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教学目的就是培养热爱生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情感,提高学生的语言理解和运用能力,从而提升文化素养。现在教育对学生综合素质要求增加,需要学生们在学习中除了掌握语文基础知识外,还应拥有一定的文学作品欣赏能力和古文的阅读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充当着重要角色,需要引导学生重视言语运用、感悟和积累,渗透德育教育,培养审美情趣,养成良好习惯和健全人格。
关键词:中职学校;语文教学;德育教育;方法探究
德育是学校最重要最核心的工作,语文学科凭借其天然优越的良好教育功能,成为学科德育教育的重要阵地。在语文教学各个环节如何从教学对象的实际出发,实施语文教学对学生的德育渗透,是有效开展德育工作的关键。为此,笔者就中职幼儿师范专业语文教学中各个环节与德育有效渗透进行了尝试,取得了良好的成果。
一、 德育教育的开展现状
1. 信息网络的发展能够使信息更加开放,同时能够传播国家的重大方针,以及先进人物的事迹。还有就是,网络信息的传播具有互相交换的特点,学生能够在多种教育信息中保持快速地互动,同时也能够提高思想道德互动的次数,以便提高德育工作的效果。除此之外,网络信息具有相对隐蔽的特点,同时还能够缩小人们在人际交往中心理上的距离,减少人们的心理防卫。利用网络进行思想教育工作,教育者和交流者能够在网上真心地进行交流,了解学生的思想,进行最深层次的引导。
2. 在网络上丰富的信息资源具有共享性,为了展开思想道德教育提供充足的、可以利用的教育资源,在信息网络的环境中,网络媒体技术能够在大环境下给人们多重感官的感知学习效果,同时学生能够通过虚拟的技术进行最真实的体验,这也是传统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中不能相比的。
3. 在缤纷复杂的网络环境中,存在来自四面八方、不同类型的数据和信息。在这些良莠不齐的信息世界之中,学生由于自身对黑白是非的判断能力还未健全和成熟,面对很多不良信息的挑战和冲击无法做出一个正确的选择,那么就会导致学生思想政治形成走向的偏差,为学校的德育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二、 语文教学过程中德育模式的有效实施
(一) 把握德育内容的渗透时机
及时把握德育内容的渗透时机有助于德育知识在中职语文课堂上的有效渗透。比如在讲授《爱莲说》时,教师在讲解作者生平、创作背景、文章基本内容的基础上,具体讲解了文章的深层含义,引导学生分析“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意义,领悟荷花坚毅不屈的品格,教育学生要坚持自我。
(二) 以人为本,实施目标教学
想要创新中职校园的语文教学,把德育教育更好地融入其中,需要保证校园能够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以此更好地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有用人才。坚持“以人为本”,需要把教育学生作为语文教学的根本目标和任务,按照语文和德育相互融合、影响和促进的原则,在语文教学工作中实现学生文化素养和道德素质的双重提升。
(三) 情感因素,实施兴趣教学
在中职校园的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严格地按照目标进行教学,保证其教学的流程、规则和时间都是有规定和标准的开展,同时教师需要把道德教育融合到语文教学之中,通过教学潜移默化地给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逐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情操。学生通过语文教学和德育教育能够提升对自身的判断能力,更好地对自我情绪和思维进行控制。
(四) 创新教学,实施融合教学
中职校园中开展语文教学,能够培养出学生公平、公正、公开的竞争意识,还能够提升学生平等、尊重的思维,促使其养成良好的吃苦耐劳、坚持不懈、自强不息等进取精神。因为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很多项目需要学生合作完成,教师通过教学中的竞争与合作,能够把德育内容和教学内容更好地融为一体,以此对学生进行教育和教学,在根本上帮助学生提升适应社会、适应竞争等能力。
(五) 在美术欣赏课中渗透德育教学
在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在美术欣赏课中充分渗透德育教学。
