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我国十几年发展外向型经济过程中,我们以往只注重较为直观和浅显地发展外向型企业,主要是有形地在国外承揽一些工程,没有长足的发展;而忽略了外向型建筑企业经济的诸多关联因素,以外向拉动建筑企业经济,是发展外向型经济 、发展外向型建筑企业为基础。
[关键词]建筑 企业发展 外向型 经济
中图分类号:F407.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21-0086-01
一、建筑企业外向型经济的概念与思考
全面思考外向型建筑企业经济及明确发展方向正当其时,而影响企业外向发展的主要因素:对外融资、人力资源、施工管理、施工技术 、产品及质量体系、市场环境和国家政策等全部因素组成。为使建筑企业定于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 发展方向和战略方针,我国建筑企业的运作和管理需要作适当的调整,即管理机制、手段、方法 、流程等等,都需要作出适应国际建筑市场的需要,符合国际惯例的调整,以使我国建筑企业能够与国外建筑市场顺利快捷地沟通,将其纳入国际经济循环体系中去。这样就使得我国建筑企业具有国际市场的亲和力和具有拓展国际建筑市场的氛围,使我国建筑企业真正进入国际建筑经济循环体系。
二、市场:确定单一国际建筑市场环境与开拓意识
调整国际建筑市场概念,以竞争为主导思想,以建筑市场占有为发展战略目标,而不是以企业自身规模和在国外与国内施工项目的比例为目标,开拓国际建筑市场。为此,我国建筑企业要从观念上调整的是,国内市场和国外市场看作一个市场和市场占有率的竞争意识,将国内建筑企业在国外施工就是发展拉动企业经济的单一思维,调整为建筑企业扩大施工工程规模、效益和建筑市场占有率。特别是对世界范围内的建筑市场或某一国家的建筑市场开拓,这是其一;与国内或国际上的建筑企业联盟合作,在境外某一建筑市场共同开拓建筑市场,这是其二。我国建筑企业在国际建筑市场开拓战略可采取以行业建筑集团公司为先导,联合本国建筑企业,加上部分境外相关企业进行国际分工协作,针对某一区域或某一国建筑市場进行开拓,同时以该建筑市场已有的其他国家建筑企业为目标,以比较优势,提高我国建筑企业在该建筑市场占有的成功率和占有率,形成我国建筑企业和国外建筑企业在境外国际建筑市场上的经济循环。这种方法就是借船出海的原则 。
我国建筑企业的施工生产技术,在改革开放的20多年里,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相对发达国家和现代经济发展的需要来说,还有很长的征途需要跋涉。我国的建筑企业要想跻身于世界先进行列,需要输入相对先进的施工生产技术、专利技术以及其他技术,以使建筑企业建造出更高更难的工程产品。但仅有输入而无输出,我们将会无谓地损失经济循环中的利益与效益,也是一种浪费。因而我们还要向相对较为落后的国家和地区输出已经换代的知识、技术和设备,而对这些国家和地区而言,这些知识、技术和设备还较有实用价值,这一输出取决于需求的时效性。
以境外某一区域或某一国家的建筑经济发展进程和当地技术面临的障碍为线索,比较我国建筑技术优势,组织技术支援建筑企业,以配套的技术支援为后盾,联合进入该地市场,并以其获得的收益反过来向先进国家引进相对先进的技术,同时提高了我国建筑企业的自身施工技术水平。
三、人才:建立国际人力资源开发与交流机制
人才升级培训,建立复合型工程人才培训机制,使这些人才即懂广泛的跨专业知识技术,又有谈判、编标、投标、索赔和组织能力。我国的建筑企业需与国际上有关的企业或组织建立人才交流与培训机制与渠道,人才交流除可提高我建筑企业自身外向型水平外,还可引进国外较为先进的建筑经济思维、理论及其关系到我国建筑企业未来建筑经济发展相应的社会关系网络,也是建筑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发展外向型建筑企业经济的较好的方法和捷径之一。
我国建筑企业可以与国外建筑企业或机构互利互惠地交换,建立人才交流与培训机制和渠道,提高国内建筑企业的集团化、跨国化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同时,这也对双方互相开拓对方建筑市场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获得先进的建筑企业集成系统的管理方法、经营手段、技术、技巧等,发展成为向国外输出人力资源和开拓市场的新格局,是我国企业引进人才的目的。
