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认识论本身强调的是地质灾害本身是能够控制的而且可以预防的,发生地质灾害的根源还是由于地质体重的失衡,最终导致地质的初法、初始以及激发条件畸形不同的组合,最终导致地质灾害的出现。而方法论则是从灾害防治的角度出发来进行工作的展开,最终选择相关问题最为合理的解答,并且最终为以后的防治以及救灾等现骨干工作的展开提供相应的指导和相关依据。文章主要针对地质灾害防治研究过程当中的认知轮以及方法论分别来进行分析,并且结合相关的实际情况来提出改善的相关措施。
关键词:地质灾害;防治;认识论;方法论
地质灾害目前已经经过多年的研究,目前在地质灾害防治工程上面的相关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发展,目前看来虽然整体上研究的相关程度不少,而且快速反应、技术分析等方面的相关能力都得到了较为显著的提升,但是目前看来,在实际管理以及决策的过程当中,进行相关技术的运用方面却依然存在相对较大的不足,尤其是技术运用不够准确而且总体上的针对性不够强等相关问题严重地制约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发展,同时也对于经济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制约。对于出现相关问题的原因进行研究发现,目前关于地质灾害的研究以及防治工作本身缺乏正确的认知论以及方法论的指导,最终导致相关的工作会出现一定的偏差。从而影响工作的准确程度,进而对于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整体成效造成了较大程度的影响。因此,不断的对于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相关认知论以及方法论进行必要性的研究就具有较高的必要性,同时其对于更好地进行相关实践工作的开展以及对于后续相关理论的研究本身也具有良好的参考价值。
1.关于认知论与方法论的基本概述
1.1认知论
在对于人类认识的本质以及其发展的整体过程进行研究的哲学理论被我们称为认知论。认知轮主要研究人类认识的发生以及发展的全过程和其中的相关规律,而且其本身更加注重对于认识的本质畸形揭示,并且使得整体的认知更加符合客观实际。认知论本身是自然观表现当中的一种,其要求我们必须要跟自然学研究的相关进展,不断地来畸形人类关于自然界以及自然图景之间的相关认识,这其中主要包括:运动观、规律观、时空观、系统观、物质观以及信息观以及以上六者之间的相关联系,从而使其本身更好地适应自然科学的发展的新思想和新进展。
1.2方法论
所谓的方法本质上是一种人们对于认识过程的图示,其目的是为了能够更好地展示人们对于事物的认识进行更加具有形象性的展示。而科学方法论则是指,在科学的认识相关的研究方法以及相关结构的基础上,为了更好地进行相关问题的解决,从而对于相关的结构、理论以及其发展的相关趋势之间的关系进行更好地了解。目前,自然科学当中的相关方法主要包括实验法、观察法以及数学法三种,而哲学的方法当中则主要的包括含了相关归纳与演绎、综合与分析以及实证与思维。从总体看来,自然科学的方法与哲学方法之间本很存在着良好的逻辑上面的相关联系,都注重形式以及相关内容的强调,而且总体功能以及结构之间也能夠做到和谐与统一。在通过采用科学的方法来进行客观事物的本质与内涵的探索过程当中,主要包括了相关的功能、结构、组合、实践以及相关内容与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研究和探索。系统科学本身具有较高的科学性而方法论当中则涉及众多的内容,这其中不单单包含传统哲学当中的原因与结果、简单与复杂以及部分与整体之外,还对于层次、要素、功能以及结构等较为新式的内容进行进一步的结合,从而使其本身更加的具有哲学的意义。
关于自然观的认知论,主要强调的是事物的本质以及相关的内涵,对于事物当中所存在的矛盾论进行了解,其指的主要是事物的运动个性本身是具有较为独特的本质的,并且为本身的特定矛盾来进行规定。目前看来,自然科学观方法论的相关研究并不局限在理论的层面上,其更加的倾向相关的实践活动,并且通过不断地进行相关实践经验的积累,最终来获取更多的相关知识。就目前来看,科学行为方法论主要分为整体论和分割论两种。
2.地质灾害研究的相关认知论
2.1不同地质灾害之间存在的共性
