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西文化教育作为人类教育的不同表现,具有共同的一般人性基础,因而也具有一定程度的共同性。所以当苏格拉底遇上孔子,他们的教育思想有“智者所见略同”的相似之处,也有不同文化背景熏陶下的相异之点。比较孔子与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从一定意义上讲,也是对东西方古代文化教育的异同进行有益的思考。
【关键词】苏格拉底;孔子;教育思想;异同
孔子(BC551--BC449)与苏格拉底(BC469--BC399)相隔近一个世纪,由于生活环境、文化背景以及个人经历的多种差异,导致了他们对教育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作为东西方古代教育的两位代表人物,他们对教育的见解到底有何异同呢?本文就从其教育思想产生的时代和文化背景出发,通过教育对象、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几个方面来比较二者教育思想的异同之处。通过对两大教育家教育思想的比较,将有助于我们更深刻、更全面地了解东西方文化的深厚内涵和不同特点。
一、二者所处的时代背景
孔子所处的时代是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变革期,整个社会都处于动荡之中,特别是在思想文化方面发生的变革,使贵族垄断教育的传统难以维持,于是便出现了私人讲学的现象,孔子就在这样的礼崩乐坏的时代了开始了周游列国宣传自己政治主张的生涯。而苏格拉底生活在雅典民主政治由盛而衰的时代,他对民主政体的一些极端做法不满。眼看着雅典城邦日益衰落,民风日下,他十分悲痛,决心积极从事教育工作用自己毕生的精力来挽救祖国的命运。
二、二者教育思想的异同
1、关于教育对象,二人都主张“有教无类”。
孔子生活的春秋时代,教育仍然沿袭着“学在官府”的传统,教育为贵族子弟垄断,一般的平民子弟是没有机会接受教育的。孔子则大力在民间举办私学,求学者不分身份等级,来者不拒。孔子说:“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①意思是说只要有愿行“束脩之礼”,愿意在孔子门下接受教育的,孔子是不会拒绝的。“束脩”就是腊肉干,是当时拜见老师的礼物,这并不是说孔子向弟子受学费,而仅仅是一种象征性的礼仪。与孔子一样,苏格拉底也坚持“有教无类”的原则。苏格拉底生活的时代,正是雅典城邦民主制盛行的时代。城邦民主政治的发展,凸显了人的作用。当时具有人文主义思想滥觞意义的“智者学派”产生了,但他们讲学是要收学费的。与智者学派不同,苏格拉底不收学费,来者不拒,教无定所,广场、作坊、甚至市场上都是他从教的场所。孔子和苏格拉底这种“有教无类”的思想,以博大的胸襟将原本只属于贵族的教育无偿向平民开放,对于当时各自国家教育的普及和文化的传播都起到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2、教育目的的异同。
苏格拉底和孔子都充分肯定教育的社会功能,都以培养德才兼备的治国人才,构建和谐美好的理想社会为宗旨,同样都是为解决具体的社会道德问题。孔子的教育目的旨在让统治者拥有“仁”的道德修养,并以政治手段使伦理纲常固定化。孔子走的是一条教育政治化的道路。苏格拉底的教育目的是造就治国人才。伯里克利死后,雅典由于没有好的领导人,民主制度变成了极端民主化,变成了无政府主义,连国家领导人都用抓阄或抽签的办法选出来。苏格拉底对此十分痛心。他认为治国人才必须受过良好的教育,主张通过教育来培养治国人才。
