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微生态与穴位敏化的关系

来源 :针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wan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皮肤微生态与免疫系统终生相互作用,生理状态下皮肤微生态处于动态平衡.皮肤表面理化性质相同部位的菌群可在一定时间内维持相对稳定的状态,但生理及疾病状态均存在菌群动态变化.本文结合皮肤微生物、皮肤病与内脏病的关联研究,分析皮肤微生态改变与内脏病理状态间的相关性.在此基础上,提出敏化穴位作为机体自稳态失衡在体表的异常表现,敏化部位局部的物质改变可能导致微生物的变化.相应地,针灸等刺激发挥治疗作用也有微生物的参与.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分析溃疡性结肠炎(UC)与抑郁的相关因素,探讨中医对情志的干预方法。方法收集UC患者92例,运用SDS量表对患者的抑郁症状进行评分,评价疾病活动度,检测粪便钙卫蛋白水平,分析与抑郁相关性,同时进一步探讨中医对情志的干预方法。结果UC患者抑郁症状与病史、性别、疾病活动度、粪便钙卫蛋白水平具有明显的相关性;中医情志治疗采用调形与调神相结合的方式,综合运用药物疗法、情志疗法及传统运动方法进行干预。结论研究溃疡性结肠炎抑郁的相关因素能进一步指导中医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合并抑郁患者。
目的:观察经皮耳穴-迷走神经刺激(taVNS)对抑郁症模型大鼠抑郁样行为的改善作用,探讨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耳缘-非迷走神经刺激(tnVNS)组、经皮耳穴-迷走神经刺激(taVNS)组。通过连续35 d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刺激结合孤养制备抑郁症大鼠模型,造模14 d后,分别于每天应激前1 h在taVNS组和tnVNS组大鼠双侧耳甲腔/耳缘进行电刺激,强度2 mA,频率2 Hz/15 Hz,每次干预30 min,持续21 d。记录造模前以及每周各组大鼠体质量增加量、强迫
目的:观察电针联合乌头碱对心力衰竭大鼠血流动力学、超声心动图及心律失常情况的影响,探讨其增效减毒效应.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乌头碱组及乌头碱+电针组,每
目的:观察电针结合骶裂孔注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的主观疼痛及步行能力、腰部活动性和屈伸肌肌力的影响.方法:将60例LD H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30例.对照
疼痛作为一种不愉快的主观感觉和情感体验给患者身心健康造成负面影响。早年对疼痛的研究多集中于感觉层面,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人们发现痛厌恶情绪的产生有其独特的生理机制,并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边缘系统中前扣带回(ACC)是痛厌恶情绪激活的主要脑区,而针刺对痛厌恶情绪的调节涉及ACC脑区各类信号通路,如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环磷腺苷效应元件结合蛋白通路、腺苷酸环化酶-蛋白激酶Mζ-谷氨酸受体1通路;包含多种生物分子,如阿片肽受体、神经肽S及其受体等;并在细胞层面通过ACC内小胶质细胞参与针刺的调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行钻孔引流的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疗效及对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9年12月盐城市中医院神经外科采用钻孔引流的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98例,按照信封法随机分为对照组46例和观察组52例。对照组患者术后口服阿托伐他汀20 mg,每天1次,疗程2个月;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口服补阳还五汤治疗,每天1次,持续治疗至术后2个月。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国卒中量表(CSS)评分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
骨折复位内固定术是骨科的常规手术,内固定作为该手术的关键步骤之一,目的是维持骨折断端的复位。现阶段临床上使用的接骨板和螺钉系统大多数采用金属材料通过传统工艺制备而成,因其缺乏个性化外形且不具备降解性能,常常难以匹配特殊形态的骨折部位且需要二次手术取出。可降解材料结合增材制造技术有望解决以上问题,其可赋予接骨板个性化外形和降解性能,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但目前可降解个性化接骨板的制备和临床试验流程在国内外均缺乏统一认识和标准。因此,本共识专家组经过多轮讨论,以有机/无机复合材料接骨板为例,从可降解个性化接骨板
目的:应用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TI)技术研究调任通督针法对脑梗死各向异性分数(FA)和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脑梗死患者分为对照组和针刺组,每组27例.对
目的:探讨经皮穴位电刺激对硬膜外分娩镇痛相关产时发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单胎、足月、头位妊娠初产妇198例,随机分为电刺激组98例和对照组100例。电刺激组产妇实施硬膜外分娩镇痛后,经皮穴位电刺激曲池和合谷,每小时刺激1次,每次30 min,直至分娩结束。对照组产妇实施硬膜外分娩镇痛后,相同穴位处连接电极但不予电刺激。测量两组产妇镇痛前,镇痛后1、2、3、4、5 h及分娩时的鼓膜温度、疼痛视觉模拟量尺(VAS)评分并评估产时发热率。测定两组产妇镇痛前、镇痛后2 h及分娩时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
目的应用跟骨骨折CT影像资料建立跟骨内部骨缺损的数字化模型,并进行相关参数的测量,为术中是否需要植骨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至2019年于我院进行检查的62例(66足)跟骨骨折病人的CT影像资料,其中男54例,女8例,年龄为(49.0±12.7)岁(27~79岁)。应用Mimics软件进行三维重建、虚拟复位,还原跟骨外形,分离内部骨缺损,测量骨缺损的形态学参数,进而分析不同Sanders分型间骨缺损的差异。结果本组病人跟骨骨折复位后,内部骨缺损体积为(2419.69±1371.26)mm~3,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