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农村金融市场对结算需求日益多元化,农村信用社支付业务发展迎来新的挑战和难得机遇,加快农村金融机构现代支付结算业务的建设和完善支付体系是我们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的必然方向。为此,自己通过在支付结算岗位工作的经历和在办理业务中所发现的问题,结合当前农村市场经济发展趋势及服务“三农”的要求,特对当前农村信用社的支付结算业务进行了初步分析和探讨。
一、对当前农村信用社支付结算业务现存问题的分析
同城清算系统只是在区域经济中发挥结算作用,其特点是使用范围小、清算不及时、差错频繁,造成顾客不满意,从以下几方面剖析:
(一)同城清算系统因主观因素存在的不足
在办理业务时,没有向顾客解释清楚同城清算的使用范围,资金清算的时间,特别是在办理往账业务时没有严格审查其票据记载的事项,尤其是对收款单位的账号、收款单位名称、汇款金额等关键要素没有进行确认,需要操作人员打电话进行确认,对工作没有谨慎的态度,报有一种业务是清算人员办理的,与自己关系不大的态度,结果票据的清算时间被拖延,客户的怨言大;对同城清算的来账分析:来账要求进帐及时、准确,但是只有联社营业部能够按照规程进行;其他信用社、分社的来账经常是在办理其他事情时才来取回单,这样失去了同城及时清算的目的,在客户心理对我们的工作效率产生了很多疑问。
(二)同城清算系统的因客观因素存在的不足
大小支付系统已经在全国推广使用很长时间了,在农村信用社的使用并没有完全体现所具有的特性,从以下几方面可以看到:
1 农村信用社机构网点多,开办的并没有多少。由于农村信用社在不断完善自身建设,从而对业务也在进一步规范,近期对大小额支付系统进行了再次连接,进一步开拓农村金融市场的结算业务,网点已经全部接入了支付系统,真正开办的很少;社会上对农村信用社办理大小支付业务的意识很淡薄,从而没有充分利用大小额支付系统的方便条件。
2 对办理跨行支付宣传力度不够。近年来,农村信用社各网点虽然采取了多种宣传方式,宣传的范围是集中在经济繁华地带,对农民工流动频繁的地区很少,农民工的资金流动占的比重很大,宣传的内容只是注重在专业方面,导致受众认识程度低,进而收到的效果甚小,基本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和目标。
3 业务人员综合素质能力层次不齐。在办理大小额支付结算业务时,业务人员普遍存在害怕出现差错的思想,本来能够在本网点办理,对客户说我们这里没有开通,让人家到别的地方去办理,使我们本来能够利用的客源流失到其他金融机构,也对我们农村信用社的业务能力提出了疑点:思想意识没有引起高度重视:对新业务没有接受的意愿;对操作规程理解不够,好学的态度很差,缺乏应对新业务、新知识的挑战能力。
二、对农村信用社现代支付结算业务探讨
随着农村经济不断发展和经营方式转变,非农产业迅速崛起,农村劳动力流动频繁,特别在一些资源丰富的地区,资金流动频繁而且流动金额较大,对支付结算提出了很多需要解决的急首问题,对资金的汇划要求更加快捷;结算工具多元化;要求网点布局合理;提高结算服务意识。
首先,要立足“三农”服务“三农”、支付工具丰富多元化、支付系统高效的农村支付体系;特别是对流动资金的汇划是关键,企业资金的流动性,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面对新形势下的农村市场经济体需要与企业建立良好的信誉机制是关键点,要满足企业资金流动性频繁的要求,可以采用优先对待的方法,有需求,就要让企业满意;同时要对资金的调剂做出相应调整;最终实现双赢的局面。
同时,在支持新农村建设和支持“三农”服务“三农”时,要积极与当地政府沟通,为农民发放国家政策性资金,根据农村经济发展状况、信用水平,坚持以人为本,推广适合农村实际的新的非现金支付工具,例如:惠农一卡通、信用卡等新的结算工具:引导农民使用非现金结算支付工具;农民工是我们的重要客源,我们的机构基本遍布城乡,在农村、乡镇、工矿企业设立营业网点;对农民工资结算可以采用一卡通结算方式来满足需求;积极探索与其他金融机构合作,参与国家城市金融清算平台建设,真正实现一卡通支付结算的功能。
再就是,要在一些经济繁荣地段、大型企业、商场、餐饮娱乐场所安装ATM机、POS等支付结算工具:对使用的农民工卡可以采用免收手续费、鼓励使用银联卡消费,开展刷卡有奖活动,减少使用现金。现在是信息共享的时代,可以依托互联网,积极去开发网上银行、电话银行等新型支付结算服务方式。
此外,对支付结算人员要进行岗前培训,业务培训、岗位大练兵活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业务知识辩论会,业务知识交流的活动,提升员工的支付结算应用能力和业务操作水平;提高支付结算服务意识。
三、对农村信用社现代支付结算业务建议
(一)完善现有的支付结算系统