两者教育目的也具有一定的不同之处。孔子培养的是具有群体意识的行动者,个人服从群体、服从国家。为此,他用以“仁”“礼”为核心的伦理道德规范学生的行为,以天下为己任,培养了一大批德才兼备的“君子”型的从政人员,希望实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理想社会。以此教育理念培养的“君子”“士”等从政人员,必然具有浓厚的群体意识,成为为实现理想而努力奋斗的斗士。这点从孔子及其众多弟子的热衷从政及周游列国长达十四年之久的行动便可见矣!苏格拉底的教育目的则不同,更注重培养具有自我意识的思考者。在《会饮篇》里,他借第俄提玛之口,说出人之为人不能仅仅凭借生育子女使自己不朽,还必须要有自我意识,能够思维。人有心灵和头脑,必须孕育心灵所特宜孕育的东西——思想、智慧以及其他心灵的美质,使自己得到不朽。例如,梭伦备受人崇敬,是因为他生育了雅典的法律。这样的心灵的子女比起肉体子女能替父母博得更大的荣誉。苏格拉底在培养自我意识的认识中获得了莫大的喜悦,并认为最高幸福本身在于认识。他常教育别人“认识你自己吧”。通过认识,人可以找回真正的自我且可以增长才干。
3、教育内容的异同。
孔子与苏格拉底在教育内容上有一个共同点:都很重视德育。在孔子的教授内容:文、行、忠、信之中“,行、忠、信”都属于道德教育范围之内。孔子德育标准即他所谓的贤人标准“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③志于道,就是处处都要坚持道,所谓道指两个方面:一是忠,二是怒。据于德,就是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社会上的道德准则,德的内容十分广泛,主要表现在孝、悌、忠信等品德上。依于仁“,仁”是孔子道德学说的中心,孔子解释“仁”为“爱人”。㈣德育也是苏格拉底教育的主要内容,是苏格拉底针对当时雅典的道德堕落而提出来的。但因东西方文化背景的差异,苏格拉底所提出来的德育的具体内容与孔子也不尽相同。
二者教育内容的主要不同之处是:孔子的教育内容是十分广泛,依《论语》记载,有“四教”、“四科”;而依《史记•孔子世家》等记载,则有“六艺”。孔子的教育内容包括三部分:道德教育、科学文化教育和技能训练。但是这三部分内容并非等量齐观,孔子把“学会做人”的德育放在基础或首要地位来强调。孔子认为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是“仁”,它不仅是道德体系中最核心的内容,同时也是治理国家的中心概念。而苏格拉底的教育内容除了道德教育、政事教育外,还包括天文学、占卜术、算术、宗教等。由于苏格拉底的教育是针对当时雅典的道德堕落、沦丧而施行的,所以德育自然是其教育的主要内容。于是他提出了“美德即知识”的命题,并从智慧、正义、勇敢、节制这四个方面对美德进行阐述。苏格拉底还强调:最高的知识境界就是对“善”这个永恒的、普遍的、绝对不变的概念的认识。所以,他说一个人首先应具备“善”与“恶”的知识,才能在实践中做到如何行“善”而避“恶”。因此,用理性的眼光对自己进行全面审视,这便是德育取得成功与否的关键。于是德尔斐神庙柱上刻着的“认识你自己”五个大字成为苏格拉底德育的结晶和人格的象征。
通过以上对孔子和苏格拉底教育思想的简单对比,我们不难发现,尽管东西方当时还处在相互隔绝状态,但是两位先哲在教育思想的某些方面竟然有着共同的见解。直到今天,他们的一些教育理论、方法对我们的教育工作仍有借鉴意义。通过比较他们教育思想的若干异同之处,我们能更好地发现他们在教育、教学领域的独特方法和独家创见,从而更好地改进我们的教学教法,为教育的改革贡献力量。
注释:
①论语•述而篇.北京:中华书局,1980.
②色诺芬.吴永泉译.回忆苏格拉底.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③论语•述而篇.北京:中华书局,1980.
④论语•为政篇.北京:中华书局,1980.
参考文献:
[1]中庸.北京:中华书局,1984.
[2](古希腊)柏拉图.《会饮篇》.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
[3]柏拉图.余灵灵,罗林平译.《苏格拉底最后的日子》.上海:三联书店,1988.66~67.
[4]色诺芬.吴永泉译.《回忆苏格拉底》.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38.