教师可以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让学生欣赏不同类型的美术作品,并且积极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构建属于自己的美好世界。除此之外,在美术欣赏课程中,教师改变以往单纯地传授美术知识和美术技巧的教学方式,可以将雕塑、捏泥人以及版画等我国传统文化充分融入课堂中,通过学生对这些作品的欣赏,让学生能够更加深刻地了解我国历史悠久的文化,丰富学生的精神文化。同时,让学生能够从这些优秀的作品中充分挖掘创作素材,激发自身的创造灵感,培养学生的爱国之情,奠定小学生传承和发扬我国传统文化的责任意识,让他们能够在美术创作中潜移默化地提高其道德素养,激发小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六) 在作品的作者介绍时,进行德育渗透
被选入语文教材的文章,基本都是名家作品,很多作者自身就是德育的好素材,教师可以在授课时进行挖掘。
(七) 创新德育教育方法
1. 情景陶冶法
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来加强德育教育,更好地渗透德育知识。实现学科教育与德育教育的有效融合,需要教师积极采取情境陶冶法来开展教学活动。
2. 专项训练法
强化口语交际训练,积极利用实践机会让学生感受中国礼仪的精髓,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例如安排学生进行导游实践,引导学生介绍祖国的美景,在口语交际的环境中,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实践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八) 利用课文内容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
巴金曾说过:“我们有一个丰富的文学宝库,那就是多少代文学家留下的杰作。他们教育我们,鼓励我们,要我们变得更好,更纯洁,更善良,对别人更有用。文学的目标就是要人变得更好。”语文教材中的文章正是经过层层筛选而选取出来的经典文学作品,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和个性教育因素,有赞美祖国锦绣江山的优秀诗文,有讲述灿烂的历史文化的文学名著,有弘扬英雄模范人物光荣事迹的文章,还有表述最真挚情感的小说等等,这些都是非常好的德育渗透的素材。
三、 结语
总之,将语文教学和学生的德育进行有机结合,是一个人们经常讨论的话题。我们可以在教学中将两者结合起来,因材施教,有的放矢,达到教书和育人的双重目的。作为中职语文教师,更要在课堂的各个环节中更多地挖掘德育滲透的途径,充分发挥语文学科育人无痕的优势,做德育渗透的有心人,在学生思想和品格成长的道路上给予他们更多的教育和引导。
参考文献:
[1]孙绍华.浅谈中职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途径[J].河南教育,2015(12).
[2]覃荣昌.关于中职语文教学与有效德育渗透的思考[J].才智,2017(17):148 153.
作者简介:
杨琴,贵州省遵义市,贵州省遵义市红花岗区中等职业学校。
关键词:中职学校;语文教学;德育教育;方法探究
德育是学校最重要最核心的工作,语文学科凭借其天然优越的良好教育功能,成为学科德育教育的重要阵地。在语文教学各个环节如何从教学对象的实际出发,实施语文教学对学生的德育渗透,是有效开展德育工作的关键。为此,笔者就中职幼儿师范专业语文教学中各个环节与德育有效渗透进行了尝试,取得了良好的成果。
一、 德育教育的开展现状
1. 信息网络的发展能够使信息更加开放,同时能够传播国家的重大方针,以及先进人物的事迹。还有就是,网络信息的传播具有互相交换的特点,学生能够在多种教育信息中保持快速地互动,同时也能够提高思想道德互动的次数,以便提高德育工作的效果。除此之外,网络信息具有相对隐蔽的特点,同时还能够缩小人们在人际交往中心理上的距离,减少人们的心理防卫。利用网络进行思想教育工作,教育者和交流者能够在网上真心地进行交流,了解学生的思想,进行最深层次的引导。
2. 在网络上丰富的信息资源具有共享性,为了展开思想道德教育提供充足的、可以利用的教育资源,在信息网络的环境中,网络媒体技术能够在大环境下给人们多重感官的感知学习效果,同时学生能够通过虚拟的技术进行最真实的体验,这也是传统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中不能相比的。
3. 在缤纷复杂的网络环境中,存在来自四面八方、不同类型的数据和信息。在这些良莠不齐的信息世界之中,学生由于自身对黑白是非的判断能力还未健全和成熟,面对很多不良信息的挑战和冲击无法做出一个正确的选择,那么就会导致学生思想政治形成走向的偏差,为学校的德育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二、 语文教学过程中德育模式的有效实施
(一) 把握德育内容的渗透时机
及时把握德育内容的渗透时机有助于德育知识在中职语文课堂上的有效渗透。比如在讲授《爱莲说》时,教师在讲解作者生平、创作背景、文章基本内容的基础上,具体讲解了文章的深层含义,引导学生分析“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意义,领悟荷花坚毅不屈的品格,教育学生要坚持自我。
(二) 以人为本,实施目标教学
