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改背景下,从课程要求、课堂目标到师生关系,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创新教育成为素质教育的要求和新课程改革的主旋律。学校教育是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时期,学校创新教育应该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实践能力为重点,创新教育要求要有与新课程标准、教学理念和教学目标相适应的教学方法。在创新教育的实施过程中,则需要遵循自主性、民主性、解放学生等原则。
【关键词】新课改 创新教育 实施原则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2)10-0109-02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实践,其核心是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如今知识经济时代、信息社会当中,具备学习的愿望、兴趣和方法,比记住一些知识更重要。真正对学生负责的教育,应当是能够促进他们全面、自主、有个性地发展。在新时代的浪潮中,中学教育正转变为培养学生的“人生规划”能力、职业意识和创业精神,这些正是新课改所十分强调的。根据多年的高中教育经验,结合教育专家的观点,我认为,要想达到这些教育目标,就必须要科学地进行创新教育,在实施过程中遵循以下原则:
一、自主性原则
在创新教育教学过程中,始终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只有打破传统课堂的桎梏,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主动独立地对问题进行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来实现对知识的掌握,在一定程度上,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进度等,让他们在课堂上充分感受到主人翁的地位,感受到自己的权利、自由和成功的喜悦。
我们的工作主要抓住两个切入口:①帮助学生自主地学会处理好自身与自然的关系。为了磨练顽强的生活意志,每年组织学生到市青少年素质拓展中心进行素质拓展,并每天进行跑操比赛,以此养成学生锻炼身体的习惯,培养学生艰苦奋斗的精神。②帮助学生自主地学会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重点培养学生尊师重教、孝敬父母、真诚待人和乐于助人,我校有通过“爱心工程”等使学生学会关心他人。为了使学生在追求中正确的把握自主,各个班级根据本班学生的思想脉搏,组织开展围绕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方面的班会,年级也会根据这些主题组织争辩会,如本年级近期举行了“曹操和诸葛亮谁更适合当国足的教练”的辩论会。③帮助学生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尤其在优生培养方面。在高三一轮复习期间,我将全年级的优生组成“晚自习班”,我担任班主任。白天他们仍在自己的班级上课,晚自习老师不讲课的时间到专门教室,组成6人一组的学习小组,每组中每人负责一科——课代表,课代表在老师的指导下,主要发挥其自身的主动性:每周组织一套高层次、有价值的题目作为该组所有同学该周的补充作业,或讨论白天一轮复习内容的提升,或者自行命题等。开始时,老师的指导占主导;推行一段时间后,学生的积极性高涨、主动性增强,逐渐自己主导。
自主性原则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从中体验到独立思考和成功的快乐。
二、民主性原则
民主制度代表着先进与完善,在教学过程中,改变教师“一言堂”、“满堂灌”的弊病,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生动活泼、民主自由的风气,创造有利于学生创新的民主氛围,才能使学生得到最大程度的尊重和知识的满足。只有师生关系十分民主平等、教学环境极为轻松活泼、学生感知到自己拥有人格和权利上的平等和自由、有很高的自由发展空间,才能真正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提高其在学习中的创造力。课堂教学要给学生留下充足的思考时间和空间,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学习能力、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形成,更体现了教师对学生主体学习的一种尊重、一种民主。
在民主性原则下形成的小组研究讨论学习是很成功的一种模式。在小组学习中,每一个学生都代表着一种独特的见解和一种有力的声音,在充足的时间和空间的前提下,学生带着自己从学习中或生活中的知识或经验,充分展示自己:发表自己的见解、提出自己的意见、和他人讨论交流,最大程度地锻炼独立思考的能力。另外,让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的有机结合、有序开展,也在能激发学生个人爱好、扩大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的同时,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善于随机应变,善于通过心灵的撞击去激发学生智慧的火花,要真正把全体学生当做学习的主人,让他们主动地参与学习。
