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章通过分析当前广东省内高职院校食堂管理的现状,以食堂管理员的角度提出了几点改进高职院校食堂安全管理工作的建议。
关键词:高职院校 食堂管理 食品安全
中图分类号:F7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4)08-230-03
随着高职院校的蓬勃发展,学生的日益增多,国家对食品安全的重视及多管齐下的监管下,学生食堂的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突显出来。为保证广大师生的健康和学校的稳定,充分发挥食堂管理员在食品安全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作用,现就加强高职院校食堂管理工作浅谈几点见解。
一、当前高职院校食堂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伴随广东省高职院校规模不断扩大,学院的食堂规模相应扩大,在快速满足生源需求的同时食堂营业收入也实现了跨越式增长。随着社会竞争力的不断涌入,食堂经营形式也日趋多样化。如大多数高职院校食堂还设置了小炒、风味小吃等特色食品,一改以往的单一的形式,从多方位为广大师生服务。但是,高职院校学生食堂管理的弊端也随之凸显。食品安全隐患潜伏其中,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食堂管理权限不清,管理监督机制有“缝隙”
不少高职院校在后勤转制过程中,学院方面、经营方和广大师生之间没有建立起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责任权利不清,部分高职院校有些是双方不到位导致校方和师生对食堂管理的参与度降低,管理、监督力度不到位。高职院校食堂由社会餐饮企业、团体或个人承包经营,其中个人承包变动性尤其频繁,经营方与学院方签订的大多是短期合同,以三年为多,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他们大多数缺乏对食品安全的重视和管理经验,没有建立一系列健全的食堂卫生管理制度和监督机制,管理理念相对落后,总之这些经营方处在一个“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与学校的高要求脱节。目前广东省内高职院校和高等学院的食堂达到管理规范化、设施现代化的屈指可数。在此大背景下,食堂管理漏洞不堵,严重影响食品卫生安全。这就迫切要求食堂管理员发挥其能动作用,于细节处发现问题,认真核查事由,并一一记录,遇到双方不能解决的问题及时报到学院处,积极寻求改进措施,从而不断完善食堂管理制度,不断促进权责分工明确,以避免同类事件的发生。
(二)食堂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
部分高职院校是从中专或职业高中升格而来,存在办学时间长,建校时间较短的问题。随着校区合并或者改址新建,高职院校校园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也遇到了资金短缺的瓶颈,用在食堂基础建设的资金也相应减少。这就导致一些院校继续使用旧的食堂、旧的设备。另一方面,食堂承包者出于利益的考虑,不会对食堂基础设施进行大的投入,设施维护也不到位。很多高职院校的食堂场地不足,设备不足,食品容易交叉污染,水电设施、消防设施相对陈旧。滞后的食堂基础设施,严重影响了师生的就餐环境。改进就餐环境,提升师生的餐饮质量,直接关系一所高职院校的稳定发展。
(三)经营者过度追求利润
