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林凌,著名经济学家、省社科院学术顾问、博士生导师。一位对成渝经济区发展充满感情的学者。林凌教授的学术生涯是从研究改革开放开始的。他在企业改革、中心城市综合改革、政府改革、宏观改革、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等理论研究和实践方面都有突出贡献,曾两度荣获孙冶方经济科学奖,多次获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一、二等奖,有几项重大改革方案和政策建议被国务院和四川省采纳实施。1988年被评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他在区域经济发展方面写下了一批著作。这些著作涉及“东部率先发展”,“东北等老工业基地的振兴”,“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成渝经济区建设”,“中国版图内的经济协作及10+1区域合作”等重大课题。这些研究思路与中央提出的我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基本上是一致的。“这不是说我有多高明,而是说我的研究比较符合中国的实际。”林凌教授谦逊地说。因为在他看来。建言献策是知识分子的责任,是知识分子报效国家的方式。眼下,他为我们描述的这个梦想——成渝经济区的共同繁荣,正在一步步变为现实。
4月11日下午3点,本刊记者走进林凌教授的办公室,对这位成渝经济区研究先行者做了独家专访,请他进行关于成渝经济区的解读。
“一个城市不能封闭起来,一定要把城市当作经济中心”
记者:川渝签订合作协议,标志着成渝经济区建设进入实质性阶段,我特别想知道作为川渝合作的亲历者和推动者,您在协议签订现场,有什么样的感受?
林凌:对于成渝经济区发展思路的研究,我是充满感情的。建国后我曾在重庆工作8年;到成都工作后,我还经常到重庆调研;改革开放之初,我全程参与了重庆的城市综合改革试点,做过重庆市政府的经济顾问;重庆直辖后,我多次参加两地学者发起的川渝合作学术研讨会。写过多篇讨论合作的文章。2004年我主持了国家发展改革委招标课题:《成渝经济区发展思路的研究》。因此,我深深了解川渝合作建设成渝经济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现在国家“十一五”规划已把建设成渝经济区列为重点,川渝也签订了合作共建协议,我们的研究成果不再是空的理想,而成为政府的决策,我感到十分欣慰。我希望成渝经济区也能像长三角、京津冀等经济区那样,尽快在西部成长起来。
记者:构建成渝经济区的实质是什么?经济区在区域发展中将发挥什么样的作用?
林凌:成渝经济区是以重庆和成都两个中心城市为核心的双核城市群。建设成渝经济区,归根结底是要发挥各类城市的经济中心作用,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拿重庆来说,历史上就是长江上游的经济中心——从1891年被迫开商埠到抗战时期国民政府把重庆作为陪都,它都是经济中心。解放后,由于我们在城市理论和体制上的失误,把城市特别是中心城市只当作工业基地来建设,体制上成了一个封闭的地区,经济中心的功能大大削弱。重庆也是如此。1979年中央财经委员会派调查组来成都、重庆调查,我们共同形成了一个概念:城市不是一个地区,而是带动区域发展的经济中心。这样,“城市是经济中心”这个概念首先在四川树立起来。
经过近3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跨行政区划的经济区有了很大发展。这些经济区都是由众多城市构成的城市密集区,因此,某某经济区也可称为某某城市群。城市是区域经济的中心,以其辐射力、聚集力、综合服务能力带动着一定区域的经济发展。城市群则是在一个更大的空间范围内聚集起来的、以一个或两个城市为核心、形成大中小城市体系的、呈圈状或带状分布的城市网络。城市群的兴起,以更强大的辐射、聚集、服务能力,带动着跨行政区的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现在我国已发展起来的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经济区都是由众多城市群构成的。成渝地区地处我国西部的核心地带,是唯一具备突破省(市)界限,城市、人口、经济高度密集,能在更大范围内优化配置资源的地区。从城市布局看,重庆和成都两个特大中心城市正好处在成渝经济区的两端。在两个城市辐射区内,有33个中等城市和小城市,130多个县城和2213个小城镇,形成全国少见的双核城市群(见“成渝经济区双核城市群图”)。因此,我认为成渝经济区是西部地区“块头最大”、最有发展潜力、也是带动作用最大的增长极。成渝经济区的建设是推动四川和重庆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的一个新的起点,也是新的机遇。这也就是我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所在。
“在西部再也找不到这么好的地方,这是西部最有希望发展的区域”
记者:您研究成渝经济区20多年,可以说倾注了大量的心血.那么您所经历的川渝合作有哪几个阶段?