对当前所开通的支付结算业务系统,建立健全各项操作规程,进一步完善现有的支付结构,特别是区域经济的清算系统的主导作用,统一建立系统化的操作规程;做到真正的快捷、方便。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共享资源一网络资源开办现代支付结算业务,实现支付结算的现代化、信息化。
(二)培养农民支付结算工具意识
要针对农民文化程度相对较低,对金融基本知识了解很少,坚持以人为本,加强宣传支付结算工具使用常识和操作技巧,培养农民使用支付结算的意识。一是要注重宣传形式。开展上门服务,做到面对面,充分利用多媒体与传统形式,向农村开展广泛宣传。二是优化宣传效果,加强适应农村金融清算业务的操作流程、种类、手续的宣传,并且针对各种业务的适宜人群,做到有的放矢。三是创新宣传方式,编写对农民通俗易懂的宣传资料;让广大农村客户敢用、会用、爱用各种现代化支付结算工具,脱离使用现金结算的意识。
(三)从农民实际出发推行新的支付工具
农村金融市场要找准市场定位,对农村客户进行市场细分,创新金融支付工具,丰富金融服务手段,如针对农牧民小额贷款需求的农民设计具有信用额度的借机卡;探索信用卡在农村地区的应用,特别是针对农村个体经营、养殖业等资金结算,推广农民工特色卡;在有条件的地方安装ATM机、POS机具;并探索开拓电话银行、网络银行、短信通知等支付业务,为农村提供实实在在的支付结算便利。
(四)提高工作人员综合素质,增强服务意识
从目前来看,信用社与客户建立关系的主要途径是通过柜面办理业务的方式来实现,这就要求临柜人员必须做好耐心、细致、周到的服务,树立良好形象。然而,我们在网上、报纸上却经常看到有客户反映信用社员工服务态度差,对客户不耐烦,更有甚者与客户发生争吵,给信用社造成严重不良影响。随着其他商业银行抢占入农村市场,农村信用社“一股独大”的优势地位在慢慢丧失,市场竞争会越来越激烈,在提供的产品一致的情况下,谁的服务好,谁就能赢得客户,并最终赢得市场。因此,信用社必须重视改善服务质量,通过加强培训,建立服务考核机制等措施,强化柜员服务意识,提升信用社服务水平。
(五)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加大风险防范力度
结算渠道的快速畅通使得业务量成倍增长,农村信用社支付结算风险防控工作刻不容缓。首先,农村信用社各管理机构要加大对员工风险意识的培训工作,提高员工素质,强调风险防范的重要性,从思想层面杜绝员工道德风险的发生。其次,对于操作风险,员工要加快对系统的操作熟练度,提高风险识别能力。再次,结算平台搭建的同时要充分考虑风险的因素,对于系统能够实现自动风险控制的,要由系统进行控制,系统无法实现自动控制的,要通过制度进行控制,并建立行之有效的监督机制。
一、对当前农村信用社支付结算业务现存问题的分析
同城清算系统只是在区域经济中发挥结算作用,其特点是使用范围小、清算不及时、差错频繁,造成顾客不满意,从以下几方面剖析:
(一)同城清算系统因主观因素存在的不足
在办理业务时,没有向顾客解释清楚同城清算的使用范围,资金清算的时间,特别是在办理往账业务时没有严格审查其票据记载的事项,尤其是对收款单位的账号、收款单位名称、汇款金额等关键要素没有进行确认,需要操作人员打电话进行确认,对工作没有谨慎的态度,报有一种业务是清算人员办理的,与自己关系不大的态度,结果票据的清算时间被拖延,客户的怨言大;对同城清算的来账分析:来账要求进帐及时、准确,但是只有联社营业部能够按照规程进行;其他信用社、分社的来账经常是在办理其他事情时才来取回单,这样失去了同城及时清算的目的,在客户心理对我们的工作效率产生了很多疑问。
(二)同城清算系统的因客观因素存在的不足
大小支付系统已经在全国推广使用很长时间了,在农村信用社的使用并没有完全体现所具有的特性,从以下几方面可以看到:
1 农村信用社机构网点多,开办的并没有多少。由于农村信用社在不断完善自身建设,从而对业务也在进一步规范,近期对大小额支付系统进行了再次连接,进一步开拓农村金融市场的结算业务,网点已经全部接入了支付系统,真正开办的很少;社会上对农村信用社办理大小支付业务的意识很淡薄,从而没有充分利用大小额支付系统的方便条件。
2 对办理跨行支付宣传力度不够。近年来,农村信用社各网点虽然采取了多种宣传方式,宣传的范围是集中在经济繁华地带,对农民工流动频繁的地区很少,农民工的资金流动占的比重很大,宣传的内容只是注重在专业方面,导致受众认识程度低,进而收到的效果甚小,基本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和目标。
3 业务人员综合素质能力层次不齐。在办理大小额支付结算业务时,业务人员普遍存在害怕出现差错的思想,本来能够在本网点办理,对客户说我们这里没有开通,让人家到别的地方去办理,使我们本来能够利用的客源流失到其他金融机构,也对我们农村信用社的业务能力提出了疑点:思想意识没有引起高度重视:对新业务没有接受的意愿;对操作规程理解不够,好学的态度很差,缺乏应对新业务、新知识的挑战能力。
