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导入方法例谈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rong8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堂导入作为一节课的首要环节,显得尤其重要。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如何合理、有效地安排课堂导入,是值得一直探索的问题。本论文结合一些教育理论和的实际的教学经验,总结了一些小学数学课堂常用的导入方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课堂导入 方法例谈 重要性分析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9-0206-01
  如果在一节新课开始之前的导入环节不能做到有新意、有趣味、有内涵、有情景的话,那么就无法抓住小学生的心。所以,教师要重视导入环节,时刻时孩子的注意力与自己的教学进度保持一致,这样,才会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学习效率也会大大提升。
  一、教师重视导入环节的意义
  1.激发了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认知的重要动力。只有让学生对知识产生兴趣才能促使学生乐学、爱学,因此导入时运用游戏、谜语、故事等手段,能使教材内容以生动的画面展现在学生面前,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2.启迪了思维
  导入能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强烈愿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有了问题就要去思考解决,注意力更加集中,目标更加明确,这便为学生顺利理解新的学习内容创造了前提条件。
  3.提高了效率
  导入一般是由浅入深,由易入难,由已知到未知,这也符合人的认知规律,使新旧知识自然过渡,浑然一体,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这样的教学使学生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知识不是一下被老师灌输给学生,而是学生自然而然的吸收。
  二、课堂导入的具体方法
  1.借助学生原有认知进行导入
  数学这门学科系统性强,且有着严密的逻辑性,各知识点环环相扣,新知识往往又是旧知识的延续和发展。《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应该从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和生活经验出发。奥苏伯尔称之为“组织先行者”,以旧知带“活”新知。用旧知识导入新课,既让学生重温了旧知识,又能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因此,教师在教学新的知识时可以借助学生原有的认知开始新课,找准新旧知识的链接点,以旧知识作为桥梁,从旧的知识中引出要讲授的新内容,自然流畅,还利于知识的迁移,达到“温故而知新”的效果。例如,在教学二年级《连加》时,可以通过复习20以内的连加来为本节课做铺垫,让学生说算理,并把这种说法引导到100以内的连加上来,小朋友们很快就知道说了。在根据学了的算理来进行突破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你会觉得是那么的得心应手。
  2.联系生活情境进行导入
  生活是一个大课堂,蕴藏着各门学科所需要的教学资源。数学教学与生活是密切联系的,大多数的数学内容都可以从生活中找到模型[2]。所以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将学生的生活经验搬上讲台,选择一些学生身边的事物,从而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为学生创设一个“生活化”情境,在课堂中注入生活内容让学生在真实、具体的情景中开始数学学习,体验和感悟数学。最终,让学生把数学运用到生活中去,解决生活中的现实问题。
  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认识”时,我先课件出示有平行四边形的图形,然后让学生说一说在什么地方见过这样的四边形。学生反响热烈,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说了很多。例如有学生说在衣架上见过,有人说在奶奶家门口的篱笆墙上见过,也有人说在家里的楼梯扶手上见过等等。学生讨论以后,教师接着说:“生活里这样的图形很多,那他们身上有什么秘密呢?今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进而引出课题。这样学生个个积极主动地学,并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
  3.设置具体问题进行导入
  小学阶段的学生虽然实际年龄较小,但对自身周围的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以及探究心理。当他们遇到问题的时候,大脑常会出现特有的兴奋,这时,他们通常会积极地思考,想方设法地想要知道其中的奥秘,以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在导入新课时,巧妙设疑,则会“一石激起千层浪”,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因此,教师可尝试在课堂导入环节有意识地为学生设置一些同具体学习内容密切相关的疑难问题,激发起学生探索新知的浓厚兴趣,这时教师稍加点拨学生便会主动积极地去探寻广阔的数学天地。
  例如教学认识几时几分这一课时,执教老师先在钟面教具上拨出两个整时让学生认读。然后教师在钟面教具上分别拨出学生上午第二节的下课时间、下午第一节课的上课时间等,并问学生你们知道是几时几分吗,引起学生的兴趣。同时跟学生指出,只要你们在教具钟面上拨好时针分针,老师就能说出时间,根本难不住老师。学生跃跃欲试,一个个都举手来拨是真、分针,然后非常得意地想难倒老师,可是当老师一个接一个地说出时间之后,大家都非常惊讶,此刻,教师问:“你们能看出吗?”在学生摇头后,继续追问:“想学这个本领吗?”此刻,学生的求知欲被激发起来,迫切想掌握新本领。