[5]《孔子教育思想研究》.全国教育史研究会编务组编.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
[6]张瑞璠.《中外教育比较史纲》.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7
[7]赵祥麟.《外国教育家评传》.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
【关键词】苏格拉底;孔子;教育思想;异同
孔子(BC551--BC449)与苏格拉底(BC469--BC399)相隔近一个世纪,由于生活环境、文化背景以及个人经历的多种差异,导致了他们对教育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作为东西方古代教育的两位代表人物,他们对教育的见解到底有何异同呢?本文就从其教育思想产生的时代和文化背景出发,通过教育对象、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几个方面来比较二者教育思想的异同之处。通过对两大教育家教育思想的比较,将有助于我们更深刻、更全面地了解东西方文化的深厚内涵和不同特点。
一、二者所处的时代背景
孔子所处的时代是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变革期,整个社会都处于动荡之中,特别是在思想文化方面发生的变革,使贵族垄断教育的传统难以维持,于是便出现了私人讲学的现象,孔子就在这样的礼崩乐坏的时代了开始了周游列国宣传自己政治主张的生涯。而苏格拉底生活在雅典民主政治由盛而衰的时代,他对民主政体的一些极端做法不满。眼看着雅典城邦日益衰落,民风日下,他十分悲痛,决心积极从事教育工作用自己毕生的精力来挽救祖国的命运。
二、二者教育思想的异同
1、关于教育对象,二人都主张“有教无类”。
孔子生活的春秋时代,教育仍然沿袭着“学在官府”的传统,教育为贵族子弟垄断,一般的平民子弟是没有机会接受教育的。孔子则大力在民间举办私学,求学者不分身份等级,来者不拒。孔子说:“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①意思是说只要有愿行“束脩之礼”,愿意在孔子门下接受教育的,孔子是不会拒绝的。“束脩”就是腊肉干,是当时拜见老师的礼物,这并不是说孔子向弟子受学费,而仅仅是一种象征性的礼仪。与孔子一样,苏格拉底也坚持“有教无类”的原则。苏格拉底生活的时代,正是雅典城邦民主制盛行的时代。城邦民主政治的发展,凸显了人的作用。当时具有人文主义思想滥觞意义的“智者学派”产生了,但他们讲学是要收学费的。与智者学派不同,苏格拉底不收学费,来者不拒,教无定所,广场、作坊、甚至市场上都是他从教的场所。孔子和苏格拉底这种“有教无类”的思想,以博大的胸襟将原本只属于贵族的教育无偿向平民开放,对于当时各自国家教育的普及和文化的传播都起到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2、教育目的的异同。
苏格拉底和孔子都充分肯定教育的社会功能,都以培养德才兼备的治国人才,构建和谐美好的理想社会为宗旨,同样都是为解决具体的社会道德问题。孔子的教育目的旨在让统治者拥有“仁”的道德修养,并以政治手段使伦理纲常固定化。孔子走的是一条教育政治化的道路。苏格拉底的教育目的是造就治国人才。伯里克利死后,雅典由于没有好的领导人,民主制度变成了极端民主化,变成了无政府主义,连国家领导人都用抓阄或抽签的办法选出来。苏格拉底对此十分痛心。他认为治国人才必须受过良好的教育,主张通过教育来培养治国人才。
两者教育目的也具有一定的不同之处。孔子培养的是具有群体意识的行动者,个人服从群体、服从国家。为此,他用以“仁”“礼”为核心的伦理道德规范学生的行为,以天下为己任,培养了一大批德才兼备的“君子”型的从政人员,希望实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理想社会。以此教育理念培养的“君子”“士”等从政人员,必然具有浓厚的群体意识,成为为实现理想而努力奋斗的斗士。这点从孔子及其众多弟子的热衷从政及周游列国长达十四年之久的行动便可见矣!苏格拉底的教育目的则不同,更注重培养具有自我意识的思考者。在《会饮篇》里,他借第俄提玛之口,说出人之为人不能仅仅凭借生育子女使自己不朽,还必须要有自我意识,能够思维。人有心灵和头脑,必须孕育心灵所特宜孕育的东西——思想、智慧以及其他心灵的美质,使自己得到不朽。例如,梭伦备受人崇敬,是因为他生育了雅典的法律。这样的心灵的子女比起肉体子女能替父母博得更大的荣誉。苏格拉底在培养自我意识的认识中获得了莫大的喜悦,并认为最高幸福本身在于认识。他常教育别人“认识你自己吧”。通过认识,人可以找回真正的自我且可以增长才干。
