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现代化教育不断发展,新课程改革在初中教育中逐渐推广并取得一定的成果。新课程改革不仅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与理念,还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提出新的要求。对于初中数学教育来说,建立高效课堂是实现教学水平提高与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措施。本文简要分析了当前在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实现高效课堂构建优化的有效措施,以期为广大初中数学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高效课堂;现状;策略
對于初中数学教育来说,最主要的教学形式是课堂教学,是实现知识传授与学生培养的重要载体。所以为实现教学质量的提高以及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上升,应当积极加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就目前我国的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构建来说,部分初中学校与教师已经意识到高效课堂的重要性,但是在构建过程中依旧存在许多问题,影响了高效课堂对于数学教学的作用发挥,所以应当积极进行问题分析与不断优化[1]。
一、当前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在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教学与学习两个角度。首先从教学方面说起,在传统的初中数学教育模式中,教师是课堂的主体,而学生对于知识的吸收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在这样的灌输式教育当中,教师和学生往往会形成管理与被管理的相处模式,学生容易产生逆反心理,失去学习积极性。师生互动的不足,导致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另外,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的授课内容主要是根据固定的教材大纲按部就班地进行知识教授。在学生依靠教师进行知识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往往将知识内容作为重点,忽略了启发式教育的重要性,没有引导学生自主进行知识探索,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导致初中数学教育的课堂高效性难以实现[2]。
从学生学习的角度来看,当前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不高,没有自主学习与探索能力。并且由于初中数学知识具有抽象性,部分基础较差,难以把握课堂教学进度与知识吸收的学生很容易丧失学习自信心与积极性。
二、实现高效课堂构建优化的有效措施
1、教学技巧的提高。在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不平等的,主要以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关系形式存在,这样的关系难以适应现代化的高效课堂建立的要求。只有当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平等互信的关系,才能加强学生学习体验共鸣。同时,教师还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改变原本的枯燥学习环境,实现趣味化教学,让学生在轻松的教学环境中实现数学知识的学习与掌握。例如,在进行初中数学《统计图》这一课程的学习中,教师可以让学生首先进行多种统计图的观察,并提出问题让学生进行解答自主探究,比如不同统计图的特点。然后就探究问题开展小组学习与讨论,最后进行总结。然后教师再进行相关概念与知识的引入,实现事半功倍的课堂教学[3]。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鼓励学生进行实践的方法,实现知识巩固与实际应用。比如让学生根据班级同学的男女数量进行统计图制作。
2、利用互动情景创建实现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可以在实际教学中根据不同的情景创建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如果要做到學生与教师之间更加具有互动氛围,加强两者之间的交流与探讨,让学生在进行数学课程学习的时候更加具有积极主动性,更加具有知识探究的欲望。可以采取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育模式,在课堂上尽量减少知识灌输的教学部分,转而将课堂更多地交给学生,增加教师与学生知识探讨与交流的时间,让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在这样的教学情境当中提高知识学习的热情,进而实现知识的吸收。相比传统的教学模式,这样的做法也会使教师在进行课程教授的时候更加轻松。
例如,在初中数学课程中的《平行线》学习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进行平行线概念的发现、总结与延伸。首先,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技术对生活中的常见平行线类型进行播出,例如轨道、跑道、电线以及双杠等,进行教学引导。之后让学生从生活中进行更多的平行线的发现,并就发现与同学、老师展开探讨,自主总结平行线的特点,并不断进行开拓性思考,最后进行班级交流。通过这样的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积极性[4]。
3、引导学生进行反思与归纳。初中学生在进行数学知识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要实现数学知识的了解,还要具备知识问题解答以及知识识记应用的能力。这是初中数学教学的根本教学目的,也是实现高效课堂构建的重要方法。要实现这一点,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反思与归纳。之后再要求学生进行直角、钝角以及锐角三种三角形的总线、平分线的绘制,引导学生进行位置观察。接着带领学生进行之前知识的复习巩固,总结相关知识点之间的关联,最终实现课堂教学高效性完成。在学生的反思与归纳过程中,教师要进行实时指导,利用这种方法掌握学生的实时学习情况,并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5]。
4、教师应当体现自身的主导作用。虽然实现高效课堂创建的根本是转变学生与教师的课堂地位,将课堂学习的主体地位交还给学生,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自主学习是初中数学学习的全部重点。教师应当保证自身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地位的体现,进行科学的学习指导与问题解决。另外,由于在高效课堂中,实行小组合作学习与探讨是十分必要的教学形式,但是教师一定要在这过程中做好监督,避免小组学习流于形式。要主导性地引导学生进行个人观点的有效表达,促进小组学习的学习效率有效提高。另外,教师还要避免教学过程中对于教学模式多样化的过度追求,认识到教学模式主要是实现高效教学的重要手段。
三、结语
高效课堂对于我国初中数学教学质量以及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具有重要的积极影响,所以,加强高效课堂建设是十分重要的。要做到这一点,首先需要相关的学校与教育工作者积极转变教学观念,并在实际教学中将课堂学习的主体地位交还给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学习引导作用。同时,教师还要注意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从多角度多方面利用现有的环境与技术进行教学组织,从而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实现真正的高效课堂构建。
参考文献
[1] 崔娟芳.学案导学教学模式下初中数学课堂探究现状调查及策略探讨[D].陕西师范大学,2014.
[2] 张祥.关于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几点思考[J].成功(教育),2013,11:39.
[3] 丰静林.探究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策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3,12:90+104.
