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到“减负”,作为一名高中生,我的感受很深切,作为负担的承受者,我的发言权可能较大一些。
之所以要给学生“减负”,是因为有负担;之所以有负担,是因为考试标准和录取分数线。
我国恢复高考至今已40年,40年来,对高考的研究和攻关,无论是考试内容还是考试技巧,都已经被研究透了,达到了一个相当高的水准。
一方面,从考試内容来看,许多过去的经典考题到现在只是课本上的基础知识,考试命题在向着更深更难的方向发展。可以说,学生的拼搏对象不是知识,而是考题。这也意味着学生必须学习更多更深更难的知识,从而导致学生的负担越来越重。
另一方面,就考试形式即技巧来看,现在高考对于知识的考查相当灵活,早已从对知识的简单理解、死记硬背转变为知识的迁移应用和思维风暴。比如我学的是文科,就历史学科而言,它的问题总是展现某一史实,解答此类问题,学生不仅需要掌握那一史实及其整个时代背景,甚至对当时东西方的各方面情况都要进行分析或者古今对比。因而,现在学生的学习已不局限于教材本身或者表面的知识,而是要深挖,因为“考的书上没有”。
高考这样考,许多人在能力不足的情况下就选择了培优。培优班的老师为了让培优者快速获取高分,往往只是通过一些“套路式”的答题模板,对某些题型进行大量、重复、机械的“刷题”训练,以此来强化对题型的记忆。这样表面上看起来好像是搞懂了某一类型的问题,但其实只是死记硬背了同一类型的问题,并不是真的学懂弄通了,更不会灵活运用。这样的培优训练并不能真正提高能力,只是提高了应对同类题型的考试技巧,只要题型稍微变化,就会束手无策。很多能力不足的学生,乐于获取这些东西,久而久之,其自主学习能力就被消磨殆尽。并且,现在应对高考需要掌握的知识非常多,题型更是层出不穷,一旦采用这种“套路式”的训练,就必须强行记住各种“套路”题型,导致学习陷入恶性循环,负担也越来越重。
考试难度的不断加大、学生对分数的渴望以及题海战术的共同作用,造成了当今学生负担较之过去大大加重。
但是,因为高考的存在,这种“负重式”的奋斗从小学就开始了,一直到高中。虽然从本意上来说,高考是为国家选拔人才,上大学也并非人生唯一的出路。但是,当前的现实是,考上一个好大学不仅会带来巨大的荣誉,更意味着未来可能拥有一份更好的工作,可能过上一种更美好的生活。12年的辛苦可以换得如此巨大的效益,所以竞争是必要的,训练是必要的,负担是必需的,不断加负也就成了常态。
所以,即使学校和老师“减负”,校内的负担减轻了,校外的负担也会加重;纵使消除了校外培优的负担,但高考仍在,高考的难度仍在,竞争仍在。那么,如果不改变这种社会思维与招生方式,学生的学习负担必然继续存在,不可能减掉。这种能带给人巨大利益诱惑的负担,如同魔鬼的契约,只要签字,就能如愿。何乐而不为呢?
(作者单位:湖北省武汉外国语学校)
责任编辑 刘玉琴
之所以要给学生“减负”,是因为有负担;之所以有负担,是因为考试标准和录取分数线。
我国恢复高考至今已40年,40年来,对高考的研究和攻关,无论是考试内容还是考试技巧,都已经被研究透了,达到了一个相当高的水准。
一方面,从考試内容来看,许多过去的经典考题到现在只是课本上的基础知识,考试命题在向着更深更难的方向发展。可以说,学生的拼搏对象不是知识,而是考题。这也意味着学生必须学习更多更深更难的知识,从而导致学生的负担越来越重。
另一方面,就考试形式即技巧来看,现在高考对于知识的考查相当灵活,早已从对知识的简单理解、死记硬背转变为知识的迁移应用和思维风暴。比如我学的是文科,就历史学科而言,它的问题总是展现某一史实,解答此类问题,学生不仅需要掌握那一史实及其整个时代背景,甚至对当时东西方的各方面情况都要进行分析或者古今对比。因而,现在学生的学习已不局限于教材本身或者表面的知识,而是要深挖,因为“考的书上没有”。
高考这样考,许多人在能力不足的情况下就选择了培优。培优班的老师为了让培优者快速获取高分,往往只是通过一些“套路式”的答题模板,对某些题型进行大量、重复、机械的“刷题”训练,以此来强化对题型的记忆。这样表面上看起来好像是搞懂了某一类型的问题,但其实只是死记硬背了同一类型的问题,并不是真的学懂弄通了,更不会灵活运用。这样的培优训练并不能真正提高能力,只是提高了应对同类题型的考试技巧,只要题型稍微变化,就会束手无策。很多能力不足的学生,乐于获取这些东西,久而久之,其自主学习能力就被消磨殆尽。并且,现在应对高考需要掌握的知识非常多,题型更是层出不穷,一旦采用这种“套路式”的训练,就必须强行记住各种“套路”题型,导致学习陷入恶性循环,负担也越来越重。
考试难度的不断加大、学生对分数的渴望以及题海战术的共同作用,造成了当今学生负担较之过去大大加重。
但是,因为高考的存在,这种“负重式”的奋斗从小学就开始了,一直到高中。虽然从本意上来说,高考是为国家选拔人才,上大学也并非人生唯一的出路。但是,当前的现实是,考上一个好大学不仅会带来巨大的荣誉,更意味着未来可能拥有一份更好的工作,可能过上一种更美好的生活。12年的辛苦可以换得如此巨大的效益,所以竞争是必要的,训练是必要的,负担是必需的,不断加负也就成了常态。
所以,即使学校和老师“减负”,校内的负担减轻了,校外的负担也会加重;纵使消除了校外培优的负担,但高考仍在,高考的难度仍在,竞争仍在。那么,如果不改变这种社会思维与招生方式,学生的学习负担必然继续存在,不可能减掉。这种能带给人巨大利益诱惑的负担,如同魔鬼的契约,只要签字,就能如愿。何乐而不为呢?
(作者单位:湖北省武汉外国语学校)
责任编辑 刘玉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