四、管理:企业管理与国际交流
我国的企业管理从1984年才比较正式地开始发展与实行。企业从生产过程的控制QC,生产流程全控制TQC,对产品的质量管理,发展到今天的ISO9000族的管理,更向质量管理、质量保证、质量改善的PDCA循环模式,持续改善质量等方面发展,并趋向于全面质量管理,融企业内外质量与产品质量管理为一体的新模式。企业也从内部管理,发展到今天的内外管理结合与公共关系相协调的良好运作方式。
但是我国建筑企业仍在比较狭小的领域内,执行着自己的管理模式,或引用国际上比较旧的内部管理模式,向先进的外向管理模式过渡进程比较缓慢。因此,我国建筑企业急需建立与外国建筑企业,特别是国际上大型建筑企业或跨国管理层交流与交换的机制,以使我国建筑企业能较快地接受较先进的管理模式,较快地按照国际惯例运作我国建筑企业。运作模式可采用国际上通常惯例,即在经济策略与目标市场上建立经济合作伙伴关系,而后成为紧密互信关系,将合作伙伴互作同一经济循环体,互派高层管理人员以各自管理优势协作统一体工程的运作,我国建筑企业从中学习统一体工程国际先进的管理方式。它能使我们不但交换到先进的管理理论和经验,还帮助我们的建筑企业真正和全面了解西方经济理论和人文差异,为建筑企业外向型发展与国际化经营带来管理新模式,以最短的时间跨过世界先进国家和先进企业经过几十年摸索过的艰苦路程,这对我国建筑企业来讲不无裨益。
五、信息:国际性信息咨询与交换
现在我们已进入公认的信息时代,但我国建筑企业获得真正的相关工程信息的手段、途径、内容还是相当的落后、原始、不详细和不确切。即使我国的internet网络等信息技术已接近或达到世界水平,但我国仍未加入WTO,或与区域市场的相关工程信息机构也沟通不畅,我国建筑企业获得工程信息的各种机制几乎不存在或不健全、不完善。
六、结束语
目前衔接我国大部分建筑企业所需咨询和所获得的信息几乎都为我政府部分驻外机构或企业现行业主提供,这毕竟有很大局限。应发展以官方或非官方为组织机构,结合新闻媒体,或internet网,或所投资企业等,以行业产业等方式分门别类组成一些工程咨询机构,使境内外建筑企业便于利用其工程信息咨询与交换是国际上较为通常的做法。
[关键词]建筑 企业发展 外向型 经济
中图分类号:F407.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21-0086-01
一、建筑企业外向型经济的概念与思考
全面思考外向型建筑企业经济及明确发展方向正当其时,而影响企业外向发展的主要因素:对外融资、人力资源、施工管理、施工技术 、产品及质量体系、市场环境和国家政策等全部因素组成。为使建筑企业定于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 发展方向和战略方针,我国建筑企业的运作和管理需要作适当的调整,即管理机制、手段、方法 、流程等等,都需要作出适应国际建筑市场的需要,符合国际惯例的调整,以使我国建筑企业能够与国外建筑市场顺利快捷地沟通,将其纳入国际经济循环体系中去。这样就使得我国建筑企业具有国际市场的亲和力和具有拓展国际建筑市场的氛围,使我国建筑企业真正进入国际建筑经济循环体系。
二、市场:确定单一国际建筑市场环境与开拓意识
调整国际建筑市场概念,以竞争为主导思想,以建筑市场占有为发展战略目标,而不是以企业自身规模和在国外与国内施工项目的比例为目标,开拓国际建筑市场。为此,我国建筑企业要从观念上调整的是,国内市场和国外市场看作一个市场和市场占有率的竞争意识,将国内建筑企业在国外施工就是发展拉动企业经济的单一思维,调整为建筑企业扩大施工工程规模、效益和建筑市场占有率。特别是对世界范围内的建筑市场或某一国家的建筑市场开拓,这是其一;与国内或国际上的建筑企业联盟合作,在境外某一建筑市场共同开拓建筑市场,这是其二。我国建筑企业在国际建筑市场开拓战略可采取以行业建筑集团公司为先导,联合本国建筑企业,加上部分境外相关企业进行国际分工协作,针对某一区域或某一国建筑市場进行开拓,同时以该建筑市场已有的其他国家建筑企业为目标,以比较优势,提高我国建筑企业在该建筑市场占有的成功率和占有率,形成我国建筑企业和国外建筑企业在境外国际建筑市场上的经济循环。这种方法就是借船出海的原则 。