  4.认识学生天性,进行游戏导入
  爱做游戏是孩子的天性,将游戏有机地运用于课堂教学,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化难为易,而且减轻学生的负担,也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比如我在教学“找2、3、5倍数”,在课前可设计“是2的倍数的学号”的游戏,学生根据老师的口令做出反应。学生在游戏中自由交流、自由活动,带给学生的是兴趣和快乐,也为新知识的学习营造了良好的氛围。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在兴趣的基础上开展学习活动,提高学习效率。
  总之,教师在要精心设计好课堂导入的方法和步骤,选择合适的课堂导入方式,把握好数学课堂导入的时间,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数学知识的学习中获得成就感和自我认同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理解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丁欣欣.“先声、夺人、多趣”———小学数学课堂导入的艺术.中国校外教育,2012(3).
  [2]周解行.数学课堂导入策略反思——一节随堂课印发的思考.新课程导学,2014(8).
  [3]宋玉琴.浅谈小学数学课堂导入的方式方法.新課程经验交流,2014(10).
其他文献
【摘要】在语文课上做个细心的、独具慧眼的观察者。教师要用真情与适当的策略去协调学生之间的关系,培育相互帮助,相互支持,相互学习,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作为教师要想创建高效的课堂教学,只有用爱撑起语文课堂教学这片天。  【关键词】爱 细心 信任 依赖 撑起 教学智慧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9-0195-02  当上课的铃声刚刚响过,
Full-period signal acquisition of vibration signal plays a vital role in the health monitoring and fault diagnosis of mod industrial equipment group.The traditi
【摘要】我们从中学历史课堂的教学以及学生人格的角度考虑问题,阐述中学历史课堂的教学和学生人格魅力之间的关系,我们的中学历史教师要以课堂这个介质为依托充分发挥学生的人格,从完善历史课本内容、模拟历史情节、选择培养方法这几个方面在历史教学课堂中健全学生的人格,要看到在课堂中培养学生人格魅力的显著效果,这样可以促进学生历史成绩的提高,也可以培养学生对于历史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学生的人格在教学中得到了进
【摘要】在语文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体现学生为主体,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更应该树立大语文观,创新语文课程的内容和形式,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关键词】创新课堂 以生为本 个性差异 自主探索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9-0199-02  新时期素质教育要求教师把学生从传统的被动的受教育地位转变
内部控制是企业管理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在加强企业管理、防范风险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我国内部控制理论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民营中小企业的内部控制普遍很薄弱,都存在一定缺陷,甚至一些企业根本没有建立内部控制制度,严重阻碍了企业的发展,完善民营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势在必行。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与案例分析研究法,从COSO内部控制发展过程出发,引述内部控制发展的各个阶段,进而从“五要素”入手
【摘要】资料的收集有益于语文的学习,也能为我们的课堂增添亮点,教师应该合理引导学生学会对所收集的资料进行处理、交流。引导学生正确地搜集、处理和分层运用资料,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语用能力。  【关键词】资料 交流 误区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9-0204-02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明确指出:“重视学生读书、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高中教学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特别是高中数学教学。对于高中数学教学来讲,在一定程度上是高中教育的难点,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是当前高中教育的迫切需求,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中,情景教学法在高中数学课堂上收到了显著效果。鉴于此,笔者就针对高中数学情景教学法的作用进行简要的分析,然后给出相应的方式,供读者参考,以便高中学生更好的学习数学。  【关键词】高中数学 情景教学 情景
实践与综合应用是指数学与外部世界的联系,数学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数学在分析和解决问题过程中的综合应用.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该领域,强调小学数学的“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