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农村高中学校的学生将面临更大的挑战。高中数学作为高考的必考科目,它在农村高中的课堂教学模式有待我们身在农村的教育工作者深入的研究和探索。面对没有任何优势的农村高中学生,要想实现数学课堂高效,让学生能在数学科目找到一定的成就感,农村高中的数学教师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本文主要通过分析当下农村高中数学教学的现状,结合自身的农村教学经历,浅谈农村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一点感悟,希望为农村高中数学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农村高中;高中数学;问题意识
高中的学习关系到一个学生的前途和发展,一直受到社会的高度关注。经过本人近几年亲身的教学经历发现,在众多高中学科中,由于高中数学科目比初中数学在内容方面有更多的知识量和思维量,尤其是在知识广度和内容深度上有更高的要求,导致其一直是一门弱势科目。对于刚刚升入高中的农村学生来说,由于自身基础和学习条件的差异,学习高中数学无疑是一个更大的挑战。如果农村高中的学生不能及时的改变学习方式跟上节奏,可能在很短的一个时间段里,他们就会失去学习动力和学习的信心。鉴于这种情況,农村高中的数学教师需要提高课堂效率,改进教学方式,让学生快速融入高中数学的学习。
一、 农村高中数学的教学现状
(一) 学情分析
现绝大部分农村薄弱高中的学生是在各市县级重点高中筛选后剩下的成绩不理想的学生,这些学生的数学基础薄弱,运算能力、观察能力较弱,学习习惯差,是教师们心目中的后进生。他们缺乏数学学习兴趣,没有积极的学习态度,学习动机不强、方法不当,也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因此缺乏一定的学习主动性以及主动学习的自觉性;另外大多数学生思维滞后,上课缺乏思考,在解题的过程中体现不出规范性、逻辑性,对知识不能灵活运用,往往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二) 校情分析
农村高中受学校地理位置的限制,其教学从硬件条件到软件条件都没办法跟城区的高中学校作比较。硬件方面,随着新课程改革和社会的发展,各学科的教学都引进了现代信息技术作辅助,尤其对于高中数学的学科特点,其高度的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能比较好的解决一些教学难题,如三角函数的图像性质的探究、空间几何体等课题,但农村高中学校对多媒体的使用少之又少。软件方面,农村高中学校的师资力量不足,教学观念陈旧,教学方法单一,对时事信息的把握不到位,加上农村学生家长的教育意识淡薄,家校联系工作很难开展。
二、 激发学生的内生动力
(一) 做好衔接教育
农村高中的学生大多数学基础差,为了便于他们能更顺利的进入高中数学的学习,我们可以将部分与高中数学知识相关的初中数学知识提前给学生进行衔接教育,如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一次函数、二次函数的图像及性质等。
(二) “深入浅出”引起兴趣
高中数学相较于其他学科而言是一门较为枯燥的学科,多数高中的学生觉得数学很难,不喜欢学习数学,甚至对数学学习产生了抵触心理。尤其对于农村高中的学生来说,他们数学基础差,理解能力,观察能力,运算能力都较弱,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尽量将理论知识用浅显易懂的语言进行表述让学生理解,引起兴趣,如集合的概念,可以形象的表述为一个口袋,袋子里的物品就是元素。
(三) 从易到难突破心理障碍
高中数学的学习对学生的理解能力,观察能力,运算能力都有更高的要求。大部分学生在高中的学习过程中早早地就放弃了数学学科的学习,因为他们从初中开始,就形成了数学很难学这样的心理障碍,很难在数学学科中找到成就感。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将教材上的练习题进行改编,降低相关题目的运算量,如在解三角形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可以尽量将数据特殊化,让学生能顺利的算出结果,获得成就感。然后从易到难,完全理解相关理论学习。
三、 改变学生思维习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不为失败找理由,要为成功找方法。升入农村高中的学生在学习上可以说是失败的,他们大部分学生进入高中学习后还是很努力的,可学习效果确并不理想,究其原因还是学习方法和思维习惯上存在一定的问题,初中时大部分学生就养成了死记硬背的学习模式,很少有学生会去理解性的学习,所以进入高中学习后,很多学生都会陷入“老师一讲,都会做;自己一做,毫无思路”的怪圈。高中数学知识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严密的逻辑性,不是说记住相关理论和公式就能解决相关题目,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在教学中不断引导学生在头脑里形成“问题意识”。所谓问题意识就是让学生在遇到问题时通过反问自己来寻找解决题思路,如“我要解决的是什么问题?跟哪个板块的知识相关?这种问题有几种解决方案?与已知条件相关的方案是什么?”等。例如:已知数列{an},a1 a2 a3 … an-1 an=2n,求an。对于这个问题,很多学生会感到束手无策,在讲解这道题时,我们可以引导这样思考:
问题1:这个题要解决的是什么?
问题2:回忆一下求数列通项公式有哪些方法?
问题3:每种方法的适应条件是什么?这道题适合用什么方法?
通过这样的引导不难发现,本题是一道已知数列前n项和求通项公式的典型题目,只是题目中将数列前n项和进行了展开,这让通过死记硬背学习的学生有点摸不着头脑,所以在教学中,如果我们多引导学生从“问题”出发,去思考探索解题方法,相信学生会对所学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
四、 结束语
一个习惯的改变非一日之功。这需要经过较长的一段时间培养学生直面问题并解决问题的毅力,相信在教学中通过不断的引导,在学习高中数学知识的过程中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周波.浅谈农村薄弱高中数学教学的困境与思考[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7(5):54.
