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封邮件,一寸寸搜寻儿子的生命痕迹

来源 :莫愁·天下男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xud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疚爸爸无尽相思
  陈其钢是享誉世界的中国作曲家,电影配乐《归来》《山楂树之恋》《金陵十三钗》等堪称经典,他还是北京奥运会主题曲《我和你》的词曲作者,是当今少数几个在世界音乐舞台上极为活跃的中国作曲家之一。然而,在他心中,一切荣誉都不及儿子陈雨黎宝贵。陈雨黎曾担任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录音总监和音乐制作,然而天妒英才,在陈雨黎29岁时,他的生命在一场车祸中戛然而止。
  “我做梦都不会想到,2012年9月4日,竟会是我跟独子陈雨黎诀别的日子。那年8月底,雨黎从北京出发去瑞士访友,不料在苏黎世湖边的高速公路上出了车祸,再也没有回来……最终,我们把儿子的骨灰带回中国,安葬在北京。雨黎走了,我才发现,我的思念,早已横生一株青藤,在心间不肯走开,更会在夜深人静时轰然来袭。在无望的刺痛中,我一寸寸搜寻儿子的生命痕迹……”儿子去世后,陈其钢含泪写下这段话。
  儿子去世后,陈其钢和妻子飞去瑞士,他们将儿子最后几天走过的路走了一遍,试图找到一些关于儿子的什么,抓住哪怕一丝一毫的线索。他们带着恐惧、渴望和怜惜入住儿子最后下榻的酒店,走进儿子去过的露天泳池,对比着儿子发在微博上的照片,小心翼翼地靠在他曾经靠过的角落,尝试着感受他的体温。
  2012年的北京,秋天来得格外早。漫天飞舞的黄叶被秋风裹挟,陈其钢和妻子翻出多年前的录像带。那是陈雨黎九岁的时候,在钢琴上显现出了超群的天赋,妻子惊喜地为他录的一段视频。画面上的儿子兴高采烈地坐在凳子上,但刚弹了几个小节,陈其钢就打断了他:“重来重来,太机械化了,重来一次!”“我弹得很好啊,你为什么不让我这样?”对于儿子不服气的态度,陈其钢非常不悦,而儿子居然挑衅地看着他:“那你来弹一段啊!” 陈其钢一时语塞,因为他不是钢琴专业出身,无法示范。画面中的陈其钢阴沉着脸,不说话了……
  如今重新看到录像,陈其钢很内疚。当初为什么对儿子那么缺乏耐心?他大可不必发那么大的火。因为忙于工作,儿子六岁时才来到他们身边生活。育儿专家说童年与父母分离会导致亲子关系隔膜,但陈雨黎却没有,每天都兴高采烈地向陈其钢展示新学到的钢琴技巧。陈其钢一直以严父自居,他总是希望儿子可以再优秀一些,更优秀一些。抚摸着儿子的照片,陈其钢说:“现在看来,作为一个孩子,他弹得已经很不错了。可是当时,我对他却那么严厉。我出生在音乐世家,期望儿子能够比他的前辈更有造诣。
  痛悔成长中留白
  陈雨黎18岁的时候,决定放弃音乐,去巴黎IPAG大学学习企业管理专业。虽然对他的决定很失望,但当儿子问:“我没有子承父业,你失望吗?”陈其钢故意装作大度地说:“没有,你觉得快乐就去做好了,我支持你。”听到父亲的支持,陈雨黎笑了,眼睛眯成了一条缝,眼神里流露出感激。四年后,陈雨黎完成了企业管理的学业后,还是无法割舍对音乐的向往,又决定继续音乐梦想,去纽约录音工程学院学习。陈其钢比谁都高兴,他没有用强制的手段,命运却依然让儿子渐渐靠近了自己所站立的地方。