林凌:成渝经济区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被四川提了出来。当时四川省提出的战略布局是“依靠盆地,开发两翼”,盆地就是成渝经济区。后来进一步发展为“两点”(重庆、成都)、“两线”(宝成成昆一线、成渝一线)、“两翼”(三峡工程建设和攀西开发)。因此,我认为川渝合作既是老课题,也是新课题。
我所经历的川渝合作大体可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各自调整区域布局和产业结构。重庆直辖后,原来的“两点、两线、两翼”的格局被打破,川渝双方重新谋划各自的区域布局和产业结构。四川主要是建设成都平原经济区,发展成德绵高新技术产业带,以带动全省的发展。重庆主要是三峡库区移民、老城改造和北部地区开发,重点发展汽车、摩托车产业。
第二个阶段是川渝签署“1+6框架协议”。2003年1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对制订“十一五”规划提出了一个突破性的改革思路——做跨省(市)的经济区规划,其中提出了长三角、京津冀和成渝地区。我和廖元和、刘世庆同志牵头,向国家发展改革委投标课题:《成渝经济区发展思路研究》。研究历时一年半,最终成果的总报告由国家发展改革委选人马凯同志主编的《“十一五”规划战略研究》一书出版。之后,我们又单独出版了《共建繁荣:成渝经济区发展思路研究报告》。在这种形势下,2004年初,川渝高层互访,并就一些领域的合作达成了协议。
第三个阶段是川渝合作共建成渝经济区。这时,区域合作已进入国家规划的层面。在国家发展改革委指导下制定的“长三角经济区”发展规划已经编制出来,“京津冀经济区”的规划也有了雏形。与此同时,川渝两省(市)的各界人士都在不同场合,采取多种形式,对推动成渝经济区的构建作了许多工作。今年3月2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式宣布了国家在西部构建成渝等3个经济区的规划,并把成渝经济区排在第一位。至此,川渝合作共建成渝经济区终于成为两省(市)最高领导层的决策。
成渝经济区,这是西部最有希望的 区域。根据我们和重庆市社科院的联合调查,成渝经济区经济密度是西部平均经济密度的14倍,是西部最发达区域,在西部再也找不到这么好的地方。同时,成渝地区也是西部最有希望率先发展的区域,可以成为国家经济增长极的区域。
“专业协作产生新的生产力”
记者:“专业协作产生新的生产力”(马克思语)是您对成渝经济区的一个基本观点。现在川渝双方正在努力把成渝经济区构建成为一个新的增长极,如何在构建经济区中实现专业化协作?
林凌:“专业协作产生新的生产力”,这是我们构建跨省(市)经济区的根本指导思想。在不同省(市)之间,产业既有互补性,也存在同构性;区域既有核心区,也有接壤区。我们构建经济区就是要扩大产业的互补性,缩小产业的同构性;增强核心区的辐射力,发挥接壤区互为腹地的作用,从而形成专业化协作的新格局。从川渝两地看,产业方面有着共同的天然气资源,可以协作开发;四川有丰富的水电可以供应重庆,以减少重庆的火电,改善环境;四川可以制造各种发电设备,重庆则可制造输变电设备与之相配套;重庆汽车、摩托车产业已形成规模,四川则可在发展火车及车厢、专用汽车及汽车电子等零部件等方面发挥优势;在区域方面,四川居长江流域三峡库区上游,两省(市)只有紧密合作才可保护和治理好三峡库区的生态环境;四川川东北经济区经济走向主要在重庆,必须依托重庆才能求得自己的发展,“大车跑重庆,小车跑成都”现象,就是一个明证;反过来,重庆腹地小,川东北地区正好成为重庆的腹地。如果在成渝经济区建设中真能形成这种互补格局,必然会因产业和区域的分工协作,产生出新的更为强大的生产力。
“成渝经济区未来将是一个无障碍的经济发展区,我希望赶上这个时候”
记者:成渝经济区现在的发展进程。您认为达到您的研究初衷了吗?
