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该文分析了辽西干旱地区营造水土保持林的重要意义,并结合实际提出了水土保持林可持续经营技术,包括科学选择树种、确定合适的栽植密度、改造油松纯林、推广农林牧复合经营模式等,以充分发挥辽西干旱地区水土保持林的生态效益。
关键词:水土保持林;可持续经营;干旱地区
中图分类号 S727.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21)14-0080-02
森林资源、草地资源是地球宝贵的自然资源,是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森林植被的覆盖率目前已成为各国衡量环境优劣与文明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1]。虽然我国多年来一直重视林业发展、积极推广先进的造林技术、加大对现有森林资源的保护力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目前我国森林覆盖率在世界各国中仍排位靠后,与世界森林覆盖率相比,我国仍存在较大的差距,在森林资源的保护方面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2-3]。辽西地区气候干旱,当地多年来一直积极营建水土保持林,虽然面积有所增加,但仍存在树种结构过于单一、病虫害形势严峻、林间多样性不明显、生态系统结构较为脆弱等问题,难以将森林生态功能充分地发挥出来[4]。本文结合辽西地区水土保持林建设的实际,对其重要性以及可持续经营技术展开简要的探讨。
1 水土保持林营造的重要意义
1.1 涵养水源,减少水土流失 森林资源的保水能力很强,被称为天然的“绿色水库”。降雨时树木的树冠、枝叶截留的雨量超过20%,地面上的枯枝落叶等截留、吸收的雨量在5%~10%,林地土壤中的团粒结构可以促使地表水向地下水转变。进入到干旱季节,森林资源可将积蓄的水分资源蒸腾出来,起到补充大气中水分的作用。研究表明,林下枯枝落叶层厚度在1cm左右,可以降低3/4以上的地表径流量、减少的泥沙流量达到94%[5]。
1.2 调节小气候,减轻自然灾害 当水土保持林内植被覆盖达到一定程度后,可以使小气候环境得到有效的改善,如降低风速、减少风沙为害、控制林间温湿度适宜[6]。
1.3 改善土壤状况,提高土壤肥力 森林可以通过其根系、林间的枯枝落叶等改良土壤,包括提高土壤中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孔隙度等。以刺槐林为例,林间土壤内15cm处氮含量为0.196%,而林分周边20m以外的土壤内15cm氮含量在0.09%,林间的氮含量明显更高;林间土壤中腐殖质含量高于裸地土壤4%~10%。
2 水土保持林的可持续经营技术
2.1 科学选择树种 辽西地区的气候比较干旱,树种选择上坚持的原则包括生物学、主导功能、多样性、稳定性及长效性[7]。
2.1.1 生物学 辽西干旱地区防护林树种的选择要求符合当地土壤的立地条件以及气候条件,确保因地制宜,实现“地”“树”的统一,以最大限度地将人工营建的水土保持林的功能发挥出来。辽西地区有的人工林在刚开始营建时生长情况较好,但是由于干旱的气候以及风沙等条件,后期生长状态不佳、逐渐衰退,形成“小老树”,最终死亡。由于这些防护林的早衰,降低了土壤生产力,难以形成水土保持的良好森林环境,如地表枯落物覆盖厚度不够、地表土壤流失严重等。因此,树种的选择一定要坚持“适地适树”“适地适苗”等原则,结合实际需求进行防护林树种的合理搭配,杜绝出现“小老树”等情况。森林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是互相促进的,既不能将森林在环境中改良的效果进行过度的夸大,也不可一味地照搬别的地方的字经验,要因地制宜地探索适合各地的水土保持林營造树种。