  2007年6月,陈其钢被任命为北京奥运会开幕式音乐总监。当时团队里急需一个既很懂录音又懂管理,又能用外语与外国团队沟通的人,奥委会选定了陈雨黎,由他负责音乐录音,出任录音总监。陈其钢很高兴,比他自己拿奖还兴奋。回到家,陈其钢控制了一下自己的情绪后才跟陈雨黎说这件事,本来以为儿子会像一般年轻人那样跳起来欢呼,或者有什么其他的兴奋表现,谁知道陈雨黎听完后没有任何反应,只是“哦”了一声。
  陈雨黎以录音总监的身份参与到奥运会的工作中后,他表现出来的敬业、耐心和豁达,让父亲暗自慨叹。
  开幕式中有一个场景叫《太极》,很多作曲家参加了无记名音乐征稿。导演组一一听过征得的作品后,觉得有一段音乐最合适。开卷后,陈其钢看到了儿子陈雨黎的名字,为了避免任人唯亲的嫌疑,便给开幕式领导很正式地写了一封信,表示为了避嫌,所以不应该采纳陈雨黎的作品。尽管导演组觉得陈其钢的处理方式过于武断,但最后还是同意了他的意见。
  在家里,陈雨黎没有说一句反驳父亲或者不满的话,他的成熟和包容让陈其钢很欣慰。其实奥运会这样的机遇,对于任何一个有才华的年轻人来说都是可遇不可求的,陈雨黎也渴望一鸣惊人,可是为了成全父亲,他选择了沉默。当时,陈其钢觉得,只要有才华何必担心没表现的机会?可是真的就没有了,陈其钢心中的内疚翻江倒海,他一遍遍喃喃自语,如果时空能倒转,宁愿冒着被人怀疑的风险支持儿子。
  800封邮件追寻印迹
  在整理陈雨黎的遗物时,陈其钢发现他邮箱中竟有八百多个联系人,便对妻子说:“儿子的朋友众多,而我却没能成为他的朋友,我对儿子的了解少得可怜。我想补偿对儿子的疏忽,要从他的朋友那里找回一个丰满的儿子,我要带着对儿子满满的记忆欣慰终老。”
  于是,在接下来的一周里,陈其钢给儿子这八百多个朋友逐一写去邮件,请他们描述各自眼中的陈雨黎,以及和陈雨黎在一起时的点点滴滴,哪怕只是工作中极少有的合作。不久以后,陈其钢收到了各种语言的回信。
  陈雨黎的一个法国朋友加百利告诉陈其钢,雨黎在美国上大学时养成一个习惯,喝红酒的时候竟然兑可乐,对于酷爱红酒文化的法国人来说,这简直要了他的命,因此这成为加百利“修理”雨黎的重点,不过雨黎也相当顽固,虚心接受,就是坚决不改。他还知道,陈雨黎悄悄喜欢上一个叫苏娜的美国女孩,他们三个经常在一起聚会。在音乐上,他们三人的口味不尽相同,他们三人经常开玩笑贬低对方喜欢的音乐家,嘴仗打得不亦乐乎……陈其钢想,原来儿子这么可爱而风趣,有着青春独特的喜怒哀乐。
  与陈雨黎一起组建录音工作室的德国人韦礼安说,雨黎支撑他的工作室是多么艰难与不易,为了糊口,他每天早出晚归四处奔波,放下脸面,甚至低三下四地主动请缨免费为音乐家录音,但工作室的业务仍捉襟见肘,入不敷出,可他仍在苦苦支撑。陈其钢这才想起,儿子的工作室在北京成立后,自己没帮过什么忙,每次问起,陈雨黎只说挺好的。直到四个月后,他突然说想转行去干别的,陈其钢以为儿子遇到困难就轻言放弃,坚决地说:“我不同意!”陈雨黎没有争辩,只是像下定决心似的叹了口气,说:“那我再坚持坚持。”陈其钢责问他:“你好好干了没有,用心了没有?”陈雨黎仍没有为自己辩解,只是简单地说了句:“我会更努力。”当时的陈其钢并不知道,这五个字背后,儿子付出了多么艰辛的努力。从后来雨黎工作室起死回生的实际结果来看,那之后陈雨黎真的为自己的诺言在努力坚持。
