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逢一笑泯恩仇习近平与马英九第一次握手

来源 :作文周刊(高考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delaopolog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
  两岸关系是台湾海峡两岸的中国大陆和中国台湾关系的简称。海峡两岸同属一个中国。实践充分证明,海峡两岸中国人有能力、有智慧把两岸关系的前途掌握在自己手中,通过交流合作增进感情融合,增加共同利益,实现共同发展。
  2015年11月7日下午,大陆领导人习近平与台湾领导人马英九,在新加坡香格里拉酒店第一次握手,举行会面,坦诚交谈,就巩固两岸和平发展成果、推进两岸交流等问题交换意见。他们一致认为,应建立两岸领导人会面常态机制,努力使两岸和平发展的现状继续保持下去,使台海成为和平之海、发展之海。
  这是66年来,两岸领导人第一次会面,会面在亲切、亲和的气氛中展开,引起全球媒体的广泛关注。海内外同胞为两岸领导人勇敢迈出关键一步,而欢欣鼓舞,奔走相告。
  70年前,中国人民经过八年艰苦浴血奋战,终于打败了日本侵略者,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台湾光复,回到祖国的怀抱。台湾同胞本应与大陆同胞一道,共建一个民主、自由、富强的新中国。因国共内战,这个美好愿望波折不断。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国民党政权退踞台湾。
  蒋介石以中国正统自居,反对搞“两个中国”“一中一台”。在“一个中国”立场上国共双方有着相似的看法,使和平解放台湾成为可能。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一直心系祖国的宝岛台湾。1956年4月,毛泽东主席提出“和为贵”“爱国一家”“爱国不分先后”等主张,设想通过和平的方式解决台湾问题。在东西方冷战剧烈的时代,这个想法缺乏实现的外部环境。
  因长期的政治对立与军事对峙,两岸人民很长一段时间是“老死不相往来”,浅浅的海峡宽过太平洋,隔阂日深。
  随着东西方冷战趋于缓和,中美两个长期敌对的大国建立了外交关系。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郑重宣告了中国政府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大政方针,呼吁两岸就结束军事对峙状态进行商谈,尽快实现“通商、通邮、通航”。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一直想与国民党领导人会面,双方坐下来谈。1981年10月9日,胡耀邦总书记在首都各界纪念辛亥革命七十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我今天愿以共产党负责人的身份,邀请蒋经国先生、谢东闵先生、孙运璇先生”等人,“亲自来大陆和故乡看一看”。
  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提出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大政方针,“建议举行两党平等会谈,实行第三次合作,而不提中央和地方谈判”。邓小平还通过新加坡总理李光耀先生,传话给蒋经国,希望能与老同学见上一面。
  蒋经国对邓小平的会面口信小心应对,害怕骤然调整两岸政策可能带来巨大冲击。在病逝前,1987年11月,蒋经国不顾守旧势力的反对,毅然决然开放老兵返乡探亲,为两岸关系的改善开了一个小小的缺口。
  经过两岸双方的共同努力,1992年10月,大陆海协会与台湾海基会在香港商谈,就海峡两岸事务性(公证书使用)商谈中如何表述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问题进行了讨论,达成“各自表述”“一个中国”的口头共识。
  1993年4月,海协会会长汪道涵与海基会董事长辜振甫在新加坡举行两岸授权民间机构领导人的会谈,达成四项协议。
  为了早日结束海峡两岸的敌对状态,1995年1月,江泽民总书记提议:“我们欢迎台湾当局的领导人以适当身份前来访问;我们也愿意接受台湾方面的邀请,前往台湾。可以共商国是,也可以先就某些问题交换意见,就是相互走走看看,也是有益的。”
