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边城》中的湘西音乐元素

来源 :当代音乐(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fdf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对电影《边城》里面所包含的湘西音乐元素进行了分析,并对电影中音乐的作用进行了探讨。同时,揭示了电影《边城》里面的音乐对我们的启示。
  [关键词]电影边城;沈从文;湘西音乐
  中图分类号:J61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2233(2016)04-0061-03
  一、电影《边城》简介
  电影《边城》是我国著名导演凌子风根据文学家沈从文的同名小说改编的很成功的一部作品,由冯汉元、刘魁、潘玫等主演,于1984年上映。作品获得了第五届中国电影金鸡奖(1985)最佳导演奖,而且同年获加拿大第九届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评委会荣誉大奖。电影以20世纪30年代川湘交界的边城小镇茶洞为背景,主要讲述了在茶峒有位船总顺顺,颇有名望。他的两个儿子大佬天保和二佬傩送,同时爱上渡口老船夫的外孙女翠翠。一天,顺顺托杨马兵来向老船夫说媒。老船夫得知大佬喜欢翠翠,不胜欣喜。大佬得知弟弟也爱慕翠翠,郁闷不乐,遂乘船外出经商,不幸落水毙命。噩耗传来,二佬傩送十分悲痛,不愿再提亲事,离家出走。老船夫见翠翠婚事无望,怅然伤怀,加之劳累过度,心力交瘁,终于在一个雷雨交加的夜晚与世诀别。翠翠依旧守候在渡船上,长年为人摆渡,同时,仍旧在等待未知的未来。
  二、电影《边城》中的音乐
  1.器乐
  电影中器乐的出现包括笛子、苗鼓、锣、唢呐、芦管。笛子是湘西苗族人民非常喜爱的一种乐器,多为苗族青年男子自娱和传情的工具。就整个电影而言,出现最多,给观众留下最深刻记忆的莫过于电影的背景音乐——低音笛声。在电影开头部分便有翠翠独自在山间吹笛的情景。接下来便是那嘭嘭鼓声和咚咚锣声。苗鼓在现代也很常见,常用于每年春节前后、婚嫁、迎宾客等重大活动,活动中他们都以鼓乐相迎,以鼓乐作为抒发自己情感的特殊方式。唢呐也是湘西苗族人民常用的乐器,在汉族也可常常见到。其声音较大音色粗犷有力,一般在人们婚丧嫁娶,操办红白喜事的礼仪使用。在电影里面就有这样的镜头,嘹亮的唢呐声伴着迎婚送亲的喜轿坐着渡船穿过河流。随后,翠翠跑回家去取小小竹子做的双管唢呐,请祖父坐在船头吹“娘送女”曲子给她听。她却同黄狗躺到门前大岩石上荫处看天上的云,慢慢睡着了。电影里还提到一种比较罕见的乐器,即芦管,其声音温婉柔和。但是在湘西已经绝少见到了,更不流行。当地许多中年以下的苗族人多数不知道芦管为何物了,年长者也只依稀记得它的名字。在寂静的夜里,爷爷和翠翠轮流吹着。
  2.民歌
  湘西苗歌是苗族人民除语言外交流思想表达感情的重要工具,在电影中也出现多首。如端午前夕,爷爷进城办节货,翠翠在船上轻轻地哼着巫师十二月里为人还愿迎神的歌,就属于湘西苗族的傩歌。湘西民族歌谣的产生还有着特定的巫文化土壤,巫文化是一种人与神的沟通行为,而作为人与神沟通的特殊语言则正是由土家、苗族的歌谣来充当。翠翠在船上哼唱的为人还愿迎神的歌就有着浓厚的巫文化特征:“白鸡关出老虎咬人,不咬别人,团总的小姐派第一。……大姐戴副金簪子,二姐戴副银钏子,只有我三妹没得什么戴,耳朵上长年戴条豆芽菜。”
  情歌对唱是湘西青年男女所钟爱的。几乎每个苗族人一生的恋歌、婚歌、老人歌等都是在他们特定的生命时空的特定经历,都是有规律的。电影中二佬傩送在深山岭上为翠翠唱的情歌,虽没有太多的镜头,但也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些情歌属于苗歌的山歌类,是苗族人民语言艺术的珍品。它同其他民歌一样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生活、生产和斗争中创造出来的口头文学。其音乐简洁朴实,风格独特大多是即兴演唱(见谱例1)。