2.1.2 主导功能 干旱地区培育水土保护林的目的根本在于尽快形成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径流的林分,将其生态效果发挥出来。因此,树种的选择上要求具有较强的抗逆能力、耐干旱、耐瘠薄土壤、对病虫害抗性水平强、生长速度快、郁闭时间早、根系发达,除此之外具备一定的经济效益为最佳。
2.1.3 多样性、稳定性及长效性 在辽西干旱地区营建防护林时,为了提高人工营建的防护林在保持水土方面的效果,树种的选择上要避免过于单一化、推广多样化树种进行混合造林,营建出针叶与阔叶的混交林、乔木与灌木的混交林,形成多层次、多样性的林分,更加稳定、提高土地生产力及减缓地力衰退的效果更加明显。人工营建的水土保持林的地表要确保植被尽快覆盖,枯枝落叶量增加,对土壤积蓄雨水、保持水土方面的效果较好。培育乔木林时,可结合植被分布的地带性规律等确定树种是否符合当地实际,进而确定营建的布局与规模。如果不适合造林,则即使造林成活后其稳定性也不能保证,难以发挥出水土保持的效果。由此可知,辽西干旱地区营造水土保持林时应尽量选择适合在当地大面积推广的乡土性树种,积极营建混交林,避免某类树种大面积营造纯林。
2.2 合理确定水土保持林营建的密度
2.2.1 经营目的 要达到水土保持林内地表植被快速覆盖的目的、尽早将生态效益发挥出来,造林时可适当提高营建的密度,但是要充分结合营建林地所处区域的气候以及土壤立地情况及水资源等进行考虑。对于辽西地区来说,水土保持林密度的确定要结合所选择树种的蒸腾速率、预计采取的造林技术措施可能会对降雨再分配强度的影响等,经过充分考察对比后,以确保水土保持林树木生长发育需要的水分条件为指标进行最适合造林密度的确定。
2.2.2 立地条件 如果水土保持林营建地有着很好的立地条件,则林木生长速度快、成林的速度快,此种情况下水土保持林造林的密度可适当减少;如果地力条件相对不佳,林木长势速度较慢,成才的时间较长,可适当增加造林的密度。在辽西干旱地区进行水土保持林的营建时,首要目标是保持林分的稳定性,在对所选择树种培育目的进行考虑的基础上,对林地内某些特殊的立地因子也要考虑进去,综合分析,以确保水土保持林树木生长发育需要的水分条件为指标确定最适宜的造林密度。
2.2.3 树种特性 辽西地区人工水土保持林的营建,树种选择的不同,营建的密度也有所差异。如果为喜光性树种,具有生长速度快、成林较快的特点,栽植的密度宜稀;如果树种为喜阴性树种,则其生长速度相对较慢、成林的时间也晚,可适当增加栽植的密度。结合树木的形态特征,造林的密度也有所差异,对于干形好、树冠较小、有较强成枝能力的树种,造林的密度宜稀;对于干形不佳、林冠大、成枝能力较弱的树种,造林的密度应适当提高。 2.3 加大对中幼龄水土保持林的综合抚育 水土保持林的效益能否充分发挥出来,在很大程度上与林分的生长情况有关,因此要加大对水土保持林尤其是幼龄林、中龄林的抚育管理。目前,水土保持林常采取的抚育管理措施主要有松土、中耕、修枝、施肥、除草、间伐等。为了提高水土保持林生长的速度,可推广一些新技术,如在林内种植有固氮效果的豆科植物等,有助于为水土保持林的生长积蓄更多的养分。结合各地的实际情况,对各种抚育技术进行有机优化组合,逐渐建立起适合在当地水土保持林中推广的综合抚育技术体系,并不断完善[8]。
2.4 改造油松纯林 目前,辽西地区存在较大比例的油松纯林,其林分衰退、水土保持的效果欠佳,因此,可对其进行改造,建议改造成混交林。油松纯林在改造之前,要结合林间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开展区域划分,将整个林分划分成小块进行经营,小块纯林的面积不定,一般在0.3~2hm2,具体面积结合林分实际情况而定。对这些小块区域,采用廊道式、斑块式等方式进行皆伐后选择阔叶类树种栽植,或者在林分边缘、林地内的间隙地上选择阔叶类树种进行栽植,营造出混交林。栽植的阔叶类树种包括柠条、沙棘、黄栌、色树等。早在20世纪80年代,辽西地区即在油松纯林中开展过混交林的改造,经过比较,改造后的林分内树木生长情况改善明显,与未改造的林分相比,改造后的林分内树木生长量增加30%,且对林间的松毛虫的虫害也起到了很好的遏制效果,取得了非常明显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