  在众多的朋友回信里,陈其钢渐渐熟悉了儿子的生活,仿佛看到在北京凌晨的小饭馆里,儿子和志同道合的朋友们,在工作结束后,在那里吃宵夜,喝啤酒,在北京的夜色里,天南地北地聊生活,聊艺术,聊世界,挥洒他肆无忌惮的青春。幽默、独立、自由、善良、义气、勤奋、才华横溢的陈雨黎,还未完全成熟,但勇敢上进的陈雨黎,那个只有在最痛苦的时候才会向朋友倾诉的陈雨黎,那个在朋友中独一无二的陈雨黎——在这数百封邮件里,陈其钢终于拼凑起儿子的完整生活,看到他栩栩如生地回到身边,让陈其钢一次次老泪纵横……
  2015年9月,陈其钢被法国政府授予文学与艺术骑士勋章,授勋仪式在法国驻华大使馆举行。按照陈其钢以往的性格,这样的授勋仪式,他只会和大使先生两个人出席,但这次他破例请了许多朋友,他们几乎都是陈雨黎的朋友,他想利用这个契机表达对儿子的感谢、思念和歉疚。看到那么多有希望的年轻人聚在一起,听听他们讲各自的进步,感受他们之前与陈雨黎的交往,陈其钢有种离儿子很近的感觉。
  在授勋仪式上,陈其钢将手捂在胸口上说:“陈雨黎走了,他未尽的音乐梦想将由我和他的朋友们以及众多热爱音乐的年轻人共同实现。”他保留了陈雨黎工作室的全部器材和人员,并且继续高标准地制作不同类型的音乐。同时,从不执教的他决定以公益的形式,小范围地面向年轻人举办音乐工作坊。陈其钢希望通过与青年作曲家的经验分享和对话,给他们提供更多认识自我、发现自我的机会,这是他怀念儿子的一种方式。
  编辑 钟健
其他文献
2015年8月19日,第九届茅盾文学奖结果揭晓,金宇澄的《繁花》和苏童等五位作家的长篇佳作最终胜出。  开帖独上阁楼  1969年,16岁的金宇澄和哥哥一起以知青的身份去黑龙江嫩江农场务农,一做就是八年。回到上海后,在街道的某零件厂上班,后调沪西工人文化宫。1984年严冬时节,上海下了大雪,他想到东北-40℃,雪像黄沙一样干燥的情景与那里的生活,便写下了一篇短文《多雪的冬天》投到《新民晚报》,让他
期刊
2012年,彭小峰创造的“赛维奇迹”几近终结。2014年,正在人们渐渐淡忘他造富神话的时候,他却带着3.2亿美元杀了回来……  初出茅庐,身手不凡  彭小峰是一个变数,内心永远充满躁动。1997年,22岁的彭小峰辞去江西吉安外贸局的稳定工作,带着两万元,远赴苏州创业。他在当地偏远的地方租了房子,在香港注册流星实业有限公司,干起了国际贸易。在那,他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几个月后,彭小峰创立苏州柳
期刊
老百姓过日子,要有一本家庭账簿;一个国家要发展,更要精打细算,同样需要宏观的账本,张晓晶就是那个给国家记账的人。从2011年起,张晓晶就担任中国社科院国家资产负债表课题小组副组长,并于2015年8月再次发布《中国国家资产负债表2015》,引起社会高度关注。  文艺青年的抉择  中学时代,张晓晶和很多文艺青年一样,喜欢读《红楼梦》《聊斋志异》等文学类书籍,那时候在研究所上班的哥哥建议他多看看一些关乎
期刊