  谱例1:
  三、电影《边城》中音乐的作用
  不管是开头部分出现的土家族小曲,还是后面的情歌、丧歌,导演都严格尊重原著,尽量再现原著所描写的发生在湘西茶洞小镇的爱情悲剧故事。我们知道选用具有地方特点的歌曲、戏曲、曲艺的音乐为电影音乐所用,可为影片营造渲染出一种浓厚的地方色彩来,也是电影音乐创作的主要来源和表现手段。
  1.串接镜头
  电影背景音乐有时就像一条锦带, 把一些分散的、跳跃的镜头串联起来, 这就是它的综合作用, 也是它独具特色的功能之一。电影背景音乐对画面的动作效果及影片的时代气息、民族色彩、民间风格方面做出了一定补充与阐述。
  2.渲染气氛
  电影《边城》,主人翁尚未登场,随着那些美丽宁静的画面出现的是一曲悠远低沉的低音笛声。浪漫,柔和,抒情的笛声,奠定了整个电影的感情基调。笛声在电影中出现了6次之多,始终贯穿在整部影片之中,参与并推动剧情的发展,增强影片的感染力。笛声的每一次出现都与主人公的命运紧密相连, 成为影片不可缺少的剧作元素。
  笛声第一次出现是在电影开头部分,剧中爷爷正在拉船渡人,忽听见翠翠在山间吹着笛子,声音婉转动听却略带伤感。随着笛声,爷爷面露感叹悲哀之情,这笛声似在告诉观众,看着可怜的翠翠,爷爷内心想起了死去的女儿,想起了女儿的悲剧。从第二次到影片最后的四次出现,都是老船夫为翠翠未来担忧,害怕可怜的翠翠重蹈其母亲的覆辙。如影片中翠翠叫祖父回来,被暮色笼罩的祖孙俩就坐在河边说话,提到了翠翠死去的母亲,说起了那些逝去却又令人无限惋惜的故事。婉转悠扬的笛声又一次响起,使老船夫内心的隐痛表现得淋漓尽致,亦像是世人为此叹息的声音。电影中第五次出现笛声,并不是像前面那几次单独出现,而是随着其他音乐一齐出现。音响效果犹如风暴的前奏,十分揪心,让人有一种不祥的预感。加上激烈的雷声更是让人备感忐忑,为电影悲剧性的结局做了铺垫。果然,爷爷在雷雨交加的夜晚绝望的死去,激烈的背景音乐就像是老船夫内心对现实的无奈和对翠翠的不舍。电影的最后仍是以悠远深沉的笛声结束,与开头相呼应。笛声就是翠翠生活的写照,在寂静、孤单中等待未知的未来。电影也并未穿插其他配乐。由始至终都是那段绕人心怀的笛声。这不仅是电影本身音乐本身的思想感情,也是作者内心思想感情的寄托。   剧中出现的鼓声和锣声,是在湘西三大传统节日之一的端午节的赛龙舟活动中,声音宏达浑厚、喜庆,与围观赛龙舟的人民群众的吆喝声交织在一起。还有伴随着迎婚送亲的唢呐声。这一系列苗族的乐器都经常出现在湘西人民节日和各种风俗活动中。
  3场景音乐
  傩送的歌声真诚,动听,在寂静的深夜里回荡在各个山脚,不仅飘进了翠翠的耳朵,更唱进了她的心里。这一幕生动地再现了湘西恋爱情歌的独特魅力。傩送唱的情歌就是自己内心的外化。表现了自己对喜欢的人的执着和真诚。其实电影艺术如同所有的艺术门类一样,无论是故事内容还是片中音乐,其产生的根源都是来自于社会生活。因为艺术的本身就是对社会生活的反映,因此情感也蕴涵在其中。电影中提到翠翠的母亲与茶洞军人因歌生情,而有了翠翠。船总家两个儿子也因同时喜欢翠翠,采用公平而浪漫的唱山歌的方式表达感情。两兄弟用歌声作为自己的诚意,用歌声把自己的心抛露在自己心爱人的面前。方法不是钱,不是貌,不是权力与地位,不是门阀也不是假装的一切,而是最真实最诚挚的歌。这些山歌不仅唱出了湘西人民的古朴,更唱出了人性最真切的欲望。这不正是湘西各族人民真诚善良,坦率勇敢的表现。
  四、电影《边城》音乐给我们的启示