我国建筑企业的施工生产技术,在改革开放的20多年里,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相对发达国家和现代经济发展的需要来说,还有很长的征途需要跋涉。我国的建筑企业要想跻身于世界先进行列,需要输入相对先进的施工生产技术、专利技术以及其他技术,以使建筑企业建造出更高更难的工程产品。但仅有输入而无输出,我们将会无谓地损失经济循环中的利益与效益,也是一种浪费。因而我们还要向相对较为落后的国家和地区输出已经换代的知识、技术和设备,而对这些国家和地区而言,这些知识、技术和设备还较有实用价值,这一输出取决于需求的时效性。
以境外某一区域或某一国家的建筑经济发展进程和当地技术面临的障碍为线索,比较我国建筑技术优势,组织技术支援建筑企业,以配套的技术支援为后盾,联合进入该地市场,并以其获得的收益反过来向先进国家引进相对先进的技术,同时提高了我国建筑企业的自身施工技术水平。
三、人才:建立国际人力资源开发与交流机制
人才升级培训,建立复合型工程人才培训机制,使这些人才即懂广泛的跨专业知识技术,又有谈判、编标、投标、索赔和组织能力。我国的建筑企业需与国际上有关的企业或组织建立人才交流与培训机制与渠道,人才交流除可提高我建筑企业自身外向型水平外,还可引进国外较为先进的建筑经济思维、理论及其关系到我国建筑企业未来建筑经济发展相应的社会关系网络,也是建筑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发展外向型建筑企业经济的较好的方法和捷径之一。
我国建筑企业可以与国外建筑企业或机构互利互惠地交换,建立人才交流与培训机制和渠道,提高国内建筑企业的集团化、跨国化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同时,这也对双方互相开拓对方建筑市场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获得先进的建筑企业集成系统的管理方法、经营手段、技术、技巧等,发展成为向国外输出人力资源和开拓市场的新格局,是我国企业引进人才的目的。
四、管理:企业管理与国际交流
我国的企业管理从1984年才比较正式地开始发展与实行。企业从生产过程的控制QC,生产流程全控制TQC,对产品的质量管理,发展到今天的ISO9000族的管理,更向质量管理、质量保证、质量改善的PDCA循环模式,持续改善质量等方面发展,并趋向于全面质量管理,融企业内外质量与产品质量管理为一体的新模式。企业也从内部管理,发展到今天的内外管理结合与公共关系相协调的良好运作方式。
但是我国建筑企业仍在比较狭小的领域内,执行着自己的管理模式,或引用国际上比较旧的内部管理模式,向先进的外向管理模式过渡进程比较缓慢。因此,我国建筑企业急需建立与外国建筑企业,特别是国际上大型建筑企业或跨国管理层交流与交换的机制,以使我国建筑企业能较快地接受较先进的管理模式,较快地按照国际惯例运作我国建筑企业。运作模式可采用国际上通常惯例,即在经济策略与目标市场上建立经济合作伙伴关系,而后成为紧密互信关系,将合作伙伴互作同一经济循环体,互派高层管理人员以各自管理优势协作统一体工程的运作,我国建筑企业从中学习统一体工程国际先进的管理方式。它能使我们不但交换到先进的管理理论和经验,还帮助我们的建筑企业真正和全面了解西方经济理论和人文差异,为建筑企业外向型发展与国际化经营带来管理新模式,以最短的时间跨过世界先进国家和先进企业经过几十年摸索过的艰苦路程,这对我国建筑企业来讲不无裨益。
五、信息:国际性信息咨询与交换
现在我们已进入公认的信息时代,但我国建筑企业获得真正的相关工程信息的手段、途径、内容还是相当的落后、原始、不详细和不确切。即使我国的internet网络等信息技术已接近或达到世界水平,但我国仍未加入WTO,或与区域市场的相关工程信息机构也沟通不畅,我国建筑企业获得工程信息的各种机制几乎不存在或不健全、不完善。
六、结束语
目前衔接我国大部分建筑企业所需咨询和所获得的信息几乎都为我政府部分驻外机构或企业现行业主提供,这毕竟有很大局限。应发展以官方或非官方为组织机构,结合新闻媒体,或internet网,或所投资企业等,以行业产业等方式分门别类组成一些工程咨询机构,使境内外建筑企业便于利用其工程信息咨询与交换是国际上较为通常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