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进入高校学习的人数不断增加;如何塑造一代体魄强健、知识渊博的创新型人才,是摆在高校体育工作面前的重要任务。同时也对高校体育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从教师的年龄结构、来源情况、素质结构三个方面,对我国高校体育教师队伍建设问题进行探讨,提出建设高素质的体育教师队伍应采取的措施,为发展我国高等体育教育事业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高校 体育教师 队伍建设
知识在更新,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新世纪是一个知识密集的信息时代。江泽民同志指出新世纪是中华民族发展的关键时期。而中国在新世纪中国腾飞的关键在于拥有一大批高素质的人才。完备的人才机制推动着社会的发展;兴旺的事业,又必然促进人才的成长,这是人类社会一切事业发展的必然规律。就高等教育而言,它是中国教育制度中的最高层次;高校体育则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体育教师是高校体育工作的施动主体,他们在担负着培养各个领域的高级专门人才的重任的同时,也必然要面对新世纪的严峻挑战。何为正确的教育方式?什么是与时俱进的教育理念?又该怎样去建设一支属于新世纪的体育教师队伍?
一、高校体育教师年龄结构情况
体育教师年龄结构是反映高校老、中、青年体育教师不同层面梯次结构的指标,据王智慧研究的结果表明我国高校体育教师年龄结构的三个特点:其一,目前我国高校体育教师师资队伍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50年代到60年代初体育院校大学毕业生;第二部分是“文革”期间毕业的“工农兵”大学生;第三部分是80年代以来体育院校的大学毕业生。其二,在她的五组数据中50岁以上的体育教师数量明显减少,表明我国体育教师老年化问题已从根本上得到解决,中年教师“断层”现象得以缓解,青年体育教师后来居上,并有成为新世纪学校体育教育主力军的趋势。其三,其中的五组数据中有四组数据为青年体育教师大于中年教师大于老年教师,形成“金字塔型”结构,预计这种结构会长期持续下去。
我国正处于高校师资队伍新老交替的重要时期,只有拥有一支优秀青年教师队伍,才能掌握创造一流教育的主动权。正如《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所指出:“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建立一支具有良好政治业务素质、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大计。”教师的素质和水平决定办学的方向和水平。最近几十年来,我国高校體育教师队伍有了很大的发展,教学科研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涌现出一大批青年学术骨干教师,层次结构也有所改善。
二、高校体育教师来源情况
来源情况是反映高校体育教师最后学历来自于同校或外校的主要指标。据王智慧对辽宁省6所高校的调查表明(除沈阳化工学院外),其余5所院校体育教师有75%以上毕业于沈阳体育学院,外省体育院校毕业生所占比例很少。
经调查高校体育教师队伍亲缘关系异常单一,近亲繁殖尤为严重,这对体育教师的成长极为不利。近亲繁殖弊大于利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其一,毕业前夕择业时师兄推荐师弟,老师推荐学生,多是顺情说好话,往往是介绍的情况与毕业生实际能力有一定差距;其二,教学模式单一,教学方法雷同,缺乏创新精神和开拓性工作的思路;其三,在出现教学事故或评先选优时,相互包容,形成一种消极因素,给工作带来不必要的困难;其四,不利于形成教学相长的学术氛围和勇于开拓创新风气,影响青年教师成长。
三、高校体育教师素质
素质有很多种,一个人的思想观念、知识结构、言行举止等都能体现这个人的素质。一名教师的素质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发展,也是决定其能否胜任教学工作的关键因素。在新世纪的今天我国高校体育教师也应加强自身素质,以为社会培养更多有用之才。
(一)谈到“思想观念”,我们不得不谈一下深深扎根在体育教师头脑中的“单纯技术”的观点,这一观点的形成有其深刻的历史渊源。洋务运动时期“兵士体操”的兴起是在中国屡遭侵略丧权失地的情况下,由西方传入我国的。在很长一段时期,在只注重“尖子”“选手”体育思想的影响下,教师传习运动技能的能力备受重视,这种传习运动技艺为主的教育思想,影响着我们体育教师。中国学校体育经历了多次改革,虽然每次改革都取得了不小的进步,但效果并不明显。教师思想观念的更新是教育改革的前提。只有在根本上改变教师的思想观念才能有效地实施素质教育,改变以往高校体育课单一的运动技术练习。真正让高校体育课成为实施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是完成高校体育工作的重要任务。我国高校体育教师思想观念更新进程缓慢,这直接影响了我国高校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知识是人们在改造世界的实践中所获得的认知和实践的总和。知识不仅是人们认识世界的产物,反映着客观世界发展的规律性,而且也是人类改造自然、改造世界的武器。人们要成功地从事某种活动就必须掌握从事这种活动的知识和技能。体育教师作为一种专门人才,为了完成学校体育的目的、任务同样必须具备与之相应的知识结构。教师被人们看做是知识的象征,而受到人们的尊重,没有知识不能称之为“师”,故知识是教师赖以为本的基础。建国50年来,我国在调整体育教师知识结构方面取得了较显著成绩,但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我国高校体育教师的知识结构逐渐暴露出一些弊端。在查阅了一些相关的资料后所得到的结果令人担忧。
