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95年10月18日世界上诞生了第一家网络银行——美国安全第一网络银行(SFNB),国际上由此开始掀起一股网络银行的風暴。银行的发展不再拘泥于实体化,金融服务的界限不再明显。而改变我国落后的银行作业方式,实现金融电子化、网络化,是我国金融业发展的战略目标。1998年3月6日,中国银行完成了首笔网上支付。截止目前,我国已经形成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业分业监管的体系,各行业都有其相应的监管主体,网络银行的产生,对银行业的监管内涵及金融稳定均面临挑战。
一、网络银行的概述
网络银行(Internetbank orE-bank),是在世纪之交出现的一种全新的服务方式。人们对于网络银行的理解大约分为两个方面:第一是内部含义,指通过互联网进行关联的银行;第二是外部含义,指银行在网上提供全新更加全面的服务。在人们日常的生活中,最多提及的网络银行,更多是第二层次的含义,即互联网上的金融服务。网上银行所提供的业务不仅仅把传统实体银行简单的搬到网上来,其服务方式和内涵也发生了不同程度的的改变,而且由于互联网的广泛使用,同时衍生出了全新的业务品种。其服务内容几乎覆盖所有的银行业务。
二、我国网络银行的发展现状
(一)我国网络银行监管像是初生的婴儿
网络银行的核心仍然是金融业,所以网络银行的下一阶段必然会大大加强其金融属性。也就是说,无论是互联网系,还是银行系,在流量和用户达到一定程度后,都会回归金融本质。我国的网络银行仍然处于初级阶段,中国网络银行要想有所突破,征信与监管政策的落地是必须跨过的坎。尽管银行业监管部门已出台多项政策来应对与时俱进的网络化发展,但政策落地和产业发展都需要一个过程。
(二)以互联网为基础的网络银行有了很大的进展
网络银行作为新生代的产物,方便快捷早已成为其主旋律,传统银行给人们的第一印象就是一群穿着者正装的人坐在高楼大厦里面办公,而人们对于网络银行的认识不清,概念也容易混淆,普通群众对于网络银行并没有什么了解,但如今银行业内部的竞争十分残酷,而对于如何使用更低廉的成本来完成所有的业务,成为了所有银行当务之急,网络银行无疑代表着新生,如果传统银行不接受这些新鲜事物,固步自封,在未来的某一天必将面临着破产的危险。
我国的四大行早已开始涉足网络银行业务,想要借助互联网这个平台获得更大的发展,有效地解决地域性的问题,使自己的利益可以得到最大化。
三、我国网络银行的发展对金融业的挑战
(一)实体经营困难重重
未来社会的发展趋势必然是方便快捷的网络银行取代传统方面笨拙的交易方式。传统银行业仍旧存在着一些优势,像是被众多学者所说的“水泥砖头”那样,牢固,坚不可摧。但是打造这样的基础设施绝非易事,耗时耗力不说,增加一个基层网点,首先需要获得监管部门准入审批,困难重重。
(二)网络银行的优势
网络银行能够完美的打破时空的界限,从而实现无论任何状况下均能提供相应的服务,使经济之间的来往完全打破面对面的交易方式,全方位的网点,可以让消费者更灵活的处理自己的资金,处理汇款转存等问题,大大的方便了消费者,这些优势是传统银行难以企及的。
网络银行对传统银行所带来的,既有对于传统银行的颠覆,又能对于我国现行经济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时候,我们应该把握住这个机会,而不是白白浪费它,但是假如把握的不好,很容易陷入“21世纪灭绝恐龙”的旋涡,一如以日升昌票号为代表的我国山西票据业,兴盛了一百五十多年,后因未能把握利用好“电报金融”而成为灭绝的恐龙。
四、我国网络银行发展和监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一)网络银行对国家信用体系的冲击
我国的市场经济在近些年来得到了迅速发展,但国家信用体系的建设仍处于发展阶段,在日常的金融活动中失信现象依旧频发,在个人信用体系的构建层面,我国目前还基本处于发展初期,这也是极大多数客户面对新兴网络银行采取观望态度的原因之所在。
(二)法律法规的现实方面问题