高职院校食堂公益性性质,决定了食堂的经营不应该以盈利为主要经营目的。一种情况为一些经营者缺乏基本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以追逐利益最大化为目的。经营方为了尽快收回成本使用了陈年的米面、散装油、散装酱油,以及未有检疫合格证的鸡、鸭、猪肉等等,或者直接从校外购入来路不明的成品直接放入食堂售卖,造成了严重的食品安全隐患。在学院监管方面,食堂管理员应每天对进货进行检查,确保来源可靠性,同时排查是否有成品从校外流入。还要严把材料进货关,确保食品原料进货渠道合法,从源头上杜绝来历不明的劣质、过期商品进入食堂,并督促食堂做好各种台账、收据等资料登记工作。
另一种情况是经营者为追求利润,擅自提升菜品价格,或者减少菜品份量,久之容易出现因价格不明、“吃不起、吃不饱”等产生不满甚或与售菜服务员发生纠纷等情况。当学生不满达到一定程度,易引发“罢餐”危机,危害学院稳定。因此,食堂管理员在日常工作中应将菜品价格调查纳入日常工作范畴,每样菜品明码标价,关注菜品价格及份量,保证有条件的学生“吃得好”,一般经济情况的学生“吃得饱”。针对物价快速上涨,学校可给予食堂以不同形式的补贴,如减免水电费、下调租赁费加大幅度等。学校可给予教师、学生以一定的用餐补贴或优惠,改变“食堂做不好就纷纷跑出去吃,吃的人越少做的越难吃”的恶性循环,促进食堂良性运行。
(四)食堂从业人员流动性大,缺乏专业技能和食品安全意识
高职院校食堂承包团体或个人为了降低人工成本,接收的服务人员大都文化素质偏低,年龄普遍较大。每个学期结束之后,部分工作人员用工关系也随之解除,增加了从业人员的流动性。此外,食堂聘用的工作人员大都没有经过系统的培训,缺乏专业烹调理论和饮食营养知识,甚至基本的食品安全意识都十分淡薄,导致服务水平下降,饭菜的问题层出不穷,食堂与师生之间的矛盾也日趋明显。另外,经营方普遍在对员工培训问题上是否进行专门培训不置可否,在培训资源和时间上均不能达到院方要求,对此,学院方面应作出配合,主动分担或者承担培训任务。这就要求食堂管理员具有培训资格,每学期开学初组织开展食品安全知识培训,要求新入职员工及时办理健康证,凭证上岗,将食堂员工方面的潜在不良影响造成的食品安全隐患降至最低。
(五)食堂的安全保卫措施不到位
近几年,在食堂发生过人身危害事件。由于食堂场地大,位置相对隐蔽,除去营业时间多是空置。学生食堂处在校园内部,又处在整个校园安全保卫系统之中,导致保卫巡查工作容易疏忽,检查不到位的情况发生。不管白天,还是夜晚食堂大门始终呈现大开的状态,使不法分子有机可乘,发生危害学生人身安全的事件。由于食堂没有门禁或者门禁未开启,在非营业时间人员随意进出食堂后厨,造成食品安全不能保证。食堂保卫系统薄弱,虽然大部门食堂安装了监控系统,但是仍不能制止危害发生。学院方面食堂管理员应督促各食堂开启门禁系统,做好营业休市时间房间排查工作,将安全隐患防于未然。 二、食堂管理工作的几点建议
(一)组建教师、学生膳食管理委员会
食堂管理不应该只靠食堂管理员一人之力,成立教师、学生膳食委员会有其必要性。一是发挥膳食委员会的宣传作用,负责食品安全教育、文明用餐教育等职责,并协助参与评选食堂“优秀员工”等活动,促使食堂提高服务质量;二是发挥膳食委员会的监督作用,定期检查、积极监督食堂的饭菜质量、进货渠道安全、价格定位等问题,对于不合理的安排、不合理的价格,督促其进行整改,并不定期深入到师生之中调研情况,整理并反馈广大师生的意见;三是发挥膳食委员会的卫生检查作用,定期检查食堂安全卫生,按照有关规章制度严格要求,发现问题及时向学院报告并监督整改。
(二)充分发挥食堂管理员的作用
学院方面重视食品管理员专业培训工作,在个人工作中充分给予其管理的权利,明确其工作职责。为保证巡检工作不出差错,食品管理员应根据各学校的食堂配置情况,建立与食堂场所配置路线相符的日常检查表。规范日常巡检工作,确保不漏检;形成纸质文件材料,约定责任人、责任区域,确保日常检查工作不空走套路,发挥小问题当日检查现场整改功能。
(三)实行食堂管理员参加的经营方、学院方例会制度
为促进学院方、经营方和广大师生之间建立起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避免责任权利不清,提高高职院校院方和师生对食堂管理的参与度,让管理、监督到位,实行经营方、学院方面含食堂管理员例会制度,每周组织召开例会,通报一周食堂现状,分析利弊,提出待解决问题,共同研究解决办法。督促食堂整改,通报检查设施设备情况,及时维修维护保养。