[2]张文锋.关于农村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教学探讨[J].中国培训,2016(2):289.
作者简介:
曾红军,四川省绵阳市,绵阳市秀水中学。
关键词:农村高中;高中数学;问题意识
高中的学习关系到一个学生的前途和发展,一直受到社会的高度关注。经过本人近几年亲身的教学经历发现,在众多高中学科中,由于高中数学科目比初中数学在内容方面有更多的知识量和思维量,尤其是在知识广度和内容深度上有更高的要求,导致其一直是一门弱势科目。对于刚刚升入高中的农村学生来说,由于自身基础和学习条件的差异,学习高中数学无疑是一个更大的挑战。如果农村高中的学生不能及时的改变学习方式跟上节奏,可能在很短的一个时间段里,他们就会失去学习动力和学习的信心。鉴于这种情況,农村高中的数学教师需要提高课堂效率,改进教学方式,让学生快速融入高中数学的学习。
一、 农村高中数学的教学现状
(一) 学情分析
现绝大部分农村薄弱高中的学生是在各市县级重点高中筛选后剩下的成绩不理想的学生,这些学生的数学基础薄弱,运算能力、观察能力较弱,学习习惯差,是教师们心目中的后进生。他们缺乏数学学习兴趣,没有积极的学习态度,学习动机不强、方法不当,也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因此缺乏一定的学习主动性以及主动学习的自觉性;另外大多数学生思维滞后,上课缺乏思考,在解题的过程中体现不出规范性、逻辑性,对知识不能灵活运用,往往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二) 校情分析
农村高中受学校地理位置的限制,其教学从硬件条件到软件条件都没办法跟城区的高中学校作比较。硬件方面,随着新课程改革和社会的发展,各学科的教学都引进了现代信息技术作辅助,尤其对于高中数学的学科特点,其高度的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能比较好的解决一些教学难题,如三角函数的图像性质的探究、空间几何体等课题,但农村高中学校对多媒体的使用少之又少。软件方面,农村高中学校的师资力量不足,教学观念陈旧,教学方法单一,对时事信息的把握不到位,加上农村学生家长的教育意识淡薄,家校联系工作很难开展。
二、 激发学生的内生动力
(一) 做好衔接教育
农村高中的学生大多数学基础差,为了便于他们能更顺利的进入高中数学的学习,我们可以将部分与高中数学知识相关的初中数学知识提前给学生进行衔接教育,如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一次函数、二次函数的图像及性质等。
(二) “深入浅出”引起兴趣
高中数学相较于其他学科而言是一门较为枯燥的学科,多数高中的学生觉得数学很难,不喜欢学习数学,甚至对数学学习产生了抵触心理。尤其对于农村高中的学生来说,他们数学基础差,理解能力,观察能力,运算能力都较弱,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尽量将理论知识用浅显易懂的语言进行表述让学生理解,引起兴趣,如集合的概念,可以形象的表述为一个口袋,袋子里的物品就是元素。
(三) 从易到难突破心理障碍
高中数学的学习对学生的理解能力,观察能力,运算能力都有更高的要求。大部分学生在高中的学习过程中早早地就放弃了数学学科的学习,因为他们从初中开始,就形成了数学很难学这样的心理障碍,很难在数学学科中找到成就感。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将教材上的练习题进行改编,降低相关题目的运算量,如在解三角形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可以尽量将数据特殊化,让学生能顺利的算出结果,获得成就感。然后从易到难,完全理解相关理论学习。
三、 改变学生思维习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不为失败找理由,要为成功找方法。升入农村高中的学生在学习上可以说是失败的,他们大部分学生进入高中学习后还是很努力的,可学习效果确并不理想,究其原因还是学习方法和思维习惯上存在一定的问题,初中时大部分学生就养成了死记硬背的学习模式,很少有学生会去理解性的学习,所以进入高中学习后,很多学生都会陷入“老师一讲,都会做;自己一做,毫无思路”的怪圈。高中数学知识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严密的逻辑性,不是说记住相关理论和公式就能解决相关题目,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在教学中不断引导学生在头脑里形成“问题意识”。所谓问题意识就是让学生在遇到问题时通过反问自己来寻找解决题思路,如“我要解决的是什么问题?跟哪个板块的知识相关?这种问题有几种解决方案?与已知条件相关的方案是什么?”等。例如:已知数列{an},a1 a2 a3 … an-1 an=2n,求an。对于这个问题,很多学生会感到束手无策,在讲解这道题时,我们可以引导这样思考:
问题1:这个题要解决的是什么?
问题2:回忆一下求数列通项公式有哪些方法?
问题3:每种方法的适应条件是什么?这道题适合用什么方法?
通过这样的引导不难发现,本题是一道已知数列前n项和求通项公式的典型题目,只是题目中将数列前n项和进行了展开,这让通过死记硬背学习的学生有点摸不着头脑,所以在教学中,如果我们多引导学生从“问题”出发,去思考探索解题方法,相信学生会对所学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
四、 结束语
一个习惯的改变非一日之功。这需要经过较长的一段时间培养学生直面问题并解决问题的毅力,相信在教学中通过不断的引导,在学习高中数学知识的过程中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周波.浅谈农村薄弱高中数学教学的困境与思考[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7(5):54.
[2]张文锋.关于农村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教学探讨[J].中国培训,2016(2):289.
作者简介:
曾红军,四川省绵阳市,绵阳市秀水中学。