  电影《边城》里面的音乐和电影的故事一样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音乐是电影声音中最不具体、最不标准的表现手段,在难以用画面和人声对白表达情感的深度和广度时,在故事叙述中情感发展最浓的时候,在画面气氛最需要渲染的时候,音乐便有了用武之地。既然我们无法用原来那种古老的方式来传承湘西传统音乐,我们就可以试着利用现代高科技,用现代传播媒体为湘西音乐的广泛传播做贡献。通过像电影《边城》那样的手段,在叙述主要故事时,用地道的湘西本土音乐做渲染,不仅使发生在湘西的感人历史故事广为人知,更让湘西的音乐传遍祖国大江南北,甚至走向世界。
  通过电影我们可以大致知道湘西苗族土家族人民喜爱和常用的乐器,在他们生活中音乐充当什么样的角色。譬如湘西的情歌传唱艺术,还有非常有地域特色的丧堂歌,了解丧堂歌的起源和内涵。从流于民间这种口头传承算来,丧堂歌应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了。这些都归功于电影背景音乐的传播。
  电影中的音乐从各个侧面帮助他们理解影片段落中各个人物的情绪和感情,甚至有些时候让音乐由背景变成了主体,带给观众以强烈的感情冲击。作为现代音乐主要传播途径之一的影视音乐,我们应当善用妙用其广泛而快捷方便的优势,使其为人们音乐文化的传播发挥最大最不可替代的作用。
  [参 考 文 献]
  [1]漆凌云.湘西情歌的文化传播[J].文艺争鸣,2009(09).[2]王艳敏.湘西青年恋爱歌乐文化的艺术特征[J].民族音乐,2009(05).
  [3]吴华强.湘西苗族音乐文化研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民族论坛,2009(07).
  [4]吴成群.湘西生态旅游中音乐文化研究的文献综述[J].发展2011(12).
  [5]聂双.浅论电影《边城》的艺术魅力[J].大众文艺,2006(05).
  (责任编辑:刘申五)
其他文献
<正>在西方国家,医患沟通是必修课程,如果一个医学生想拿到医生的职业资格,就必须经过沟通课程的考试。一直以来,我国的医学教育在医疗技术层面重视程度一直很高,但是在人文
<正>电视娱乐节目就是指通过电视这一特定的传播媒体传播的,大众广泛参与的,以审美性、娱乐性、观赏性、趣味性为突出特点的电视节目。至今,中国的电视娱乐节目已出现了综艺
双辊薄带连铸工艺是冶金领域的一项前沿技术,具有流程短、能耗低、金属收得率高、生产周期短、能减少轧机轧制道次、有效提高轧机作业率等特点。本文简述了双辊薄带连铸技术在
粤西白戏是以白话方言演唱、有特定音乐伴奏,以多种板式综合运用唱腔的杖头木偶戏。其唱词通俗易懂,唱腔优美,音乐动听。主要唱腔有正线慢板和反线慢板等,主奏乐器是三件头—
孙桂芝教授认为肿瘤的发生、发展与正气亏虚密切相关,六淫之邪、七情不舒、饮食不节、过度劳累等均为其致病因素。孙教授主张肿瘤的临床治疗应辨证论治,注重扶正祛邪,调节整
针对本厂生产的两种主动轮铸件批量出现缩松情况,运用华铸CAE软件对传统的铸造工艺进行凝固模拟和分析。在凝固模拟计算结果与实际相一致的基础上,采用华铸CAE软件对传统铸造工
<正>走进新文艺群体、网络新媒体、青年音乐工作者之中,深入了解当前文联和音协系统在履行新的职能定位,8月9一11日,中国音乐家协会分党组成员、副秘书长王建国,中国音乐家协
[摘要]通过将藏族民间舞蹈与现代舞蹈的有效融合,不但能为现代舞蹈带来更丰富的元素,也能有效促进藏族民间舞蹈的传承和保护。本文通过对藏族民间舞蹈的研究,阐述了藏族民间舞蹈与现代舞蹈融合的背景与意义,并通过教学实践分析其可行性,以期促进藏族民间舞蹈文化传播与发展。  [关键词]藏族民间舞蹈;现代舞蹈;融合  中图分类号:J70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2233(2016)07-0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