(四)发挥网络监督和意见反馈功能
随着互联网日益发达,微信、微博等成了师生交流的热门渠道,利用互联网、手机,逐步完善校园内部交流平台。在原有的校园网基础上,发挥网上监督食堂和意见反馈的功能。通过网上调查问卷、问题反馈、问题解答等环节,做到食堂管理工作的透明化、公开化。通过微信等渠道征集食堂食品安全图片,发挥手机问题征集和意见反馈功能。以及时对一些操作不卫生造成的问题要给予经营方通报处罚。了解学生动态,对于广大师生反映强烈的问题,食堂方面会派出专人进行解答,并提出整改方案。
(五)加大基础设施资金投入,创造良好的食堂环境
在食堂基础设施方面,学院方面应把设备维修改造专项基金纳入学院预算,保证食堂基础设施到位;尽可能在资金充足情况下,对食堂不规范、不合理的地方改造升级;定期对厨房设施、设备进行检查,及时做好损坏设备的维修工作。
(六)加强院方与经营方对食堂工作人员的培训及管理互动
每学期开学初,组织一次培训活动。食堂员工上岗前,必须经过专业的培训,强化其责任意识、卫生意识、安全意识、服务意识,规范其工作行为。学院方面督促经营方制定切实可行的培训计划,实施日常培训,在工作中发现不良习惯,及时纠正。督促其建立起完善的奖惩措施,调动食堂员工的工作积极性,组织评选食堂优秀员工。督促其采取措施稳定一批专业能力强、素质较高的从业人员,从而有效降低中层管理者流动比率。保证大部门食堂从业人员工作固定性,保证食堂的正常运作。学院后勤部门也可以邀请食品卫生专家为食堂员工讲授食品卫生法规、食品安全等基本常识,牢固树立食品安全意识,切实提高食堂服务质量和水平。
参考文献:
[1] 佟明光.浅议后勤社会化下的高校食堂管理[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12(6)
[2] 郭光华.高校学生食堂管理模式探究[J].管理观察,2012(8)
(作者单位: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广州 511450)
(责编:贾伟)
关键词:高职院校 食堂管理 食品安全
中图分类号:F7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4)08-230-03
随着高职院校的蓬勃发展,学生的日益增多,国家对食品安全的重视及多管齐下的监管下,学生食堂的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突显出来。为保证广大师生的健康和学校的稳定,充分发挥食堂管理员在食品安全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作用,现就加强高职院校食堂管理工作浅谈几点见解。
一、当前高职院校食堂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伴随广东省高职院校规模不断扩大,学院的食堂规模相应扩大,在快速满足生源需求的同时食堂营业收入也实现了跨越式增长。随着社会竞争力的不断涌入,食堂经营形式也日趋多样化。如大多数高职院校食堂还设置了小炒、风味小吃等特色食品,一改以往的单一的形式,从多方位为广大师生服务。但是,高职院校学生食堂管理的弊端也随之凸显。食品安全隐患潜伏其中,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食堂管理权限不清,管理监督机制有“缝隙”
