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广播新闻节目的采编浅析

来源 :大东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Tyran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农村广播新闻节目是广播新闻节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现在的很多农村广播新闻节目收听率相对较差,农村观众流失严重,主要是广播新闻节目不贴近农村生活造成的。本文首先对当下农村广播新闻节目在采编内容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然后给出具体的提高农村广播新闻节目采编内容质量的建议。
  关键词:农村;广播新闻节目;采编
  农村广播新闻节目的主要收听观众是农村人民,如果广播内容严重不符农村基本民情,观众自然也就没有了收听兴趣。因此,农村广播新闻节目提高收听率的主要做法是进行采编内容的改革,在节目中应多播放一些和农村人民相关的新闻事件,只要这样才能提起农民的收听兴趣。
  一、农村广播新闻节目存在问题分析
  (1)广播新闻内容与农村生活不符
  目前,很多广播新闻内容编辑大都没有去农村采集新闻素材的习惯,新闻内容都是从网上搜索而来,严重与农村生活不符,自然也就不能提起观众的收听兴趣。每一期农村广播新闻都要寻找大量的新闻素材,并且时间紧任务中,新闻编辑根本没有时间去农村实地取材,所以只能通过网上的一些农村新闻事件,然后结合自己的经验进行一些编排,这样就形成了新闻广播的基本素材。同时,很多广播新闻节目由于听众不多,所以经营效益也不好,没有多余的经费去支持新闻采编记者到农村實地体验风土民情,关注农民正遇到的“三农问题”,因此,只能采用网上找素材,网下编新闻的方式进行工作,这样就造成了广播新闻节目不良经营的恶性循环。由上可知,农村广播新闻节目要想办的好,必须在广播内容中体现出农村百姓正在关心的问题,这样不仅可以通过广播节目为农村百姓解决一些生活中遇到的难题,增加社会关注度,更会让农村百姓对广播新闻节目越来越有兴趣,节目的收听率和受喜爱度自然也会上升。
  (2)农村广播新闻节目内容质量不高
  农村新闻节目最大的问题是质量不高,不能通过新闻节目反映出老百姓正在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农村广播新闻节目要想提高节目质量就应做到“三贴近”,三贴近的具体内容是:一、贴近实际,二、贴近生活,三贴近群众,广播新闻节目只要做到了这几点才能真正的提高节目质量。但是,现在的农村广播新闻节目普遍是浮于表面,不能做到 “三贴近”,一期节目中有大多数时间是讲政府对于农村的政策,以及专家对农村政策的节目,这种节目内容不仅枯燥乏味,不能提起听众兴趣,更不能反映农村的实际问题。老百姓关心的是真正和自己生活挂钩的实际问题,所以,优秀的新闻节目应该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具体表现为:应通过农村百姓生活的实际问题来反应出国家的政策问题,然后根据相关专家对政策的解读来提出解决农民问题的具体办法,或是引起当地政府的关注,真正体现出新闻是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只有有价值的新闻才会有人看,农村广播新闻节目更是如此,农村老百姓主要依靠土地生活,关心的也是 “三农”问题,如果农村广播新闻节目不能将焦点落到“三农”问题上,根本就不能体现出农村广播新闻节目的价值所在。
  二、农村广播新闻节目采编内容创新的建议
  (1)走进农村,寻找节目素材
  新闻节目记者应走进农村,通过实地调查和访问才能寻找到老百姓真正喜欢的新闻内容。农村人民和城市人民的生活方式上存在很大不同,只有亲身走入农村才能了解到农民真正关心的问题,才能知道农村人们对于农村广播新闻内容的具体要求。新闻记者应深入农村,这样才能体会到新时代下农村发生的新变化,才能了解到农民所关心的社会问题是什么,才能找到创新节目内容的关键点。农村人民也喜欢听广播新闻来缓解紧张而忙碌的生活压力,但是,如果新闻内容都是老百姓听不懂的大道理,自然也就不会继续收听节目。所以,新闻记者在深入农村的过程中,可以向农村人民咨询一些对农村广播新闻节目的改进意见,这样才能打造出符合农民口味的新闻节目。
  (2)采用多样化的新闻报道方式
  目前,很多农村广播新闻节目的报道方式比较单一,因此,不能满足所有听众的口味。广播新闻报道由于没有视频和画面,这在新闻传播上是一个很大的劣势,所以,需要通过变化新闻节目的报道风格来满足听众的口味。报道方式的转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多方面的进行农村新闻报道,对于同一个农业问题,站的角度不同可能对问题的看法也有很大区别,所以,新闻记者在采访中不仅要关注农民的看法,更要寻求相关政府的看法,在新闻报道中应将不同人的看法展现出来,让观众自己对新闻进行评判;二是,在新闻报道中应体现出农民的声音,以往的广播节目中都是由播音员进行新闻播放,听众对新闻的真实性会有不同程度的质疑,所以,在节目中应将农民的声音播放出来,让农民自己对遇到的一些问题进行讲述,这样更能体现出节目的真实性,对听众也更具有吸引力。
  (3)提升新闻内容质量
  农村广播新闻节目提升新闻内容质量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是新闻的时效性和原创性,一篇优秀的新闻报道应反映第一时间的新闻内容,并且新闻内容应有原创性,这样才能保证节目的良好效果;二是新闻内容的真实性和方向性,新闻节目在播放之前应弄清楚听众的喜好,保证播放的节目内容对听众具有吸引力,并且节目内容真实,不是胡编乱造,这样才能在播放过程中赢得更多的听众。
  综上所述,农村广播新闻节目的采编应做到“接地气”,可以实实在在的反映农民关心的问题,用农民自己的声音说出他们的故事和遇到的问题,这样才能保证农村广播新闻节目的真实性,才能取得听众的关注。
  参考文献:
  [1]秦小胜. 县级广播电视台新闻记者如何提高自己的新闻写作水平[J]. 文教资料,2017,(14):57-58.