  李登辉对两岸领导人会面提出许多大陆难以接受的条件,如“要在国际场合”“要以中华民国总统身份”等。为了避免造成“两个中国”“一中一台”,大陆对台湾方面的过分要求没有答应。
  2000年5月,代表民进党的陈水扁上台后,拒不承认“九二共识”,就从根本上否定了两岸会谈的政治基础,两岸领导人也就失去了会面的前提条件。
  2005年4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国民党主席连战。双方就促进两岸关系改善和发展的重大问题及两党交往事宜交换意见,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共同发布“两岸和平发展共同愿景”的新闻公报。“胡连会”是国共两党最高领导人60年来的第一次会面。
  1979年以来,大陆积极倡议“三通”,通过经济交流来推动两岸民众的互动。经过近30年的努力,自2008年5月以来,两岸关系终于进入和平发展阶段。两岸“三通”得以实现,两岸经济交流不断深入,海协会和海基会恢复商谈,签署了23项协议,各阶层的互动日益频繁。2014年两岸交流约800万人次,每天往来于两岸的航班近120多个。这为两岸关系的突破打下了强大的经济基础、民意基础。随着两岸交流进入深水区,需要扩大人员互动的范围与提高人员互访的层级。
  两岸一家人,人员互动,就要常来常往,不应将两岸领导人的会面排除在外。两岸领导人共商和平发展的大计,是推动两岸保持良性互动的关键举措。由于台湾方面的严格限制,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委员以上的领导人从未访问过台湾。
  代表国民党的马英九上台后,兼任国民党主席,反对“台独”,坚持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大陆领导人多次表示愿意与台湾领导人会面。台湾岛内的“台独分子”一再给两岸领导人会面制造障碍,西方大国也不愿意两岸走得太近。受限于多方面因素的约束,马英九对两岸领导人会面一直小心谨慎、如履薄冰,提出在国际场合等要求。
  化解历史分歧,铸剑为犁,是两岸人民的共同期盼。习近平总书记曾在福建工作多年,与台胞接触频繁。他从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出发,强调“两岸一家亲”,“着眼长远,两岸长期存在的政治分歧问题终归要逐步解决,总不能将这些问题一代一代传下去”。
  对此,马英九做出回应:“我们的基本态度是,如果两岸领导人要会面,一定是在我方有需要、人民能支持,同时是在一种对等尊严的状态下才有可能。”
  两岸领导人会面的政治基础是“九二共识”。两岸领导人都有意会面,分歧在于具体的时间、地点、身份等问题。
  为了台海的和平与稳定,正视复杂的两岸关系,两岸领导人怀着巨大的政治勇气和担当,不计较身份、称呼这些次要问题,排除障碍,通过多次沟通,终于在新加坡会面。此乃第三地,既非大陆,亦非台湾,有“汪辜会谈”的先例。马英九已不再兼任国民党主席,此次会面,是大陆领导人与台湾领导人的会面,互称“先生”,体现了对等包容、相互尊重。时间是11月7日,马英九还有近7个月的任期。此时距台湾大选还有2个多月,国民党还是执政党。此次会面对台湾下一任领导人亦有示范作用。
  “渡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两岸关系经历66年的风风雨雨,冲突坎坷,走到今天,习近平与马英九在新加坡第一次握手,成功会面,相见恨晚,互诉衷肠,在两岸关系发展中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推动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进程,将为两岸化解历史恩怨、共谋中华民族长远发展大计,探索出一条新路。
  (选自“中国网”2015年11月7日,有删改)
  文章细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大陆与台湾两岸关系的发展情况,有对历史的慨叹,有对未来的憧憬,真实客观,又饱含深情。
  1.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一部分,结合历史知识,证实这一观点。
  2.此次会面意义重大,淡淡你的理解和认识。
其他文献
【写作指导】  “材料丰富”是指文章内容丰富,写作各种文体文章的基本要求。指文章使用的材料种类多、数量大,指文章内容丰赡,血肉丰满,是在基础等级“内容充实”基础上更高一层的评价标准。  一篇文章的主题是“灵魂”,结构是“骨骼”,材料则犹如“血肉”。材料丰富了,就会使记叙文的形象更加丰满,细节更加生动典型;就会使议论文的分析更加透彻,论述更加充分,论证更加准确。如何选材来增补“血肉”,使文章变得鲜活
