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策划 韦娜
海南霸王岭自然保护区坐落于海南西南部地区,位于昌江黎族自治县东南部。是为了保护我国仅有的黑冠长臀猿所建立的国家级保护区,拥有七万余亩的天然季雨林。这片雨林中的蛙种类繁多,但大体可以分为三大类,分别属于蛙亚科,树蛙科和姬蛙科。姬蛙的特征最明显,它们大多都个头很小,而且头小体大,后腿强健。这些或美艳、或低调的季雨林歌手被当地人称为“山玛拐”。海南的黎族尤其尊崇这些多产的“山玛拐”,女性的文身图案中蛙纹出现的次数最多,而在黎族各支系的筒裙、铜鼓、皮鼓及各种日常用具上,都会绘上各种蛙纹。
吃与被吃的角色
清明时节,海南中部山区的季雨林一直笼罩着积云,每天下午都会下上两三个小时的雨。我在保护区山上的检测站已经住了两个星期了,洗过的衣服却一直没有干。由于大雨的原因,我们的物种评估工作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布置在雨林中的红外线相机由于湿度过大,镜头上已结满了水珠,所拍摄到的照片也仅仅是被雨水打落而悬在半空的树叶。
在下午4点左右,雨势终于变小了。我坐在保护区检测站的屋檐下无聊地抽着烟,数着飞在半空的白蚁。尽管这些白蚁拼尽全力,但它们湿透的翅膀并不能在空中坚持多久,因此大部分很快落到了地上歇息。大雨跟这些白蚁开了一个巨大的玩笑,雨水不但冲垮了部分白蚁的巢穴,还唤醒了它们的天敌——潮湿的天气扩大了蛙类的活动范围,此时,几只离开池塘的泽蛙正舒舒服服地趴在白蚁群旁边大开杀戒。泽蛙个头不大,但长着一条极富黏性的舌头,舌根位于下颚前部,因此折叠的舌头能弹进弹出,可以伸得很远。当舌头一旦弹出并粘到白蚁后,它们会通过眨眼使眼球后移,由此生成的力量将白蚁推进喉咙。这些泽蛙在湿漉的地面上享受着白蚁大餐,而降临的雨水惠及的不仅是它们的肚皮,雨林中各种蛙类的春季繁殖已经开始,也随之带来一场名副其实的盛宴——蛙类在其中同时扮演着吃与被吃的两种角色。
追寻“爱之歌”
没有哪种动物的求偶会像季雨林里的蛙类那么张扬,嘈杂了。一到晚上,林子深处总会有一个勇敢者首先鸣叫,带动其他小个子,大嗓门的“话唠”,“咯咯”,“咕咕”等各种频率的奇怪蛙鸣逐渐贯穿整个雨林,似乎那些薄薄的叶片都被越来越深沉的蛙鸣震动,直到滴下水珠。我戴着头灯向林中的水源进发,随着与水源越来越接近,蛙鸣声音更大了,它们就在身边,最后将我完全包围。这是一种搏动着生命力,几乎有点震耳的天籁。我慢慢伏下身子,循着声音传来的方向仔细观察,但却什么也没有发现。这种感觉很奇怪,就像一群隐形的人在和你说话,语调激烈地想表达些什么,但我却只闻其声,不见其形,好像走进了爱捉弄人的精灵的国度。直到我小心翼翼地翻开枯黄的落叶,其中一只聒噪的家伙才现了身:一只花姬蛙鼓着自己的声带不停地鸣叫,向周围的异性同类发出求爱的信息。此时的雄蛙只想在众多竞争对手中获得与雌蛙的交配权利,根本没有认真地隐蔽自己。在这个歌手周围,一些幸运地得到配偶的雄姬蛙紧紧抱着雌蛙的背部,两只前腿扣在雌性的腋下,在水草边以抱对的方式进行体外受精,卵带就顺势缠在水草上。