首先了解一下高校体育教师的专业知识情况,六七十年代毕业的体育教师虽然有着良好的运动技能和丰富的教学经验,但大多数已被旧思想观念束缚,无法用新的知识充实自己的头脑,最近几年毕业的体育教师尽管在知识结构上有所更新,可是他们在知识和技能的实际运用能力方面又存在一些问题;其次,在健康教育和素质教育中,涉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领域方面的知识越来越多,体育教育也不再局限于对技能的传授,而是开始重视理论教导及对相关知识的运用。我国高校体育教师的人文素质和知识水平都有一定的局限性,传统的知识结构已远远不能适应新世纪的体育教育工作的需要。 (三)能力通常是指完成活动的本领,包括完成一项活动的具体形式,以及顺利完成一项活动所需的心理特征。“民族振兴在教育,教育振兴在教师”。作为一名称职的高校体育教师,只有具备全面的能力,广博的知识和健壮的体魄,才能胜任高校的体育教育工作。高校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四有人才”的基地,而体育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顺利完成高校体育教学任务的关键环节在于加强体育教师的素质,建设成一支数量足,能力强,质量高的师资队伍。所以,教师只有具备全面的综合能力,才能做好教学工作,并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全面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是学生掌握体育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并学会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对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学生都将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不断发展进步,知识的不断更新,所有这些都要求高校体育教师的知识和能力结构都随之发生变化。如何培养和提高体育教师的能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问题。
(四)培养和造就一批高素质的体育师资队伍,是推动体育教育事业发展,顺利完成新时期学校体育教育体制改革,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学校体育教育体系的关键。其一,明确体育教师的职业理想,理想是人的前进动力和精神支柱,是指引和鼓舞人们奋发向前的有利因素。体育教师的职业理想是其做好学校体育工作的根本保证,构成体育教师职业理想的条件是职业需要,职业动机和职业目标;其二,体育教师的品德,体育教师同其他学科的教师一样,都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对于高校体育教师而言,品德是最为重要的人才要素。人是做学问的主体,品德则是做学问的基础,也是献身高校体育教育事业最根本的思想保证,这是高校体育教师的职业道德所要求的;其三,“身教”的问题,“身教”主要是指教师用自己的行为表现来影响和教育学生。多年来,体育教师在人们心中的形象總是带有粗鲁、散漫、文化素质低等色彩,这使我们体育教师在学生心目中总是不如其他学科教师受到应有的尊重。其四,专业素质,良好的身体条件是构成体育教师素质的一个重要因素,健壮的体魄是从事体育教育工作的基础,合格的教师必须具备合格的身体。
四、高校体育教师队伍建设应采取的措施
(一)加强高校青年体育教师队伍建设。目前,在我国高校体育教师队伍中,青年教师占较大比重,青年教师教学能力优劣直接关系到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能否充分发挥高校青年体育教师的优势是我国高校体育教师队伍建设的关键之所在。青年教师是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事业发展的重点,我们应该抓住青年教师的心理特点,充分利用青年教师的掌握前沿知识,接受新事物快,思想积极上进等特点,为青年教师提供发展的平台,以保证青年教师队伍的稳定,发展高校体育教师队伍。各高校应不断完善竞争机制与制约机制,强化任聘与考核制,在教师待遇上要敢于拉开档次,使青年教师队伍真正实现优胜劣汰,充满活力。