不少高职院校在后勤转制过程中,学院方面、经营方和广大师生之间没有建立起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责任权利不清,部分高职院校有些是双方不到位导致校方和师生对食堂管理的参与度降低,管理、监督力度不到位。高职院校食堂由社会餐饮企业、团体或个人承包经营,其中个人承包变动性尤其频繁,经营方与学院方签订的大多是短期合同,以三年为多,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他们大多数缺乏对食品安全的重视和管理经验,没有建立一系列健全的食堂卫生管理制度和监督机制,管理理念相对落后,总之这些经营方处在一个“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与学校的高要求脱节。目前广东省内高职院校和高等学院的食堂达到管理规范化、设施现代化的屈指可数。在此大背景下,食堂管理漏洞不堵,严重影响食品卫生安全。这就迫切要求食堂管理员发挥其能动作用,于细节处发现问题,认真核查事由,并一一记录,遇到双方不能解决的问题及时报到学院处,积极寻求改进措施,从而不断完善食堂管理制度,不断促进权责分工明确,以避免同类事件的发生。
(二)食堂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
部分高职院校是从中专或职业高中升格而来,存在办学时间长,建校时间较短的问题。随着校区合并或者改址新建,高职院校校园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也遇到了资金短缺的瓶颈,用在食堂基础建设的资金也相应减少。这就导致一些院校继续使用旧的食堂、旧的设备。另一方面,食堂承包者出于利益的考虑,不会对食堂基础设施进行大的投入,设施维护也不到位。很多高职院校的食堂场地不足,设备不足,食品容易交叉污染,水电设施、消防设施相对陈旧。滞后的食堂基础设施,严重影响了师生的就餐环境。改进就餐环境,提升师生的餐饮质量,直接关系一所高职院校的稳定发展。
(三)经营者过度追求利润
高职院校食堂公益性性质,决定了食堂的经营不应该以盈利为主要经营目的。一种情况为一些经营者缺乏基本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以追逐利益最大化为目的。经营方为了尽快收回成本使用了陈年的米面、散装油、散装酱油,以及未有检疫合格证的鸡、鸭、猪肉等等,或者直接从校外购入来路不明的成品直接放入食堂售卖,造成了严重的食品安全隐患。在学院监管方面,食堂管理员应每天对进货进行检查,确保来源可靠性,同时排查是否有成品从校外流入。还要严把材料进货关,确保食品原料进货渠道合法,从源头上杜绝来历不明的劣质、过期商品进入食堂,并督促食堂做好各种台账、收据等资料登记工作。
另一种情况是经营者为追求利润,擅自提升菜品价格,或者减少菜品份量,久之容易出现因价格不明、“吃不起、吃不饱”等产生不满甚或与售菜服务员发生纠纷等情况。当学生不满达到一定程度,易引发“罢餐”危机,危害学院稳定。因此,食堂管理员在日常工作中应将菜品价格调查纳入日常工作范畴,每样菜品明码标价,关注菜品价格及份量,保证有条件的学生“吃得好”,一般经济情况的学生“吃得饱”。针对物价快速上涨,学校可给予食堂以不同形式的补贴,如减免水电费、下调租赁费加大幅度等。学校可给予教师、学生以一定的用餐补贴或优惠,改变“食堂做不好就纷纷跑出去吃,吃的人越少做的越难吃”的恶性循环,促进食堂良性运行。
(四)食堂从业人员流动性大,缺乏专业技能和食品安全意识
高职院校食堂承包团体或个人为了降低人工成本,接收的服务人员大都文化素质偏低,年龄普遍较大。每个学期结束之后,部分工作人员用工关系也随之解除,增加了从业人员的流动性。此外,食堂聘用的工作人员大都没有经过系统的培训,缺乏专业烹调理论和饮食营养知识,甚至基本的食品安全意识都十分淡薄,导致服务水平下降,饭菜的问题层出不穷,食堂与师生之间的矛盾也日趋明显。另外,经营方普遍在对员工培训问题上是否进行专门培训不置可否,在培训资源和时间上均不能达到院方要求,对此,学院方面应作出配合,主动分担或者承担培训任务。这就要求食堂管理员具有培训资格,每学期开学初组织开展食品安全知识培训,要求新入职员工及时办理健康证,凭证上岗,将食堂员工方面的潜在不良影响造成的食品安全隐患降至最低。
(五)食堂的安全保卫措施不到位