与花姬蛙不同,树蛙喜欢将卵块黏附在河边的石头或临水植物的枝叶上,此时河边石块上已经飘起了一团团“肥皂泡沫”,泡沫中隐约可以看见乳白色的卵粒,这是捷足先登的斑腿树蛙们的孩子。不同种类的蛙一次所产下的卵数量不等,有的种类产几百粒,有的种类则达上千粒,受精方式也不一样,大多数蛙类进行体外受精,但也有些种类会体内受精,甚至有极少数“胎生”的种类。由于它们产卵多,身形又与人类十分相似,在许多山区少数民族的传说中,蛙被赋予了多子多孙的吉祥含义,甚至成为了崇拜的对象。而海南的黎族尤其尊崇这些多产的“山玛拐”,女性的文身图案中蛙纹出现的次数最多,而在黎族各支系的筒裙,铜鼓,皮鼓及各种日常用具上,都会绘上各种蛙纹。
危机四伏的家
然而,高调求偶,大量产卵其实对于蛙类来说代价巨大,实属无奈之举,它们天敌很多,只得以卵的数量来应对较高的死亡率。
随着温度升高,巨大的变化将在小小的卵壳中发生——短短两周后,蝌蚪的雏形渐渐发育完整,随后它们便摆脱卵带的束缚漂流在池塘中了。早期的蝌蚪外形像小鱼,但口内尚未出现口道,还不能摄取食物,随着发育进一步完善,它们的后眼,鼻孔和头下吸盘相继出现,这时它们便将自己的身体吸附在水草上或石壁上。当蝌蚪的口腔出现后,口部才会出现角质齿可以用来刮下水草或藻类,这时它们才开始进食。
在季雨林中,蝌蚪长成蛙是一个非常艰难的过程。一次,我在一个积满雨水的小水塘中发现了几只半透明的蝌蚪,它们紧紧靠在一起,直到我把镜头伸得很近,才把它们惊散。而我显然不是这片丛林中惟一对幼小的蝌蚪感兴趣的生物:一只巨太的水黾飞到了水面上,四处寻找鲜嫩的猎物;在水面上游荡的仰泳蝽也伺机接近这些刚刚出生的小蝌蚪,以获得一顿大餐,由于山林中的死水潭面积都不大,在这些有限的空间内生活的蝌蚪很容易暴露在各种掠食动物的视野中。从蛙卵一落入水中开始,就会有仰泳蝽等食肉昆虫馋涎欲滴地虎视眈眈。仰泳蝽喜欢捕食刚从卵带中挣脱的蝌蚪,然后将它们体内的液体一点点吸干。蛇也喜欢到这种小水潭中捕食蝌蚪和幼蛙。蝌蚪要顺利成长到成年,除了机敏之外,还确实需要运气,但在季雨林里,再好的运气也总有用完的一天。那些爱在检查站附近捕食白蚁,吃免费晚餐的泽蛙就是如此:那天傍晚,它们同往常一样吞食着零星的白蚁,没想一条近30厘米长,拇指粗细的蜈蚣从后面发起了进攻。蜈蚣的毒牙只是轻轻刺破了一只泽蛙的皮肤,毒液便迅速起了作用,蛙全身瘫痪,大蜈蚣一点点咀嚼着这个体重大大超出自己的猎物。这次,原本的捕食者泽蛙成了别人的存粮,足够蜈蚣吃上好几天。
人类的阴影
一天下午,我在山谷的河边寻找兰花。虽然听起来这是件风雅的事,但事实上却十分辛苦
多数兰花都生长在枯死的树干上,周围环境又十分潮湿,令人步履艰难。枯树裸露的树皮是我搜索的重点。在一个狭窄潮湿的树皮下,我偶然发现了一只斑腿跳树蛙,它蜷缩着身子一动不动,好像就是树皮的一部分,当我用手指触摸它时,它才意识到自己的伪装败露,“扑通”一下跳到下面的溪潭,箭一样钻进水底的石缝中。“山玛拐”生活在植物种类多样的季雨林,因此它们欺骗天敌的伪装也形色各异:大绿臭蛙碧绿的条状背部花纹可以和绿色植物和灌木融合在一起;湍蛙的背部花纹像是毛茸茸的苔藓,如果它静静地趴在石头上,就好像是一块不起眼的地衣。小弧斑姬蛙没有巧妙的纹饰,却长有粗壮的后腿,可以靠迅速远距离弹跳逃避敌人。我看到的这只斑腿跳树蛙在我面前先是“装相”,继而飞速逃跑,显然它认为我对它是种威胁。不过人类确实可以称得上是蛙类和其他野生动物的大敌,而我们对它们造成的伤害不是个别猎食者所能做到的——人类改变了它们赖以生存的空气和水。