(二)改变师资来源。单一性师资来源使我国高校体育教师教学方式日益陈旧,传统的教学方式严重制约了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的发展进程。从遗传学角度分析,“近亲繁殖”带来的是变态发展,甚至是“病态”发展。然而,我国实际情况又不可能很快做到使高校教师队伍全由“远亲”组成,这样就要寻找一个既适合我们国情、校情,又十分有利于师资队伍建设的亲缘关系。根据国际国内名牌大学的办学经验,让教师特别是中青年教师在高校中自由高速地流动起来不失为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
(三)提高体育教师的素质。
1. 改变教师思想观念。教师观念的及时更新是教育改革不断取得进步的关键。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与市场经济的日趋完善,中国现代化建设事业取得了诸多引人瞩目的成绩,社会对高等教育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体育教师要把体育学科同其他学科一样视为具有丰富内涵和教育规律的完整系统,及时改变旧的体育教育观念,树立新的观念,将终身教育、人本主义教育、健康教育与体育教育相结合,以实现全面发展的预定教育目标。在积极倡导素质教育,举国上下大力重视教育的新世纪的今天,我国高校体育教师应改变观念,加强对高校体育教育工作的认识,从根本上改变自己的教育理念,改变人们对高校体育教师的传统观点。我们应以全新的教育理念去面对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事业。
2. 优化教师知识结构。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体育课已不再满足于单纯的对体育知识、体育技能的传授和身体锻炼,而同时是将营养问题、运动损伤问题、心理健康问题、人际关系问题等有关知识,融入其中,使体育课教学的难度不断加大。体育教学有着不同于其他学科教学的明显特征,即体育教师集理论知识和运动技能于一身。因此,我国高校体育教师应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以适应新时期体育教学的需要。
3. 加强体育教师的能力。高校体育教师能力是高校体育教师队伍素质高低的体现。应该在教学训练中培养、在科学实践中提高高校体育教师的能力:其一,加强自学能力,提高教学质量。有针对性地阅读有关教学参考书,有计划地写读书笔记和单元小结;其二,传、帮、带是培养和提高教师能力的保障。充分地发挥有经验的老教师和中年教师队伍中教学与训练骨干和专项带头人的作用,在教学与训练中对中、青年教师实施传、帮、带;其三,科研能力,新时代的体育教育已不是过去那种简单的动作重复,而是科学性与人文性相结合的教育,因此,体育教师的科研活动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这门学科的科学性,决定了体育教师必须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发现问题、钻研问题和解决问题。体育的科学实践与科学研究,创造出各种即学方法,使教学变得更为有效;其四,跨学科学习的能力,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各种交叉学科、边缘学科层出不穷。新世纪随着各种信息学科在体育上的综合应用,必将大大加快体育科学的发展进程。这就要求高校体育教师突破旧学科体系的限制和束缚,借鉴其他学科有益的理论和方法,丰富和完善本学科;其五,学科带头人,学术骨干定期组织学术报告和讨论会,掌握最新学术动态,开展科学研究是培养、提高教师科研能力的重要途径。参加学术会议,进行学术交流。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
4. 加强体育教师的自身素质。培养和造就一大批素质高、能力强的高校体育教师队伍,是推动学校体育发展,完善新时期学校体育改革,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学校体育的关键。面向新世纪,我国高校体育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素质,明确理想,端正品德,严格遵守身教胜于言教的准则。在理想与品德上给学生以正确指导,在言行上注重自身的修养,给学生做出榜样,还应加强自身体质的锻炼,用自己健壮的体魄和标准的技术动作去提高学生对体育事业的认识水平。
我们应通过对我国高校体育教师队伍的分析,发现和总结我国高校体育教师队伍中存在的问题和弊端,并在此基础上结合现在体育课程改革与发展和我国体育教学的实际情况提出新思路新方法,不断地完善和改进我国高校体育教师队伍,更好地为我国高校体育工作作贡献。
【关键词】高校 体育教师 队伍建设
知识在更新,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新世纪是一个知识密集的信息时代。江泽民同志指出新世纪是中华民族发展的关键时期。而中国在新世纪中国腾飞的关键在于拥有一大批高素质的人才。完备的人才机制推动着社会的发展;兴旺的事业,又必然促进人才的成长,这是人类社会一切事业发展的必然规律。就高等教育而言,它是中国教育制度中的最高层次;高校体育则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体育教师是高校体育工作的施动主体,他们在担负着培养各个领域的高级专门人才的重任的同时,也必然要面对新世纪的严峻挑战。何为正确的教育方式?什么是与时俱进的教育理念?又该怎样去建设一支属于新世纪的体育教师队伍?