3、教育内容的异同。
孔子与苏格拉底在教育内容上有一个共同点:都很重视德育。在孔子的教授内容:文、行、忠、信之中“,行、忠、信”都属于道德教育范围之内。孔子德育标准即他所谓的贤人标准“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③志于道,就是处处都要坚持道,所谓道指两个方面:一是忠,二是怒。据于德,就是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社会上的道德准则,德的内容十分广泛,主要表现在孝、悌、忠信等品德上。依于仁“,仁”是孔子道德学说的中心,孔子解释“仁”为“爱人”。㈣德育也是苏格拉底教育的主要内容,是苏格拉底针对当时雅典的道德堕落而提出来的。但因东西方文化背景的差异,苏格拉底所提出来的德育的具体内容与孔子也不尽相同。
二者教育内容的主要不同之处是:孔子的教育内容是十分广泛,依《论语》记载,有“四教”、“四科”;而依《史记•孔子世家》等记载,则有“六艺”。孔子的教育内容包括三部分:道德教育、科学文化教育和技能训练。但是这三部分内容并非等量齐观,孔子把“学会做人”的德育放在基础或首要地位来强调。孔子认为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是“仁”,它不仅是道德体系中最核心的内容,同时也是治理国家的中心概念。而苏格拉底的教育内容除了道德教育、政事教育外,还包括天文学、占卜术、算术、宗教等。由于苏格拉底的教育是针对当时雅典的道德堕落、沦丧而施行的,所以德育自然是其教育的主要内容。于是他提出了“美德即知识”的命题,并从智慧、正义、勇敢、节制这四个方面对美德进行阐述。苏格拉底还强调:最高的知识境界就是对“善”这个永恒的、普遍的、绝对不变的概念的认识。所以,他说一个人首先应具备“善”与“恶”的知识,才能在实践中做到如何行“善”而避“恶”。因此,用理性的眼光对自己进行全面审视,这便是德育取得成功与否的关键。于是德尔斐神庙柱上刻着的“认识你自己”五个大字成为苏格拉底德育的结晶和人格的象征。
通过以上对孔子和苏格拉底教育思想的简单对比,我们不难发现,尽管东西方当时还处在相互隔绝状态,但是两位先哲在教育思想的某些方面竟然有着共同的见解。直到今天,他们的一些教育理论、方法对我们的教育工作仍有借鉴意义。通过比较他们教育思想的若干异同之处,我们能更好地发现他们在教育、教学领域的独特方法和独家创见,从而更好地改进我们的教学教法,为教育的改革贡献力量。
注释:
①论语•述而篇.北京:中华书局,1980.
②色诺芬.吴永泉译.回忆苏格拉底.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③论语•述而篇.北京:中华书局,1980.
④论语•为政篇.北京:中华书局,1980.
参考文献:
[1]中庸.北京:中华书局,1984.
[2](古希腊)柏拉图.《会饮篇》.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
[3]柏拉图.余灵灵,罗林平译.《苏格拉底最后的日子》.上海:三联书店,1988.66~67.
[4]色诺芬.吴永泉译.《回忆苏格拉底》.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38.
[5]《孔子教育思想研究》.全国教育史研究会编务组编.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
[6]张瑞璠.《中外教育比较史纲》.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7
[7]赵祥麟.《外国教育家评传》.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