所谓的地质灾害共性强调的是在地质灾害的发生、发展以及后期运动的过程当中所展现出来的相同属性,也就是社会、自然以及资源三个方面的属性。单纯地从地质灾害的事故上看来,泥石流、山体滑坡、山体崩塌、地面塌陷等均属于地质灾害当中,此种地质灾害产生之后会造成岩土破裂以及变形等运动,从而进一步的带来更加具有严重性的相关危害。所谓的地质灾害的共性因素指的是,地质灾害本身所在的区域当中的客观气象环境以及水温条件、地层地貌等等。其内在的本质主要是因为相关的重力作用下导致的失衡,最终呈现出来的是地质体本身从微观到宏观的过程当中所产生的破坏运动,并给在相关条件的引导之下,最终产生超临界的相关变化。
2.2地质灾害本身的个性
所谓的地质灾害本身的个性主要是指,在地质灾害的发生、发展以及整个运动的过程当中所展现出来的某种特殊性,其更多针对的是地质灾害本身的相关成分以及环境作用的相关特性,由于外界环境处于不断的变化过程当中,而且具有非常明显的不确定性。而正是由于这些相关的不确定性,最终使得不同外力的作用之下所呈现出来的形式也不尽相同。所谓的认知个性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对于此特性进行更加准确的认知,并且据此来进行有针对性的模型的建立并且进行相关性的修复,最终达到降低地质灾害发生的几率的相关目的。在所有的地质灾害当中,崩塌是相对较为常见的,其本身具有突然性和运动型的相关特征。在整个崩塌事故发生以及后来的发展的全过程当中,可以转化成为泥石流或者山体滑坡甚至更加严重的相关地质灾害,并给人类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更大的损害。滑坡灾害本身是一个水平运动的过程,其主要的表现包括:坐落式、推移式以及牵引式等等多种类型,而其还能够产生更多不通畅各行度上的相关地质灾害。地面塌陷灾害是由于岩体内部的相关结构本身产生了沉降,从而使得地面产生连续性的变形,最终给人类造成各种相关的危害。 3.地质灾害防治的相关方法论
3.1选择适宜的方法论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本身涉及非常广泛的相关工作内容,在进行相关防治工作的研究以及工作开展的过程当中,应该加强对于具有较为复杂系统的非线性科学思想进行必要的培养以及吸收,从而更加充分的对于相关的核心思想内容进行掌握以及分割。地质灾害防治的整体论是我们进行相关实际工作开展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指导思想,结合工作的实际情况,来为整个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开展提供相应的支持,并且对于工程的总体布局来进行必要的优化。在地质灾害防治以及研究的全过程当中,深入的对于地质灾害的相关个性畸形了解,并且阐述地质灾害产生的相关原因,对于地质灾害发生的相关规律进行探究,随后对于地质灾害所发生的相关技术结构在整体理论的层面上进行相关的反应,并且通过全局的分析和对比,最终时期能够逼近真实状况。
3.2基于整体论的相关方法
目前,我们关于地质灾害的相关防治工程更加的倾向于整体的继承方面的相关研究,通過对于主要的相关问题进行必要的而提炼,并且进行概念性的设计。目前,整体论的相关方法主要包括类比、归纳以及演绎三种,其一,归纳是指深入挖掘事物本质,对比多个事物的发展规律,总结出一般性概念,并结合实际案例产生结论。其二,类比是利用已经被证明的公式去验证案例,对比研究对象,从而为后续决策作出更正确的判断,有针对性开展工作。
4.结语
(1)科学给人以知识,用以分析说明,指导把事做正确。哲学给人以智慧,提供综合的、多维度的解释,用以指导选择做正确的事。科学思维主要应用分割论,哲学思维更多地体现为整体论,或者说,整体论更多地体现为一种哲学观。(2)在认识论方面,地质灾害问题是可认识的,可防治的。地质灾害的共性和个性都具有复杂性、非线性性、不确定性或随机性。在认识的宏观尺度上,对于确定的时间阶段、空间区域和作用条件,地质灾害问题简化为线性和确定性问题处理是可以接受的,是可以满足防灾减灾需要的。(3)在方法论方面,现有的数理科学、基础地学、工程地质和岩土体力学等用于研究防灾减灾是有效的。宏观层面可以立足于非线性、复杂性思考问题,实际工作可以采用线性组合、确定论方法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1]刘传正.地质灾害防治研究的认识论与方法论[J].工程地质学报, 2015, 23(05):809-820.
[2]周彬,朱晓强,杨达源.长江三峡水库库岸消落带地质灾害防治研究[J].中国水土保持, 2007(11):43-45.
[3]王得楷,马琦明,陈怀录,等.甘肃城市建设地质灾害防治研究[J].甘肃科学学报, 2010, 22(3):53-56.