一、高校体育教师年龄结构情况
体育教师年龄结构是反映高校老、中、青年体育教师不同层面梯次结构的指标,据王智慧研究的结果表明我国高校体育教师年龄结构的三个特点:其一,目前我国高校体育教师师资队伍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50年代到60年代初体育院校大学毕业生;第二部分是“文革”期间毕业的“工农兵”大学生;第三部分是80年代以来体育院校的大学毕业生。其二,在她的五组数据中50岁以上的体育教师数量明显减少,表明我国体育教师老年化问题已从根本上得到解决,中年教师“断层”现象得以缓解,青年体育教师后来居上,并有成为新世纪学校体育教育主力军的趋势。其三,其中的五组数据中有四组数据为青年体育教师大于中年教师大于老年教师,形成“金字塔型”结构,预计这种结构会长期持续下去。
我国正处于高校师资队伍新老交替的重要时期,只有拥有一支优秀青年教师队伍,才能掌握创造一流教育的主动权。正如《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所指出:“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建立一支具有良好政治业务素质、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大计。”教师的素质和水平决定办学的方向和水平。最近几十年来,我国高校體育教师队伍有了很大的发展,教学科研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涌现出一大批青年学术骨干教师,层次结构也有所改善。
二、高校体育教师来源情况
来源情况是反映高校体育教师最后学历来自于同校或外校的主要指标。据王智慧对辽宁省6所高校的调查表明(除沈阳化工学院外),其余5所院校体育教师有75%以上毕业于沈阳体育学院,外省体育院校毕业生所占比例很少。
经调查高校体育教师队伍亲缘关系异常单一,近亲繁殖尤为严重,这对体育教师的成长极为不利。近亲繁殖弊大于利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其一,毕业前夕择业时师兄推荐师弟,老师推荐学生,多是顺情说好话,往往是介绍的情况与毕业生实际能力有一定差距;其二,教学模式单一,教学方法雷同,缺乏创新精神和开拓性工作的思路;其三,在出现教学事故或评先选优时,相互包容,形成一种消极因素,给工作带来不必要的困难;其四,不利于形成教学相长的学术氛围和勇于开拓创新风气,影响青年教师成长。
三、高校体育教师素质
素质有很多种,一个人的思想观念、知识结构、言行举止等都能体现这个人的素质。一名教师的素质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发展,也是决定其能否胜任教学工作的关键因素。在新世纪的今天我国高校体育教师也应加强自身素质,以为社会培养更多有用之才。
(一)谈到“思想观念”,我们不得不谈一下深深扎根在体育教师头脑中的“单纯技术”的观点,这一观点的形成有其深刻的历史渊源。洋务运动时期“兵士体操”的兴起是在中国屡遭侵略丧权失地的情况下,由西方传入我国的。在很长一段时期,在只注重“尖子”“选手”体育思想的影响下,教师传习运动技能的能力备受重视,这种传习运动技艺为主的教育思想,影响着我们体育教师。中国学校体育经历了多次改革,虽然每次改革都取得了不小的进步,但效果并不明显。教师思想观念的更新是教育改革的前提。只有在根本上改变教师的思想观念才能有效地实施素质教育,改变以往高校体育课单一的运动技术练习。真正让高校体育课成为实施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是完成高校体育工作的重要任务。我国高校体育教师思想观念更新进程缓慢,这直接影响了我国高校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知识是人们在改造世界的实践中所获得的认知和实践的总和。知识不仅是人们认识世界的产物,反映着客观世界发展的规律性,而且也是人类改造自然、改造世界的武器。人们要成功地从事某种活动就必须掌握从事这种活动的知识和技能。体育教师作为一种专门人才,为了完成学校体育的目的、任务同样必须具备与之相应的知识结构。教师被人们看做是知识的象征,而受到人们的尊重,没有知识不能称之为“师”,故知识是教师赖以为本的基础。建国50年来,我国在调整体育教师知识结构方面取得了较显著成绩,但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我国高校体育教师的知识结构逐渐暴露出一些弊端。在查阅了一些相关的资料后所得到的结果令人担忧。