二、对农村信用社现代支付结算业务探讨
随着农村经济不断发展和经营方式转变,非农产业迅速崛起,农村劳动力流动频繁,特别在一些资源丰富的地区,资金流动频繁而且流动金额较大,对支付结算提出了很多需要解决的急首问题,对资金的汇划要求更加快捷;结算工具多元化;要求网点布局合理;提高结算服务意识。
首先,要立足“三农”服务“三农”、支付工具丰富多元化、支付系统高效的农村支付体系;特别是对流动资金的汇划是关键,企业资金的流动性,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面对新形势下的农村市场经济体需要与企业建立良好的信誉机制是关键点,要满足企业资金流动性频繁的要求,可以采用优先对待的方法,有需求,就要让企业满意;同时要对资金的调剂做出相应调整;最终实现双赢的局面。
同时,在支持新农村建设和支持“三农”服务“三农”时,要积极与当地政府沟通,为农民发放国家政策性资金,根据农村经济发展状况、信用水平,坚持以人为本,推广适合农村实际的新的非现金支付工具,例如:惠农一卡通、信用卡等新的结算工具:引导农民使用非现金结算支付工具;农民工是我们的重要客源,我们的机构基本遍布城乡,在农村、乡镇、工矿企业设立营业网点;对农民工资结算可以采用一卡通结算方式来满足需求;积极探索与其他金融机构合作,参与国家城市金融清算平台建设,真正实现一卡通支付结算的功能。
再就是,要在一些经济繁荣地段、大型企业、商场、餐饮娱乐场所安装ATM机、POS等支付结算工具:对使用的农民工卡可以采用免收手续费、鼓励使用银联卡消费,开展刷卡有奖活动,减少使用现金。现在是信息共享的时代,可以依托互联网,积极去开发网上银行、电话银行等新型支付结算服务方式。
此外,对支付结算人员要进行岗前培训,业务培训、岗位大练兵活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业务知识辩论会,业务知识交流的活动,提升员工的支付结算应用能力和业务操作水平;提高支付结算服务意识。
三、对农村信用社现代支付结算业务建议
(一)完善现有的支付结算系统
对当前所开通的支付结算业务系统,建立健全各项操作规程,进一步完善现有的支付结构,特别是区域经济的清算系统的主导作用,统一建立系统化的操作规程;做到真正的快捷、方便。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共享资源一网络资源开办现代支付结算业务,实现支付结算的现代化、信息化。
(二)培养农民支付结算工具意识
要针对农民文化程度相对较低,对金融基本知识了解很少,坚持以人为本,加强宣传支付结算工具使用常识和操作技巧,培养农民使用支付结算的意识。一是要注重宣传形式。开展上门服务,做到面对面,充分利用多媒体与传统形式,向农村开展广泛宣传。二是优化宣传效果,加强适应农村金融清算业务的操作流程、种类、手续的宣传,并且针对各种业务的适宜人群,做到有的放矢。三是创新宣传方式,编写对农民通俗易懂的宣传资料;让广大农村客户敢用、会用、爱用各种现代化支付结算工具,脱离使用现金结算的意识。
(三)从农民实际出发推行新的支付工具
农村金融市场要找准市场定位,对农村客户进行市场细分,创新金融支付工具,丰富金融服务手段,如针对农牧民小额贷款需求的农民设计具有信用额度的借机卡;探索信用卡在农村地区的应用,特别是针对农村个体经营、养殖业等资金结算,推广农民工特色卡;在有条件的地方安装ATM机、POS机具;并探索开拓电话银行、网络银行、短信通知等支付业务,为农村提供实实在在的支付结算便利。
(四)提高工作人员综合素质,增强服务意识
从目前来看,信用社与客户建立关系的主要途径是通过柜面办理业务的方式来实现,这就要求临柜人员必须做好耐心、细致、周到的服务,树立良好形象。然而,我们在网上、报纸上却经常看到有客户反映信用社员工服务态度差,对客户不耐烦,更有甚者与客户发生争吵,给信用社造成严重不良影响。随着其他商业银行抢占入农村市场,农村信用社“一股独大”的优势地位在慢慢丧失,市场竞争会越来越激烈,在提供的产品一致的情况下,谁的服务好,谁就能赢得客户,并最终赢得市场。因此,信用社必须重视改善服务质量,通过加强培训,建立服务考核机制等措施,强化柜员服务意识,提升信用社服务水平。
(五)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加大风险防范力度
结算渠道的快速畅通使得业务量成倍增长,农村信用社支付结算风险防控工作刻不容缓。首先,农村信用社各管理机构要加大对员工风险意识的培训工作,提高员工素质,强调风险防范的重要性,从思想层面杜绝员工道德风险的发生。其次,对于操作风险,员工要加快对系统的操作熟练度,提高风险识别能力。再次,结算平台搭建的同时要充分考虑风险的因素,对于系统能够实现自动风险控制的,要由系统进行控制,系统无法实现自动控制的,要通过制度进行控制,并建立行之有效的监督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