林凌:我研究成渝经济区也是一个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过程,这个过程给了我很多启示,我对城市是经济中心的认识、建立跨行政区的经济区的认识,城市群功能作用的认识,都是在实践中得到的。我希望看到我的理论研究能够有一个实实在在的结果。现在我的愿望初步达到了,不再是一个空的、理想的思路,而是成为了政府的决策,上升为国家意志,这一点很重要,因为只有这样,研究成果才能变为现实。
记者:通过紧密合作,5年内,川渝经济总量将超过1.4万亿元,为现在的两倍。您能不能给我们描述一下那是怎样的一个前景?
林凌:目前成渝经济区占全国经济总量的5%左右,通过5—10年的跨越式发展,估计能占到全国经济总量的10%左右。达到10%或更多的时候,这个经济区域将以国家新的增长极的姿态,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现代化作出新的贡献。
成渝经济区的建设,将使重庆、成都通过北、南、中三条快速通道及高速铁路客运专线变成一个强大的增长轴,城际之间的时空距离将大大缩短;城市之间的点对点交通将十分快捷,比如从德阳到成都只要15分钟,德阳几乎可以与成都实现同城化;乘坐成渝高速铁路,只要1~1.5小时,成都、重庆两地的市民可以实现异地工作,当天上下班来回,可以在家居住。在这种情形下,产业就会有很大的发展,互补良好,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可以得到更好的满足,最终成渝经济区将成为一个没有行政区隔阂,完全无障碍的、高速发展的经济区。
从我自己来讲,我这个年龄已经到晚年了,但我希望赶上这个时候,坐上火车1个多小时到重庆,感受感受,呵呵。
记者:您的话真让我感动,您为我们描述的是一个光辉的前景,真的值得期待。十分感谢您接受我的采访,真心祝愿您健康长寿!
4月11日下午3点,本刊记者走进林凌教授的办公室,对这位成渝经济区研究先行者做了独家专访,请他进行关于成渝经济区的解读。
“一个城市不能封闭起来,一定要把城市当作经济中心”
记者:川渝签订合作协议,标志着成渝经济区建设进入实质性阶段,我特别想知道作为川渝合作的亲历者和推动者,您在协议签订现场,有什么样的感受?
林凌:对于成渝经济区发展思路的研究,我是充满感情的。建国后我曾在重庆工作8年;到成都工作后,我还经常到重庆调研;改革开放之初,我全程参与了重庆的城市综合改革试点,做过重庆市政府的经济顾问;重庆直辖后,我多次参加两地学者发起的川渝合作学术研讨会。写过多篇讨论合作的文章。2004年我主持了国家发展改革委招标课题:《成渝经济区发展思路的研究》。因此,我深深了解川渝合作建设成渝经济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现在国家“十一五”规划已把建设成渝经济区列为重点,川渝也签订了合作共建协议,我们的研究成果不再是空的理想,而成为政府的决策,我感到十分欣慰。我希望成渝经济区也能像长三角、京津冀等经济区那样,尽快在西部成长起来。
记者:构建成渝经济区的实质是什么?经济区在区域发展中将发挥什么样的作用?
