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的承诺

来源 :时代报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ola2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上海市松江区中山街道居民洪照生的家里,有一段令人感动的“母子情”——现年百岁的沈曾静老太太与洪家没有血缘关系,却是家中的“老祖宗”。洪家的每个人都将她视为长辈、亲人,无微不至地照顾,迄今已经37年。在洪照生及其家人的照料下,没有子女的沈老太,迎来了百岁寿辰。2015年8月,洪照生荣登“中国好人榜”。
  “太太(对曾外祖母的称呼),吃饭了。”“太太,出门记得多穿点衣服。”在这个家庭里,辈分最高的沈曾静每天都乐呵呵地“领受”着小辈们的嘘寒问暖。没有子女,没有房子,如果没有洪照生,九旬的沈老太很可能会在敬老院里孤独终老。而沈曾静在洪家却过着“孤老不孤”的快乐生活。他们之间究竟有着怎样的故事?带着好奇心,记者来到了位于松江的洪家。
  30多年前 他用自行车捎回“老母亲”
  这是一幢小型别墅,主人洪照生今年72岁。这里住着一家四代人,包括30多年前他用自行车捎回来的“老母亲”沈曾静。记者踏入洪家时,夫妇俩正忙着为沈老太盛饭端菜,张罗着晚饭。洪照生的儿子、孙女回家晚,为了不让沈老太饿肚子,夫妇俩让她每天傍晚5时先吃饭,“年纪大了生活要有规律,吃饭要准时”。
  “谢谢!”沈老太向夫妇俩表达谢意。“又来了,侬客气啥?”洪照生假装板起脸,手中不停地为老人夹菜。
  沈曾静身材瘦小,视力、听力都很差,但思维清晰,口齿清楚,吃饭胃口也好。“我身体好,因为家人照顾得好。”沈老太听说记者来意,连忙竖起大拇指,乐呵呵地说道。一旁的洪照生顿时红了脸:“都是平常事,照顾家人是应该的。”.
  37年前,洪照生在佘山凤凰山中学当老师,那一年他35岁,学校新来了一位63岁的退休教师,就是现在的沈老太。
  沈老太早年住在徐家汇的亲戚家,1958年到佘山当农村教师,1978年调至凤凰山中学。她一生未婚,孤独一人,平时都住在学校宿舍。每个周末,她回徐家汇,要从学校步行到佘山集镇,然后再坐公交到市区。
  洪照生便主动提出用自行车捎她一程。一辆永久牌自行车,洪照生骑,沈老太坐在车后,慢悠悠晃到车站。之后的一年多,沈老太一直搭便车,周日从市区来,再由洪照生接回自家住一晚。
  1979年,洪照生调离凤凰山中学,沈曾静仍常去他家。洪照生说:“农村人大方,熟络了就对人好。那时我母亲还在世,星期天就留她在我家住,她们聊天解闷。”
  举家搬迁“接你一道去 一个不能少”
  1983年,沈曾静正式退休,没有住房的她决定留在佘山。巧的是,洪家正准备盖新房,便为沈曾静多盖了一间。新房盖好后,沈老太就与他们全家一起生活,一住就是7年。
  1990年,佘山盖起了敬老院,沈老太搬到敬老院住,但是洪照生全家依然惦念着沈老太,经常做些沈老太爱吃的饭菜,骑车给她送过去。逢年过节,还把她接到家里小住。到了2000年,洪照生家在佘山的房子拆迁,要举家搬到松江城区。沈老太得知后伤心落泪,“你们搬走后,路就更远了,也不能经常来看我了。”洪照生鼻子一酸:“房子要是够住,就接你一道去!”