国家强制力是在任何情况下都必不可少的保障权益的有力武器,因此,要明确法律法规的重要性。在政府和银行自身方面均要做到张弛有度,不仅要完善网络银行的上层建设,加强对网络银行犯罪的打击力度,还要加强银行内部的管理,完善规章制度和管理协议,增强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银行工作人员的素质。
(三)网上银行业务品种难以满足消费者
我国目前的网上银行业务品种还十分的少,它的主要作用还仅仅是为传统银行提供新的服务渠道,在营销品质的本质上没有与传统业务区分开来,完全利用互联网技术、提供给客户个性化的新服务并不多,很难满足客户对新生金融产品和金融衍生品的需求,所以很难吸引到固定的客户群。
(四)消费者尚未完全适应网上交易的观念和习惯
目前所面临的问题,是客户对于虚拟化互联网经济的信任感仍未处于高位,对其优点的认识并不明确,客户还没有从根本上了解网络银行的交易模式,要让人们在内心的层面上来接受这些还需要漫长的时间。最重要的是,客户的个人素质仍然跟不上网络技术的更新,网上经济项目的交易不单单需要网络应用技术的普及,还需要顾客对电子商务及网络技术的全方位掌握和使用。
(五)安全隐患问题
安全问题是银行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因为这关系到客户能不能相信银行本身,如果连银行本身都不能相信的话,那么更不会有人去相信网络银行所提供的服务。在2014年所做的《中国计算机用户》的调查报告中显示, 47%的并没有接触或者使用过网络银行的服务,其中68%是因为害怕网络银行必然会带来不同程度的安全问题。有些银行虽然已经开发出了相对比较安全的网盾等产品,但还在不同程度存在着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隐患,是客户难以接受网络银行的主要问题。 五、国外网络银行的发展及监管
(一)国外网络银行发展现状
网络银行早期诞生于美国,其后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步以及互联网的普及,其迅速蔓延到互联网所覆盖的各个国家。美国安全第一网络银行(SFNB)从1996年就开始了网络银行融服务,目前美国银行业近70%的客户使用网上银行系统。
国际上对网络银行解释大体有两种:一种是在原来银行为载体的状况下建立的的负担银行(incumbentBank),它的优势在于已经培养了大量的顾客,不仅仅有着实体的营业网点,还提供着网上的营业网点,构建了一个全方位服务体系;还有一种是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步下产生的直接银行(DirectBank),也被称为纯网络银行,少量的雇员,几乎没有固定的营业地点,少额的成本支出,使用互联网等高科技服务手段与客户进行经济层面的交流,并且拥有强大的资金支持还能提供与负担银行相差无几的服务。
(二)西方发达国家对网络银行发展的对策监管
西方发达国家十分重视对于消费者的保护问题。美国到目前为止基本上已经形成相对完善的法律体系,《互联网与国民银行章程》、《电子资金划拨法》、《计算机安全法》等规章制度的相继出台以期来保障网络银行的正常运行。
美国还有专门的机构来进行对于网络银行的日常监管,监督管理银行业对于客户的服务质量以及对于客户的隐私保护状况,并且构建了一个庞大的平台来进行资料的分析和储备,使监管当局能够随时的掌握第一手信息。对于如何进行监管,各国方面略有不同,以美国、新加坡为代表的欧盟国家主要使用现场勘测手段,从而保证所获得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六、我国网络银行的发展和监管對策
(一)构建网络银行监管体系,加强对银行行业的监管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逐渐进步,互联网越来越贴近人们的日常生活,从而促使许多传统银行有意开展新的服务项目——网络银行。但是网络银行虚拟态的存在和难以精确管制的特性,和以前的业务范围比较起来,风险来临的程度大有不同,所以给现存的监管体系带来很大的冲击。