在一轮复习结束后的3月中旬,我在全年级推行“老师减少作业量,学生对准涨分点。”之前完成了两项准备工作:一是让学生填写“学科涨分点及应对策略”分析表,各科将本学科高考考点全部罗列发给学生,对涨分点确认予以专门指导,根据其涨分点,给相关学科的教师明确具体任务;二是老师这边根据高考的题型组织了“高考题型自助餐”。具体做法是:老师在二轮复习中大量减少作业,让学生有大量的空余时间;学生根据自己的涨分點,做自己选定的“高考题型自助餐”,让他们拥有更多的时间对症下药、完成自己需要做的题目。我在年级老师中强调自助餐三原则:专题性原则、做完替换原则、面批原则。尤其是面批原则大大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让老师清晰的把握学生每天的进步并对学生进行最及时的指导,让学生深感进步的喜悦和受到尊重的自豪,师生关系十分和谐。
三、以人为本,解放学生的原则。
这是大势所趋,也是众望所归。在新课改背景下,适应新的课程理念,改革教学观念和方式,是当前广大老师面临解决的刻不容缓的大问题。在传统教学中,大多数教师奉行“以本为本”的指导思想,机械地、单向地、纯理论性地传授知识,使课堂不断地走向孤立、封闭和枯燥、陈旧,而教学也变得死板、机械、沉闷,教师也变得没有情趣没有生命力。这一切,严重损害了教师的教学创造性,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和行动,挫伤了学生学习积极性,背离了教育的初衷。
要解决上述问题,我认为在教学中必须坚持以人(学生)为本的教学原则。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二十年以前就提出了“教育即解放”的观点。这里的“解放”,首先是人性亦即人的本性的解放,特别是作为创造性人才所必须具备的非智力的个性的解放;其次是人人皆有的创造潜能要获得解放。只有这样,教育教学才可以“使人成为他自己,变成他自己”,才能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以人为本”。 具体的措施体现在:首先,以人为本,解放学生的头脑,使他们思想开放。苏霍姆林斯基说:“在学生的脑力劳动中,摆在第一位的不是背书和记忆别的思想,而是让学生本人进行思考。”其次,以人为本,解放学生的双手,使他们能干,这就体现在电子信息和综合实践课程方面。再次,以人为本,解放学生的眼睛,使他们能看,不仅要多看书,而且要善于观察周围的人与事、多姿多彩的世界。我校“培养优生计划”就鲜明地体现出了以生为本的原则。根据学生记忆规律、学习成长与智力发育的实际情况,我认为,尖子生不仅仅是高三培养出来的,更应该是基础年级就开始培养的。因此,在高二年级时,我们就开始根据学生自身的能力,推行作业、课堂与高考接轨,明确提出“上难度,绑沙袋”的策略,落实在平时的教学(尤其是实验班)与考试中,如在月考、期中考试等大型考试中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待挖掘潜力,主动提升难度,增强学生对难题的适应性。其次,根据学生有效学习的能动性,我认为优生的培养主阵地仍是课堂,主要是体现于教学中的层次性,为了使学生接受知识能力提高,每一节课都要为他们准备一些拨高内容。以生为本,解放思想,让学生最大程度地成长和发展,也让教师在新课改理念下接受最先进的前沿资讯,站在教育界的尖端,更使学校在成长和壮大中充满生命力和竞争力。尤其重要的是,教育因此而生机勃勃,人才在各个领域万花怒放。
四、以外部环境为辅的原则
要实施创新教育,就需要积极营造一个良好的大环境,便于学生在自由活动、勇于创造的氛围中,进行创造性学习;便于教师在受学校与社会尊重、认可的氛围中,进行创造性地教学;便于学校在受教育界与社会的认可与支持中,走向良性的创新发展之路。
“一个学校的培养目标、学风、学术气氛及管理体制等都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及创新教育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所以,创新教育首先要求教师自身要具备创新精神,这是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创新教育实施的必要条件之一,教师所具有的创新精神会最大程度地鼓舞学生进行创新。其次,轻松活泼的课堂气氛和师生关系,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较适宜的“气候”和“土壤”,给学生创设环境,让学生思考、探索,使教育水到渠成。实践证明,创造适宜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学习的课堂气氛,有利于学生主体精神、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健康发展。
總之,学生、教师、学校、家庭和社会对创新教育的重视,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最坚实的后盾。只有改变观念、全民参与、无处不在的渗透,创新教育才能更顺利、有效地展开,学生在接受的过程中才能更有效地进行。我校历来十分重视创新教育,因此每一节“校园科技节”都会涌现出众多学生自主创作的富有创意的科技作品、手工作品,包括自动路障移除机器人,“一触即发”、千姿百态的晶体模型、晶胞模型、分子的立体构型模型、金属晶体的堆积方式模型;电子结构图、原理图,细胞的减数分裂图,DNA双螺旋结构图等。这是我校创新教育的结晶,它来自学生对创新的渴望、教师和家庭对创新的支持、学校对创新的重视、社会对创新教育的认可。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我国要跟上世界科技进步的步伐,必须千方百计地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而创新的关键在人才,必须有一批又一批的“创新型”人才。培养“创新型”人才是21世纪教育的中流砥柱,是学校教育义不容辞的职责,也是每个教育者应当孜孜不倦进行学习、研讨的重中之重。
参考文献
1 张德伟、孔锴.当代教育新理念[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5
2 钱铁锋、姜强、程刚.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考试周刊,2011