看书看刊是为了当作家?当然不是,仅仅只是欣赏而已,阅读带来齿颊留香的愉悦感,无可替代。曾记得胡兰成第一次看到张爱玲的文章时,躺在院子里的躺椅上,看到一半时,惊得坐了起来,再看完时,站了起来,激动得不停地踱步,然后辗转写信要见张爱玲……当然,见不见没那么重要,看到好文时那种感受和震动倒是真的,只是因为欣赏。我对于喜欢的书,总是反复地读,不为什么,只是因为愉悦感。前段时间去北京,往返的高铁,我带了萨冈
期刊
闹钟响了好几遍,可就是不想睁开眼,再眯一小会吧……糟糕,睡过头了!从床上一蹦而起,胡乱穿上衣服,洗把脸,早餐也顾不上吃,急急忙忙往公司赶。  史密斯就经常为此头疼不已。作为一家软件公司的技术主管,加班早已成为常态,所以,早上的觉格外香甜,无论闹钟还是手机,无论优美的音乐还是各种另类的声音,都不能将他准时从床上叫起来。起得晚,又赶时间,仪表就顾不上了,不是头发没打理,就是衣服没好好搭配,时间一长,就
期刊
大一时,伦敦小伙斯图尔特去校门口一家超市买东西。看到大门边的垃圾桶口露出一个包装精美的袋子,他禁不住好奇心,拿出一看,竟是十几盒牛奶和八九袋奶油甜甜圈!是哪位顾客不小心扔错了地方?斯图尔特急忙找到超市服务员。  哪知服务员上前一翻开,苦笑道:“这是我们扔的垃圾,你怎么带了进来?”  “牛奶也没过期,奶油甜甜圈还泛着香味呢,怎么成了垃圾?”斯图尔特不解地问。  服务员如实相告:“食品销售一般都有一个
期刊
忘不掉  想离开那个地方  我坐上了北去的列车  一路上,风景好美  我情不自禁地拿出手机  不停地对着窗户拍  正要保存  手机上突然跳出了你  远远地  坐在画子里  向我招手  我却笑不出来  秋天的约定  稻子黄了,叶子枯了  末班车还没开来  车站外,一个人  久久把那片红捧在掌心  那是我,在夜色里  把脚步放慢,放慢  尽管风无情,孤守的影子  被冷冷地吹破  你叫梅  那场雨在异地
期刊
王浚艺术简介  王浚,陕西汉中人。自幼习书,少年时代得受言恭达老师耳提命面,从曹全碑入门,临写隶篆,后师法玄秘塔。青年时代从军,在书法研习中,先后得到方祖岐上将、潘瑞吉中将亲自指点,也逐渐形成其雄浑大气的艺术风格。  其作品被吉尔吉斯斯坦边防部队司令、哈萨克斯坦南部军区司令、美国西点军校、英国驻中国大使馆、中德文化交流促进会珍藏,并多次在亚洲各国展出,被全国多家主流媒体关注报道。  在王浚墨色灵动
期刊
我结过两次婚,但,是跟同一个人。  我们是大学一年级,接受广播电台访问时认识的。回学校,我请她上福利社,送她一本我编的《文苑》杂志,还为她叫了一瓶新出的“大使”饮料。  那饮料有点牙膏的味道,但我们喝得挺带劲,据说同学都不怎么爱喝,所以福利社后来只要见我和她走进去,就推销“大使”。剩下的“大使”,全是我们包办的。  从夏天喝到冬天,天愈冷,情感却愈热。古时言情小说,在红叶上题诗或跳过墙约会的场面,
期刊
中国大妈早已无处不在。清晨的菜场里、傍晚的广场上、跌宕的股市中,甚至韩国的买房团中、卢浮宫的广场前……无处不是她们的身影。中国大妈已经构成一种社会现象,时时围攻我们的耳朵,《华尔街日报》甚至专以“dama”一词来称呼这一特殊群体。  然而与之相对应的是,中国大妈的另外一半却集体失语——他们很少跳广场舞,也不热衷于参加各种社交活动,连谷歌“中国大爷”所能搜索到的词条也只有“中国大妈”的七分之一不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