丢下银子就可以走古代银两的购买力到底怎么样

来源 :投资与理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jz82909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前言


  我国历史悠久,历史的文化一直都是充满着神秘色彩,人们对于古人的生活方式始终充满着好奇。
  当然,古代人民的生活质量和我们现在的生活水平是无法相提并论的,毕竟当时的生产力及各方面的条件都比较落后。另外,在科技方面也跟我们所处的时代相差甚远,只是我们经常在电视荧屏上发现。
  不管是哪个朝代的影视剧,里面的人物在酒楼客栈里吃完饭结账的时候,一般都会问多少银子或者多少两白银。当然,也有些侠客或者纨绔子弟大手一扔,一锭元宝形的银子落入店小二的手中,更甚的是,有些子弟动辄就几十两几百两的花银子。
  虽然不知道真假,但起码影视剧当中是这样的。
  一般出现这些阔绰的人物时,不是哪家公子哥,就是哪位千金小姐。
  对于这些,我们不免好奇,他们那样花钱是真的有钱,还是在古代银子并不值钱 我们对于古代银两的购买力不由产生了怀疑。
  据史料记载,其实像上面说的这种花钱方式,在古代基本是不存在的。因为在古代的时候,人们一般到客栈酒楼吃饭不会掏银子。
  这里说不会掏银子,不是吃完不给钱的意思,而是古代在民间流通的货币基本是铜钱。
  古时很多朝代的国家收入都是很低的,国家储备并没有那么多的银子。另外,每个时期的白银价格也有很大的浮动,差距也是非常大的,比如说战争时期与和平时期的价格也是天壤之别。
  比如小说《红楼梦》中的刘姥姥,一辈子种地,遇到大灾荒,到贾府里求援,得到二十两银子。当她收到这笔银子的时候可是喜上眉头,对贾府是千恩万谢。那时的二十多两银子可是小户人家一年的收入噢。
  再比如明史中的一段记载,七品知县的年俸是四十五两。
  由此可见,银子在古代的货币中占据着非常高的位置。当然,各朝的货币价格也是不一样的。
  几千年的历史中恒久不变的民生商品只有粮食。如果我们用粮食来对各朝的货币作一个衡量,对银两的价格会有一个更直观的了解。

2.唐朝


  我们就以经济繁荣的唐朝为例,唐朝的大米一袋只需要五文钱。
  按照各朝的银两与铜板的兑换,一两银子最少可以兑到一千文。
  按照大米的价格来进行换算,一两银子相当于现在的几千块钱了。
  就算在安史之乱时期,一两白银的价值也相当于现在的四千多块人民币。
  如果像影视剧里面那般,在唐朝吃一顿饭要上百两银子的话,估计酒楼都要被人拆了。
  那种动辄几百两银子的一顿饭,我们就当影视的片头,“影视情节纯属虚构”。

3.宋朝、明朝


  我们再来看看宋朝。宋朝虽然在很多方面比不上唐朝的繁荣,但纵观宋朝全史,总体的经济状况还是不错的。
  不过白银的价值没有唐朝那么高了,我们还是以大米来进行对照换算。
  宋朝的一兩银子通过大米兑换,大约相当于现在的900元至1800元之间。
  抗金战争等多种因素导致宋朝的物价比较高。
  但到来明朝,物价方面有所回落,物价下降的同时,金钱也相应的有所贬值。如明朝万历年间,一两银子可以购买两石大米。那时的大米一石约95公斤,两石就是190公斤的样子。我们以现在大米的价格换算出来的话,那时的一两银子相当于现在1000元的样子。