这片季雨林保护区周围的居民很多是黎族人,他们认为“山玛拐”有神秘的能力,能呼风唤雨,保证粮食的丰收,因此很少有猎捕野生蛙类供食用或出售的行为,但这里并非蛙类的永久伊甸园。由于周围的农耕活动和工业生产逐年增多,蛙类还是不可避免地受到了伤害。农业活动中使用的除草剂只有很少一部分被植物吸收,大部分则遗留在与作物同一生境的动物体表和土壤,水体中,而蛙类由于其皮肤布满小孔、具有渗透性,且从出生开始就没有羊膜和壳等结构的保护,直接接触外部环境,对水质的变化格外敏感。调查显示,周边社区使用的除草剂对相关水域的蝌蚪的发育和运动频率产生了很强的抑制作用,并使成年蛙类的捕食能力大幅度下降。此外,人们为了利用水资源而对水资源重新分配的行为,破坏了两栖动物的迁徙和繁殖。而全球范围内的工业生产造成的副作用——温室气体增多导致的气候变暖和臭氧层空洞导致的紫外线辐射加剧——更像无形的大手,扼杀了包括蛙类在内的两栖动物的未来。过量的紫外线影响着蛙卵的发育,使其无法正常孵化;过高的气温影响了蛙类冬眠的节律,死亡率因此而大大增加。生命从水体走向陆地,一代代的蛙不断重演着这壮美一幕的缩微版,若是因为人类的破坏,季雨林缺少了,“山玛拐”的合唱将是多么寂寞凄凉。
海南霸王岭自然保护区坐落于海南西南部地区,位于昌江黎族自治县东南部。是为了保护我国仅有的黑冠长臀猿所建立的国家级保护区,拥有七万余亩的天然季雨林。这片雨林中的蛙种类繁多,但大体可以分为三大类,分别属于蛙亚科,树蛙科和姬蛙科。姬蛙的特征最明显,它们大多都个头很小,而且头小体大,后腿强健。这些或美艳、或低调的季雨林歌手被当地人称为“山玛拐”。海南的黎族尤其尊崇这些多产的“山玛拐”,女性的文身图案中蛙纹出现的次数最多,而在黎族各支系的筒裙、铜鼓、皮鼓及各种日常用具上,都会绘上各种蛙纹。
吃与被吃的角色
清明时节,海南中部山区的季雨林一直笼罩着积云,每天下午都会下上两三个小时的雨。我在保护区山上的检测站已经住了两个星期了,洗过的衣服却一直没有干。由于大雨的原因,我们的物种评估工作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布置在雨林中的红外线相机由于湿度过大,镜头上已结满了水珠,所拍摄到的照片也仅仅是被雨水打落而悬在半空的树叶。
在下午4点左右,雨势终于变小了。我坐在保护区检测站的屋檐下无聊地抽着烟,数着飞在半空的白蚁。尽管这些白蚁拼尽全力,但它们湿透的翅膀并不能在空中坚持多久,因此大部分很快落到了地上歇息。大雨跟这些白蚁开了一个巨大的玩笑,雨水不但冲垮了部分白蚁的巢穴,还唤醒了它们的天敌——潮湿的天气扩大了蛙类的活动范围,此时,几只离开池塘的泽蛙正舒舒服服地趴在白蚁群旁边大开杀戒。泽蛙个头不大,但长着一条极富黏性的舌头,舌根位于下颚前部,因此折叠的舌头能弹进弹出,可以伸得很远。当舌头一旦弹出并粘到白蚁后,它们会通过眨眼使眼球后移,由此生成的力量将白蚁推进喉咙。这些泽蛙在湿漉的地面上享受着白蚁大餐,而降临的雨水惠及的不仅是它们的肚皮,雨林中各种蛙类的春季繁殖已经开始,也随之带来一场名副其实的盛宴——蛙类在其中同时扮演着吃与被吃的两种角色。