2.5 推广农林牧复合经营协调发展模式 结合辽西地区农林业发展的实际现状,可从多种途径实现农用林业的发展。一是在现有的油松人工水土保持林内进行林分结构的调整,廊道式、斑块式皆伐、营造出混交林后再对可利用的生态位进行组装,推广农林牧复合模式;二是选择多年生的山杏、大扁杏等多年生的经济类树种在农田的梯田壁等位置,推广林+粮间作的模式;三是在林木生长初期时在河灘地、丘陵缓坡地和经济林园等位置进行农作物、中药材、牧草等的栽植。复合经营模式下的树种、农作物、草药等,要合理搭配,充分发挥各自的生长特性。
参考文献
[1]周心澄,贺康宁,王百田.黄土半干旱区集水技术营造水土保持林[C]//2004年水土保持可持续发展高级圆桌会议论文集.2004:84-95.
[2]王晓东.干旱地区柠条营养苗水土保持造林技术应斥[J].甘肃农业,2012(11):40-41.
[3]郭永强,蔡晓娜,王威.渑池县水土保持林幼林抚育技术要点探究[J].绿色科技,2020(23):141-143.
[4]潘春华,潘景才.海伦市丘陵半干旱区集水技术营造水土保持林[J].黑龙江水利科技,2009,37(2):202-204.
[5]王福龙,李朝晖,刘文环.碾子山丘陵地区水土保持林营造技术[J].现代农村科技,2012(5):55.
[6]付彦鹏.北票市水土保持存在问题及对策[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6,44(1):135-136.
[7]何胜利.铜川市水土保持生态林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J].陕西水利,2009(1):109-110.
[8]王平,石长金.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对水环境的影响与对策[C].//中国水利学会.中国水利学会2002学术年会论文集.2002:356-358.
(责编:张宏民)
关键词:水土保持林;可持续经营;干旱地区
中图分类号 S727.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21)14-0080-02
森林资源、草地资源是地球宝贵的自然资源,是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森林植被的覆盖率目前已成为各国衡量环境优劣与文明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1]。虽然我国多年来一直重视林业发展、积极推广先进的造林技术、加大对现有森林资源的保护力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目前我国森林覆盖率在世界各国中仍排位靠后,与世界森林覆盖率相比,我国仍存在较大的差距,在森林资源的保护方面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2-3]。辽西地区气候干旱,当地多年来一直积极营建水土保持林,虽然面积有所增加,但仍存在树种结构过于单一、病虫害形势严峻、林间多样性不明显、生态系统结构较为脆弱等问题,难以将森林生态功能充分地发挥出来[4]。本文结合辽西地区水土保持林建设的实际,对其重要性以及可持续经营技术展开简要的探讨。
1 水土保持林营造的重要意义
1.1 涵养水源,减少水土流失 森林资源的保水能力很强,被称为天然的“绿色水库”。降雨时树木的树冠、枝叶截留的雨量超过20%,地面上的枯枝落叶等截留、吸收的雨量在5%~10%,林地土壤中的团粒结构可以促使地表水向地下水转变。进入到干旱季节,森林资源可将积蓄的水分资源蒸腾出来,起到补充大气中水分的作用。研究表明,林下枯枝落叶层厚度在1cm左右,可以降低3/4以上的地表径流量、减少的泥沙流量达到94%[5]。
