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探讨晚期卵巢浆液性腺癌患者术前血清中6种细胞因子水平与临床病理因素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用流式细胞微球阵列术检测51例晚期卵巢癌患者及46例健康女性(对照组)血清中干扰素-γ(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2、IL-4、IL-5、IL-10的表达水平.结果 卵巢癌患者IFN-γ(20.68±11.45)、IL-2(4.54±1.18)、IL-4(5.66±2
【机 构】
:
310022,杭州,浙江省肿瘤医院研究所,310022,杭州,浙江省肿瘤医院研究所,310022,杭州,浙江省肿瘤医院研究所,310022,杭州,浙江省肿瘤医院研究所,310022,杭州,浙江省肿瘤医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晚期卵巢浆液性腺癌患者术前血清中6种细胞因子水平与临床病理因素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用流式细胞微球阵列术检测51例晚期卵巢癌患者及46例健康女性(对照组)血清中干扰素-γ(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2、IL-4、IL-5、IL-10的表达水平.结果 卵巢癌患者IFN-γ(20.68±11.45)、IL-2(4.54±1.18)、IL-4(5.66±2.25)、IL-5(2.72±0.86)μg/L及IL-10(5.93±7.92)μg/L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而TNF-α(7.53±8.47)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卵巢癌患者的IFN-γ/IL-4比值(3.93±2.34)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表明年龄(P=0.016)、绝经状态(P=0.001)、IL-10水平(P=0.010)与患者生存状态明显相关;Cox回归分析显示,IL-2(P=0.045)和IL-10(P=0.007)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不受其他细胞因子以及临床参数诸如临床分期、分化程度、年龄、是否淋巴结转移、体质量指数、是否绝经、发病部位等的影响.结论 晚期卵巢癌患者机体出现辅助性T细胞(Th)1/Th2失衡和不同程度的免疫机制紊乱.年龄和绝经状态是影响患者生存的重要因素,IL-2和IL-10水平是卵巢癌的独立预后因素。
其他文献
患者女,78岁.绝经30余年,近1个月无明显诱因出现下腹部坠胀感,于2010年7月收入院.无明显腹痛,无阴道流血.妇科检查:老年性外阴,阴道通畅,宫颈光滑,下腹部可触及一个肿块,大小约7 cm×8 cm,无压痛,因患者肥胖附件触诊不清.肝脾未见异常,全身淋巴结无肿大.下腹部CT:盆腔肿块.下腹部磁共振检查:子宫底部肿瘤,考虑肉瘤可能.胸部X线片未见异常.外周血、骨髓涂片均正常.患者入院后行广泛全子
患者男,33岁.因发现左胸背部包块4年余于2009年11月17日入院.CT肋骨三维重建示:左侧第六后肋可见一菜花样骨性密度影,其周可见多个软组织样肿物,肿物内见散在高密度钙化灶,肋骨未见明显骨质破坏征象,未见胸腔积液征象(图1).体检:左侧胸背部肩胛下角内侧旁可触及一个范围约5 cm ×4 cm包块,质中、边界清、活动度可,轻压痛.既往健康,无外伤史及肿瘤家族史。
患者女,72岁.因发现颈前肿块3d入院.3 d前无意中发现颈前偏右一鸡蛋大小的肿块,无声音嘶哑、饮水呛咳,无吞咽梗阻、呼吸困难,无头痛、头晕、头胀,无多食消瘦、烦躁易怒,无畏寒高热、心悸大汗,无午后潮热、盗汗。
目的 比较4种常见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CGN)中新月体细胞成分及其细胞增殖的变化.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45例CGN,包括抗肾小球基底膜型CGN 10例、新月体型IgA肾病12例、寡免疫复合物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相关性CGN 12例、新月体型狼疮性肾炎11例,新月体中细胞特异性标志物细胞角蛋白(CK,壁层上皮细胞)、CD68(巨噬细胞)、巢蛋白(足细胞)和podocaly
鼻咽癌好发于我国南方,是一种相对独特的肿瘤.研究显示,不同地区鼻咽癌的遗传和发病机制各不相同.要研究和探讨鼻咽癌的发病及遗传机制、筛选其早期诊断或预后相关的标志物、探寻其个体化治疗方案等,必须有充足的、合格的组织样本及其完整的临床资料;同时保护我国现存的、有限的疾病资源是每一个医务工作者的责任和义务[1-2].为此,我们收集并建立了规范化、标准化的鼻咽癌组织标本库及其信息管理系统。
消化系统疾病种类繁多,包括了从口腔至直肠的消化道以及肝、胰、涎腺等消化腺的肿瘤性和非肿瘤性疾病.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出现了新的检测技术及指标,加快了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断.为提高消化系统疾病的病理诊断水平,并进一步了解新增的疾病及新概念,由<中华病理学杂志>编辑委员会和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主办的第十一届全国诊断病理暨消化系统疾病学术研讨会于2010年4月15-18日在重庆市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
胃上皮内瘤变(gastric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GIN),或称胃上皮异型增生(gastric epithelial dysplasia)与胃癌关系密切,高级别异型增生与40%~100%早期胃癌相关,并见于5%~80%进展期胃癌的癌旁组织[1-2]。
乳腺癌是一组异质性极高的肿瘤[1],目前大多数乳腺癌的预后/预测因子,如患者年龄、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淋巴/血管侵犯、转移肿瘤大小,以及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HER2的表达水平,都是病理诊断的重要组成部分[2-3]。
目的 研究宫颈癌新辅助化疗(NACT)后病理形态改变及对病理诊断的影响,评价宫颈癌化疗组织学疗效评判标准.方法 对56例Ⅰb2/Ⅱa期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NACT手术前后病理切片进行形态观察和组织学疗效评价,并与影像学/妇科检查对化疗疗效评价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56例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NACT后组织学3级/重度改变11例(19.6%),2级/中度改变24例(42.9%),1级/轻度改变13例(23.
自从Lynch等[1]和Paez等[2]发现肺癌细胞中上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酪氨酸激酶编码区基因突变以来,研究证明具有EGFR基因第19号外显子(de1746-A750)缺失突变或第21号外显子L858R错义突变的肺癌患者使用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吉非替尼进行分子靶向治疗的有效率高达80%以上,而对于缺乏EGFR突变的患者采用上述治疗则基本无效[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