追寻“爱之歌”
没有哪种动物的求偶会像季雨林里的蛙类那么张扬,嘈杂了。一到晚上,林子深处总会有一个勇敢者首先鸣叫,带动其他小个子,大嗓门的“话唠”,“咯咯”,“咕咕”等各种频率的奇怪蛙鸣逐渐贯穿整个雨林,似乎那些薄薄的叶片都被越来越深沉的蛙鸣震动,直到滴下水珠。我戴着头灯向林中的水源进发,随着与水源越来越接近,蛙鸣声音更大了,它们就在身边,最后将我完全包围。这是一种搏动着生命力,几乎有点震耳的天籁。我慢慢伏下身子,循着声音传来的方向仔细观察,但却什么也没有发现。这种感觉很奇怪,就像一群隐形的人在和你说话,语调激烈地想表达些什么,但我却只闻其声,不见其形,好像走进了爱捉弄人的精灵的国度。直到我小心翼翼地翻开枯黄的落叶,其中一只聒噪的家伙才现了身:一只花姬蛙鼓着自己的声带不停地鸣叫,向周围的异性同类发出求爱的信息。此时的雄蛙只想在众多竞争对手中获得与雌蛙的交配权利,根本没有认真地隐蔽自己。在这个歌手周围,一些幸运地得到配偶的雄姬蛙紧紧抱着雌蛙的背部,两只前腿扣在雌性的腋下,在水草边以抱对的方式进行体外受精,卵带就顺势缠在水草上。与花姬蛙不同,树蛙喜欢将卵块黏附在河边的石头或临水植物的枝叶上,此时河边石块上已经飘起了一团团“肥皂泡沫”,泡沫中隐约可以看见乳白色的卵粒,这是捷足先登的斑腿树蛙们的孩子。不同种类的蛙一次所产下的卵数量不等,有的种类产几百粒,有的种类则达上千粒,受精方式也不一样,大多数蛙类进行体外受精,但也有些种类会体内受精,甚至有极少数“胎生”的种类。由于它们产卵多,身形又与人类十分相似,在许多山区少数民族的传说中,蛙被赋予了多子多孙的吉祥含义,甚至成为了崇拜的对象。而海南的黎族尤其尊崇这些多产的“山玛拐”,女性的文身图案中蛙纹出现的次数最多,而在黎族各支系的筒裙,铜鼓,皮鼓及各种日常用具上,都会绘上各种蛙纹。
危机四伏的家
然而,高调求偶,大量产卵其实对于蛙类来说代价巨大,实属无奈之举,它们天敌很多,只得以卵的数量来应对较高的死亡率。
随着温度升高,巨大的变化将在小小的卵壳中发生——短短两周后,蝌蚪的雏形渐渐发育完整,随后它们便摆脱卵带的束缚漂流在池塘中了。早期的蝌蚪外形像小鱼,但口内尚未出现口道,还不能摄取食物,随着发育进一步完善,它们的后眼,鼻孔和头下吸盘相继出现,这时它们便将自己的身体吸附在水草上或石壁上。当蝌蚪的口腔出现后,口部才会出现角质齿可以用来刮下水草或藻类,这时它们才开始进食。