近几年,在食堂发生过人身危害事件。由于食堂场地大,位置相对隐蔽,除去营业时间多是空置。学生食堂处在校园内部,又处在整个校园安全保卫系统之中,导致保卫巡查工作容易疏忽,检查不到位的情况发生。不管白天,还是夜晚食堂大门始终呈现大开的状态,使不法分子有机可乘,发生危害学生人身安全的事件。由于食堂没有门禁或者门禁未开启,在非营业时间人员随意进出食堂后厨,造成食品安全不能保证。食堂保卫系统薄弱,虽然大部门食堂安装了监控系统,但是仍不能制止危害发生。学院方面食堂管理员应督促各食堂开启门禁系统,做好营业休市时间房间排查工作,将安全隐患防于未然。 二、食堂管理工作的几点建议
(一)组建教师、学生膳食管理委员会
食堂管理不应该只靠食堂管理员一人之力,成立教师、学生膳食委员会有其必要性。一是发挥膳食委员会的宣传作用,负责食品安全教育、文明用餐教育等职责,并协助参与评选食堂“优秀员工”等活动,促使食堂提高服务质量;二是发挥膳食委员会的监督作用,定期检查、积极监督食堂的饭菜质量、进货渠道安全、价格定位等问题,对于不合理的安排、不合理的价格,督促其进行整改,并不定期深入到师生之中调研情况,整理并反馈广大师生的意见;三是发挥膳食委员会的卫生检查作用,定期检查食堂安全卫生,按照有关规章制度严格要求,发现问题及时向学院报告并监督整改。
(二)充分发挥食堂管理员的作用
学院方面重视食品管理员专业培训工作,在个人工作中充分给予其管理的权利,明确其工作职责。为保证巡检工作不出差错,食品管理员应根据各学校的食堂配置情况,建立与食堂场所配置路线相符的日常检查表。规范日常巡检工作,确保不漏检;形成纸质文件材料,约定责任人、责任区域,确保日常检查工作不空走套路,发挥小问题当日检查现场整改功能。
(三)实行食堂管理员参加的经营方、学院方例会制度
为促进学院方、经营方和广大师生之间建立起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避免责任权利不清,提高高职院校院方和师生对食堂管理的参与度,让管理、监督到位,实行经营方、学院方面含食堂管理员例会制度,每周组织召开例会,通报一周食堂现状,分析利弊,提出待解决问题,共同研究解决办法。督促食堂整改,通报检查设施设备情况,及时维修维护保养。
(四)发挥网络监督和意见反馈功能
随着互联网日益发达,微信、微博等成了师生交流的热门渠道,利用互联网、手机,逐步完善校园内部交流平台。在原有的校园网基础上,发挥网上监督食堂和意见反馈的功能。通过网上调查问卷、问题反馈、问题解答等环节,做到食堂管理工作的透明化、公开化。通过微信等渠道征集食堂食品安全图片,发挥手机问题征集和意见反馈功能。以及时对一些操作不卫生造成的问题要给予经营方通报处罚。了解学生动态,对于广大师生反映强烈的问题,食堂方面会派出专人进行解答,并提出整改方案。
(五)加大基础设施资金投入,创造良好的食堂环境
在食堂基础设施方面,学院方面应把设备维修改造专项基金纳入学院预算,保证食堂基础设施到位;尽可能在资金充足情况下,对食堂不规范、不合理的地方改造升级;定期对厨房设施、设备进行检查,及时做好损坏设备的维修工作。
(六)加强院方与经营方对食堂工作人员的培训及管理互动
每学期开学初,组织一次培训活动。食堂员工上岗前,必须经过专业的培训,强化其责任意识、卫生意识、安全意识、服务意识,规范其工作行为。学院方面督促经营方制定切实可行的培训计划,实施日常培训,在工作中发现不良习惯,及时纠正。督促其建立起完善的奖惩措施,调动食堂员工的工作积极性,组织评选食堂优秀员工。督促其采取措施稳定一批专业能力强、素质较高的从业人员,从而有效降低中层管理者流动比率。保证大部门食堂从业人员工作固定性,保证食堂的正常运作。学院后勤部门也可以邀请食品卫生专家为食堂员工讲授食品卫生法规、食品安全等基本常识,牢固树立食品安全意识,切实提高食堂服务质量和水平。
参考文献:
[1] 佟明光.浅议后勤社会化下的高校食堂管理[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12(6)
[2] 郭光华.高校学生食堂管理模式探究[J].管理观察,2012(8)
(作者单位: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广州 511450)
(责编:贾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