3 唐苗.知识经济时代的创新教育[J].改革与战略,2006(05)
4 王乃成.创新教育应尊重教育[J].中国教育研究论丛,2007
5 甄冀华.实践创新教育 培养创新能力[J].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01)
【关键词】新课改 创新教育 实施原则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2)10-0109-02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实践,其核心是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如今知识经济时代、信息社会当中,具备学习的愿望、兴趣和方法,比记住一些知识更重要。真正对学生负责的教育,应当是能够促进他们全面、自主、有个性地发展。在新时代的浪潮中,中学教育正转变为培养学生的“人生规划”能力、职业意识和创业精神,这些正是新课改所十分强调的。根据多年的高中教育经验,结合教育专家的观点,我认为,要想达到这些教育目标,就必须要科学地进行创新教育,在实施过程中遵循以下原则:
一、自主性原则
在创新教育教学过程中,始终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只有打破传统课堂的桎梏,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主动独立地对问题进行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来实现对知识的掌握,在一定程度上,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进度等,让他们在课堂上充分感受到主人翁的地位,感受到自己的权利、自由和成功的喜悦。
我们的工作主要抓住两个切入口:①帮助学生自主地学会处理好自身与自然的关系。为了磨练顽强的生活意志,每年组织学生到市青少年素质拓展中心进行素质拓展,并每天进行跑操比赛,以此养成学生锻炼身体的习惯,培养学生艰苦奋斗的精神。②帮助学生自主地学会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重点培养学生尊师重教、孝敬父母、真诚待人和乐于助人,我校有通过“爱心工程”等使学生学会关心他人。为了使学生在追求中正确的把握自主,各个班级根据本班学生的思想脉搏,组织开展围绕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方面的班会,年级也会根据这些主题组织争辩会,如本年级近期举行了“曹操和诸葛亮谁更适合当国足的教练”的辩论会。③帮助学生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尤其在优生培养方面。在高三一轮复习期间,我将全年级的优生组成“晚自习班”,我担任班主任。白天他们仍在自己的班级上课,晚自习老师不讲课的时间到专门教室,组成6人一组的学习小组,每组中每人负责一科——课代表,课代表在老师的指导下,主要发挥其自身的主动性:每周组织一套高层次、有价值的题目作为该组所有同学该周的补充作业,或讨论白天一轮复习内容的提升,或者自行命题等。开始时,老师的指导占主导;推行一段时间后,学生的积极性高涨、主动性增强,逐渐自己主导。
自主性原则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从中体验到独立思考和成功的快乐。
二、民主性原则
民主制度代表着先进与完善,在教学过程中,改变教师“一言堂”、“满堂灌”的弊病,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生动活泼、民主自由的风气,创造有利于学生创新的民主氛围,才能使学生得到最大程度的尊重和知识的满足。只有师生关系十分民主平等、教学环境极为轻松活泼、学生感知到自己拥有人格和权利上的平等和自由、有很高的自由发展空间,才能真正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提高其在学习中的创造力。课堂教学要给学生留下充足的思考时间和空间,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学习能力、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形成,更体现了教师对学生主体学习的一种尊重、一种民主。
在民主性原则下形成的小组研究讨论学习是很成功的一种模式。在小组学习中,每一个学生都代表着一种独特的见解和一种有力的声音,在充足的时间和空间的前提下,学生带着自己从学习中或生活中的知识或经验,充分展示自己:发表自己的见解、提出自己的意见、和他人讨论交流,最大程度地锻炼独立思考的能力。另外,让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的有机结合、有序开展,也在能激发学生个人爱好、扩大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的同时,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善于随机应变,善于通过心灵的撞击去激发学生智慧的火花,要真正把全体学生当做学习的主人,让他们主动地参与学习。
在一轮复习结束后的3月中旬,我在全年级推行“老师减少作业量,学生对准涨分点。”之前完成了两项准备工作:一是让学生填写“学科涨分点及应对策略”分析表,各科将本学科高考考点全部罗列发给学生,对涨分点确认予以专门指导,根据其涨分点,给相关学科的教师明确具体任务;二是老师这边根据高考的题型组织了“高考题型自助餐”。具体做法是:老师在二轮复习中大量减少作业,让学生有大量的空余时间;学生根据自己的涨分點,做自己选定的“高考题型自助餐”,让他们拥有更多的时间对症下药、完成自己需要做的题目。我在年级老师中强调自助餐三原则:专题性原则、做完替换原则、面批原则。尤其是面批原则大大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让老师清晰的把握学生每天的进步并对学生进行最及时的指导,让学生深感进步的喜悦和受到尊重的自豪,师生关系十分和谐。
