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中毕业班德育工作受到学校的普遍重视,但很多时候班主任开展的德育工作都脱离学生的实际情况,陷入事倍功半的尴尬境地,急需改进。所以本文主要探究高中毕业班班主任有效开展德育教育的途径,切实抓好德育工作。
关键词:高中;毕业班;德育工作;班主任;工作途径
无论是教师、家长还是学生,都认为高三年级是关键的、特殊的学年,甚至关系到学生一生的命运,其实事实并非如此。加上国家的考试制度、社会的渲染等,导致高中毕业班的学生处于思想波动较大的状态,德育工作变得尤为重要。面对高中毕业班德育工作目标不尽合理、德育方式忽视学生主体作用、德育内容缺少爱的教育等问题,作为班主任应如何落实责任,研究解决途径,这是一项重要课题。建议如下:
一、适当调整目标,教育学生从容应对挑战
在高中毕业班德育工作中,班主任应充分意识到“淡化一考定终身、锁定学生终生发展”的德育目标的重要作用,因为一个人不管从事什么样的工作,奋斗的方向与情感、态度、价值观都是保持学习积极性的原动力,学习与生活的目标固然是每个人努力的方向、理由,但班主任必须以学生终生发展为本,在强调文化课教学的同时要注重德育的过程性,教育学生们从容应对各种各样的挑战。
例如毕业班班主任可坚持每两个月指导学生们填写一次实现奋斗目标的表格,帮助学生明确树立奋斗目标,为实现理想而不懈奋斗。这一表格列举毕业班学生的远期奋斗目标和为实现该目标每一周乃至每一天应当解决的问题、采取的策略、对实施策略的总结与评价等。这一项工作看似属于形式化的操作,但也是最为实际的德育渗透,让学生体会实现目标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明白目标寓于行动的道理,懂得高考是每一名学生在经过多年的基础教育之后对个人理想信念的必要盘点,是自己回报家庭、回报学校和回馈社会的一次考核,体会到人生要有奋斗的方向,考上大学并非终极目标,今天努力奋斗是为了以后实现个人价值,只有从容应对各种各样的挑战,才能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二、重视主体德育,培养高三学生主体意识
苏霍姆林斯基是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他认为没有自我教育的教育不是真正的教育。现代教育论也提出学校德育应是主体德育,需在德育过程中增强学生主体意识、自我控制能力,提升他们参与德育活动的自主性,具有教育自己、管理自己、完善自己的能力[1]。高中毕业班的学生大多都是17~19岁的青年,年龄特征决定着他们初步形成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但依旧存在容易冲动、自制力较差的弱点,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必须有的放矢,有效引导他们认识发展自我的需要,使其自觉主动参与德育活动,体现主观能动性。
例如班主任要在毕业班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多和学生交流,用友善的态度对待每一名学生,尊重每一名学生,重视加强班级民主管理,让学生们发挥主体作用,积极参与班级公共事务,懂得民主和平等,逐渐学会自我的教育、管理和服务,勇敢面对困难,承担义务与责任,从而改造自己的行为方式,养成优良道德行为习惯。
三、加强爱的教育,促进高三学生心理健康
高中毕业班的学生往往存在矛盾的心理,特别是班级里学习成绩相对较差的学生,他们一边觉得别人看不起自己,别人看不到自己的优点,不管学习多么努力也考不上大学,失去上进的信心,被自卑感包围;一边又有强烈的自尊心,想得到别人的理解、信任,渴望在班集体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这就需要班主任善教育、爱学生,用耐心与关爱满足学生们的基本心理需求,帮助他们重拾或增强对学习的信心、生活的信心。有了关爱与重视,学生们才能信任班主任,才会乐于接受德育教育,提高德育工作效果[2]。
例如高中毕业班里有一部分学生平时很努力地学习,但成绩一直不理想,时间一长就产生自卑心理,班主任应主动接近他们,多多关心他们,和他们一起分析无法提高学习成绩的原因,通过心理沟通让他们主动吐露心中的秘密。结果发现这部分学生的家长对他们有很高的期望,导致他们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听课时往往不能集中注意力,一着急还会头疼。经过判定,班主任发现他们的思想负担很重,体质又较差,出现神经衰弱的症状,应及时家访,向学生的家长说明道理,帮助他们解除家庭施加的巨大压力,同时请班干部陪他们锻炼身体、去医院就诊,用爱感染他们。这一系列做法让学生们重新建立自信,丢下思想包袱轻装上阵,振奋精神学习,慢慢提高学习成绩,应对高考的信心也越来越足。并且有了班主任的关爱与疏导,相信即便他们在高考中失利,但只要自己尽力了就不会有遗憾。
總之,高中毕业班的学生正处于最特殊、最关键、最敏感的时期,班主任的德育工作也进入最艰难的阶段,应注意适当调整德育工作目标,教育学生从容应对挑战,同时引入主体德育方式、增加爱的教育,从多方面落实德育工作,有效培养高三学生的主体意识,促进其心理健康,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吕铭,曹剑锋.高三毕业班班主任德育工作研究[J].名师在线,2017(14):91-92.