(二)建设快速的反应机制,利用客户服务来丰富经验
网络银行的安全问题不仅仅关系到消费者本身权益,还对于市场能否获得相对稳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诸如花旗银行瑞士银行等进入我国的市场,使得本来就略显臃肿的市场内的竞争压力越发变大,要想在众多的竞争者中脱颖而出,首先要做的就是要对自身的客户进行有组织性的划分,以客户为营销主体,时刻想到的是客户需要什么而不是自己能提供什么。围绕客户进行一体化的管理,建立全程服务一条龙的营销方式,悉心培养与客户之间的关系,构建完备的客户服务体系,建立一整套的快速反应机制,时刻听取客户对于自身产品的意见问题,不断的完善,修改不足之处,从而获得更多客户的支持。
(三)推进网络银行行业信用体系建设,构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法制包含两个层面——市场自由状况下的的法治和市场秩序下的的法治。市场是一个自由的集合体,市场秩序则是将一盘散沙凝聚起来的粘合力。而政府对于市场自由、市场秩序的理解,会直接影响到市场平和性质的发展。
一是市场秩序的立法。2020年5月28日通过的《民法典》,明确电子数据和网络虚拟财产的保护,也明确了电子数据和网络虚拟财产的保护,进一步通过立法保障了网络银行市场的稳定。
二是市场自由的法治。它包括资源分配和市场准入两个方面。公权力之所以影响到市场自由的层面,主要是因为这是一个可以获得利益的领域,资源分配和市场准入原则下的政府本来应该不涉足于市场自由,但政府只看到了眼前的利益,出现了公权力的滥用,出现政府不该管却管得太多的错位现象。
三是如何建立正确的市场秩序。首要目标就是确立法的规章制度。由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不断更新,二者慢慢的相互交融在一起。第二点,涉及到执法权的问题。反垄断法在诞生以来就一直存在执法困难的争论,到现在执法权还是分属于三个部门,各自为政。第三点是权力的保护。国外发达国家大体有两种通行模式,一种是以公为主,另一种是以私为主。
总的来说,政府在信用监管问题上,往往容易受“趋利避害”思想的影响,因为监管要得罪人,监管也会影响到自身的利益,但是只有强监管,才能弥补网络银行诞生时的先天不足,形成高速且完备的网络银行体系。
(作者单位:青海民族大学)
一、网络银行的概述
网络银行(Internetbank orE-bank),是在世纪之交出现的一种全新的服务方式。人们对于网络银行的理解大约分为两个方面:第一是内部含义,指通过互联网进行关联的银行;第二是外部含义,指银行在网上提供全新更加全面的服务。在人们日常的生活中,最多提及的网络银行,更多是第二层次的含义,即互联网上的金融服务。网上银行所提供的业务不仅仅把传统实体银行简单的搬到网上来,其服务方式和内涵也发生了不同程度的的改变,而且由于互联网的广泛使用,同时衍生出了全新的业务品种。其服务内容几乎覆盖所有的银行业务。
二、我国网络银行的发展现状
(一)我国网络银行监管像是初生的婴儿
网络银行的核心仍然是金融业,所以网络银行的下一阶段必然会大大加强其金融属性。也就是说,无论是互联网系,还是银行系,在流量和用户达到一定程度后,都会回归金融本质。我国的网络银行仍然处于初级阶段,中国网络银行要想有所突破,征信与监管政策的落地是必须跨过的坎。尽管银行业监管部门已出台多项政策来应对与时俱进的网络化发展,但政策落地和产业发展都需要一个过程。
(二)以互联网为基础的网络银行有了很大的进展
网络银行作为新生代的产物,方便快捷早已成为其主旋律,传统银行给人们的第一印象就是一群穿着者正装的人坐在高楼大厦里面办公,而人们对于网络银行的认识不清,概念也容易混淆,普通群众对于网络银行并没有什么了解,但如今银行业内部的竞争十分残酷,而对于如何使用更低廉的成本来完成所有的业务,成为了所有银行当务之急,网络银行无疑代表着新生,如果传统银行不接受这些新鲜事物,固步自封,在未来的某一天必将面临着破产的危险。
我国的四大行早已开始涉足网络银行业务,想要借助互联网这个平台获得更大的发展,有效地解决地域性的问题,使自己的利益可以得到最大化。