  洪照生说:“当时我不知道新房子有多大,结果一看,新家有6个大房间,自然没问题了。”
  “如果动迁时分的房子不够,还会带上沈老太吗?”洪照生说不出答案,只说彼此依靠已经成了习惯:“我把她当自己母亲。我们全家人一起出去吃饭或办事,从来不留她一个人在家。我们不能丢下她。”
  新房装修完,洪照生果然将沈老太接回,并为她安排了底楼一间明亮通风的屋子。这一住又是十几年。
  许下承诺服侍一生 演绎传奇母子情
  “要是没有他们,我哪能活到现在?”沈老太说。在这悉心照顾的十几年里,沈老太享受着四世同堂带来的家庭温暖——每天早上,晚辈们都会唤她“老太太,吃早饭啦”,并为她盛上热腾腾的粥饭。吃过中饭,阳光明媚,洪照生和家人会陪着沈老太在院子里散散步、聊聊天、拉拉家常,沈老太在洪照生一家的悉心照顾下,健健康康、快快乐乐地过着她幸福的晚年生活。
  她在家中“地位”很高,啥活儿也不用干,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日子,小辈们天天都来看她、陪她说话。
  37年的感情,洪家早就把沈老太当成亲人了。相处久了,洪照生最了解沈曾静的生活习惯。
  老人喜欢暖和,洪照生给她垫4层床褥、盖2层厚被子,床褥隔天就拿出去晒太阳。老人喜欢吃甜食,洪照生的老伴特地把粥煮厚,加糖,再入鍋炒一下,带点焦香,再端到老太太房里。沈老太爱吃羊肉,而洪家没人爱吃,出去吃饭时洪照生总会叫上一道羊肉,打包带给沈老太独享。沈老太喜欢散步,洪照生的儿媳妇常常挽着她一路逛,直到天黑才回家……
  洪照生学过木工、电工,沈老太的房间里到处是他的“杰作”:为方便老人晚上起夜,他自己做了一盏床头灯,灯罩是黄颜色的,光线柔和不刺眼;床头装上两个开关,一个控制床头灯,一个控制收音机。
  有一天夜里,沈老太突然血压升高,洪照生立即让女婿开车送老人去医院。随后半月,老洪夫妇亲奉床边,陪沈曾静拍片、验血、化验。沈老太说:“我年纪这么大了,总有一天要‘走’的,不想麻烦你们了。”洪照生赶紧安慰:“既然一起生活,我们就把你当母亲一样对待。”洪照生的一番话,朴实无华。但这个一生的承诺,早已让沈老太泪流满面。
  “我母亲生前一直教育我尊老,我妻子从小就是个孤儿,家里对我的决定都很支持。我妻子比我还了解老太太的脾气!”洪照生说。儿子洪波则将家庭的决定看作一份荣誉:“能让自己的孩子在成长中耳濡目染父母亲、爷爷奶奶的言传身教,这比什么财富都珍贵!”
其他文献
黑色羽绒服敞着怀,里面套着一件淡蓝色绒衣,料峭的寒风里,看到他觉得更冷了。脚上穿着一双手工编织的棕红色毛线靴子,俗名“面包靴”,很多年前村里的巧妇会给自己的孩子织出这样的款式。鼻梁上架着一副眼镜、胸前别着一枚党徽。  黄土大地的气息,知识分子的气质,党组织的一分子,浑然天成于他的身上。  这是25岁的张涵,从兰考县国土局不动产登记局党支部派驻到红庙镇东村驻村的工作队队长。这个年轻人,肩负着上级赋予
期刊
宜家(IKEA),这一名称是由创始人英格瓦·坎普拉德、创始人长大的地方艾尔姆塔里德,及几公里之外的教会村庄阿根纳瑞德,也是他母亲小时候生活的地方的首字母结合而成。  祖父阿希姆·埃尔特曼·坎普拉德是大资本家地主的儿子,1894年,他从德国《狩猎报》中得知斯马蓝达省有一处附属森林的农庄出售,他买下了这个农场,从这时起,他祖父便拥有了449公顷的瑞典森林。等他从德国启程到达自己的农场时,才发现与想象中
期刊
妈:  亲爱的妈,从我来到这个世界开始,有点记忆的时候,第一个就是感受您对我的爱。记得刚刚记事的时候,还是大集体,在农村主要就是干活,大家一起挣工分,干一天多少分,一个月挣多少分,到收获的时候,生产队里就根据一个家庭的劳力算工分,然后分粮食。您给我的印象就是特别的善良,勤劳,朴实。不笑不说话,人缘特别好,每天早上您打铃,大家都出来开始下地干活。您特别能干,从来不说累,您身材比较瘦小,但干起农活来就