在季雨林中,蝌蚪长成蛙是一个非常艰难的过程。一次,我在一个积满雨水的小水塘中发现了几只半透明的蝌蚪,它们紧紧靠在一起,直到我把镜头伸得很近,才把它们惊散。而我显然不是这片丛林中惟一对幼小的蝌蚪感兴趣的生物:一只巨太的水黾飞到了水面上,四处寻找鲜嫩的猎物;在水面上游荡的仰泳蝽也伺机接近这些刚刚出生的小蝌蚪,以获得一顿大餐,由于山林中的死水潭面积都不大,在这些有限的空间内生活的蝌蚪很容易暴露在各种掠食动物的视野中。从蛙卵一落入水中开始,就会有仰泳蝽等食肉昆虫馋涎欲滴地虎视眈眈。仰泳蝽喜欢捕食刚从卵带中挣脱的蝌蚪,然后将它们体内的液体一点点吸干。蛇也喜欢到这种小水潭中捕食蝌蚪和幼蛙。蝌蚪要顺利成长到成年,除了机敏之外,还确实需要运气,但在季雨林里,再好的运气也总有用完的一天。那些爱在检查站附近捕食白蚁,吃免费晚餐的泽蛙就是如此:那天傍晚,它们同往常一样吞食着零星的白蚁,没想一条近30厘米长,拇指粗细的蜈蚣从后面发起了进攻。蜈蚣的毒牙只是轻轻刺破了一只泽蛙的皮肤,毒液便迅速起了作用,蛙全身瘫痪,大蜈蚣一点点咀嚼着这个体重大大超出自己的猎物。这次,原本的捕食者泽蛙成了别人的存粮,足够蜈蚣吃上好几天。
人类的阴影
一天下午,我在山谷的河边寻找兰花。虽然听起来这是件风雅的事,但事实上却十分辛苦
多数兰花都生长在枯死的树干上,周围环境又十分潮湿,令人步履艰难。枯树裸露的树皮是我搜索的重点。在一个狭窄潮湿的树皮下,我偶然发现了一只斑腿跳树蛙,它蜷缩着身子一动不动,好像就是树皮的一部分,当我用手指触摸它时,它才意识到自己的伪装败露,“扑通”一下跳到下面的溪潭,箭一样钻进水底的石缝中。“山玛拐”生活在植物种类多样的季雨林,因此它们欺骗天敌的伪装也形色各异:大绿臭蛙碧绿的条状背部花纹可以和绿色植物和灌木融合在一起;湍蛙的背部花纹像是毛茸茸的苔藓,如果它静静地趴在石头上,就好像是一块不起眼的地衣。小弧斑姬蛙没有巧妙的纹饰,却长有粗壮的后腿,可以靠迅速远距离弹跳逃避敌人。我看到的这只斑腿跳树蛙在我面前先是“装相”,继而飞速逃跑,显然它认为我对它是种威胁。不过人类确实可以称得上是蛙类和其他野生动物的大敌,而我们对它们造成的伤害不是个别猎食者所能做到的——人类改变了它们赖以生存的空气和水。
这片季雨林保护区周围的居民很多是黎族人,他们认为“山玛拐”有神秘的能力,能呼风唤雨,保证粮食的丰收,因此很少有猎捕野生蛙类供食用或出售的行为,但这里并非蛙类的永久伊甸园。由于周围的农耕活动和工业生产逐年增多,蛙类还是不可避免地受到了伤害。农业活动中使用的除草剂只有很少一部分被植物吸收,大部分则遗留在与作物同一生境的动物体表和土壤,水体中,而蛙类由于其皮肤布满小孔、具有渗透性,且从出生开始就没有羊膜和壳等结构的保护,直接接触外部环境,对水质的变化格外敏感。调查显示,周边社区使用的除草剂对相关水域的蝌蚪的发育和运动频率产生了很强的抑制作用,并使成年蛙类的捕食能力大幅度下降。此外,人们为了利用水资源而对水资源重新分配的行为,破坏了两栖动物的迁徙和繁殖。而全球范围内的工业生产造成的副作用——温室气体增多导致的气候变暖和臭氧层空洞导致的紫外线辐射加剧——更像无形的大手,扼杀了包括蛙类在内的两栖动物的未来。过量的紫外线影响着蛙卵的发育,使其无法正常孵化;过高的气温影响了蛙类冬眠的节律,死亡率因此而大大增加。生命从水体走向陆地,一代代的蛙不断重演着这壮美一幕的缩微版,若是因为人类的破坏,季雨林缺少了,“山玛拐”的合唱将是多么寂寞凄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