[4]刘广润,徐开祥.三峡水库岸沿岸移民区地质灾害防治研究[J].工程地质学报, 2003, 11(01):85-88.
[5]刘正伟,徐震,曹丹京.山东电网高压输电线路地质灾害防治研究[J].山东电力技术, 2014(s1).
关键词:地质灾害;防治;认识论;方法论
地质灾害目前已经经过多年的研究,目前在地质灾害防治工程上面的相关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发展,目前看来虽然整体上研究的相关程度不少,而且快速反应、技术分析等方面的相关能力都得到了较为显著的提升,但是目前看来,在实际管理以及决策的过程当中,进行相关技术的运用方面却依然存在相对较大的不足,尤其是技术运用不够准确而且总体上的针对性不够强等相关问题严重地制约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发展,同时也对于经济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制约。对于出现相关问题的原因进行研究发现,目前关于地质灾害的研究以及防治工作本身缺乏正确的认知论以及方法论的指导,最终导致相关的工作会出现一定的偏差。从而影响工作的准确程度,进而对于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整体成效造成了较大程度的影响。因此,不断的对于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相关认知论以及方法论进行必要性的研究就具有较高的必要性,同时其对于更好地进行相关实践工作的开展以及对于后续相关理论的研究本身也具有良好的参考价值。
1.关于认知论与方法论的基本概述
1.1认知论
在对于人类认识的本质以及其发展的整体过程进行研究的哲学理论被我们称为认知论。认知轮主要研究人类认识的发生以及发展的全过程和其中的相关规律,而且其本身更加注重对于认识的本质畸形揭示,并且使得整体的认知更加符合客观实际。认知论本身是自然观表现当中的一种,其要求我们必须要跟自然学研究的相关进展,不断地来畸形人类关于自然界以及自然图景之间的相关认识,这其中主要包括:运动观、规律观、时空观、系统观、物质观以及信息观以及以上六者之间的相关联系,从而使其本身更好地适应自然科学的发展的新思想和新进展。
1.2方法论
所谓的方法本质上是一种人们对于认识过程的图示,其目的是为了能够更好地展示人们对于事物的认识进行更加具有形象性的展示。而科学方法论则是指,在科学的认识相关的研究方法以及相关结构的基础上,为了更好地进行相关问题的解决,从而对于相关的结构、理论以及其发展的相关趋势之间的关系进行更好地了解。目前,自然科学当中的相关方法主要包括实验法、观察法以及数学法三种,而哲学的方法当中则主要的包括含了相关归纳与演绎、综合与分析以及实证与思维。从总体看来,自然科学的方法与哲学方法之间本很存在着良好的逻辑上面的相关联系,都注重形式以及相关内容的强调,而且总体功能以及结构之间也能夠做到和谐与统一。在通过采用科学的方法来进行客观事物的本质与内涵的探索过程当中,主要包括了相关的功能、结构、组合、实践以及相关内容与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研究和探索。系统科学本身具有较高的科学性而方法论当中则涉及众多的内容,这其中不单单包含传统哲学当中的原因与结果、简单与复杂以及部分与整体之外,还对于层次、要素、功能以及结构等较为新式的内容进行进一步的结合,从而使其本身更加的具有哲学的意义。
关于自然观的认知论,主要强调的是事物的本质以及相关的内涵,对于事物当中所存在的矛盾论进行了解,其指的主要是事物的运动个性本身是具有较为独特的本质的,并且为本身的特定矛盾来进行规定。目前看来,自然科学观方法论的相关研究并不局限在理论的层面上,其更加的倾向相关的实践活动,并且通过不断地进行相关实践经验的积累,最终来获取更多的相关知识。就目前来看,科学行为方法论主要分为整体论和分割论两种。
2.地质灾害研究的相关认知论
2.1不同地质灾害之间存在的共性
所谓的地质灾害共性强调的是在地质灾害的发生、发展以及后期运动的过程当中所展现出来的相同属性,也就是社会、自然以及资源三个方面的属性。单纯地从地质灾害的事故上看来,泥石流、山体滑坡、山体崩塌、地面塌陷等均属于地质灾害当中,此种地质灾害产生之后会造成岩土破裂以及变形等运动,从而进一步的带来更加具有严重性的相关危害。所谓的地质灾害的共性因素指的是,地质灾害本身所在的区域当中的客观气象环境以及水温条件、地层地貌等等。其内在的本质主要是因为相关的重力作用下导致的失衡,最终呈现出来的是地质体本身从微观到宏观的过程当中所产生的破坏运动,并给在相关条件的引导之下,最终产生超临界的相关变化。