林凌:成渝经济区是以重庆和成都两个中心城市为核心的双核城市群。建设成渝经济区,归根结底是要发挥各类城市的经济中心作用,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拿重庆来说,历史上就是长江上游的经济中心——从1891年被迫开商埠到抗战时期国民政府把重庆作为陪都,它都是经济中心。解放后,由于我们在城市理论和体制上的失误,把城市特别是中心城市只当作工业基地来建设,体制上成了一个封闭的地区,经济中心的功能大大削弱。重庆也是如此。1979年中央财经委员会派调查组来成都、重庆调查,我们共同形成了一个概念:城市不是一个地区,而是带动区域发展的经济中心。这样,“城市是经济中心”这个概念首先在四川树立起来。
经过近3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跨行政区划的经济区有了很大发展。这些经济区都是由众多城市构成的城市密集区,因此,某某经济区也可称为某某城市群。城市是区域经济的中心,以其辐射力、聚集力、综合服务能力带动着一定区域的经济发展。城市群则是在一个更大的空间范围内聚集起来的、以一个或两个城市为核心、形成大中小城市体系的、呈圈状或带状分布的城市网络。城市群的兴起,以更强大的辐射、聚集、服务能力,带动着跨行政区的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现在我国已发展起来的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经济区都是由众多城市群构成的。成渝地区地处我国西部的核心地带,是唯一具备突破省(市)界限,城市、人口、经济高度密集,能在更大范围内优化配置资源的地区。从城市布局看,重庆和成都两个特大中心城市正好处在成渝经济区的两端。在两个城市辐射区内,有33个中等城市和小城市,130多个县城和2213个小城镇,形成全国少见的双核城市群(见“成渝经济区双核城市群图”)。因此,我认为成渝经济区是西部地区“块头最大”、最有发展潜力、也是带动作用最大的增长极。成渝经济区的建设是推动四川和重庆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的一个新的起点,也是新的机遇。这也就是我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所在。
“在西部再也找不到这么好的地方,这是西部最有希望发展的区域”
记者:您研究成渝经济区20多年,可以说倾注了大量的心血.那么您所经历的川渝合作有哪几个阶段?
林凌:成渝经济区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被四川提了出来。当时四川省提出的战略布局是“依靠盆地,开发两翼”,盆地就是成渝经济区。后来进一步发展为“两点”(重庆、成都)、“两线”(宝成成昆一线、成渝一线)、“两翼”(三峡工程建设和攀西开发)。因此,我认为川渝合作既是老课题,也是新课题。
我所经历的川渝合作大体可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各自调整区域布局和产业结构。重庆直辖后,原来的“两点、两线、两翼”的格局被打破,川渝双方重新谋划各自的区域布局和产业结构。四川主要是建设成都平原经济区,发展成德绵高新技术产业带,以带动全省的发展。重庆主要是三峡库区移民、老城改造和北部地区开发,重点发展汽车、摩托车产业。
第二个阶段是川渝签署“1+6框架协议”。2003年1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对制订“十一五”规划提出了一个突破性的改革思路——做跨省(市)的经济区规划,其中提出了长三角、京津冀和成渝地区。我和廖元和、刘世庆同志牵头,向国家发展改革委投标课题:《成渝经济区发展思路研究》。研究历时一年半,最终成果的总报告由国家发展改革委选人马凯同志主编的《“十一五”规划战略研究》一书出版。之后,我们又单独出版了《共建繁荣:成渝经济区发展思路研究报告》。在这种形势下,2004年初,川渝高层互访,并就一些领域的合作达成了协议。
第三个阶段是川渝合作共建成渝经济区。这时,区域合作已进入国家规划的层面。在国家发展改革委指导下制定的“长三角经济区”发展规划已经编制出来,“京津冀经济区”的规划也有了雏形。与此同时,川渝两省(市)的各界人士都在不同场合,采取多种形式,对推动成渝经济区的构建作了许多工作。今年3月2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式宣布了国家在西部构建成渝等3个经济区的规划,并把成渝经济区排在第一位。至此,川渝合作共建成渝经济区终于成为两省(市)最高领导层的决策。
成渝经济区,这是西部最有希望的 区域。根据我们和重庆市社科院的联合调查,成渝经济区经济密度是西部平均经济密度的14倍,是西部最发达区域,在西部再也找不到这么好的地方。同时,成渝地区也是西部最有希望率先发展的区域,可以成为国家经济增长极的区域。
“专业协作产生新的生产力”
记者:“专业协作产生新的生产力”(马克思语)是您对成渝经济区的一个基本观点。现在川渝双方正在努力把成渝经济区构建成为一个新的增长极,如何在构建经济区中实现专业化协作?