三、以人为本,解放学生的原则。
这是大势所趋,也是众望所归。在新课改背景下,适应新的课程理念,改革教学观念和方式,是当前广大老师面临解决的刻不容缓的大问题。在传统教学中,大多数教师奉行“以本为本”的指导思想,机械地、单向地、纯理论性地传授知识,使课堂不断地走向孤立、封闭和枯燥、陈旧,而教学也变得死板、机械、沉闷,教师也变得没有情趣没有生命力。这一切,严重损害了教师的教学创造性,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和行动,挫伤了学生学习积极性,背离了教育的初衷。
要解决上述问题,我认为在教学中必须坚持以人(学生)为本的教学原则。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二十年以前就提出了“教育即解放”的观点。这里的“解放”,首先是人性亦即人的本性的解放,特别是作为创造性人才所必须具备的非智力的个性的解放;其次是人人皆有的创造潜能要获得解放。只有这样,教育教学才可以“使人成为他自己,变成他自己”,才能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以人为本”。 具体的措施体现在:首先,以人为本,解放学生的头脑,使他们思想开放。苏霍姆林斯基说:“在学生的脑力劳动中,摆在第一位的不是背书和记忆别的思想,而是让学生本人进行思考。”其次,以人为本,解放学生的双手,使他们能干,这就体现在电子信息和综合实践课程方面。再次,以人为本,解放学生的眼睛,使他们能看,不仅要多看书,而且要善于观察周围的人与事、多姿多彩的世界。我校“培养优生计划”就鲜明地体现出了以生为本的原则。根据学生记忆规律、学习成长与智力发育的实际情况,我认为,尖子生不仅仅是高三培养出来的,更应该是基础年级就开始培养的。因此,在高二年级时,我们就开始根据学生自身的能力,推行作业、课堂与高考接轨,明确提出“上难度,绑沙袋”的策略,落实在平时的教学(尤其是实验班)与考试中,如在月考、期中考试等大型考试中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待挖掘潜力,主动提升难度,增强学生对难题的适应性。其次,根据学生有效学习的能动性,我认为优生的培养主阵地仍是课堂,主要是体现于教学中的层次性,为了使学生接受知识能力提高,每一节课都要为他们准备一些拨高内容。以生为本,解放思想,让学生最大程度地成长和发展,也让教师在新课改理念下接受最先进的前沿资讯,站在教育界的尖端,更使学校在成长和壮大中充满生命力和竞争力。尤其重要的是,教育因此而生机勃勃,人才在各个领域万花怒放。
四、以外部环境为辅的原则
要实施创新教育,就需要积极营造一个良好的大环境,便于学生在自由活动、勇于创造的氛围中,进行创造性学习;便于教师在受学校与社会尊重、认可的氛围中,进行创造性地教学;便于学校在受教育界与社会的认可与支持中,走向良性的创新发展之路。
“一个学校的培养目标、学风、学术气氛及管理体制等都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及创新教育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所以,创新教育首先要求教师自身要具备创新精神,这是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创新教育实施的必要条件之一,教师所具有的创新精神会最大程度地鼓舞学生进行创新。其次,轻松活泼的课堂气氛和师生关系,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较适宜的“气候”和“土壤”,给学生创设环境,让学生思考、探索,使教育水到渠成。实践证明,创造适宜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学习的课堂气氛,有利于学生主体精神、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健康发展。
總之,学生、教师、学校、家庭和社会对创新教育的重视,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最坚实的后盾。只有改变观念、全民参与、无处不在的渗透,创新教育才能更顺利、有效地展开,学生在接受的过程中才能更有效地进行。我校历来十分重视创新教育,因此每一节“校园科技节”都会涌现出众多学生自主创作的富有创意的科技作品、手工作品,包括自动路障移除机器人,“一触即发”、千姿百态的晶体模型、晶胞模型、分子的立体构型模型、金属晶体的堆积方式模型;电子结构图、原理图,细胞的减数分裂图,DNA双螺旋结构图等。这是我校创新教育的结晶,它来自学生对创新的渴望、教师和家庭对创新的支持、学校对创新的重视、社会对创新教育的认可。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我国要跟上世界科技进步的步伐,必须千方百计地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而创新的关键在人才,必须有一批又一批的“创新型”人才。培养“创新型”人才是21世纪教育的中流砥柱,是学校教育义不容辞的职责,也是每个教育者应当孜孜不倦进行学习、研讨的重中之重。
参考文献
1 张德伟、孔锴.当代教育新理念[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5
2 钱铁锋、姜强、程刚.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考试周刊,2011
3 唐苗.知识经济时代的创新教育[J].改革与战略,2006(05)
4 王乃成.创新教育应尊重教育[J].中国教育研究论丛,2007
5 甄冀华.实践创新教育 培养创新能力[J].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