  [2]冯鸣. 县级台办好广播对农节目浅析[J]. 新闻传播,2015,(03):99.
  [3]李海霞. “走转改”理念对电视民生新闻发展的影响[J]. 传媒与教育,2014,(01):42-45.
  作者简介:
  任洁(1988.09-),女,汉族,浙江嘉兴市人,本科,新闻学,浙大宁波理工学院。
  (作者单位:浙江嘉兴市本级农村广播电视站)
其他文献
摘要:珠海是我国南方重要的一大经济特区,它坐落于广东珠江海口,历来为“海上陶瓷之路”必经地区。享誉全球的景德镇瓷器,就是沿着“海上陶瓷之路”所源源不断运往世界各地。基于此,本文分析了珠海与景德镇陶瓷的发展关系,希望能够促进我国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珠海;景德镇;陶瓷发展;  当前,景德镇瓷器已不断通过珠海,运输往台湾、澳门,并且销往世界各个国家。由此大力推动了景德镇与珠海地区的文化与经济
期刊
摘 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法律意识也是逐渐的增强,尤其是在知识产权侵权方面尤为突出。知识产权侵权责任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不但内容复杂,而且原则内容也不宜概括。知识产权侵权责任在民法典中需要采用的是侵权责任模式,并且它有效的保证了民法典的相应逻辑性[1]。  关键词:民法典;知識产权侵权;责任  民法典的编纂主要就是将民事法律进行了相应的规范化以及逻辑化,同时针对其权利进行
期刊
摘 要:刑事影像技术是刑事科学技术的重要分支之一,长期以来在刑事案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DNA、电子证据、视频资料等新技术、新手段的出现,刑事科学技术人员挖掘信息的能力不断提升,速度越来越快,作用也日益突出。当前虽然面临新兴技术手段的冲击,相对传统的刑事影像技术的地位却并未动摇。  关键词:刑事影像技术;现场照相;作用;前景  目前在人类取得的一系列科学技术中,对社会和经济影响面最广泛、最深入,
期刊
摘 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拷问着党和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一个国家要走向现代化,必须走向法治现代化。改革开放四十年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也是中国走向法治化的过程。从时间上来看,改革开放四十年实践过程涵盖了中国“八二宪法”及以后三十六年的发展历程;从内容上来看,改革开放四十年实践成果包含了中国“八二宪法”及以后5次修正案的内容。  关键词:改革开放;宪法  
期刊
摘要: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对职工思想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本文结合工作实践,对如何加强职工思想政治工作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职工思想;政治工作  引言:随着治黄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对职工的思想意识、价值取向及工作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引发了许多新的矛盾和新的问题。如何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方法不一,最主要的还是依靠思想政治工作去解决。思想政治工作是通过宣传、教育等手段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尤其是近年来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升,对于文化层面的需求越来越大,如何加强公共文化建设,提升公共文化开展的质量水平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与必要性。文化馆作为地方公共文化开展的主要机构,对于群众文化生活质量的提升,以及人民生活幸福感的加强十分关键,可见文化馆在公共文化服务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本文主要结合文化馆公共文化开展的实践,首先分析文化馆对于公共文化发展的引领作用,据此分析
期刊
摘要:近几年,随着媒体频繁的报道,“过劳死”现象逐渐走进我们的视野,随之而来的还有“过劳死”发生后劳动者家属因维权而与用人单位产生的纠纷。那么“过劳死”在法律上到底应该如何界定,劳动者家属又应该如何维权,本文通过对“过劳死”法律性质的讨论,结合他国及我国立法状况,探究“过劳死”发生后的救济途径。  关键词:过劳死;劳动法;法律性质;救济途径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竞争日益激烈,各企业的工作量和
期刊
古人说:“不受曰廉,不污曰洁。”陷入腐败深渊的领导干部,多数是从不能洁身自好开始的。现在有些干部认为小节无害,贪图安逸,情趣庸俗,沉溺于灯红酒绿、吃喝玩乐,损害党的形象、败坏党风民风。领导干部要洁身自好。廉与洁不可分割。因此,我们一定要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倡导高尚的精神追求,按照“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的要求严格自律。  作为领导干部如何做到出淤泥而不染、洁身自爱。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第一、
期刊
摘要:邓小平理论是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在借鉴其他社会主義国家兴衰成败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和平与发展成为其时代的主题,而民族平等理论正是在这一时期得到最显著地发展。在新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背景下,这一理论就显得尤为重要,民族平等理论是我党处理民族问题的根本原则,也是我党民族政策的立足点。  一、邓小平民族平等理论的内涵  邓小平民
期刊
摘要:教育结果或者教育目的的达成,不仅仅与受教育者的生活环境息息相关,同样也与受教育者父母的教育程度有关,不同的家庭背景会使得孩子们处于不公平的竞争当中。主要表现为不同成长环境带来的差异、阶级贫富带来的差异和父母受教育程度带来的差异。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研究。  关键词:中国;家庭;阶层教育;差异;案例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生活要求也不断的提高,曾经“读书改变命运”,“知识就是力量”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