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早晨,璐璐、恒恒、林林在娃娃家玩“喂娃娃”的游戏,他们你一勺我一勺地把盘子里的珠子舀到瓶子里,玩得可认真了。突然,林林不小心把装珠子的瓶子弄翻了,珠子“噼里啪啦”撒满一地,璐璐、恒恒看了放声大笑,还故意把自己瓶子里的珠子往地上倒,珠子的弹跳声和孩子的笑声吸引了大家的目光。“吵死了。”在旁边图书区看书的孩子不乐意了。我赶紧走过去,林林一看见我便收起了笑容,不声不响地弯下腰去捡地上的珠子。“林林好样的!”我边表扬林林边帮着捡珠子,璐璐、恒恒也蹲下来一起捡。捡着捡着,不知怎么搞的,璐璐手上的瓶子滑了下来,珠子“噼里啪啦”又掉到了地上,孩子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阵大笑。这时我有点气恼,但看到孩子们那么开心,我尽力控制自己的情绪,心平气和地问:“你们笑什么呢?”“珠子太好玩了。”他们异口同声地回答。“怎么个好玩法啊?”恒恒说:“珠子掉在地上的声音真好听。”璐璐说:“珠子掉下来像放烟花一样,好看极了!”林林说:“珠子铺在地上像一条五颜六色的地毯,很漂亮。”“珠子往地上掉的时候好像在跳舞。”恒恒接着说。孩子们的回答出乎我的意料,想不到珠子不仅给孩子们带来了乐趣,还让他们产生了美好的联想。
然而,璐璐他们的行为还是影响了其他孩子的活动。怎样既满足孩子们的需要又不使他们影响同伴呢?我有意问:“你们玩得很开心,但是旁边看书的小朋友觉得太吵了,怎么办呢?”在我的启发下,他们在隔壁卧室找了一块空地,为了不让珠子滚开,他们搬来大纸箱围在四周,一个被孩子们叫作“噼里啪啦”的区角就这么建成了。在那里,孩子们无拘无束地游戏,自主探索的需要得到了满足。
别太关注她
全芳芳
这学期小可转入我们中班,虽然她比别的孩子大一岁,但行为表现不如别的孩子,有比较明显的行为退缩倾向。当别的孩子边听音乐边进行歌表演时,她坐在那儿一动也不动;当别的孩子都吃完饭时,她才吃了一点点。想到家长期待的目光,我对她格外关注,教学活动时经常注视她,游戏时总是拉着她的手,日常生活中经常找话题和她聊。可是一段时间过去了,效果不是很明显。
一次活动中的偶然发现,让我改变了方法。那次进行的是音乐游戏“开火车”,因为我在游戏过程中又要关注搭“山洞”的孩子,又要维持“开火车”的孩子的秩序,所以不经意间忽略了小可。偶尔,当我的目光移向她的时候,我惊奇地发现她正和邻座的男孩一起往“山洞”里钻呢!她笑得那么灿烂,忘形地投入到游戏之中。可她发现我在看她,马上收起了笑容。
我感觉到她对我存在戒备心理,我过多的关注让她感到压力。从此以后,我开始降低对小可的关注度。渐渐地,她感觉我不那么注意她了,便开始放松起来,自然地投入活动,笑容也多了,逐渐能融入到集体中去了。
我总以为有行为退缩倾向的孩子需要我们多关注、多鼓励他们,但事实上,这样反而会让他们更紧张、更焦虑,所以,教师不妨降低关注度,给他们宽松的环境,让他们表现真实的自我,这样做一方面便于教师观察,以便教师采取合适的方法走进孩子的心灵,另一方面也便于幼儿逐渐调整自己的行为,尽快融入集体。
然而,璐璐他们的行为还是影响了其他孩子的活动。怎样既满足孩子们的需要又不使他们影响同伴呢?我有意问:“你们玩得很开心,但是旁边看书的小朋友觉得太吵了,怎么办呢?”在我的启发下,他们在隔壁卧室找了一块空地,为了不让珠子滚开,他们搬来大纸箱围在四周,一个被孩子们叫作“噼里啪啦”的区角就这么建成了。在那里,孩子们无拘无束地游戏,自主探索的需要得到了满足。
别太关注她
全芳芳
这学期小可转入我们中班,虽然她比别的孩子大一岁,但行为表现不如别的孩子,有比较明显的行为退缩倾向。当别的孩子边听音乐边进行歌表演时,她坐在那儿一动也不动;当别的孩子都吃完饭时,她才吃了一点点。想到家长期待的目光,我对她格外关注,教学活动时经常注视她,游戏时总是拉着她的手,日常生活中经常找话题和她聊。可是一段时间过去了,效果不是很明显。
一次活动中的偶然发现,让我改变了方法。那次进行的是音乐游戏“开火车”,因为我在游戏过程中又要关注搭“山洞”的孩子,又要维持“开火车”的孩子的秩序,所以不经意间忽略了小可。偶尔,当我的目光移向她的时候,我惊奇地发现她正和邻座的男孩一起往“山洞”里钻呢!她笑得那么灿烂,忘形地投入到游戏之中。可她发现我在看她,马上收起了笑容。
我感觉到她对我存在戒备心理,我过多的关注让她感到压力。从此以后,我开始降低对小可的关注度。渐渐地,她感觉我不那么注意她了,便开始放松起来,自然地投入活动,笑容也多了,逐渐能融入到集体中去了。
我总以为有行为退缩倾向的孩子需要我们多关注、多鼓励他们,但事实上,这样反而会让他们更紧张、更焦虑,所以,教师不妨降低关注度,给他们宽松的环境,让他们表现真实的自我,这样做一方面便于教师观察,以便教师采取合适的方法走进孩子的心灵,另一方面也便于幼儿逐渐调整自己的行为,尽快融入集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