[4] 罗晓龙.关于构建初中数学教学高效课堂的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14:85+87.
[5] 郑宝燕.利用“少教多学”教学策略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J].新课程学习(中),2015,04:61-62.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高效课堂;现状;策略
對于初中数学教育来说,最主要的教学形式是课堂教学,是实现知识传授与学生培养的重要载体。所以为实现教学质量的提高以及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上升,应当积极加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就目前我国的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构建来说,部分初中学校与教师已经意识到高效课堂的重要性,但是在构建过程中依旧存在许多问题,影响了高效课堂对于数学教学的作用发挥,所以应当积极进行问题分析与不断优化[1]。
一、当前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在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教学与学习两个角度。首先从教学方面说起,在传统的初中数学教育模式中,教师是课堂的主体,而学生对于知识的吸收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在这样的灌输式教育当中,教师和学生往往会形成管理与被管理的相处模式,学生容易产生逆反心理,失去学习积极性。师生互动的不足,导致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另外,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的授课内容主要是根据固定的教材大纲按部就班地进行知识教授。在学生依靠教师进行知识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往往将知识内容作为重点,忽略了启发式教育的重要性,没有引导学生自主进行知识探索,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导致初中数学教育的课堂高效性难以实现[2]。
从学生学习的角度来看,当前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不高,没有自主学习与探索能力。并且由于初中数学知识具有抽象性,部分基础较差,难以把握课堂教学进度与知识吸收的学生很容易丧失学习自信心与积极性。
二、实现高效课堂构建优化的有效措施
1、教学技巧的提高。在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不平等的,主要以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关系形式存在,这样的关系难以适应现代化的高效课堂建立的要求。只有当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平等互信的关系,才能加强学生学习体验共鸣。同时,教师还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改变原本的枯燥学习环境,实现趣味化教学,让学生在轻松的教学环境中实现数学知识的学习与掌握。例如,在进行初中数学《统计图》这一课程的学习中,教师可以让学生首先进行多种统计图的观察,并提出问题让学生进行解答自主探究,比如不同统计图的特点。然后就探究问题开展小组学习与讨论,最后进行总结。然后教师再进行相关概念与知识的引入,实现事半功倍的课堂教学[3]。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鼓励学生进行实践的方法,实现知识巩固与实际应用。比如让学生根据班级同学的男女数量进行统计图制作。
2、利用互动情景创建实现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可以在实际教学中根据不同的情景创建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如果要做到學生与教师之间更加具有互动氛围,加强两者之间的交流与探讨,让学生在进行数学课程学习的时候更加具有积极主动性,更加具有知识探究的欲望。可以采取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育模式,在课堂上尽量减少知识灌输的教学部分,转而将课堂更多地交给学生,增加教师与学生知识探讨与交流的时间,让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在这样的教学情境当中提高知识学习的热情,进而实现知识的吸收。相比传统的教学模式,这样的做法也会使教师在进行课程教授的时候更加轻松。
例如,在初中数学课程中的《平行线》学习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进行平行线概念的发现、总结与延伸。首先,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技术对生活中的常见平行线类型进行播出,例如轨道、跑道、电线以及双杠等,进行教学引导。之后让学生从生活中进行更多的平行线的发现,并就发现与同学、老师展开探讨,自主总结平行线的特点,并不断进行开拓性思考,最后进行班级交流。通过这样的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积极性[4]。
3、引导学生进行反思与归纳。初中学生在进行数学知识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要实现数学知识的了解,还要具备知识问题解答以及知识识记应用的能力。这是初中数学教学的根本教学目的,也是实现高效课堂构建的重要方法。要实现这一点,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反思与归纳。之后再要求学生进行直角、钝角以及锐角三种三角形的总线、平分线的绘制,引导学生进行位置观察。接着带领学生进行之前知识的复习巩固,总结相关知识点之间的关联,最终实现课堂教学高效性完成。在学生的反思与归纳过程中,教师要进行实时指导,利用这种方法掌握学生的实时学习情况,并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5]。
4、教师应当体现自身的主导作用。虽然实现高效课堂创建的根本是转变学生与教师的课堂地位,将课堂学习的主体地位交还给学生,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自主学习是初中数学学习的全部重点。教师应当保证自身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地位的体现,进行科学的学习指导与问题解决。另外,由于在高效课堂中,实行小组合作学习与探讨是十分必要的教学形式,但是教师一定要在这过程中做好监督,避免小组学习流于形式。要主导性地引导学生进行个人观点的有效表达,促进小组学习的学习效率有效提高。另外,教师还要避免教学过程中对于教学模式多样化的过度追求,认识到教学模式主要是实现高效教学的重要手段。
三、结语
高效课堂对于我国初中数学教学质量以及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具有重要的积极影响,所以,加强高效课堂建设是十分重要的。要做到这一点,首先需要相关的学校与教育工作者积极转变教学观念,并在实际教学中将课堂学习的主体地位交还给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学习引导作用。同时,教师还要注意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从多角度多方面利用现有的环境与技术进行教学组织,从而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实现真正的高效课堂构建。
参考文献
[1] 崔娟芳.学案导学教学模式下初中数学课堂探究现状调查及策略探讨[D].陕西师范大学,2014.
[2] 张祥.关于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几点思考[J].成功(教育),2013,11:39.
[3] 丰静林.探究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策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3,12:90+104.
[4] 罗晓龙.关于构建初中数学教学高效课堂的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14:85+87.
[5] 郑宝燕.利用“少教多学”教学策略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J].新课程学习(中),2015,04: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