1.2 调节小气候,减轻自然灾害 当水土保持林内植被覆盖达到一定程度后,可以使小气候环境得到有效的改善,如降低风速、减少风沙为害、控制林间温湿度适宜[6]。
1.3 改善土壤状况,提高土壤肥力 森林可以通过其根系、林间的枯枝落叶等改良土壤,包括提高土壤中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孔隙度等。以刺槐林为例,林间土壤内15cm处氮含量为0.196%,而林分周边20m以外的土壤内15cm氮含量在0.09%,林间的氮含量明显更高;林间土壤中腐殖质含量高于裸地土壤4%~10%。
2 水土保持林的可持续经营技术
2.1 科学选择树种 辽西地区的气候比较干旱,树种选择上坚持的原则包括生物学、主导功能、多样性、稳定性及长效性[7]。
2.1.1 生物学 辽西干旱地区防护林树种的选择要求符合当地土壤的立地条件以及气候条件,确保因地制宜,实现“地”“树”的统一,以最大限度地将人工营建的水土保持林的功能发挥出来。辽西地区有的人工林在刚开始营建时生长情况较好,但是由于干旱的气候以及风沙等条件,后期生长状态不佳、逐渐衰退,形成“小老树”,最终死亡。由于这些防护林的早衰,降低了土壤生产力,难以形成水土保持的良好森林环境,如地表枯落物覆盖厚度不够、地表土壤流失严重等。因此,树种的选择一定要坚持“适地适树”“适地适苗”等原则,结合实际需求进行防护林树种的合理搭配,杜绝出现“小老树”等情况。森林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是互相促进的,既不能将森林在环境中改良的效果进行过度的夸大,也不可一味地照搬别的地方的字经验,要因地制宜地探索适合各地的水土保持林營造树种。
2.1.2 主导功能 干旱地区培育水土保护林的目的根本在于尽快形成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径流的林分,将其生态效果发挥出来。因此,树种的选择上要求具有较强的抗逆能力、耐干旱、耐瘠薄土壤、对病虫害抗性水平强、生长速度快、郁闭时间早、根系发达,除此之外具备一定的经济效益为最佳。
2.1.3 多样性、稳定性及长效性 在辽西干旱地区营建防护林时,为了提高人工营建的防护林在保持水土方面的效果,树种的选择上要避免过于单一化、推广多样化树种进行混合造林,营建出针叶与阔叶的混交林、乔木与灌木的混交林,形成多层次、多样性的林分,更加稳定、提高土地生产力及减缓地力衰退的效果更加明显。人工营建的水土保持林的地表要确保植被尽快覆盖,枯枝落叶量增加,对土壤积蓄雨水、保持水土方面的效果较好。培育乔木林时,可结合植被分布的地带性规律等确定树种是否符合当地实际,进而确定营建的布局与规模。如果不适合造林,则即使造林成活后其稳定性也不能保证,难以发挥出水土保持的效果。由此可知,辽西干旱地区营造水土保持林时应尽量选择适合在当地大面积推广的乡土性树种,积极营建混交林,避免某类树种大面积营造纯林。
2.2 合理确定水土保持林营建的密度
2.2.1 经营目的 要达到水土保持林内地表植被快速覆盖的目的、尽早将生态效益发挥出来,造林时可适当提高营建的密度,但是要充分结合营建林地所处区域的气候以及土壤立地情况及水资源等进行考虑。对于辽西地区来说,水土保持林密度的确定要结合所选择树种的蒸腾速率、预计采取的造林技术措施可能会对降雨再分配强度的影响等,经过充分考察对比后,以确保水土保持林树木生长发育需要的水分条件为指标进行最适合造林密度的确定。
2.2.2 立地条件 如果水土保持林营建地有着很好的立地条件,则林木生长速度快、成林的速度快,此种情况下水土保持林造林的密度可适当减少;如果地力条件相对不佳,林木长势速度较慢,成才的时间较长,可适当增加造林的密度。在辽西干旱地区进行水土保持林的营建时,首要目标是保持林分的稳定性,在对所选择树种培育目的进行考虑的基础上,对林地内某些特殊的立地因子也要考虑进去,综合分析,以确保水土保持林树木生长发育需要的水分条件为指标确定最适宜的造林密度。