期刊
【写作指导】  “中心”是文章的灵魂,是文章的纲,它是一根红线,贯串全篇。文章的选材、结构、语言等都要以中心为依据。写作的“中心”源于题干要求,但应该更凝练,更“明确、正确、准确”。“明确”就是表达“中心”的句子要清晰明白,贯串始终,所在的位置也要尽可能显著,最好让阅卷老师一目了然;“正确”就是中心观点要健康、积极;“准确”就是对题目、材料的把握要不偏不倚,详略得当,重点突出。具体写作时,要注意以
期刊
我们初学作文的人,应该甘心作庸人,应该用气力去作文章。应该先想好了再写。  所谓先想好了再写,就是一个作文的人,在下笔之先,对于这篇文章应该有一个“中心思想”。有了中心思想然后设法把这个中心思想发挥出来。这如何发挥的法子,古人叫作“布局”,今人叫作“结构”(Construction)。  怎样才算是结构呢?  结构的意义,就是组织,或是编织。有了中心思想的人,应该想如何用文字把这个中心思想写了出来
期刊
如果把智慧比喻为一朵含苞待放的花儿,那么勇气就是温暖明静的阳光,花儿只有在阳光的沐浴下才能开得灿烂,开得耀眼。智慧遇到了勇气才能缔造出绚烂的人生。  中国明代有个喜欢异想天开的人,名叫万户,他坐在椅子上,手擎着两个大风筝,身上捆绑着47支火箭,企图借助火箭的推力和风筝的力量来翱翔天空。他的想法和做法在当时人们的眼里真是愚蠢可笑极了。最终,他失败了,并且为之丢了性命。然而几百年后,人类终于实现了在天
期刊
我曾经遇到一个小男孩,他每天下午6点会准时到他爸爸的小推车那里,他的爸爸是卖煎饼的。我经过那个地方的时候经常会看到小男孩,他茫然地看着人来人往的街道,眼里总闪烁出一般孩子所没有的孤独。他偶尔在旁边的树下玩小草,偶尔趴在一张塑料凳上写作业。晚上9点多的时候,他困了,就枕着小书包睡在爸爸手推车旁的一块硬纸板上。我经过他身边的时候总是看着他,他也看着我,然后我对他眨一下眼睛,他却马上看向别处,仿佛害羞一
期刊
许多人的一生都在追求“中心”位置,追求聚光灯下的闪耀,又有多少人甘愿去做一个旁观者,静静品味着秋叶的静美,春花的绚烂?  用旁观者的姿态面对世界,静候云卷云舒,花开花落,会发现月圆是画,月缺是诗,会发现另一番美景。  苏轼与客人的那一次赤壁泛舟,道出了人生的真谛,将“自我”的位置置于万物之上,一切不过是一瞬,但若以旁观者的眼光去观察万物,便会发现我们已拥有了世间最美好的一切,“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
期刊
新加坡香格里拉酒店,海峡两岸的中国人共同见证了这样一个历史性的时刻:习近平与马英九的手紧紧地握在了一起,这是两岸领导人时隔66年的首次会面。尽管这次会面的时间不是很长,但很多细节都值得回味:两人长达70秒的握手,习近平在致辞中提到的“打断骨头连着筋”,两位“先生”对未来的期许和展望以及马英九送给习近平的“台湾蓝鹊”和“马祖老酒”。这些打动人的细节有何寓意?  70秒的握手  70秒!这是习近平和马
期刊
【热点引入】  由新华社发起的“中国网事·感动2015”第四季度网络人物评选结果于2015年11月26日揭晓,从11月20日起网民通过几十万张选票,选出了自己心目中的“草根英雄”。这些“草根英雄”都很普通,但正因为他们的普通简单,其事迹才更感人肺腑。他们用切实的行动、无悔的选择,诠释着人间的善良与至美。在他们身上,我们能看到人性的光芒,更会发现被光芒照耀着的自己。  【素材展示】  “守望生命”长
期刊
【模拟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  上大夫壶遂曰:“昔孔子何为而作《春秋》哉”?太史公曰:“……夫《春秋》,上明三王之道,下辨人事之纪,别嫌疑,明是非,定犹豫,善善恶恶,贤贤贱不肖,存亡国,继绝世,补弊起废,王道之大者也。……有国者不可以不知《春秋》,前有谗而弗见,后有贼而不知。为人臣者不可以不知《春秋》,守经事而不知其宜,遭变事而不知其权。为人君父而不通于《春秋》之义者,必
期刊
“自我意象”是一个重要的心理学发现。这种自我意象就是“我属于哪种人”的自我观念,它建立在我们对自身的认知和评价基础上。  如果你的自我意象是一个失败的人,你就会不断地在自己内心那“荧光屏”上看到一个垂头丧气、难当大任的自我,听到“我是没出息、没有长进”之类负面的讯息,然后感到沮丧、自卑、无奈与无能,那么你在现实生活中便会“注定”失败。另一方面,如果你的自我意象是一个成功人士,你会不断地在你内心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