[2]赖德辉.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理念及方法刍议[J].课程教育研究,2018(34):74-75.
(作者单位:广东省海丰县陆安高级中学)
关键词:高中;毕业班;德育工作;班主任;工作途径
无论是教师、家长还是学生,都认为高三年级是关键的、特殊的学年,甚至关系到学生一生的命运,其实事实并非如此。加上国家的考试制度、社会的渲染等,导致高中毕业班的学生处于思想波动较大的状态,德育工作变得尤为重要。面对高中毕业班德育工作目标不尽合理、德育方式忽视学生主体作用、德育内容缺少爱的教育等问题,作为班主任应如何落实责任,研究解决途径,这是一项重要课题。建议如下:
一、适当调整目标,教育学生从容应对挑战
在高中毕业班德育工作中,班主任应充分意识到“淡化一考定终身、锁定学生终生发展”的德育目标的重要作用,因为一个人不管从事什么样的工作,奋斗的方向与情感、态度、价值观都是保持学习积极性的原动力,学习与生活的目标固然是每个人努力的方向、理由,但班主任必须以学生终生发展为本,在强调文化课教学的同时要注重德育的过程性,教育学生们从容应对各种各样的挑战。
例如毕业班班主任可坚持每两个月指导学生们填写一次实现奋斗目标的表格,帮助学生明确树立奋斗目标,为实现理想而不懈奋斗。这一表格列举毕业班学生的远期奋斗目标和为实现该目标每一周乃至每一天应当解决的问题、采取的策略、对实施策略的总结与评价等。这一项工作看似属于形式化的操作,但也是最为实际的德育渗透,让学生体会实现目标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明白目标寓于行动的道理,懂得高考是每一名学生在经过多年的基础教育之后对个人理想信念的必要盘点,是自己回报家庭、回报学校和回馈社会的一次考核,体会到人生要有奋斗的方向,考上大学并非终极目标,今天努力奋斗是为了以后实现个人价值,只有从容应对各种各样的挑战,才能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二、重视主体德育,培养高三学生主体意识
苏霍姆林斯基是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他认为没有自我教育的教育不是真正的教育。现代教育论也提出学校德育应是主体德育,需在德育过程中增强学生主体意识、自我控制能力,提升他们参与德育活动的自主性,具有教育自己、管理自己、完善自己的能力[1]。高中毕业班的学生大多都是17~19岁的青年,年龄特征决定着他们初步形成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但依旧存在容易冲动、自制力较差的弱点,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必须有的放矢,有效引导他们认识发展自我的需要,使其自觉主动参与德育活动,体现主观能动性。
例如班主任要在毕业班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多和学生交流,用友善的态度对待每一名学生,尊重每一名学生,重视加强班级民主管理,让学生们发挥主体作用,积极参与班级公共事务,懂得民主和平等,逐渐学会自我的教育、管理和服务,勇敢面对困难,承担义务与责任,从而改造自己的行为方式,养成优良道德行为习惯。
三、加强爱的教育,促进高三学生心理健康
高中毕业班的学生往往存在矛盾的心理,特别是班级里学习成绩相对较差的学生,他们一边觉得别人看不起自己,别人看不到自己的优点,不管学习多么努力也考不上大学,失去上进的信心,被自卑感包围;一边又有强烈的自尊心,想得到别人的理解、信任,渴望在班集体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这就需要班主任善教育、爱学生,用耐心与关爱满足学生们的基本心理需求,帮助他们重拾或增强对学习的信心、生活的信心。有了关爱与重视,学生们才能信任班主任,才会乐于接受德育教育,提高德育工作效果[2]。
例如高中毕业班里有一部分学生平时很努力地学习,但成绩一直不理想,时间一长就产生自卑心理,班主任应主动接近他们,多多关心他们,和他们一起分析无法提高学习成绩的原因,通过心理沟通让他们主动吐露心中的秘密。结果发现这部分学生的家长对他们有很高的期望,导致他们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听课时往往不能集中注意力,一着急还会头疼。经过判定,班主任发现他们的思想负担很重,体质又较差,出现神经衰弱的症状,应及时家访,向学生的家长说明道理,帮助他们解除家庭施加的巨大压力,同时请班干部陪他们锻炼身体、去医院就诊,用爱感染他们。这一系列做法让学生们重新建立自信,丢下思想包袱轻装上阵,振奋精神学习,慢慢提高学习成绩,应对高考的信心也越来越足。并且有了班主任的关爱与疏导,相信即便他们在高考中失利,但只要自己尽力了就不会有遗憾。
總之,高中毕业班的学生正处于最特殊、最关键、最敏感的时期,班主任的德育工作也进入最艰难的阶段,应注意适当调整德育工作目标,教育学生从容应对挑战,同时引入主体德育方式、增加爱的教育,从多方面落实德育工作,有效培养高三学生的主体意识,促进其心理健康,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吕铭,曹剑锋.高三毕业班班主任德育工作研究[J].名师在线,2017(14):91-92.
[2]赖德辉.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理念及方法刍议[J].课程教育研究,2018(34):74-75.
(作者单位:广东省海丰县陆安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