想要创新中职校园的语文教学,把德育教育更好地融入其中,需要保证校园能够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以此更好地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有用人才。坚持“以人为本”,需要把教育学生作为语文教学的根本目标和任务,按照语文和德育相互融合、影响和促进的原则,在语文教学工作中实现学生文化素养和道德素质的双重提升。
(三) 情感因素,实施兴趣教学
在中职校园的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严格地按照目标进行教学,保证其教学的流程、规则和时间都是有规定和标准的开展,同时教师需要把道德教育融合到语文教学之中,通过教学潜移默化地给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逐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情操。学生通过语文教学和德育教育能够提升对自身的判断能力,更好地对自我情绪和思维进行控制。
(四) 创新教学,实施融合教学
中职校园中开展语文教学,能够培养出学生公平、公正、公开的竞争意识,还能够提升学生平等、尊重的思维,促使其养成良好的吃苦耐劳、坚持不懈、自强不息等进取精神。因为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很多项目需要学生合作完成,教师通过教学中的竞争与合作,能够把德育内容和教学内容更好地融为一体,以此对学生进行教育和教学,在根本上帮助学生提升适应社会、适应竞争等能力。
(五) 在美术欣赏课中渗透德育教学
在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在美术欣赏课中充分渗透德育教学。
教师可以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让学生欣赏不同类型的美术作品,并且积极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构建属于自己的美好世界。除此之外,在美术欣赏课程中,教师改变以往单纯地传授美术知识和美术技巧的教学方式,可以将雕塑、捏泥人以及版画等我国传统文化充分融入课堂中,通过学生对这些作品的欣赏,让学生能够更加深刻地了解我国历史悠久的文化,丰富学生的精神文化。同时,让学生能够从这些优秀的作品中充分挖掘创作素材,激发自身的创造灵感,培养学生的爱国之情,奠定小学生传承和发扬我国传统文化的责任意识,让他们能够在美术创作中潜移默化地提高其道德素养,激发小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六) 在作品的作者介绍时,进行德育渗透
被选入语文教材的文章,基本都是名家作品,很多作者自身就是德育的好素材,教师可以在授课时进行挖掘。
(七) 创新德育教育方法
1. 情景陶冶法
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来加强德育教育,更好地渗透德育知识。实现学科教育与德育教育的有效融合,需要教师积极采取情境陶冶法来开展教学活动。
2. 专项训练法
强化口语交际训练,积极利用实践机会让学生感受中国礼仪的精髓,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例如安排学生进行导游实践,引导学生介绍祖国的美景,在口语交际的环境中,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实践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八) 利用课文内容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
巴金曾说过:“我们有一个丰富的文学宝库,那就是多少代文学家留下的杰作。他们教育我们,鼓励我们,要我们变得更好,更纯洁,更善良,对别人更有用。文学的目标就是要人变得更好。”语文教材中的文章正是经过层层筛选而选取出来的经典文学作品,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和个性教育因素,有赞美祖国锦绣江山的优秀诗文,有讲述灿烂的历史文化的文学名著,有弘扬英雄模范人物光荣事迹的文章,还有表述最真挚情感的小说等等,这些都是非常好的德育渗透的素材。
三、 结语
总之,将语文教学和学生的德育进行有机结合,是一个人们经常讨论的话题。我们可以在教学中将两者结合起来,因材施教,有的放矢,达到教书和育人的双重目的。作为中职语文教师,更要在课堂的各个环节中更多地挖掘德育滲透的途径,充分发挥语文学科育人无痕的优势,做德育渗透的有心人,在学生思想和品格成长的道路上给予他们更多的教育和引导。
参考文献:
[1]孙绍华.浅谈中职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途径[J].河南教育,2015(12).
[2]覃荣昌.关于中职语文教学与有效德育渗透的思考[J].才智,2017(17):148 153.
作者简介:
杨琴,贵州省遵义市,贵州省遵义市红花岗区中等职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