首先了解一下高校体育教师的专业知识情况,六七十年代毕业的体育教师虽然有着良好的运动技能和丰富的教学经验,但大多数已被旧思想观念束缚,无法用新的知识充实自己的头脑,最近几年毕业的体育教师尽管在知识结构上有所更新,可是他们在知识和技能的实际运用能力方面又存在一些问题;其次,在健康教育和素质教育中,涉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领域方面的知识越来越多,体育教育也不再局限于对技能的传授,而是开始重视理论教导及对相关知识的运用。我国高校体育教师的人文素质和知识水平都有一定的局限性,传统的知识结构已远远不能适应新世纪的体育教育工作的需要。 (三)能力通常是指完成活动的本领,包括完成一项活动的具体形式,以及顺利完成一项活动所需的心理特征。“民族振兴在教育,教育振兴在教师”。作为一名称职的高校体育教师,只有具备全面的能力,广博的知识和健壮的体魄,才能胜任高校的体育教育工作。高校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四有人才”的基地,而体育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顺利完成高校体育教学任务的关键环节在于加强体育教师的素质,建设成一支数量足,能力强,质量高的师资队伍。所以,教师只有具备全面的综合能力,才能做好教学工作,并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全面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是学生掌握体育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并学会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对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学生都将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不断发展进步,知识的不断更新,所有这些都要求高校体育教师的知识和能力结构都随之发生变化。如何培养和提高体育教师的能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问题。
(四)培养和造就一批高素质的体育师资队伍,是推动体育教育事业发展,顺利完成新时期学校体育教育体制改革,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学校体育教育体系的关键。其一,明确体育教师的职业理想,理想是人的前进动力和精神支柱,是指引和鼓舞人们奋发向前的有利因素。体育教师的职业理想是其做好学校体育工作的根本保证,构成体育教师职业理想的条件是职业需要,职业动机和职业目标;其二,体育教师的品德,体育教师同其他学科的教师一样,都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对于高校体育教师而言,品德是最为重要的人才要素。人是做学问的主体,品德则是做学问的基础,也是献身高校体育教育事业最根本的思想保证,这是高校体育教师的职业道德所要求的;其三,“身教”的问题,“身教”主要是指教师用自己的行为表现来影响和教育学生。多年来,体育教师在人们心中的形象總是带有粗鲁、散漫、文化素质低等色彩,这使我们体育教师在学生心目中总是不如其他学科教师受到应有的尊重。其四,专业素质,良好的身体条件是构成体育教师素质的一个重要因素,健壮的体魄是从事体育教育工作的基础,合格的教师必须具备合格的身体。
四、高校体育教师队伍建设应采取的措施
(一)加强高校青年体育教师队伍建设。目前,在我国高校体育教师队伍中,青年教师占较大比重,青年教师教学能力优劣直接关系到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能否充分发挥高校青年体育教师的优势是我国高校体育教师队伍建设的关键之所在。青年教师是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事业发展的重点,我们应该抓住青年教师的心理特点,充分利用青年教师的掌握前沿知识,接受新事物快,思想积极上进等特点,为青年教师提供发展的平台,以保证青年教师队伍的稳定,发展高校体育教师队伍。各高校应不断完善竞争机制与制约机制,强化任聘与考核制,在教师待遇上要敢于拉开档次,使青年教师队伍真正实现优胜劣汰,充满活力。
