荧光原位杂交检测石蜡包埋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病例中ALK基因转位及其意义

来源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per1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比较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 FISH)和免疫组织化学在检测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anaplastic large cell lymphoma, ALCL)中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naplastic lymphoma kinase, ALK)基因转位及其融合蛋白中的作用,并探讨FISH在石蜡包埋组织中的应用.方法采用双色FISH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 22例石蜡包埋ALCL病例中ALK基因转位及其融合蛋白.结果通过调整组织切片的酶消化时间等优化措施,成功地在石蜡切片上进行了双色FISH实验;FISH和免疫组织化学均在60%(12/20)系统性ALCL中检测到ALK基因转位或融合蛋白,在2例皮肤原发ALCL中未检测到基因转位或融合蛋白,两种方法的符合率为100%.结论 (1)在检测ALCL中有无ALK基因转位时,ALK蛋白免疫组化由于其简单、快捷、价廉成为一般情况下的首选方法;在具备FISH条件时,也可以将FISH作为首选;(2)通过优化实验条件,可以在石蜡包埋组织上成功地进行FISH实验。

其他文献
目的 观察体外循环(CPB)心脏直视手术中红细胞携氧能力的变化.方法观察15例择期心脏手术病人的红细胞形态、P50和红细胞内2,3-二磷酸甘油酸(2,3-DPG)的含量在围转流期的变化.结果红细胞在CPB期间发生畸形变;红细胞内2,3-DPG的浓度在CPB结束时较术前明显增加[(7.82±1.55)μmol/ml对(6.39±1.27)μmol/ml,P<0.05];P50在转流前后无明显变化.结
温热疗法(TTT)是一种重要的眼局部治疗方法,它通过裂隙灯显微镜或间接检眼镜上的相应透镜,将激光经透明的眼屈光间质,聚焦于视网膜或脉络膜病灶上,把热量以亚光凝固的水平传递给组织,引起细胞的损伤以至坏死来杀伤肿瘤或新生血管[1].对我科2002年6月~2003年7月23例患者使用TTT治疗,取得了较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目的 观察经瞳孔温热疗法(TTT)治疗老年性黄斑变性(AMD)合并中心凹下脉络膜新生血管(CNV)的疗效. 方法采用半导体810红外激光对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和吲哚青绿血管造影(ICGA)检查确诊的AMD合并CNV患者47例51只眼进行治疗.其中,隐匿型CNV40例42只眼,经典型CNV7例9只眼;初诊时平均视力为0.12.根据病灶大小选择光斑直径分别为0.8、1、2、3.0 mm;能量相
目的 通过分析中国成人肝移植受体中Neoral吸收期血药浓度与药物暴露量的变异性,为临床上发展新的Neoral治疗药物监测方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定期测定22例中国成人肝移植受体口服Neoral前及服药后1、2、3、4 h的血药浓度,采用个体及群体药代动力学的方法计算出个体内和个体间变异系数(CV).结果 Neoral血药浓度和AUC0~4的个体内和个体间变异系数均在服药头2 h达到高峰,此后逐
目的 探讨肿瘤坏死因子-a(TNF-a)及其Ⅱ型受体(TNFRⅡ)基因多态性在矽肺发病遗传易感性中的作用及其与二氧化硅暴露的交互作用.方法选择259例矽肺患者和341例矽尘接触者(对照)为研究对象,对其职业史、尘肺病史、既往病史等进行问卷调查;拍摄其高仟伏X射线后前位胸片,根据尘肺病诊断标准进行诊断和分期;采集每个研究对象的外周静脉血,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
目的 全面评价去细胞组织工程同种心脏瓣膜的生物学、生物力学及免疫学特性.方法采用低渗液-去污剂[0.5 %去氧胆酸(DOA),1% DOA,1%Triton]-核酸酶去细胞法,测定了47例去细胞同种心脏瓣膜去细胞前后组织学、免疫学、组织厚度、组织含水量、热皱缩温度、组织基因组DNA 含量、胶原蛋白含量、应力应变曲线、破坏强度及组织伸长比变化.结果组织学检查1%DOA 24 h组完整地去除了同种心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