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引导性问题设置的几点思考

来源 :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PF07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数学引导性问题是能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构建新知的问题。教师设置的引导性问题应使学生有思考的空间;应体现思维的不同层级;应渗透学科思想方法;应具有“开放性”,使学生的思维处在一个活跃的状态。
  【关键词】数学;引导性问题;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37(2019)04-0096-01
  数学引导性问题是教师为实现教学目标,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情设计的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能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构建新知的问题。对它的设计不仅要有针对性、指向性、层次性,更应思考以下几个方面。
  1 引导性问题的设置应使学生有思考的空间
  现在课堂上的有些提问,表面上看一问一答师生互动效果显著,深究起来,学生并没有多少思考的成分在里面。要想真正启发学生动脑,设置的问题一定要带来学生的思考。如小王老师进行“多边形概念”教学时,在出示了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后,提问:这些图形都是多边形,组成这些图形的线段都在一条直线上吗?它们是顺次相连的吗?组成的图形是封闭的平面圖形吗?你能说出多边形的定义吗?学生顺着老师的思路也给出了“由若干条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线段首尾顺次相连组成的封闭平面图形是多边形”。可这样的问题学生的思考在哪?本来是要发展学生的几何直观和抽象思维,教师的提问破坏了这些数学学科素养的落实。其实可这样设置: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都是多边形,它们的共有特征是什么?这些线段是如何组成图形的?请你给出多边形的定义。这个问题提出后,学生自然要经历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等思维过程找出它们的共性,这样设置问题“引导”才是有效的。
  2 引导性问题的设置应体现思维的不同层级,发展学生的高阶思维
  布卢姆把认知分为6个层级:1记忆、2理解、3应用、4分析、5评价、6创造。我们也把问题对应分为这6个层级,1记忆型问题、2理解型问题、3应用型问题、4分析型问题、5评价型问题、6创新型问题。问题的设置若多是同一层级,那说明思维的跨度几乎没有,也就谈不上启发,更加发展不了学生的高阶思维。引导性问题的设置不应该让学生的思维在问题认知上一成不变,而应是像心电图一样永远在变化,是跳动的、活跃的。如教学“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老师从实际问题抽象得出三个方程x2-5x+1=0,x2=25,3x2-4x=0后提问,这三个方程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分析)你还记得一元一次方程有什么特点?(记忆)这三个方程和一元一次方程比较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理解)请你给出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创造)此时问题的层级不同,学生的思维也就处在一种活跃的状态,“引导”方能落到实处。
  3 引导性问题的设置应渗透学科思想方法,使学生能演绎出解决问题的思路
  数学课堂教学中常为解决一个主要问题设置一系列带有引导性的问题链,它们既相互独立又存在一定的关系。在这些问题链中若能很好的渗透数学学科思想方法,学生才会触类旁通地解决这一类的问题。如教学“多边形对角线条数”时,可这样设置引导性问题:从四边形一个顶点出发可引出多少条对角线?它有几个顶点?共有多少条对角线?五边形呢?n边形呢?100边形呢?在这些问题中就渗透了由特殊到一般的不完全归纳法。学生认识事物也往往是由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到特殊的,只有掌握了研究问题的方法方可迎刃而解。
  4 引导性问题的设置应具有“开放性”,使学生的思维处在一个活跃的状态
  引导性问题的关键就是启发学生思维,给学生一个不断发现、不断创新、不断惊喜的过程,也才能真正培养人的能力。如教学中探索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这个性质时,设置:已知三角形ABC中,AB=AC,AD是底边BC上的高,你能得出什么结论?你能说明理由吗?那学生得出的结论就很多,首先得出两底角相等,接着得出两三角形全等,继而得出AD是顶角的角平分线,AD是底边上的中线,最后发现AD“身兼数职”,此时恍然大悟“三线合一”自然生成。这样设置问题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有愉快的体验,而且整个思维是“活”的。
  总之,在实际教学中要多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设置一些引导性问题来启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能乐学、爱学、会学,把培养学生的能力落在实处。
  【作者简介】
  杜汉菊(1978~)女,汉族,陕西南郑人,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教学研究。
其他文献
【摘 要】计算机的出现提高了人类的生产力水平,促使各个行业发生新的变革。基于计算机技术人们提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这一学科。目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成为当前最为活跃的学科门类。不可否认,计算科学与技术的未来发展,必然给人类社会带来新的改变。有关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趋势,引起世界各国业内人士的广泛关注。  【关键词】计算机;科学;技术;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期刊
【摘 要】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在化学教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能充分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在原有基础上不断提高。但在实际的实验教学中,合作学习的具体实施情况存在很多问题,导致合作学习流于形式。本文从均衡分组、有效引导、掌握正确合作方法、精选实验内容和多元化的评价等方面,介绍了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可
期刊
【摘 要】数学作为高中教育阶段的重要学科和基础学科,不管是在文科教学中还是在理科教学中,数学教学都应该被重视起来。当前,高中文科生因为其自身的学习特点以及其他因素,造成学习数学困难的情况。对此,本文对高中文科生学习数学的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了当前文科生学习数学存在的困难,并提出解决困难的策略。  【关键词】高中文科生;数学;困难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
期刊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高中物理教程中的物理实验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取得了优异的成果。通过实验的方式获得知识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并且在吸收物理知识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本文以高中的物理教育教学重要性为基础,仔细研究怎样使用高中物理教育教学实验的策略,以期望对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创新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期刊
【摘 要】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模式采用教师讲,学生听的方式。教师的授课方法多以书本内容为课堂主体,忽略了学生的感受。数学这一学科本身就是一种较为抽象,不易理解的学科,如果一味采用传统的机械式教学,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因此,在新课改下,我们力图探究出初中数学更为有效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初中数学;新课改;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37(201
期刊
【摘 要】物理概念教学是物理教学的基础,在物理概念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物理观念、科学思维、实验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等核心素养是当前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概念教学要优化实验设计、提炼研究方法,制造认知冲突,培养创新意识,升华概念至观念。  【关键词】物理概念;核心素养;探究实验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37(2019)04-0093-01  物理核心素养
期刊
【摘 要】微课作为新时代互联网的产物,给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也给教师和学生带来了全新的教育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微课在甘肃省平凉市第四中学等周边校区的应用才刚刚起步,教师和学生虽然接触不久,但它让我们的教学更方便,更具个性化,更能提高学习效率。本文就微课目前在我校及周边地区的应用现状作简单介绍,对微课在未来教育中的应用前景稍作展望。  【关键词】微课;应用;现状;前景  【中图分类号】G632
期刊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地不断推进,教育界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越来越关注。对于数学学科来说,课堂教学活动除了要传授给学生基本的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培育学生良好的数学核心素养。本文旨在通过分析数学核心素养理念的基本构成要素,探究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为广大初中数学教师的教学活动提供参考。  【关键词】核心素养;新课程理念;初中数学;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
期刊
【摘 要】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微课资源在教育教学中的传播与应用提供了有力支撑,推动了现代课堂教学的改革。微课就是在几分钟内结合声音、图画、视频以及文字等技术就某个知识点进行教学。如果将微课资源引进高中化学教学中,充分体现出生本理念,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微课资源;高中化学;智慧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37(201
期刊
【摘 要】学习过程需要有一个相对明确的学习计划,进而保证学习的质量与效果。在学习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境或者难题。学习过程需要一个精确的“雷达系统”。这个“雷达系统”,就是本文的主角——元认知。  【关键词】化学;元认知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37(2019)04-0100-01  1 研究背景  在高中化學学习的过程中,记忆力、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