林凌:“专业协作产生新的生产力”,这是我们构建跨省(市)经济区的根本指导思想。在不同省(市)之间,产业既有互补性,也存在同构性;区域既有核心区,也有接壤区。我们构建经济区就是要扩大产业的互补性,缩小产业的同构性;增强核心区的辐射力,发挥接壤区互为腹地的作用,从而形成专业化协作的新格局。从川渝两地看,产业方面有着共同的天然气资源,可以协作开发;四川有丰富的水电可以供应重庆,以减少重庆的火电,改善环境;四川可以制造各种发电设备,重庆则可制造输变电设备与之相配套;重庆汽车、摩托车产业已形成规模,四川则可在发展火车及车厢、专用汽车及汽车电子等零部件等方面发挥优势;在区域方面,四川居长江流域三峡库区上游,两省(市)只有紧密合作才可保护和治理好三峡库区的生态环境;四川川东北经济区经济走向主要在重庆,必须依托重庆才能求得自己的发展,“大车跑重庆,小车跑成都”现象,就是一个明证;反过来,重庆腹地小,川东北地区正好成为重庆的腹地。如果在成渝经济区建设中真能形成这种互补格局,必然会因产业和区域的分工协作,产生出新的更为强大的生产力。
“成渝经济区未来将是一个无障碍的经济发展区,我希望赶上这个时候”
记者:成渝经济区现在的发展进程。您认为达到您的研究初衷了吗?
林凌:我研究成渝经济区也是一个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过程,这个过程给了我很多启示,我对城市是经济中心的认识、建立跨行政区的经济区的认识,城市群功能作用的认识,都是在实践中得到的。我希望看到我的理论研究能够有一个实实在在的结果。现在我的愿望初步达到了,不再是一个空的、理想的思路,而是成为了政府的决策,上升为国家意志,这一点很重要,因为只有这样,研究成果才能变为现实。
记者:通过紧密合作,5年内,川渝经济总量将超过1.4万亿元,为现在的两倍。您能不能给我们描述一下那是怎样的一个前景?
林凌:目前成渝经济区占全国经济总量的5%左右,通过5—10年的跨越式发展,估计能占到全国经济总量的10%左右。达到10%或更多的时候,这个经济区域将以国家新的增长极的姿态,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现代化作出新的贡献。
成渝经济区的建设,将使重庆、成都通过北、南、中三条快速通道及高速铁路客运专线变成一个强大的增长轴,城际之间的时空距离将大大缩短;城市之间的点对点交通将十分快捷,比如从德阳到成都只要15分钟,德阳几乎可以与成都实现同城化;乘坐成渝高速铁路,只要1~1.5小时,成都、重庆两地的市民可以实现异地工作,当天上下班来回,可以在家居住。在这种情形下,产业就会有很大的发展,互补良好,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可以得到更好的满足,最终成渝经济区将成为一个没有行政区隔阂,完全无障碍的、高速发展的经济区。
从我自己来讲,我这个年龄已经到晚年了,但我希望赶上这个时候,坐上火车1个多小时到重庆,感受感受,呵呵。
记者:您的话真让我感动,您为我们描述的是一个光辉的前景,真的值得期待。十分感谢您接受我的采访,真心祝愿您健康长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