4.清朝


  清朝中后期的时候,通货膨胀严重,白银的购买力再次下降,大体上一两银子相当于现在几百块人民币的样子。清史记载中,在嘉庆时期一斤猪肉约40两纹银/铜板,相当于现在20多块钱一斤猪肉。
  由此可见银子还是比较珍贵的,平常百姓家一般是接触不到银子的,因为他们基本上都是使用的铜钱。
  由于银子珍贵,有些人便盯上了,造假的手段也先后出现。其中最常见的便是通心银子,将银子重铸,掺杂其它的金属。也有将银子掏一个洞,将里面的银子掏出来,灌入铅或者锡。
  由于造假的银子大量涌入民间,大部分商号便采用了秤称的方式来鉴别银子的真伪,专门计算出银子的重量,刻在称银子的秤上面。时间久了,有些经验丰富的老掌柜用手便可掂量出银子的真假。毕竟对于店家来说,收到了假银子都是一种损失,特别是小店,一旦收到假银,便意味着几个月的白干。
  从这些方面来看,影视剧里面的动辄就是上万两银子出手,实属不太靠谱。
  直至清末,面对多国的压迫,清政府不断的赔款割地,导致经济的发展一直处于停顿状态。银子的购买力再一次下降,那时的人们连吃饱饭都成问题,银子的价值必然高不到哪里去。
  所以一两银子的购买力在每个朝代都是不同的,一两银子的价值也是与朝代的强盛相挂钩,具体的价值换算要对应所处的时代。
  如果你真的好奇自己的工资在古代相当于多少银两,不妨对照每个时代的物价标准来换算一下吧。
其他文献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事情含义异常丰富。我们拿“东西”二字来说,拆开来看指的是方向,可合起来的话,意思就丰富了,它可以指除地理方向外的任何事物。  比如说,我们在生活中看到某物件,一时叫不上名字,就可以说“这个东西”是什么。  再比如说,如果我们外出购物,也会随口说句“出门买东西”。  那么,为什么我们要说“买东西”,而不是说“买南北”呢?  这个看上去再简单不过的问题,其实包含了古人的大智慧。  在
期刊
时下最火热的女排电影《夺冠》带给我巨大感触。今天我们就以体育运动员的职业规划为例,来跟大家聊聊职业规划是如何影响人的职业生涯的成败的。  电影中,郎平(巩俐饰)很善于为自己规划职业生涯。1978年,她入选国家队做运动员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学习英语了。离退役还早,她已经在为自己的将来做准备了。  2005年,郎平正式前往美国,担任美国女排主教练。当时国内很多人不理解,骂她是叛徒、是汉奸,但郎平处之泰然
期刊
“什么资产最赚钱还最容易上手?”这个问题也长期困扰在大家心头,今天我就来给大家揭晓谜底。论挣钱,股票为老大  根据最新的研究资料显示,在2005年,如果把10万元投资股票,持有到今天,会变成50.9万元;投资债券,会变成19.6万元;投入黄金的话,只有14.5万元。  可以说,从长期来看,股票类资产是收益最高的资产。这是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规则。  从理论上看,也确实是这样的。  股票相当于会生蛋
期刊
一年一度的“双十一”购物狂欢节即将来临,想必广大读者买买买的气氛也逐渐高涨了起来。那么,请容小编弱弱地问上一句,购物车还够用吗?  回顾历史长河,在没有手机这种电子设备的岁月中,古人并不能像我们一样对着手机屏幕选购心仪的产品,然后在家等着货物上门。他们不得不走进人山人海的集市之中,亲自挑选。  即便如此,古人的购物却也算不得单调乏味。每逢春节、元宵节、清明节、中元节和七夕节等传统佳节,其场面也是火
期刊
铁画轩制款铁画轩主人刻段泥笔筒  近得一款紫砂花鸟诗文笔筒,一面为铭文:不知花影动,疑是蝶寻香。岁在丁丑年春月笔。一面为虬劲的梅花和展翅的小鸟,寓意喜上梅梢。底款为“铁画轩制”篆书方章。此笔筒高13厘米、口径11.7厘米,束腰,包浆厚润,为不可多得的文房佳品。收获喜爱的藏品之后,最大的乐趣莫过于进行探索和研究,这才知道,铁画轩原来是民国年间的著名紫砂陶器品牌。铁画轩的两代主人  铁画轩最早以刻瓷为
期刊
身在职场,一定是要有进步的。如果没有进步,就等于在退步,迟早会被淘汰掉。有的人进步快,进步非常明显,短时期内就能得到上司的信赖,获得的机会也很多。你在职场中是进步慢还是进步快呢?  1. 你总是不自觉地认为他人在背后议论你吗?  是的→2  不是→3  还好→4  2. 经常改变饭菜的样式吗?  是的→4  不是→3  还好→5  3. 白色的花朵,你认为更适合用何种颜色的纸包裹?  淡紫色→5 
期刊
9月有中秋节,10月有国庆节,那11月有什么节呢?当然是“双11”购物节啦!相信大家的购物车已经蓄势待发了。  有购物,就会有相对应的购物人群。为此,小编特意在悠长的历史长河中挑出几位对购物有话语权的古人,看看他们的购物车都有什么?  正文开始前,当然要普及一下购物是怎么来的。  购物在两晋南北朝时期就有比较具体的记载了,古人们会选定一天,集体出来摆摊卖货,而市民们在这一天“疯狂出手”,囤积家中所
期刊
数字货币渐临渐近!之前听说央行在进行数字货币研究,也在某些地方试点,但总觉得离我们还比较遥远。直到建行8月底在官方APP上进行数字货币功能测试,才知道它其实已经离我们很近。也许过不了几年,大家就可以完全不用纸币了。  疫情为数字货币的推进,提供了最好的契机。还记得当初意大利疫情肆虐时,甚至传出“纸币传播病毒”的说法,当时我还很纳闷:最早发生疫情的中国怎么没这个说法?仔细一想,疫情期间为了避免接触,
期刊
近些年来,在粮食连年增产的光环下,中国三大主粮库存高企。据统计,2019年我国稻谷、小麦、玉米三大主粮的期末总库存约为2.8亿吨,其中稻谷、小麦两大口粮的期末库存量均超历史最高水平。这意味着,即使国外断供,外粮一粒不进,14亿中国人照样有饭吃。图为贵州省铜仁市玉屏侗族自治县乡村,农户们利用晴好天气晾晒谷物,呈现出一幅幅金色的“晒秋图”。  “至少25个国家今年将面临严重饥荒风险,全球濒临50年来最
期刊
因疫情而延期的2020年春拍刚刚结束,秋拍已经紧接着上场。让人震惊的是,秋拍频现亿元拍品,让人仿佛看到了七八年前拍卖场最火热时的情景。  率先登场的香港苏富比强势依旧,拍出了由任仁发的《五王醉歸图卷》领跑的6件亿元级拍品和46件千万级拍品。北京保利拍卖十五周年庆典拍,世界瞩目的吴彬为米万钟所作巨制《十面灵璧图卷》以5.129亿元成交,一举成为2020年度最贵中国艺术品,同时亦是全球最贵古代书画。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