期刊
经七路34号,特指郑州市经七路34号院,这个大院,外人称为“文联大院”,座落在经七路和纬三路交叉口附近,大门朝东,站在这个经纬交界的路口就能看到,这个地址原是一个大的院子,从大院子隔出去两个大门,一个是文联办公大院,一个是文联家属院,典型的前院工作、后院居家的格局。家属院20世纪50年代时只两座红楼,红砖立面,苏式坡顶建筑,称为1号楼,2号楼,外人称两楼为“红楼”“作家楼”,代称河南文学艺术工作者
期刊
我记事时,我姥姥也就五十来岁,一个地道的乡下妇女。看起来,她那时已经很老了,小脚,裹绑腿,长发被一根银簪子盘在脑后,夏天穿白布衫子,其余的季节全是黑,或者深蓝。她一如既往地老,在我的记忆里从未年轻过。  我写文章也有二十几年了,从不写我姥姥。不是因为她不值得一写,而是很多作者笔下母亲的完美形象什么样,她就什么样。勤劳、朴素、聪慧、善良、美貌、隐忍、听观音菩萨的话……这些她都具备。  我乡下的姥姥,
期刊
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召开文艺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  然而近年来,文学的发展状况遭到不少质疑,无论是文学界内部还是社会舆论都对当下文学的表现感到有些困惑。文学被推向边缘,很难发挥其应有的影响力和号召力。一些人将这种状况归因于商品经济和数码技术的冲击,抱怨大众文化的风行降低了读者的品位,甚至指责文化整体水平下
期刊
他从小是一个孤儿,一个没人疼没人管受欺负了没处告状的人;一个只有小学二年级文化却通晓笛子、二胡等乐器音律,擅长书法绘画,精通古建筑预算绘图、施工设计的人;一个人生苦旅中多次遭受身体和精神的折磨,却从不屈服于命运,靠信念支撑,苦干实干又不失聪慧机灵的人。  他叫李葆昌,从一个孤儿奋斗到人生巅峰成为百万富翁。人生起起落落如今年近七旬,仍拄着双拐,投资数十万元在辉县韭山脚下办起了“郑永和精神展览馆”。谈
期刊
“我们的文艺是为什么人的?”这是发人深思的提问。  “我们的文学艺术都是为人民大众的。”这是振聋发聩的回答。  75年前,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所提出的这个问题,是文艺创作的根本问题。  75年来,一代代文艺工作者,在《讲话》精神的指引和鼓舞下,深入生活、深入基层,向实践学习、拜人民为师,与人民群众打成一片,创作了大批为中国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具有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优秀作品。“为人
期刊
我们期待已久的又一届徐迟报告文学奖今天在徐迟的故乡南浔即将隆重颁奖,可以肯定,今天的这个颁奖会,必定受到全国文学界、文化界和社会各界的关注!因为徐迟报告文学奖自第一届以来,已经成为中国文坛的一个重要奖项,是报告文学领域的权威文学奖,所有获奖的作品,毫无疑问都被列入当代文学史!尤其值得我们一提的是,徐迟报告文学奖历时六届,今天又重新回到徐迟的故乡,我们感到十分激动和欣慰!为此,我要代表中国作家协会、
期刊
在郑州正邦标识设计公司里,一场辩论正在激烈进行。  “谁是咱们的衣食父母?”  “客户!”员工们毫不犹豫地齐声道。  “不对,他们为什么是我们的衣食父母?”  “给钱了!”  “为啥给钱?”  “因为产品!”  “产品好了,不用请客送礼,客户会主动给钱!”  “哦,产品是我们的衣食父母!”  “不对,产品怎么来的?”  “生产出来的!”  “那材料、工具、设备是不是应该成为我们的衣食父母?”  “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