三、我国网络银行的发展对金融业的挑战
(一)实体经营困难重重
未来社会的发展趋势必然是方便快捷的网络银行取代传统方面笨拙的交易方式。传统银行业仍旧存在着一些优势,像是被众多学者所说的“水泥砖头”那样,牢固,坚不可摧。但是打造这样的基础设施绝非易事,耗时耗力不说,增加一个基层网点,首先需要获得监管部门准入审批,困难重重。
(二)网络银行的优势
网络银行能够完美的打破时空的界限,从而实现无论任何状况下均能提供相应的服务,使经济之间的来往完全打破面对面的交易方式,全方位的网点,可以让消费者更灵活的处理自己的资金,处理汇款转存等问题,大大的方便了消费者,这些优势是传统银行难以企及的。
网络银行对传统银行所带来的,既有对于传统银行的颠覆,又能对于我国现行经济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时候,我们应该把握住这个机会,而不是白白浪费它,但是假如把握的不好,很容易陷入“21世纪灭绝恐龙”的旋涡,一如以日升昌票号为代表的我国山西票据业,兴盛了一百五十多年,后因未能把握利用好“电报金融”而成为灭绝的恐龙。
四、我国网络银行发展和监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一)网络银行对国家信用体系的冲击
我国的市场经济在近些年来得到了迅速发展,但国家信用体系的建设仍处于发展阶段,在日常的金融活动中失信现象依旧频发,在个人信用体系的构建层面,我国目前还基本处于发展初期,这也是极大多数客户面对新兴网络银行采取观望态度的原因之所在。
(二)法律法规的现实方面问题
国家强制力是在任何情况下都必不可少的保障权益的有力武器,因此,要明确法律法规的重要性。在政府和银行自身方面均要做到张弛有度,不仅要完善网络银行的上层建设,加强对网络银行犯罪的打击力度,还要加强银行内部的管理,完善规章制度和管理协议,增强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银行工作人员的素质。
(三)网上银行业务品种难以满足消费者
我国目前的网上银行业务品种还十分的少,它的主要作用还仅仅是为传统银行提供新的服务渠道,在营销品质的本质上没有与传统业务区分开来,完全利用互联网技术、提供给客户个性化的新服务并不多,很难满足客户对新生金融产品和金融衍生品的需求,所以很难吸引到固定的客户群。
(四)消费者尚未完全适应网上交易的观念和习惯
目前所面临的问题,是客户对于虚拟化互联网经济的信任感仍未处于高位,对其优点的认识并不明确,客户还没有从根本上了解网络银行的交易模式,要让人们在内心的层面上来接受这些还需要漫长的时间。最重要的是,客户的个人素质仍然跟不上网络技术的更新,网上经济项目的交易不单单需要网络应用技术的普及,还需要顾客对电子商务及网络技术的全方位掌握和使用。
(五)安全隐患问题
安全问题是银行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因为这关系到客户能不能相信银行本身,如果连银行本身都不能相信的话,那么更不会有人去相信网络银行所提供的服务。在2014年所做的《中国计算机用户》的调查报告中显示, 47%的并没有接触或者使用过网络银行的服务,其中68%是因为害怕网络银行必然会带来不同程度的安全问题。有些银行虽然已经开发出了相对比较安全的网盾等产品,但还在不同程度存在着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隐患,是客户难以接受网络银行的主要问题。 五、国外网络银行的发展及监管
(一)国外网络银行发展现状
网络银行早期诞生于美国,其后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步以及互联网的普及,其迅速蔓延到互联网所覆盖的各个国家。美国安全第一网络银行(SFNB)从1996年就开始了网络银行融服务,目前美国银行业近70%的客户使用网上银行系统。