2.2.3 树种特性 辽西地区人工水土保持林的营建,树种选择的不同,营建的密度也有所差异。如果为喜光性树种,具有生长速度快、成林较快的特点,栽植的密度宜稀;如果树种为喜阴性树种,则其生长速度相对较慢、成林的时间也晚,可适当增加栽植的密度。结合树木的形态特征,造林的密度也有所差异,对于干形好、树冠较小、有较强成枝能力的树种,造林的密度宜稀;对于干形不佳、林冠大、成枝能力较弱的树种,造林的密度应适当提高。 2.3 加大对中幼龄水土保持林的综合抚育 水土保持林的效益能否充分发挥出来,在很大程度上与林分的生长情况有关,因此要加大对水土保持林尤其是幼龄林、中龄林的抚育管理。目前,水土保持林常采取的抚育管理措施主要有松土、中耕、修枝、施肥、除草、间伐等。为了提高水土保持林生长的速度,可推广一些新技术,如在林内种植有固氮效果的豆科植物等,有助于为水土保持林的生长积蓄更多的养分。结合各地的实际情况,对各种抚育技术进行有机优化组合,逐渐建立起适合在当地水土保持林中推广的综合抚育技术体系,并不断完善[8]。
2.4 改造油松纯林 目前,辽西地区存在较大比例的油松纯林,其林分衰退、水土保持的效果欠佳,因此,可对其进行改造,建议改造成混交林。油松纯林在改造之前,要结合林间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开展区域划分,将整个林分划分成小块进行经营,小块纯林的面积不定,一般在0.3~2hm2,具体面积结合林分实际情况而定。对这些小块区域,采用廊道式、斑块式等方式进行皆伐后选择阔叶类树种栽植,或者在林分边缘、林地内的间隙地上选择阔叶类树种进行栽植,营造出混交林。栽植的阔叶类树种包括柠条、沙棘、黄栌、色树等。早在20世纪80年代,辽西地区即在油松纯林中开展过混交林的改造,经过比较,改造后的林分内树木生长情况改善明显,与未改造的林分相比,改造后的林分内树木生长量增加30%,且对林间的松毛虫的虫害也起到了很好的遏制效果,取得了非常明显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
2.5 推广农林牧复合经营协调发展模式 结合辽西地区农林业发展的实际现状,可从多种途径实现农用林业的发展。一是在现有的油松人工水土保持林内进行林分结构的调整,廊道式、斑块式皆伐、营造出混交林后再对可利用的生态位进行组装,推广农林牧复合模式;二是选择多年生的山杏、大扁杏等多年生的经济类树种在农田的梯田壁等位置,推广林+粮间作的模式;三是在林木生长初期时在河灘地、丘陵缓坡地和经济林园等位置进行农作物、中药材、牧草等的栽植。复合经营模式下的树种、农作物、草药等,要合理搭配,充分发挥各自的生长特性。
参考文献
[1]周心澄,贺康宁,王百田.黄土半干旱区集水技术营造水土保持林[C]//2004年水土保持可持续发展高级圆桌会议论文集.2004:84-95.
[2]王晓东.干旱地区柠条营养苗水土保持造林技术应斥[J].甘肃农业,2012(11):40-41.
[3]郭永强,蔡晓娜,王威.渑池县水土保持林幼林抚育技术要点探究[J].绿色科技,2020(23):141-143.
[4]潘春华,潘景才.海伦市丘陵半干旱区集水技术营造水土保持林[J].黑龙江水利科技,2009,37(2):202-204.
[5]王福龙,李朝晖,刘文环.碾子山丘陵地区水土保持林营造技术[J].现代农村科技,2012(5):55.
[6]付彦鹏.北票市水土保持存在问题及对策[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6,44(1):135-136.
[7]何胜利.铜川市水土保持生态林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J].陕西水利,2009(1):109-110.
[8]王平,石长金.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对水环境的影响与对策[C].//中国水利学会.中国水利学会2002学术年会论文集.2002:356-358.
(责编:张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