2.2地质灾害本身的个性
所谓的地质灾害本身的个性主要是指,在地质灾害的发生、发展以及整个运动的过程当中所展现出来的某种特殊性,其更多针对的是地质灾害本身的相关成分以及环境作用的相关特性,由于外界环境处于不断的变化过程当中,而且具有非常明显的不确定性。而正是由于这些相关的不确定性,最终使得不同外力的作用之下所呈现出来的形式也不尽相同。所谓的认知个性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对于此特性进行更加准确的认知,并且据此来进行有针对性的模型的建立并且进行相关性的修复,最终达到降低地质灾害发生的几率的相关目的。在所有的地质灾害当中,崩塌是相对较为常见的,其本身具有突然性和运动型的相关特征。在整个崩塌事故发生以及后来的发展的全过程当中,可以转化成为泥石流或者山体滑坡甚至更加严重的相关地质灾害,并给人类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更大的损害。滑坡灾害本身是一个水平运动的过程,其主要的表现包括:坐落式、推移式以及牵引式等等多种类型,而其还能够产生更多不通畅各行度上的相关地质灾害。地面塌陷灾害是由于岩体内部的相关结构本身产生了沉降,从而使得地面产生连续性的变形,最终给人类造成各种相关的危害。 3.地质灾害防治的相关方法论
3.1选择适宜的方法论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本身涉及非常广泛的相关工作内容,在进行相关防治工作的研究以及工作开展的过程当中,应该加强对于具有较为复杂系统的非线性科学思想进行必要的培养以及吸收,从而更加充分的对于相关的核心思想内容进行掌握以及分割。地质灾害防治的整体论是我们进行相关实际工作开展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指导思想,结合工作的实际情况,来为整个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开展提供相应的支持,并且对于工程的总体布局来进行必要的优化。在地质灾害防治以及研究的全过程当中,深入的对于地质灾害的相关个性畸形了解,并且阐述地质灾害产生的相关原因,对于地质灾害发生的相关规律进行探究,随后对于地质灾害所发生的相关技术结构在整体理论的层面上进行相关的反应,并且通过全局的分析和对比,最终时期能够逼近真实状况。
3.2基于整体论的相关方法
目前,我们关于地质灾害的相关防治工程更加的倾向于整体的继承方面的相关研究,通過对于主要的相关问题进行必要的而提炼,并且进行概念性的设计。目前,整体论的相关方法主要包括类比、归纳以及演绎三种,其一,归纳是指深入挖掘事物本质,对比多个事物的发展规律,总结出一般性概念,并结合实际案例产生结论。其二,类比是利用已经被证明的公式去验证案例,对比研究对象,从而为后续决策作出更正确的判断,有针对性开展工作。
4.结语
(1)科学给人以知识,用以分析说明,指导把事做正确。哲学给人以智慧,提供综合的、多维度的解释,用以指导选择做正确的事。科学思维主要应用分割论,哲学思维更多地体现为整体论,或者说,整体论更多地体现为一种哲学观。(2)在认识论方面,地质灾害问题是可认识的,可防治的。地质灾害的共性和个性都具有复杂性、非线性性、不确定性或随机性。在认识的宏观尺度上,对于确定的时间阶段、空间区域和作用条件,地质灾害问题简化为线性和确定性问题处理是可以接受的,是可以满足防灾减灾需要的。(3)在方法论方面,现有的数理科学、基础地学、工程地质和岩土体力学等用于研究防灾减灾是有效的。宏观层面可以立足于非线性、复杂性思考问题,实际工作可以采用线性组合、确定论方法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1]刘传正.地质灾害防治研究的认识论与方法论[J].工程地质学报, 2015, 23(05):809-820.
[2]周彬,朱晓强,杨达源.长江三峡水库库岸消落带地质灾害防治研究[J].中国水土保持, 2007(11):43-45.
[3]王得楷,马琦明,陈怀录,等.甘肃城市建设地质灾害防治研究[J].甘肃科学学报, 2010, 22(3):53-56.
[4]刘广润,徐开祥.三峡水库岸沿岸移民区地质灾害防治研究[J].工程地质学报, 2003, 11(01):85-88.
[5]刘正伟,徐震,曹丹京.山东电网高压输电线路地质灾害防治研究[J].山东电力技术, 2014(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