件表现真实的历史和情感,充分体现了伍尔夫所认为的文学必须表现主观真实的创作观,因而可说是以小说形式进行的一次对伍尔夫的批评阐释;同时也使小说与传记、虚构与事实、文本与现实几组对立之间的关系得到统一。  关键词:
期刊
摘要:美國著名语言哲学家格赖斯(H.P.Grice)认为,在人们交际过程中,对话双方似乎在有意无意地遵循着合作原则,以求有效地配合从而完成交际任务 (Cooperative Principle 简称CP)。然而,《红楼梦》中荣国府的CEO王熙凤在现实的言语实践中屡屡“触犯”这些原则,频频踏入“不合作”的雷池,却仍然以八面玲珑、巧舌如簧而著称,不仅赢得了一把手的充分信任,还经常一言既出,几颗赢得满座
期刊
摘要:独特的悖论式语法结构是《野草》的基本结构模式。该模式是鲁迅自觉实践《苦闷的象征》文艺思想的表现。通过对此问题的分析,能够见出域外文艺理论对于本土文学实践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鲁迅;文艺理论;《野草》;《苦闷的象征》  《野草》集在鲁迅所有的创作中具有特殊的意义。集子的创作时间是从1924年9月15日到1926年4月10日,后来结集时再作“题辞”于1927年4月26日。许多研究者指出,此段时
期刊
摘要:《最蓝的眼睛》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托妮莫里森的第一部作品,在这部小说里托妮莫里森为我们展示了白人文化侵蚀下黑人女性的悲惨命运。本文从文化霸权角度分析佩科拉的母亲宝琳·布里德洛夫的扭曲和脆弱,揭示小说坚守文化反抗侵蚀的主题。  关键词:文化侵蚀;文化霸权;母性  《最蓝的眼睛》是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妮莫里森的第一部小说。此后,托妮莫里森笔耕不辍,创作了十多部作品,每一部作品都在社会上引起很大反响。
期刊
摘要:自侦探小说发展以来多是重情节发展,而忽略了文艺色彩,然而东野圭吾所写的“推理小说”多倾向于社会、人性等方面,同时他在创作中的手法、命题以及形象塑造等方面,也具有较强的表现。本文主要对东野圭吾小说《白夜行》创作特点进行分析,供参考。  关键词:东野圭吾;小说;创作特点;研究  东野圭吾在日本堪称“推理小说”之王,在众多的“推理小说”之中,东野圭吾最具有代表性、最为人熟知的就属《白夜行》。《白夜
期刊
摘要:井上靖少年时代不寻常的成长环境造就了其特殊的成长经历,笔者尝试把这一段特殊成长经历作为考察对象,分析其对井上靖女性观的形成产生的影响,毫不夸张的说井上靖的少年时代经历是其文学创作的源头。  关键词:井上靖;女性;悲痛  在井上靖自传类的小说中常有女性登场,比如《白婆婆》中的祖母布衣(原型佳乃)、母亲七重(原型八重)、姨母祥子(原型麻知),以及《翌桧物语》中的皎子、雪枝、佐分利信子、加岛浜子、
期刊
摘要:随着现当代社会艺术思想的日趋变化,大众对于歌词的解读亦呈现出复杂化、深度化等趋势,流行音乐的蓬勃发展以及多元音乐文化的影响对于歌词的创作和审美都提出了更多思考和挑战。从歌词美学角度出发,探究流行音乐歌词的艺术接受及作品解构现象,不仅是对流行音乐审美趋势的思考,对于其歌词的创作和鉴赏也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流行音乐;歌词美学;艺术接受;作品解构;歌词鉴赏  歌词作为音乐文学学科中的一个
期刊
摘要:“内圣外王”作为儒学的精神内核,从先秦孔孟荀到现代新儒学,其内涵一直不断发展变化。文章通过孔子尊颜回、抑子贡的评价,分析孔子思想的“内圣”倾向,以及这一倾向对后世儒学发展的影响。  关键词:内圣外王;修己安人;颜回;子贡  “内圣外王”是后世儒家对儒学精神内核的概括。“内圣”指的是“圣人,人伦之至也”(《孟子·离娄上》),即将完善自身的道德追求作为最高理想;“外王”则指努力追求外在事功。“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