国际上对网络银行解释大体有两种:一种是在原来银行为载体的状况下建立的的负担银行(incumbentBank),它的优势在于已经培养了大量的顾客,不仅仅有着实体的营业网点,还提供着网上的营业网点,构建了一个全方位服务体系;还有一种是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步下产生的直接银行(DirectBank),也被称为纯网络银行,少量的雇员,几乎没有固定的营业地点,少额的成本支出,使用互联网等高科技服务手段与客户进行经济层面的交流,并且拥有强大的资金支持还能提供与负担银行相差无几的服务。
(二)西方发达国家对网络银行发展的对策监管
西方发达国家十分重视对于消费者的保护问题。美国到目前为止基本上已经形成相对完善的法律体系,《互联网与国民银行章程》、《电子资金划拨法》、《计算机安全法》等规章制度的相继出台以期来保障网络银行的正常运行。
美国还有专门的机构来进行对于网络银行的日常监管,监督管理银行业对于客户的服务质量以及对于客户的隐私保护状况,并且构建了一个庞大的平台来进行资料的分析和储备,使监管当局能够随时的掌握第一手信息。对于如何进行监管,各国方面略有不同,以美国、新加坡为代表的欧盟国家主要使用现场勘测手段,从而保证所获得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六、我国网络银行的发展和监管對策
(一)构建网络银行监管体系,加强对银行行业的监管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逐渐进步,互联网越来越贴近人们的日常生活,从而促使许多传统银行有意开展新的服务项目——网络银行。但是网络银行虚拟态的存在和难以精确管制的特性,和以前的业务范围比较起来,风险来临的程度大有不同,所以给现存的监管体系带来很大的冲击。
(二)建设快速的反应机制,利用客户服务来丰富经验
网络银行的安全问题不仅仅关系到消费者本身权益,还对于市场能否获得相对稳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诸如花旗银行瑞士银行等进入我国的市场,使得本来就略显臃肿的市场内的竞争压力越发变大,要想在众多的竞争者中脱颖而出,首先要做的就是要对自身的客户进行有组织性的划分,以客户为营销主体,时刻想到的是客户需要什么而不是自己能提供什么。围绕客户进行一体化的管理,建立全程服务一条龙的营销方式,悉心培养与客户之间的关系,构建完备的客户服务体系,建立一整套的快速反应机制,时刻听取客户对于自身产品的意见问题,不断的完善,修改不足之处,从而获得更多客户的支持。
(三)推进网络银行行业信用体系建设,构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法制包含两个层面——市场自由状况下的的法治和市场秩序下的的法治。市场是一个自由的集合体,市场秩序则是将一盘散沙凝聚起来的粘合力。而政府对于市场自由、市场秩序的理解,会直接影响到市场平和性质的发展。
一是市场秩序的立法。2020年5月28日通过的《民法典》,明确电子数据和网络虚拟财产的保护,也明确了电子数据和网络虚拟财产的保护,进一步通过立法保障了网络银行市场的稳定。
二是市场自由的法治。它包括资源分配和市场准入两个方面。公权力之所以影响到市场自由的层面,主要是因为这是一个可以获得利益的领域,资源分配和市场准入原则下的政府本来应该不涉足于市场自由,但政府只看到了眼前的利益,出现了公权力的滥用,出现政府不该管却管得太多的错位现象。
三是如何建立正确的市场秩序。首要目标就是确立法的规章制度。由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不断更新,二者慢慢的相互交融在一起。第二点,涉及到执法权的问题。反垄断法在诞生以来就一直存在执法困难的争论,到现在执法权还是分属于三个部门,各自为政。第三点是权力的保护。国外发达国家大体有两种通行模式,一种是以公为主,另一种是以私为主。
总的来说,政府在信用监管问题上,往往容易受“趋利避害”思想的影响,因为监管要得罪人,监管也会影响到自身的利益,但是只有强监管,才能弥补网络银行诞生时的先天不足,形成高速且完备的网络银行体系。
(作者单位:青海民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