(二)改变师资来源。单一性师资来源使我国高校体育教师教学方式日益陈旧,传统的教学方式严重制约了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的发展进程。从遗传学角度分析,“近亲繁殖”带来的是变态发展,甚至是“病态”发展。然而,我国实际情况又不可能很快做到使高校教师队伍全由“远亲”组成,这样就要寻找一个既适合我们国情、校情,又十分有利于师资队伍建设的亲缘关系。根据国际国内名牌大学的办学经验,让教师特别是中青年教师在高校中自由高速地流动起来不失为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
(三)提高体育教师的素质。
1. 改变教师思想观念。教师观念的及时更新是教育改革不断取得进步的关键。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与市场经济的日趋完善,中国现代化建设事业取得了诸多引人瞩目的成绩,社会对高等教育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体育教师要把体育学科同其他学科一样视为具有丰富内涵和教育规律的完整系统,及时改变旧的体育教育观念,树立新的观念,将终身教育、人本主义教育、健康教育与体育教育相结合,以实现全面发展的预定教育目标。在积极倡导素质教育,举国上下大力重视教育的新世纪的今天,我国高校体育教师应改变观念,加强对高校体育教育工作的认识,从根本上改变自己的教育理念,改变人们对高校体育教师的传统观点。我们应以全新的教育理念去面对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事业。
2. 优化教师知识结构。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体育课已不再满足于单纯的对体育知识、体育技能的传授和身体锻炼,而同时是将营养问题、运动损伤问题、心理健康问题、人际关系问题等有关知识,融入其中,使体育课教学的难度不断加大。体育教学有着不同于其他学科教学的明显特征,即体育教师集理论知识和运动技能于一身。因此,我国高校体育教师应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以适应新时期体育教学的需要。
3. 加强体育教师的能力。高校体育教师能力是高校体育教师队伍素质高低的体现。应该在教学训练中培养、在科学实践中提高高校体育教师的能力:其一,加强自学能力,提高教学质量。有针对性地阅读有关教学参考书,有计划地写读书笔记和单元小结;其二,传、帮、带是培养和提高教师能力的保障。充分地发挥有经验的老教师和中年教师队伍中教学与训练骨干和专项带头人的作用,在教学与训练中对中、青年教师实施传、帮、带;其三,科研能力,新时代的体育教育已不是过去那种简单的动作重复,而是科学性与人文性相结合的教育,因此,体育教师的科研活动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这门学科的科学性,决定了体育教师必须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发现问题、钻研问题和解决问题。体育的科学实践与科学研究,创造出各种即学方法,使教学变得更为有效;其四,跨学科学习的能力,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各种交叉学科、边缘学科层出不穷。新世纪随着各种信息学科在体育上的综合应用,必将大大加快体育科学的发展进程。这就要求高校体育教师突破旧学科体系的限制和束缚,借鉴其他学科有益的理论和方法,丰富和完善本学科;其五,学科带头人,学术骨干定期组织学术报告和讨论会,掌握最新学术动态,开展科学研究是培养、提高教师科研能力的重要途径。参加学术会议,进行学术交流。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
4. 加强体育教师的自身素质。培养和造就一大批素质高、能力强的高校体育教师队伍,是推动学校体育发展,完善新时期学校体育改革,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学校体育的关键。面向新世纪,我国高校体育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素质,明确理想,端正品德,严格遵守身教胜于言教的准则。在理想与品德上给学生以正确指导,在言行上注重自身的修养,给学生做出榜样,还应加强自身体质的锻炼,用自己健壮的体魄和标准的技术动作去提高学生对体育事业的认识水平。
我们应通过对我国高校体育教师队伍的分析,发现和总结我国高校体育教师队伍中存在的问题和弊端,并在此基础上结合现在体育课程改革与发展和我国体育教学的实际情况提出新思路新方法,不断地完善和改进我国高校体育教师队伍,更好地为我国高校体育工作作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